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鸦片战争实录-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平天国起跑时的冲跑确实不错,因此它才能一边进击,一边扩大自己的队伍。
    站在镇压革命的清朝方面来说,在太平天国举兵时未能给予彻底的打击,这是留下后患、遭受十五年罪的原因。
    清朝方面也许会哀叹自己命运不济。在重要的时刻,接连死去了被任命为镇压广西叛乱的三名最高负责人。
    以后的二人姑且不说,第一个最高负责人林则徐的死,对清朝不能不说是一大恨事。
    考察鸦片战争的经过,有一个重大的因素,我们稍一疏忽就会略过。在那次战争中,清朝方面是否善战,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起码广州的首脑们彼此没有反目,而是齐心协力,这是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的。
    这么说,也许有人会反驳:“不反目、齐心协力”,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可是,清朝的制度要做到这一点是极其困难的。在它的高级官僚制度中贯穿着一条“相互监视”的粗线。
    在中央政府里,相当于各部部长的“尚书”要任命满人和汉人各一人,管辖同一个行政机构的长官有二人,其目的是彼此相互监视。相当于副部长的侍郎有左侍郎和右侍郎,分别各任命两名满人和汉人充任,即副部长有四人。顺便说一下,在太平天国举兵的那一年,后来成为镇压太平天国大头目的曾国藩被任命为礼部右侍郎。礼部管辖仪礼、教育、考试工作,所以不过是教育部副部长,而且是左右、满汉四名副部长中的一个。
    地方长官只有一人,但也巧妙地形成相互监视的制度。    拿道光三十年的情况来说,广东巡抚(省长)是叶名琛,广西巡抚是郑祖琛,另外还有一个管辖广东、广西两省的两广总督的官职,担任这个官职的是徐广缙。这并不是说巡抚之上还有总督,他们相互之间是对等的关系,原则上是“会同”(协商)。也就是说,要他们互相监视。
    从这种制度也叮以看出,反目是必然的,同心协力反而是例外。
    在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派赴广州时,两广总督是邓廷桢,广东巡抚是怡良,广东海关监督是豫厚庵,广东水师提督是关天培。广州的这些首脑们终于做到了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如果认为齐心协力是理所当然的,那就会忽略过这个重要的因素。
    在广州的这些首脑们当中,巡抚和海关监督是满族,邓廷桢一度曾经赞成过弛禁鸦片的意见。这些想法各异的大官们起码没有互相反目,应该说是近似奇迹。
    很早以前,中国拍摄过一部电影《林则徐》。在这部影片中,豫厚庵是作为同林则徐对立的投降派的首领出现的。可是,在林则徐被贬谪离开广州时,曾把行李寄存在豫厚庵处,在此以前也经常以诗喝和,这说明他们不但没有反目,而且关系很不错。后来《林则徐》电影脚本出版,其附录中记述了电影拍制的过程。读了这个附录,其中果然谈到因为找不出同“好人”林则徐相对立的突出的“坏人”,所以硬把豫厚庵拉来充当。
    在鸦片战争的前半期,广州的首脑们之所以没有相互反目,据我的推测,恐怕是归功于林则徐这个“人物”。
    他似乎具有一种奇异的吸引力,包括道光皇帝在内,凡是见到他的人,好象一下子就对他心悦诚服。邓廷桢把他看作是终身的知心朋友,他被流放到新疆后,当地的官员们也部成了林则徐的崇拜者,因此在流放生活中仍受到宾客般的待遇。
    他为人诚实无私,但不死板生硬,他有着诗人的心地和永不枯竭的风趣。
    前面已经说过,太平天国发展成为长达十五年的大乱,是由于起跑时的冲跑好。这次起跑之所以跑得好,乃是由于清朝方面征讨军的首脑们反目。
    林则徐已经死了。
    管辖广东、广西两省的两广总督徐广缙不知道林则徐已死,还悄悄地派急使给北京的皇帝送去奏折说:广西巡抚郑祖琛是一个只会粉饰的人物,而且年老多病,掌握不了部下。应把他革职,让这次任命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兼任广西巡抚。
    林则徐死后不久,率援军赶来的前云贵提督张必禄也在广西的浔州病死,也有人说是战死。
    张必禄是老将,是士卒出身的身历百战的勇士。从清史列传上看不出他的年龄,但记载他于嘉庆元年(一七九六)作为志愿兵去参加征讨四川、湖南的“教匪”之乱。从这一年算起已过了五十四年,假定他是二十岁当志愿兵,这时已经七十四岁。从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来看,这是相当的高龄了。
    中国人具有敬老的精神,老人说的话,勉强一点也要听。也许是为了防止反目才任命了这样的老将。可是,事与愿违,张必禄死了。    
    朝廷任命前两江总督李星沅为钦差大臣,来接替林则徐。广西巡抚革了职,任命周天爵来接任。
    过年是咸丰元年(一八五一)。
    钦差大臣李星沅与两广总督徐广缙早就开始反目,广西巡抚周天爵站在徐广缙的一边。广西的军司令官——提督向荣和巡抚周天爵不睦,而且由湖南派来的军队不服从向荣的儿子继雄的命令,在战斗中消极怠工,企图把战败的责任推给这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向荣忍无可忍,用四川兵代替了湖南兵。  
    向荣是四川人,他只有军权,军粮和辎重要由地方长官调拨,跟向荣不睦的周天爵及其后台总督徐广缙,用断绝粮草来整军队。
    钦差大臣李星沅的处境更是非常困难。最后他向北京哀求:请特别任命另一位“总统将军”。
    北京的皇帝派出了大学士赛尚阿,但严厉地谕示李星沅、周天爵、向荣三人说:另特派一人,但你们不能因此而旁观。    
    李星沅给向荣写信建议,要“异姓同心,无分彼此,和衷共济”。意思说,不要建立派阀,让咱们和好合作吧。这不是建议,而是哀求。
    赛尚阿到达之前,李星沅在广西的武宣病死。北京任命赛尚阿为接任的钦差大臣。
    正因为是这样的状况,太平天国才能在起跑时狠劲地冲跑了一下。也可以说,正因为有这样的官员,才促成了太平天国之乱。
    林则徐如果不在潮州死去,进入广西后还能活几年,也许在首脑们中间就不会发生反目,因而洪秀全等人的起跑也可能不那么顺利。当然,林则徐的人品也不可能改变历史的巨大潮流。
    林则徐始终是鸦片战争的英雄,他作为一个后人的崇拜者,恐怕要感谢命运安排他跟太平天国只发生这么一点关系。
    林则徐贬谪新疆后,仍奉命在当地监督开垦工作,新疆的开垦实际上就是兴修水利工程。从绿洲或天山山脚下等有水的地方,把水并联在一起,在沙漠的下面建成水路,把水引到缺水的地方,这称之为坎儿井。据说这是古已有之的方法。但听说新疆人把它称作“林公井”。不是林则徐发明的方法却这么称呼它,大概是因为他造了许多坎儿井。在去新疆之前,他也曾奉命去监督过黄河的修复工程。我们不应忘记林则徐还有着治水工程专家的一面。由于他在鸦片战争中的作用非常突出,所以把他的其他不少方面掩盖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