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秦复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大秦复辟-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识人不明,就可以让其在家族里掉分。曹操还好一点,家族虽大,曹操身为嫡长子,目前为止还不曾有人欲动摇他的地位。
    相对而言,袁绍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首先袁绍并不是嫡长子,而是庶子。若不是过继于袁成一脉,再加上袁绍确实能力不俗,恐怕早就被袁术取而代之了。
    深深的看了一眼曹操与袁绍,嬴斐脸上露出一抹微笑,迅速渲染。嘴角勾勒出一浅浅的弧度,仿佛隐藏着滔天的嘲讽。嬴斐身上突然出现一股自信,越发强烈。
    “既如此,请蔡中郎命题!”
    什么是嚣张,这就是。什么是底气,这就是。赋诗而已,旦请命题。这一刻的嬴斐浑身自信爆棚,犹如一把出鞘的刀,霸道,锋锐。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一片哗然。自行赋诗与命题赋诗那可是两个层次,方才还嘲笑的众人脸色变得越发难堪。隐隐约约的有一种感觉,这一次碰到了硬茬子。
    蔡邕闻言心里生出了考究之意,看着一脸自信,意气奋发的少年嘴角露出一抹笑容道:“赋诗者,皆爱花也,今日就请贤侄以菊为题,赋诗一首。”
    顿了顿,蔡邕继续说道:“以一柱香为限,在座各位为评,贤侄请!”
    大家心里都觉得这般条件太过苛刻,毕竟赋诗不是抄诗,各种条件缺一不可。就在众人皆皱眉,思考着蔡邕的意思之时,蔡府仆人插香之际嬴斐摇头道:“蔡中郎不必如此浪费,斐只需七步即可!”
    “狂徒,”
    “无知小儿!”
    只需七步尔,这句话落众人皆震惊。就连深知嬴斐之才的曹操与徐庶也是露出了惊容,七步作诗,千古无有也。
    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曹操,嬴斐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个七步成诗的主角的老爹就在自己身边,是不是会告自己侵权。
    全场寂静无声,所有人的目光炯炯有神的盯着嬴斐一眨也不眨。
    嬴斐对于此事自有计较,因为七步成诗,一旦自己真的作出来必然会在一时间名动天下。再加上蔡邕等人的宣传,自己所谋求的名动天下,便可初步达成。
    “待到秋来九月八,”嬴斐开始迈出一步,看了一眼蔡邕种的菊花,微作思考就作出了第一句。
    还有六步,所有人都在数。心里的热血激动的滚烫,今日他们也许会见证一个奇迹的到来。在万众期待下嬴斐再一次开口道:“我花开后百花杀。”
    “还有五步!”
    嬴斐没有去管别人,只为了装逼。这一刻的嬴斐简直就是逼神附体,逼格绝对吊。连续迈出两步微微一顿道:“冲天香阵透洛阳,”
    “两步”
    这个时候就连呼吸声都是紧张急促的,这一刻见证着奇迹,挑动人心。躲在门口偷听的蔡琰顾不得那么多,打开门跑了出来。
    巨大的开门声,居然没有人去理会,这一刻他们的心神都被牵引。
    “一步!”
    所有人都能够听见自己的心跳,心情复杂的看着一边意气奋发的少年,满是期待。
    “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二十章 退而求其次【求收藏,求推荐】
    第七步落下,全诗作毕!
    “吸!”
    全场鸦雀无声,他们都被震撼了。说是七步就是七步,一步不多,一步也不少。七步刚止,全诗完整的呈现在众人面前。
    这一刻质疑声不再,它们早已经消失在了九霄云外。在场众人看嬴斐的目光如同观察着一个怪物,就连嬴斐身边的徐庶,曹操,袁绍等人也是如此。
    蔡邕眼中的震惊怎么也掩饰不住,这等天纵奇才已经不是自己能够教的了。他的眸子里闪过一抹落寂,他曾高看少年一眼,却不料对方就这样明晃晃的打了他们的脸。
    “贤侄才华横溢,邕拜服。方才不当之语,还请贤侄莫怪!”蔡邕第一个从震惊中苏醒,想到自己刚才的态度脸上闪烁过一抹艳红。
    自己成名数载,却忘记了人不可貌相,甘罗十二为秦相的故事,蔡邕脸上的艳红,那纯粹是被羞的,他这可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啊!
    “蔡中郎无需如此,方才是斐孟浪了!还请诸位莫怪!”
    这一刻的谦谦有礼与方才的咄咄逼人简直如同两个人,经过刚才七步成诗的震撼,没有人再认为嬴斐狂妄。
    蔡邕的态度变化,极其的自然,因为他是一代大儒。如此放低姿态,自然会让所有人忘记蔡邕方才的恶劣态度。
    但是这不代表在场的所有人都能够如同蔡邕一样的脸皮厚,王非此刻站在院落里,脸色变换如四川的变脸绝技,最后通红的像个猴屁股。
    刚才最是王非叫的欢,结果嬴斐七步成诗来了一个神转折,脸打的啪啪响。王非作为侍郎王允的独子自然深受其熏陶,对学也是有些了解,绝非丝毫不懂的纨绔。
    王非不用看别人,自己就能够品出这首咏菊的不凡。这首诗境界瑰丽,气魄恢宏,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与别的咏菊不同之处在于整首诗通体不见一个菊,却以诗明志。
    这个时候王非的脸上火辣辣的刺痛,他感觉到整个院子里的人都以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这是他从来没有经历过得,作为侍郎王允的独子,从小就受到吹捧。
    王非实在待不下去了,这种当场打脸的感觉他不想再感受。抬起头看了一眼人群中意气奋发的少年,眸子里全是怨毒。
    一旁的王允看着儿子丢脸,老脸也火辣辣的挂不住。于是起身朝着蔡邕行了一礼告罪一声带着王非离开了蔡府,明白原因的蔡邕并没有多加阻拦老友。
    他心里清楚王允不适合继续呆下去,王非将他的脸面给丢尽了。同样是士林中人,蔡邕明白面子对于一个读书人的重要。
    对于方才王非的目光曹操几个人都有所察觉,袁绍眸子里闪过一抹笑容对着嬴斐道:“嬴兄弟,当真大才,绍佩服。不过今日王非只怕要记恨兄弟了,日后出门当小心才是。”
    听到袁绍的告诫,嬴斐脑海里出现了王非离去前那道怨毒的目光。心下微微一凌,毕竟他也清楚阎王好送,小鬼难缠的道理。
    瞧着嬴斐不住变换的神情,曹操在后面补充了一句:“他是侍郎王允之子!”
    “嗯,多谢两位!”
    对于曹操二人点头致谢,嬴斐抬起头看向了前方就再也挪不动了。院落边缘一豆蔻女子亭亭玉立,白色为主的罗衫凸显出主人的曼妙。
    朱唇微张潜藏不住的震惊流露在精致的容颜上如同点睛的笔画,最令嬴斐心动的则是其人身上的那一种知性的,空灵的美。
    “斐弟!”
    感觉到袖子被拉扯,嬴斐回过神来朝着徐庶无辜的看了一眼,似乎想要一个解释。
    “蔡中郎,招呼我们过去,斐弟莫可失礼!”徐庶对于方才嬴斐的失神自是看在了眼里,白衣女孩是够惊艳但是这里是蔡府,多看一眼就是失礼。
    对于徐庶的叮嘱嬴斐丝毫没有在意,此刻的他脑海里还是那个白衣女孩的倩影。那个身影就如同毒药一般,进入嬴斐的血液迅速蔓延。
    “蔡琰!”
    这里是蔡邕的家,那个女孩只能是蔡琰。也只有号称蔡大家的蔡琰身上才会出现那一股知性美,不然在这个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知性美应该会绝迹。
    “斐福拜见蔡中郎!”
    由于嬴斐七步成诗的冲击,这场诗会已经继续不下去了。见证了这样的奇迹,他们也都没有了赋诗的兴趣。
    看着眼前的两个青年,蔡邕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显得有些激动。亲自扶起徐庶二人,朝着嬴斐询问道:“不知两位贤侄出自何处?”
    古人对于师承极其看重,非嫡传弟子不授根本。蔡邕虽然看中了两个人的资质,却不敢做出抢人弟子的事情来。
    “斐自幼随母习,兄长涉二月,自悟之!”徐庶没有开口,由嬴斐一人一笔带过。嬴斐看出了蔡邕的念头,他也有给徐庶找一个好老师的想法。
    两个人可谓是情投意合,想到一起去了。一个要推荐自家兄长,一个要收衣钵传人,可谓是各取所需。
    由于嬴斐这么一闹,诗会已经算是散了。再加上蔡邕这个主人的兴趣明显在嬴斐等人的身上,宾客们纷纷扬扬的告辞离去。
    最终整个院落里只剩下了六个人,蔡邕父女,曹操,袁绍,徐庶兄弟。
    人走了,蔡邕就显得随意多了,略微有些遗憾的看了一眼嬴斐朝着徐庶道:“你可愿拜入我的门下?”
    蔡邕最初的目标是嬴斐,因为嬴斐表现的足够惊艳让蔡邕产生了爱才之心。但是方才的试探中蔡邕被拒绝了,无奈之下只得选择徐庶。
    对于蔡邕的想法嬴斐有些了解。微微的摇了摇头,这个时候的蔡邕绝对不会知道,徐庶才是真的天才,也是能够让他欣慰的传人。
    “福愿意!”
    徐庶根本就没有选择,在最初因为震惊而愣神之外,回过神来,第一时间就开口答应了下来。
    拜师蔡邕对于徐庶有着难以计数的好处,这也是徐庶一直以来的渴望。嬴斐看着徐庶眸子里闪烁过一抹得意,有了蔡邕的教导徐庶日后或许可与荀攸比肩。

第二十一章 愿为周亚夫
    拜师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无论是徐庶还是蔡邕都非常重视。在嬴斐与曹操等人的帮忙下,一切需要都已经准备妥当。
    蔡邕端坐上首,徐庶跪地而立,眸子里闪烁着炙热,曹操袁绍二人以做见证,徐庶的拜师礼开始了。
    天地君亲师!
    三拜九叩大礼一行,徐庶与蔡邕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紧密,有些地方甚至会超越蔡琰。
    “拜师开始!”暂时充当司仪的袁绍,眸子里闪过一抹羡慕,随之消散。
    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徐庶恭恭敬敬的行完三跪九叩,就在此时嬴斐将早已经准备好的拜师茶递了过来。
    接过拜师茶,徐庶神色变得越发恭敬,这一幕显得无比神圣。将茶轻轻往前推,低下头道:“老师,请喝茶!”
    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蔡邕并没有立马请茶。而是眸子里露出一抹凝重,认真的看着徐庶道:“老夫半生无子,琰儿虽聪慧好学却为女儿身。老夫曾憾,一身所学埋葬黄土。”
    “今日老夫年过不惑,收你为徒,当为继承吾之衣钵。”蔡邕的语气认真无比,俨然是当徐庶为关门弟子对待。轻轻的端起茶杯,蔡邕看着徐庶开口道:“福字太过平凡,老夫思学贯古今,或成一家之说,先贤有云:庶者,多也。今赐你名庶,字元直!”
    “庶拜谢老师!”
    “我等恭喜元直兄,拜得名师,恭喜蔡中郎收的佳徒!”看到这一幕,嬴斐是真心的为徐庶开心,而曹操袁绍也是看出了徐庶身上的价值。
    蔡邕之徒,这四个字的分量太大了。这绝对可以让徐庶的名字一时之间响彻九州,名师出高徒,这句话就是一个真实的概括。
    在书籍不通,停留在竹简上的汉朝,知识的传承主要来自于拜师学习。
    “琰儿过来见过你徐师兄,以及几位兄长!”经过拜师徐庶彻底的融入了蔡府,蔡邕也打算将自己的掌上明珠介绍给众人。
    “琰,见过孟德兄,本初兄,这位小兄。”蔡琰先是见了嬴斐等人,最后才对着徐庶行了一个女子礼节口称:“徐师兄!”
    “我等见过蔡小姐!”曹操与袁绍一本正经的朝着蔡琰回礼,这里是蔡府,这点面子还是要留给主人公的。
    看着俏生生的蔡琰,嬴斐嘴角露出一抹笑容,最后变得灿烂了起来:“琰儿,你好,在下嬴斐!”
    不同一般的见面礼,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顿。察觉到气氛的诡异,嬴斐才发现他走神了,尴尬的神色一闪而逝,将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
    蔡琰身上的气质给了他一种后世学校女同学的感觉,这让嬴斐在一时间有些恍惚,以至于失了礼节。
    拜师结束了,蔡邕自然不会就这样让徐庶离去。这一次蔡邕是真的动心了,打算全身心的培育徐庶。
    “琰儿,吩咐厨房准备些吃食,为父与孟德本初几人畅谈一番。”蔡邕活了四十几年,对于人情世故把握的熟练无比。这个时候他自然不会让曹操等人就此离去。而是准备吃食,以全心意。
    “诺,”
    蔡琰离去之后,几个人都入屋落座了。以蔡邕为首,袁绍次之。几个人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坐在一起自然是谈歌论赋,好不自在。
    当然了嬴斐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听的状态,七步成诗虽然惊才艳艳,那不过是嬴斐剽窃所得。充一下门面尚可,一旦深入内在嬴斐还是那个崇尚权术势的法家。
    自幼熟读韩非,这不是随便的环境人物可以轻易改变的。这种信仰深入骨髓,与人成为了一体。
    “几位都是当时贤才,不知诸位志向如何?”风花雪月终有尽时,到蔡琰返回之时几个人不约而同的改变了话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