《三国之大秦复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大秦复辟- 第6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要保护大秦不受鲜卑南下的影响,孤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率军出征,将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
    “只有这样才能御敌人于国门之外,让我秦国的休养生息不会被打断。”
    随着秦王嬴斐的话音落地,军师郭嘉眼珠子一转,沉默了一会儿,朝着嬴斐,道:“王上的意思是,先举行诸侯会盟,然后接下来便是出兵大幕?”
    “嗯。”
    微微颔首,秦王嬴斐对着郭嘉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郭嘉说的没有错,这便是他原本的想法。
    只要会盟诸侯,这样一来不仅战争爆发后中原就算不是一片平静,也不至于后方出事,甚至于更有可能汇集中原各大诸侯的大军出兵大幕。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缓解秦军将士的压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关东诸国的大军损失惨重。
    这可是一举数得的大好事,秦王嬴斐这样的智者自然不愿意错过。
    “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只要内部没有人作乱,孤就算是独力应付东西鲜卑,也未必就会一败涂地!”
    秦王嬴斐对于自己的大军以及自己的能力自信无比,他相信就算是在大幕上相遇,秦军也能够大胜而回。
    一念至此,秦王嬴斐深深的看了一眼在场的秦国重臣,一字一顿,道。
    “这便是孤决心北上的原因,汉高祖刘邦有一句话说的极其有理,那便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中原之争,终究是中原之争,就算是孤亦或者魏公曹操以及韩公袁绍中的某一个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到时候这个天下还是这个天下,只是国号不一样罢了,但是大幕上的鲜卑不一样,他们是异族!”

第1386章 不撞南墙不回头
    “异族入侵,到时候我中原大地将会国将不国,整个中原族人,都将会成为亡国奴!”
    “所以相比于我国与关东诸国的争霸,不过是夺取中原大地的霸权,但是与大幕上的东西鲜卑,这是两个民族之间的较量。”
    “对于此,我们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就算是秦国因此败亡,孤也在所不惜!”
    这一刻,秦王嬴斐掷地有声,很显然他根本就不在意关东诸国的蠢蠢欲动,反而将漠北上游牧民族当做大敌,心腹之患。
    这不仅是因为他清楚五胡乱华,更加因为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在他的眼中,只有华夏族人的利益。
    归根到底,秦王嬴斐的话中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民族至高,秦国至上,只有华夏民族长盛不衰,才有秦国的鼎立昌盛。
    这件事情之中的,是要分清楚主次的。
    很显然,秦王嬴斐分的清主次,他心里清楚,华夏族人才是关键,不管他的野心有多大,华夏族人才是他鼎立的根基。
    不管将来出兵何处,不管将来大秦帝国席卷八荒,在帝国之中最有资格和最强大的人,只有一种那便是华夏族人。
    正因为如此,他才想起了五胡乱华一事,才会更加坚定了北击大幕的决心。
    “王上圣明,臣等实不及也!”
    很显然,秦国武百官也在这一刻听懂了秦王嬴斐隐藏在话中的意思,更加明白北击大幕的重要性。
    他们心里清楚,秦王嬴斐说的不错,相比于秦国,华夏族人才是最重要的。
    相比于关东诸国的危害,不过是纤芥之疾,根本不足为道,相反的是大幕上蠢蠢欲动,频繁演兵的东西鲜卑,才是秦国甚至于中原上的心腹大患。
    正因为看出了这一点,不管是力主南下伐吴的诸葛亮,还是以秦国应该休养生息的左相蒋琬,一时间都没有异议。
    他们都清楚,不管是中原诸侯争的多么波澜壮阔,你死我活,但是归根到底,不过是内部之争。
    秦国武虽然有私心,但是在民族大义上,他们甘之如饴。
    “太尉。”
    “王上。”
    瞥了一眼一脸严肃的太尉徐庶,秦王嬴斐沉吟了片刻,道:“由你与军师等人制定一个出兵方案,等到秋后之后,诸侯会盟完毕,孤御驾亲征。”
    “诺。”
    点头应诺一声,左右二相等人没有一丝的意外,他们心里清楚,大幕上的东西鲜卑实力巨大,足以与关东诸国相提并论。
    而且他们之间没有太大得龌龊,一旦南下,必将会是雷霆一击,四十万控弦之士,就算是秦国倾国之力也艰难。
    在这个时候,没有人敢言,出兵主帅有其他人代替。
    虽然秦王嬴斐是秦国王上,地位很高,又有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说法,但是为了这一场战争的胜利。
    为了秦国国祚的绵长,秦国武没有一个人敢拍着胸脯保证,他们就能够燕然勒石而还,狼居胥山封禅。
    正因为如此,为了安全起见,秦国之中,只有秦王嬴斐御驾亲征最为合适。
    毕竟秦王嬴斐战无不克攻无不破,攻城拔寨可以说是天下无敌。针对于一国兴衰的大问题上,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没有人能够代替。
    “左右二相,至于秋后之后的粮草供给,孤就交给你们了,这一场战争,最少也会持续一年之久。”
    “只不过朝廷只需要供应白土大营一带防守大军的粮草,至于北上大幕的骑兵,就只能在东西鲜卑中找军粮了。”
    不可否置,秦王嬴斐的这一番说辞,冷酷无比,他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为了减轻秦国朝廷的压力。
    这一场战争,他打算以战养战,学习鲜卑人的生存方式,以大幕上的牛羊马匹为粮草,攻打东西鲜卑。
    “不愧是秦王,这份狠辣与敢于挑战的魄力,除了始皇帝与武帝,可以说是自古无人能及!”
    军师郭嘉目光闪烁,对于秦王嬴斐的这个想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为他心里清楚,想要击破大幕上的鲜卑,就必须要效仿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的战略。
    因为东西鲜卑都是随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兵的机动力。想要击破大幕上的威胁,就只有以骑兵对骑兵。
    效仿当年冠军侯霍去病以及卫青,纵横大幕。
    但是军师郭嘉心里清楚,在大幕上,秦军步兵其实也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特殊情况下,秦军箭阵的埋伏下,就算是多少鲜卑大军都将会被埋葬。
    只是这样的情况需要特别埋伏,或者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种种设计,正因为如此,郭嘉认为根本没有太大的可行性。
    所以这一次北击大幕,最终的决胜力量还的是大规模精锐的骑兵。
    心中念头闪烁,军师郭嘉沉吟了片刻。朝着秦王嬴斐,道:“王上,就算是我军北上,恐怕也需要长久的准备。”
    “毕竟不论是战马还是兵器,皮甲,都需要从天下各地征召,同样的我军也需要得到大幕上详细的情报,唯有如此才能做出最有利我军的部署。”
    “嗯。”
    点了点头,秦王嬴斐对于军师郭嘉的思虑点头认可,他心里清楚,军师郭嘉这是老臣谋国之道。
    有道是用兵唯谨慎,唯有如此才能在这个苍茫乱世中,博出一个功名,博出一份功业。
    沉吟了片刻,秦王嬴斐朝着军师郭嘉,道:“军师所虑极是,既然如此,就由军师代孤传旨匠作坊,立即为大军北伐做准备。”
    “诺。”
    点头应诺,军师郭嘉心中轻叹了一口气,他心里清楚,他的本意是想要秦王嬴斐暂缓攻打大幕。
    毕竟不管是情报收集,还是匠作坊打造兵器,皮甲,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结果秦王嬴斐居然置之不理。
    心中无奈之余,郭嘉不得不沉默,他心里清楚,秦王嬴斐决定下来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人能够劝谏。
    不撞南墙绝对不回头,这便是秦王嬴斐的性格。

第1387章 你不怕孤杀了你么?
    见状,军师郭嘉不再多言,因为他太了解秦王嬴斐的性格了,既然劝谏无用,多说根本就是招人嫌。
    他不愿意破坏如今和谐的君臣关系,哪怕是等到秦王嬴斐真的碰壁之后,收拾残局也不会选择这个时候继续劝谏。
    在郭嘉看来,既然不撞南墙不回头,那就撞一次,让秦王嬴斐感受到攻打大幕的不容易,那个时候再行劝谏,效果无疑要好的多。
    毕竟秦王嬴斐说的有道理,大幕上的威胁,远比关东诸国大,同样的,他也清楚秦王嬴斐最大的忌惮,还是因为荀彧。
    作为友人,郭嘉太了解荀彧之才了。别说是秦王嬴斐,就算是他也深感不安。
    一场朝议就这样结束了,直到这一刻,他们才恍然大悟,秦王嬴斐召集他们而来,不是为了商议,而是宣布决定。
    “哎!”
    望着军师郭嘉等人离去,秦王嬴斐虎目如刀,心中念头百转千回,他心里清楚,不管是军师郭嘉,还是左右二相,虽然被他说服了。
    但是他们的心底深处依旧是反对在这个时候北击大幕,让他们不吭声的不是自己有多么的能言善辩,而是大义之名。
    只是秦王嬴斐更加清楚,大义之名下的屈服,这不是他想要的,他需要秦国上下一心,一心一意北击大幕。
    但是看到这一幕,嬴斐也觉得有些不确定,他明白自己北击大幕,这是一招险棋,毕竟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内部统一战争尚未完成。
    就大规模的出兵外族,哪怕是雄才大略如同秦始皇,都没有这样的魄力。
    当初蒙恬率军北击大幕,那是秦国统一中原之后,同样的汉朝北击大幕,同样是养精蓄锐,经历了景盛世之后。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不做声了,他心里清楚,此时此刻的天下局势,与那个时候大为不同。
    荀彧的存在,就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嬴斐清楚,一个荀彧再加上一个轲比能,这根本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成倍的叠加。
    以荀彧对中原大地的了解,以及荀彧的王佐之才,这样的人,足以让他严阵以待。
    甚至于可以说,荀彧的存在,有一大部分,就是秦王嬴斐想要北上大幕的原因。
    “置百官,加强中央集权”
    根据黑冰台传来的消息,这个时候的西鲜卑中正在发生着惊天动地的变化,在荀彧的主持下,轲比能正在一步一步的收拢手中的权力。
    一旦轲比能完成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到时候西鲜卑的实力将会在第一时间暴涨,这样一来,将会是秦国的大敌。
    甚至于假以时日,轲比能就能够一统大幕,成为像冒顿,檀石槐那样的君临整个大幕的枭雄。
    到时候对于中原大地的威胁,将会呈几个数字上涨,这一点秦王嬴斐心知肚明,但是他没有点出来。
    事情没有到最后一步,他就不能让这个消息传出去,要不然,整个秦国休养生息将会被打破。
    这一点,是秦王嬴斐所不能容忍的,毕竟秦国休养生息,关系到将来的方方面面,容不得他不谨慎。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望着大殿上巨大的地图沉默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自从汉末爆发太平道起义以来,他崛起的速度,简直可以说是惊人。
    这让秦国内部矛盾重重,哪怕是有左右二相治理,依旧积弊极多。
    如今秦国之所以稳如泰山,最大原因还是因为秦国占据着这个天下最有利的地势,以及人口。
    虽然并州,凉州之地人口不丰,但是巴蜀以及荆州两地可以说是此时天下之中人口最多的州。
    就算是韩公袁绍的冀州,楚公袁术的扬州都不足以相提并论,在这个时候,秦国占据着这个天下三分之一的人口。
    同时又据有巴蜀汉中,关中,这样的险峻之地,可以说立下了王霸之基。
    更因为他战功赫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再加上手底下的秦军乃这个天下第一铁血之师。
    这样的存在,足以让镇压一切。
    秦王嬴斐心里清楚,此时此刻的秦国,与始皇帝刚刚统一六国之时有一点相似,都是靠武力统治。
    他心里清楚这样做不好,不是长久之计,但是面对内外复杂的局势,秦王嬴斐根本别无选择。
    “希望卫厉,卫羽出使顺利,这样一来,孤的压力也会小一点!”
    秦王嬴斐心里清楚,在这个时候,唯一能够帮到他的就是卫氏兄弟能够施展出纵横家的惊天之才。
    让关东诸国答应会盟,这样一来,就算是关东诸国不会出兵,短时间内他们也不会拉后腿。
    一想到这里,秦王嬴斐的思绪一时间不由得拉的很远。
    邺城。
    就在秦王嬴斐念叨之际,卫厉已经到达了韩国都城,由于一系列的因素,这一次卫羽使魏,卫厉使韩。
    “外臣卫厉见过韩公!”
    习惯了秦王嬴斐身上凌厉的气势,此刻韩公袁绍身上的王霸之气,对于卫厉根本没有太大的影响。
    因为秦王嬴斐的气势中,除了身居高位的威严,还有征战沙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