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秦复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大秦复辟- 第5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闻言,田丰沉默了下去,作为韩国重臣,他自然清楚秦公嬴斐的性格。
    半响之后,田丰抬起头看着韩公袁绍,道:“君上有道是兵贵神速,我军渡过黄河已久,不能再拖。”
    “秦公嬴斐于洛阳按兵不动,必有其图谋,但是以臣对秦公嬴斐的了解,他绝对不会轻易介入韩魏战争中来,除非魏公曹操给足了价码。”
    说到这里,田丰朝着韩公袁绍一字一顿,道:“根据我们的情报来看,魏公曹操根本给不起这样大的代价。”
    “要不然魏公曹操绝不会如此紧张,仓促之间调集魏国大军,部署在白马,孟津一带,臣以为我军不该顾忌秦公,直接出兵便是。”
    “只要我们在秦公嬴斐与赵国大将对持的这段时间内击破魏军,到时候就算是天下局势大变,我军也有能力应对。”
    田丰苦口婆心说了一大堆,但是韩公袁绍依旧没有做出决定,在这一刻,韩公袁绍好谋无断的性格彰显无疑。
    “这一战关系到了中原局势走向,更是关系到韩国的生死存亡,孤绝不能轻举妄动,秦公嬴斐与赵国不打起来,我军就绝不能南下。”
    韩公袁绍的这一错误决定,给了魏公曹操休养生息,部署防御的时间,从而也让天下大势,走向了一个无人预知的方向。

第1189章 魏延的速度
    秦公嬴斐二十万大军在洛阳按兵不动,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韩公袁绍愁容满面,恨不得央求秦公嬴斐开战。
    因为要是秦公嬴斐继续按兵不动下去,韩公袁绍脆弱的小心肝根本受不了。数十万大军南下,人吃马嚼都是一个天数字。
    哪怕是实力雄厚,坐拥冀州与青州这样的富庶之地,韩公袁绍也不得不担忧粮草问题。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一场战争进行的铁律。
    但是有人忧愁,就会有人欢喜,这其中以魏公曹操和赵王吕布最为主要,秦公嬴斐于洛阳按兵不动,让魏公曹操压力顿减。
    让韩魏战争的天平不至于倾斜的那么严重,更让魏公曹操心头满是阴暗的天空,多了一丝光明。
    这是一份希望,更是让魏公曹操坚持下去的契机。
    同样的,秦公嬴斐于洛阳按兵不动,彻底让正在征集新兵的赵王吕布松了一口气,因为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只要有充足的时间,三十万大军就会召集在一起,迅速的整训成军,然后支援洛阳,将虎视眈眈的秦公嬴斐逐出河南尹。
    甚至于在秦公嬴斐仓皇失措之下,三十万疯狂追杀下,有可能一举攻破函谷关,将关中腹地再一次夺回来。
    “曹成,大军整训的如何了?”
    这一刻的赵王吕布,早已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曾经无敌的飞将,双鬓微霜,脸上多了一丝沧桑。
    以武将来维系一个国家的运转,其中花费的精力多的让人无法想象,这也是赵王吕布如今沧桑满脸,峥嵘不再的最大原因。
    “禀王上,新军刚刚才整合完毕,此刻的新军根本就是一群穿上甲胃的市井之徒,根本没有战力。”
    “别说是秦公嬴斐的精锐秦军,恐怕吴越二国的军队,都可以随意击败我军。”
    闻言,赵王吕布脸上掠过了一丝凝重,他心里清楚驱市井之徒能够战而胜之,整个中原历史上就只有兵仙韩信做到过。
    赵王吕布虽然勇猛无双,但是他心里清楚自己相比于西楚霸王项羽还差太多。兵仙韩信能够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击败他。
    他可没有兵仙韩信的那份本事,能够驱市井之徒投入战场,并且能够战而胜之。
    心中念头闪烁,赵王吕布望着曹成,道:“必须要尽快整训成军,要不然凭借张辽,徐荣与十万大军,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诺。”
    点头应诺一声,曹成转身离去,对于赵王吕布的话,他深度认可,因为他曾经亲眼目睹了秦公嬴斐在虎牢关下的惊天一战。
    一旦那一幕在洛阳上演,就算是军师贾诩在洛阳军中,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
    心中念头闪烁,曹成连忙朝着大营走去,他看的非常清楚,自己的荣华富贵与赵王吕布息息相关。
    一旦赵国被灭,他现在拥有的财富,地位,女人都将不翼而飞,成为别人的战利品。
    所以为了守住这一切,他不得不费尽力气来训练新兵,因为在曹成看来,这就是稳固地位与一切的根本。
    在这个乱世,军队才是让人挺直腰杆的底气,除此之外,其他的都不行。
    “秦公嬴斐,不管你是真有阴谋,还是意图一举攻灭孤,只要再给孤一个月时间,新军必成,孤势必会和你一决高下。”
    这一刻,赵王吕布有一丝后悔,他不应该因为不相信徐荣,而让军师贾诩跟随,这样一来,他身边都没有一个可以商量对策的人。
    天下局势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到处隐藏着狂风暴雨,只是此刻还属于隐藏而不发的阶段。
    越到这个时候,越能够体现出一个洞穿全局的智者的作用,只是赵王吕布醒悟的太迟了。
    如今军师贾诩基本上被秦军困在洛阳之中,根本就没有了脱出囚牢的机会。
    将这样一位盖世智者放在洛本就等于弃之不用,这让赵王吕布为数不多的胜率,彻底耗尽。
    这一幕,与西楚霸王项羽气走亚父范增是何等的相似,仿佛苍天在冥冥之中就注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赵王吕布与昔日的西楚霸王,同样勇武天下,同样隐据一方,结局十有八九也会相同。
    就在这个时候,接到秦公嬴斐通过黑冰台下达军令的魏延,立即率军从白土大营而出,直扑野王而来。
    身为降将,魏延在秦国之中根本捞不到战功,身处秦国之中,他才深切感受到了秦军为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那是因为耕战体系的影响,让秦人变得极其好战,在秦国之中战功就是升迁的最大途径。
    魏延心里清楚自己走国考之路,根本不可能,只有从军在战场上搏杀,从而取得赫赫功勋,光耀门楣。
    这一次接到秦公嬴斐的军令,魏延欣喜若狂,率领两万铁鹰锐士,向着壶关直插而去。
    他心里清楚,这是一次机会,只要攻破野王,将空虚的河内郡收归麾下,到时候秦公嬴斐将会记下自己。
    不论是将来的论功行赏,还是日后出兵征战,都会有很重要的影响。
    正因为心中对于战功的渴求,魏延率领秦军不分昼夜一路奔袭而来,这导致秦军行军速度极快,短短数日就到了壶关。
    “将军,我军跋涉千里,大军士卒体力不支,恐怕不能继续前进,为了稳妥起见,属下以为当在壶关休整。”
    闻言,魏延虎目之中掠过一抹精光,他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自然清楚不分昼夜行军根本就是不可取的。
    如果继续跋涉南下,必然会导致秦军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到时候必不足以攻取野王占领河内郡。
    心中念头闪烁,魏延左手一挥,道:“传本将命令,大军在壶关休整三日,然后南下高都。”
    “诺。”
    点头应诺一声,王委转头走出了大厅,因为他心里清楚,魏延言出必行,绝对没有更改的可能。
    更何况壶关休整属于必然,这关系到整支大军的士气,容不得王委不谨慎。

第1190章 在这场棋局上,谁才能胜天半子?
    “君上,韩公袁绍麾下大将张颌,渡过白马津,亲率五万大军直指白马,恐怕东郡不出三日,必将尽数为张颌掌控。”
    于禁的话让魏公曹操心中大震,韩公袁绍虽然在开战与否上摇摆不定,但是韩军小规模的骚扰一直不断。
    就像这一刻一样,韩军虽然没有大规模出兵,韩公袁绍下令大军按兵不动,仿佛在学习秦公嬴斐,但是魏公曹操心里清楚,韩军小动作不断。
    如今张颌渡过白马津,剑指白马,在加上鞠义与张燕坐镇泰山郡,可以说韩国朝廷,对于魏国的压制已经初步形成。
    不管是从泰山郡方向,还是白马津方向,韩军已经彻底成势,北地霸主咄咄逼人之势让魏公曹操心中忌惮至极。
    只是魏公曹操心里清楚,韩国自从吞并黄巾残部以来势力大涨,在兵力上已经不逊色于秦国。
    这样强大的势力,根本不是魏国一己之力可以抗衡的。
    心中念头闪过,魏公曹操望着于禁,一字一顿,道:“于将军,可否知道韩公袁绍的动向?”
    “禀君上,韩公袁绍目前按兵不动,对于田丰劝谏依旧犹豫不决,不知葫芦里买着什么药!”
    听到这里,魏公曹操自然清楚了他的这个发小瞻前顾后,好谋无断的性格再一次表露出来了。
    作为发小他对于韩公袁绍的性格,太过于了解,正因为如此,魏公曹操才有底气坚持下去。
    一念至此,魏公曹操心中不由得大喜,因为他心里清楚,韩公袁绍好谋无断,对于自己而言是大利。
    而韩公袁绍的这个性格,正好可以为他所用,将韩公袁绍的逼人兵锋,拖延在东郡之内。
    魏公曹操心里清楚,东郡距离许都太近了,几乎没有天险为之屏障,只要韩国骑兵南下,将会是一马平川。
    特别是只要韩军渡过白马津,延津,到时候黄河天险对于韩军而言,将不再是天险。
    一旦韩国大军直入许都,到时候对于魏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毕竟许都作为魏国都城,在整个魏国军民心中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
    如果许都被破,到时候恐怕魏国军民必将会人心惶惶,对于魏公曹操充满不信任,必将导致诺大的魏国分崩离析。
    “于禁,由你统帅五万大军坐守濮阳与张颌对持,务必保证韩军不能南下许都。”
    “诺。”
    望着于禁走出去,魏公曹操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整个韩国坐拥四十五万大军,兵分两路绰绰有余。
    但是整个魏国只有二十万大军,他能够调集一战的,不超过十五万。
    兵力之间的巨大差距,让魏公曹操愁白了头发,近乎一比二的兵力比例,让这一场战争陷入了死局。
    魏公曹操心里清楚,十五万大军防守两地,将会给韩公袁绍机会予以击破。
    “中原乱世这一局作的足够大,只是不知道最后那一个赢家到底是谁?”
    魏公曹操心里凝重,他可是清楚秦公嬴斐在洛阳城前按兵不动,秦国朝廷征发五十万民夫疏通河道。
    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这一场中原战争,能够获得胜利。
    中原七国君上作为棋手,布下这等惊天棋局,数十万大军参与,近乎百万大军枕戈待旦,局面恢宏大气。
    只是这一场天下之争,中原争锋中,谁才是天命所归,最终胜天半子,依旧未知。
    壶关。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两万铁鹰锐士精神焕发,早已经摆脱了连续奔袭导致的疲惫,以及体力不支。
    魏延看着身后的两万精锐,虎目之中掠过一抹锋芒,他是第一次率领这支秦军精锐。
    铁鹰锐士的大名,他早就耳闻,那怕他投降秦国已久,跟随秦公嬴斐出战,却从未亲率过铁鹰锐士。
    可以说不管是在天下,还是在秦国之中,铁鹰锐士从来就是一个神话,一般人根本无缘相见。
    一直以来,魏延虽然对这支精锐慕名已久,但是他的心里不免有些质疑,但是这一次铁鹰锐士证明了它的天下第一。
    “各位兄弟,君上有令南下大破野王,从而一举拿下河内郡。”
    魏延虎目之中掠过一抹凌厉,深深的看了一眼底下的两万铁鹰锐士,道。
    “本来本将对于此行并不报多大希望,毕竟以两万大军击破野王,进而攻占河内郡,这根本不可能。”
    “但是经过跋涉千里的日夜兼程,是你们让本将相信,秦国的铁鹰锐士能够做到,我们一定能攻破野王,一举夺取河内郡。”
    “攻破野王,一举夺取河内郡。”
    “攻破野王,一举夺取河内郡。”
    “攻破野王,一举夺取河内郡。”
    震耳欲聋的号子声,此起彼伏,成为了此刻天空中唯一的声音,这一刻两万铁鹰锐士爆发出来的气势堪比十数万大军。
    看到这一份变化,魏延眼中掠过一抹精光,他心里清楚铁鹰锐士的士气彻底被调动,此时正是到了南下高都之时。
    心中念头闪烁,魏延左手向前一挥,大喝,道:“大军听令,立即出发。”
    “诺。”
    应诺声浩荡而起,激荡九天风云,魏延一马当先,率军向着高都席卷而去。
    “驾。”
    “轰隆”
    两万铁鹰锐士肆虐而出,整齐划一的马蹄声混在一个点上,顿时如同九天神雷在天空中炸裂。
    官道颤抖,仿佛就连这大地也在秦军锋锐无双的马蹄下瑟瑟发抖。
    “驾”
    战马嘶鸣,撒丫子狂奔,两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