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秦复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大秦复辟- 第5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以前他们的想法,都是在外部直接攻克襄阳,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来瓦解赵军的意志。
    可以说不管是魏良,还是庞统二人,不是他们想不到这一点,而是从来没有往这个地方想。
    “周将军所言甚是,根据黑冰台的消息,此刻的襄阳城中,留下了八健将的宋宪,曹性,侯成,郝萌等人”
    庞统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深深的看了一眼魏良与周瑜,道。
    “其中侯成一人独掌十万赵军,郝萌三人根本就没有权利调动一兵一卒,可以说这这三个人已经游离在赵国权力中心以外。”
    迎着魏良探究的目光,庞统,道:“但是任谁都不能否认,郝萌,曹性,宋宪这三个人对于赵军的强大影响力。”
    “因为这支赵军,最开始征兵以及整训工作,都是出自郝萌三人之手。”
    “只要我们许以重金,诺以高位,就可以让郝萌等三人生变,到时候整个赵军将会乱作一团,这个时候便是我们最大的机会。”
    不管是周瑜还是魏良,他们不得不承认庞统的话不假,只要离间之计成功,到时候攻破襄阳城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
    “这个时候,赵国武之所以能够坚持,不过是赵国尚有一线之机,一旦赵王吕布战败,襄阳城的这支赵军恐怕不出三日,就会开城投降。”
    魏良眼中掠过一抹厉色,他望着周瑜与庞统,道:“两位将军以为,本将当派遣何人入城离间?”
    这一番问话出口,整个大帐中瞬间安静了下来,没有人愿意去,因为他们都清楚这一次入城,生死难测。
    入城离间,许以重金,破坏敌国群臣和睦,这可不是小事,特别是如今秦赵两国关系势同水火,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仇寇。
    一旦轻易进入襄阳城,被侯成等人发现,恐怕必将是死路一条。
    正因为如此,周瑜与庞统虽然在出谋划策之时,争先恐后,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不约而同的后退了。
    因为他们少年壮志尚未实现,这个时候他们都不想去送死。
    “既然两位将军没有更好的人选,那便直接调集黑冰台的死士来完成这件事。”
    “诺。”
    魏良眼珠子一转,几乎就在两个人沉默的瞬间,就清楚了其中的含义。
    心中念头闪烁,魏良直接拍版决定了下来,因为他心里清楚,眼前的这两个人都是秦国的中流砥柱。
    这样的人才,绝对不能死在敌人的剑下,因为这样太划不来。
    魏良心里清楚,如果庞统与周瑜在襄阳出事,就算是战胜了侯成,对于秦国而言也是一场惨败。
    因为如同庞统与周瑜这样的人才,根本就不是一场战争的胜负,亦或者一城一地的得失来比拟的。
    按照秦公嬴斐对于庞统二人的看重,假以时日,这两人必将会在秦国发光发热,成为一时俊杰。

第1227章 诸葛亮的声东击西
    梁县。
    吴公孙策率领的大军已经到达了梁县,看着沃野千里的荆州七郡,孙策与诸葛亮等人目光一下子变得绿油油的。
    相比于江东与交州,荆州可以说是人间天堂,哪怕是被赵王吕布祸害了一番,依旧难掩其繁荣。
    这让急于扩充实力的吴公孙策与诸葛亮看在了眼中,此刻,有一个天大的蛋糕放在他们面前。
    正诱惑着他们,因为只要得到荆州,这就意味着不论是吴公孙策,还是越公刘备,实力一日千里。
    正是出自于这种心理,走到梁县的吴越楚三国联军止步不前,停了下来。
    因为只有扩充实力,才是一切事情的王道,特别是吴公孙策,他对于这一点,更加深有体会。
    作为中原七国之中的最弱小的一国之君,吴公孙策对于实力的渴望,远比任何人迫切。
    “孔明先生,以你之见,这一场联军北上,能否一举击败秦公嬴斐?”
    诸葛亮何许人也,他自然从最近孙策的举动间,察觉到了孙策对于荆州的渴望,以及滔天的野心。
    念头闪烁,沉默了一会儿,诸葛亮在心中推演了半响,方才朝着吴公孙策,道。
    “不瞒吴公,这一场战争,就算是我军北上,与赵王吕布合兵一处,恐怕也无法击败秦公嬴斐。”
    诸葛亮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动,看了一眼吴公孙策,道。
    “此刻的秦公嬴斐据洛阳坚城以为守,就算其坚持不下去,也可以后退至函谷关。”
    “函谷关自古以来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易守难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昔日大秦帝国凭借此关,以一己之力让关东六国止步不前。”
    “有秦公嬴斐亲自率领十万大军驻守函谷关,恐怕天下无人可破。”
    孙策用兵果决,擅长于剑走偏锋,性格更是胆大包天。
    但是他作为一国君上,其眼光还是不错的,他自然看得出诸葛亮所言的这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心中念头闪烁不定,吴公孙策沉默了良久,忍不住朝着诸葛亮,道。
    “孔明,以你之见我军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这一路上,吴公孙策已经见识到了诸葛亮的恐怖之处,这个时候自然对其颇为依赖。
    “吴公,继续北上,不过是夺取洛阳等寥寥数县,我军十万大军剑指天下,到时候如何与赵王瓜分战利品。”
    诸葛亮虽然年轻,但是他的见识远超他的年纪,当年卧龙凤雏齐名,誉满荆州,但是此刻凤雏庞统,早已经名震天下。
    他虽然贵为越公军师,但是相比于庞统的滔天权势,依旧不过九牛一毛。
    这自然让年轻的诸葛亮心中不服,因为他自认才华不弱于庞统。
    心中念头闪烁,诸葛亮眼中掠过一抹冷色,朝着吴公孙策,道。
    “与其北上面对秦公嬴斐,与赵王吕布争夺数县之地,倒不如声东击西,以一支大军执大军帅旗继续北上。”
    “同时我军迅速南下,直取襄阳,与侯成等赵军里应外合,一举击破十五万秦军,进而瓜分整个荆州。”
    “轰”
    目光闪烁,吴公孙策虎目之中掠过一抹精光,心中忍不住震动。
    目光落在地图上,孙策对于诸葛亮的声东击西之计,充满了惊骇与叹服。
    “孔明,兵分两路,南下奇袭襄阳城外的秦军,你有几成把握?”
    孙策可是心里清楚,襄阳城外的秦军大将都是何许人也,不论是魏良,还是庞统,甚至于周瑜。
    每一个人都是当世大才,特别是在用兵上,每一个人都是用兵大家,堪称是盖世统帅。
    正因为如此,孙策才会在心中担忧,忍不住朝着诸葛亮询问了一句。
    “禀吴公,不论是魏良还是庞统,周瑜,这三个人都是不下于外臣的盖世奇才,这一战恐怕并不容易。”
    “但是想对于面对秦公嬴斐的犀利,外臣以为面对魏良三人,恐怕会轻松一点,至少不用担忧全军覆没的危险。”
    闻言,吴公孙策内心深处大震,他可是清楚秦公嬴斐用兵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此刻看似处于劣势,未必就不是一种假象。
    一旦洛阳城的局势是一种假象,这就意味着这一场战争是秦公嬴斐一手布下的惊天大局。
    自己率领大军北上,恐怕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心中念头闪烁了一下,吴公孙策深深的看了一眼纪灵,道。
    “纪将军,由你率领三万大军从梁县出发,以孤的名义向着洛阳进发,只不过控制行军速度,不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洛阳。”
    “诺。”
    纪灵作为楚国第一大将,再加上吴公孙策刚才的一系列谈话都没有避开他,纪灵自然清楚,吴公孙策的意思。
    在这一次北上之前,他们曾经歃血为盟,甚至于楚公袁绍叮嘱他一切听从吴公孙策的命令。
    正因为如此,纪灵并没有反驳吴公孙策,反而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纪灵之所以答应下来,是因为这样做并不影响他的利益,而且北上,意味着这支楚军不会进行战争。
    不参与战争,就能参与战争之后的利益瓜分,仅仅以两万大军为代价,纪灵觉得这一场买卖极其划算。
    “吴公,纪灵一人带走了三万大军,这样一来我军只剩下七万,即便是南下恐怕也不能以压倒性的力量碾压秦军!”
    这一刻,诸葛亮眼中掠过一抹担忧,看着吴公孙策的神色里,有些一丝不忿。
    “哈哈”
    轻轻的笑了一声,在吴公孙策看来,越国军师诸葛亮虽然才华洋溢,能力出众,但是他太年轻了。
    以至于没有足够的阅历,在一些事情看的不够远。
    心中念头闪烁,吴公孙策的笑声嘎然而止,他朝着露出不忿神色的诸葛亮微微一笑,道。
    “孔明,如果不分兵三万,不仅会让北上的大军声势不大,同时也不能说服纪灵。”
    “唯有说服纪灵我们这一次分兵之计,才有可能成功,与此同时,唯有这支北上的大军声势浩荡,才能瞒过无孔不入的秦国探子。”

第1228章 点醒孙策
    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吴公孙策之所以能够成功,这与他的性格果断不无关系。
    雷厉风行,这便是天下诸侯对于吴公孙策得评价,这样的人做一个无敌猛将,更适合于君主。
    这也是天下人对于孙策的评价是小霸王,而不是小沛公的原因。
    毕竟小沛公与小霸王一比,两者的差距太过于明显,明眼人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两者之间的差别。
    毕竟一个霸者,就意味着身先士卒。在沙场之上争强好胜,与敌人厮杀,唯有以一场又一场的赫赫战功,才能树立起霸王之名。
    但是一个强大甚至于优秀的霸者,必然是一个盖世统帅,一个沙场上的王者,但是相比于帝王,差了太多。
    一个为王,却并不是唯一,甚至于可有可无,但是一个为帝,却独一无二,君临天下。
    小霸王孙策就是如此,他的成名与西楚霸王项羽有一点类似,只是他没有项羽那般惊天动地。
    小霸王不过是赞誉,如果孙策有西楚霸王项羽那般犀利,恐怕这个天下早已经成了孙氏江山,没有了别人机会。
    “出发!”
    大手一挥,七万联军在吴公孙策与越国军师诸葛亮的率领下,想着襄阳城逼近。
    这一次吴公孙策与诸葛亮对于这场战争极其重视,因为谁都清楚这场战争的背后巨大的利益。
    特别是在秦公嬴斐的强大压力下,如今的赵国已经可以说是岌岌可危,甚至于大有大厦将倾的趋势。
    正因为如此,在秦公嬴斐被拖在洛阳的情况下,对于吴公孙策与越国军师诸葛亮而言,荆州这根本就是煮熟的鸭子。
    送上门的肥肉,以吴公孙策的性子,自然不会放弃,特别是他需要借助这一场战争,彻底的打开局面。
    “孔明,情报已经传来,韩魏二国与太原郡与秦国太尉徐庶正在大打出手,甚至于漠北也来了人,南下九原。”
    “秦公嬴斐被赵王吕布拖在洛阳,这样一来对于我们势必将是一件好事,你觉得如何?”
    吴公孙策虎目如刀,整个人看起来激动不已,这个时候,局势的发展终于到了孙策预想的轨道上来。
    天下皆敌,这对于正在被围攻的秦国而言自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对于中原六国,恐怕将会是天大的好事。
    正因为如此,吴公孙策对于诸葛亮更为看重,他对于声东击西之计,感到颇为满意。
    闻言,诸葛亮眼中掠过一抹精光,此刻联军已经到邓县附近,一个不慎就会被秦国斥候发现。
    他对于源源不断传来的情报,感觉到了一丝满意,毕竟此刻的秦国成了众矢之的,这意味着对于他们的行动而言,将会是巨大的帮助。
    诸葛亮神色微微一顿,沉默了良久,他在脑海里将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秦国以及天下局势变化捋了一遍。
    在心中思考良久,在确定没有遗漏之后,方才朝着吴公孙策一字一顿,道。
    “禀吴公,哪怕如此,这只能证明洛阳局势与并州局势如火如荼,对于荆州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特别是如今襄阳城外的秦军已经达到了十五万,已经是我军的两倍有余,这样一来,对于我军的压力并没有减轻。”
    “吴公不应该因为天下局势的变化,从而对这一场得战争抱有侥幸!”
    诸葛亮心里清楚,只要是不重视秦公嬴斐,小觑对方的人,十有八九都都成了一堆骨头!
    刚刚出道,诸葛亮还没有大展身手,没有名震整个中原七国,故而,他对于自己的安全看的极重。
    他不是吴公孙策,更不是一国之君,他的心里,得失并不重要。
    “孔明先生所言极是,不管天下局势如何沧桑巨变,至少在目前为止,对于我们的影响并不大,甚至于没有帮助。”
    经过诸葛亮的一番话,让吴公孙策彻底意识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