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伐四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征伐四海- 第3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刻,杨麟已经完全明白了,高兴地接话道:“如此一来,就为朝廷赢得了时间,只要关内的民生得以恢复。那么,朝廷就能贯彻那些利民政策,削弱各部落头领的影响力。即便是蒙古各部族强烈反对,抵触非常,朝廷也完全有能力将其镇压下去”

    一时之间,勤政殿里的气氛活跃起来,朱珪也说道:“既然蒙古族女多男少,皇上,咱们可以派出一支五万人的军队,驻扎在草原之上,两万骑兵,三万步兵。而且,还可以允许那些男儿郎在当地娶妻生子,在那里繁衍生息,进行通婚。”

    杨麟变得兴奋起来,更是语出惊人的说道:“不仅如此,朝廷已经实施了义务参军的制度,只要是成年的男子,超过十八岁,就必须从军服兵役。而在蒙古、乌里雅苏台、新疆以及西藏等地,就可以作为服兵役的地点。”

    “不出二十年,只要与蒙古族、藏族等族群通婚顺畅,让当地百姓懂得汉语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关内的各种利民政策。久而久之,就会民心所向,蒙古与西藏的各部落的下层民众就会渴望那些利民政策,那些各部落的头领也就失去了动乱的基础,为将来撤销他们的军队所有权打下基础,获得当地百姓的民意支持。”

    众人都在点头,在场的没有一个人傻瓜。只要在关内与关外建起一道交流的桥梁,让那些各族的下层百姓了解朝廷。那么,他们必然会心生向往,真正的想要成为大廣朝的百姓。毕竟,人活一世,就是为了能够吃饱穿暖,这是百姓的基本追求,也是最为向往的生活,没有种族之分。

    杨麟也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大举迁民,充实到关东之地,使那里地广人稀的情况能够缓解。不由得看向了钱沣,这个清廷的户部尚书,不仅关着前朝的财政,更是对天下人口有着深刻的了解。

    “钱沣,既然你在前朝掌管着户部,通晓各地的财政税收,那你说说关东之地的情况。”

    钱沣一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是本能的说道:“启禀皇上,自从清廷完全控制了关内之后,无论是哪一个皇帝,都将关东视为他们的龙兴之地,龙脉所在。所以,自从康熙年间,除了原有不多的满人之外,关东是一个禁忌的地方,不准其他的种族人群迁徙到关东。”

    “所以,关东的人口越来越少,几乎成了蛮荒之地。因此,相应的,那里也就没什么税收,成了发配重犯以及满人犯罪之人的地方。”

    杨麟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地说道:“嗯。。。想必这就是康熙年间与沙俄的雅克沙之战,之所以让出那么多地方的原因吧。关东以北的地方荒无人烟,气候寒冷,更本就是一个不毛之地,无胜于有。”

    然而,不等钱沣回应,杨麟又说道:“据朕所知,关东虽然是黑土,但土地肥沃,非常盛产小麦、棉花以及玉米等粮食作物,各种煤矿更是极其丰富,清廷冬季所使用的取暖煤块,就是产自于关外。”

    感受着杨麟那灼热的目光,钱沣想也没有想的答道:“是的,皇上,关东的土地非常肥沃,远胜于中原之地,每亩地所收获的粮食收成,也比关内的多个一两成。清廷皇室所使用的的煤块,就是从那里采集的。”

    杨麟早就有准备,只是一个眼神,立即就有两个小太监架出一个地图,铺在地摊之上,接过一个指挥棒,分别在在盛京、吉林以及黑龙江三省指了指,其他人也围了上来。

    “你们看,晁军长拿下这三地之后,如果能够在这个地方迁移民众,居住于此,开荒播种。那么,朝廷就相当于在关东建立一个粮仓,不需要几年,这个粮仓就能装满粮食。而一旦蒙古各部落有任何异动,朝廷的大军北伐之时,就可以直接从这三个地方补给粮食。”

    “而且,这三地千里沃野,到处都是良田。只要开发出来,种满作物,即便是关中出了天灾人害,地里颗粒无收,也能从关外划拨粮食,进行救急,不会再出现百姓流离家所,进行逃难。”

    朱珪苍老的额头皱了皱,迟疑了一下,随即开口说道:“皇上,您说的不错,如果能够将盛京、黑龙江以及吉林的土地种上粮食,朝廷的国库就会充盈起来,不缺少粮食。以往之时,天下遭受旱涝之灾时,要么调集中原的粮食,救济江南或者其他地方;要么就是就是从江南筹集米粮,向其他地方赈灾。一旦两个地方同时遭遇天灾,就意味着,朝廷将会面临无粮可征的局面。有了关外这个地方,就等于多了一层保障。”

    然而,就在这时,朱珪的神色一敛,转而说道:“可是,天下刚经历过一场朝代更迭,大战的硝烟还未尽褪,西南之乱和清廷时期的天灾,使得人口锐减。现在这个时候,关内还有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良田没有人栽种,要是现在迁移人口前往关东,是不是有些过于着急了啊,皇上?”

    不可否认,朱珪说的是客观原因,真真实实的存在。几天之前,杨麟曾经看过总人口的估计,能够有三亿人就不错了~!如果再迁移人口,前往关东,对于关内而言,不啻于雪上加霜,将会许多省份出现无人区,将会更加荒凉。

    尤其是四川,诺大的一个省,几乎没有什么人了。

    思及于此,杨麟不得不语重心长地说道:“看来,向关东迁移人口的事情不得不推迟一下,最起码也要等到十八年到二十年之后,才能启动实施。”

    闻听此言,众人立即意识到,皇上开发关东的决心很大,十八年到二十年,正好是一代人,只要生活条件好,百姓能够吃饱喝足,总人口一定会出现井喷。到时候,开发关东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正文 第五百九十三章 进入北平城

    大廣朝元年,农历四月十四日。

    这一天,繁华的北平城内,一群人行走于热闹的街道之上,看这些人的衣着与相貌,很像南方人,不错,为首者正是施明志,一旁之人一身的华贵之服,商人的打扮,就是广州十三行赫赫有名的伍秉鉴,广州府商会会长。

    此刻,行走在北平城内,众人都是一脸的好奇之色,左顾右盼,打量着这个三朝古都。

    林立的店铺,络绎不绝的赶集市之人,引得伍秉鉴感叹道:“施师长,如果这次不是沾了你的光,我伍秉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来到京城。。。。”

    伍秉鉴的声音戛然而止,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失言,赶忙改口道:“瞧我这张嘴,应该是北平才对。话说,施师长,这北平城不愧是皇都,皇上住的地方,单单是这里的民居和酒楼,就比广东的气派多了~!”

    施明志也是兴趣盎然,说不出的喜悦,左右打量着周遭,新奇北平城内的一切。即便是路上小摊卖的东西,广州府也有,施明志也觉得好奇,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样子。

    “呵呵,伍会长,这个我可不敢当!你可是有名的富商巨贾,怎么用沾我施某人的光?只要你愿意,随时都能到这北平城。”

    伍秉鉴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随即面露忧虑之色,轻声说道:“施师长,此次进入北平城,求见皇上,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接见我这个商人,哎~。如果见不到皇上,我怎么回去与那些同仁交代啊?”

    施明志依旧在看着街道两侧的摊子,兴趣丝毫不减,摆了摆手,朗声说道:“伍会长,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大廣朝不同于前清,皇上很重视你们这些生意人。何况,你这次带了这么多东西,原意捐给朝廷两百万两,还有八千石的粮食,皇上一定会接见你的!放心吧,等一会儿我进攻之后,汇报完了军务,就会将你的事情向皇上提的,施某人答应的事情,一定是言出必行!”

    闻听此言,伍秉鉴就知道,施明志没有忘记自己所求之事,顿时心中一松,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要靠口才了,能不能说服新的皇帝?

    不过,伍秉鉴有十足的自信,前清之时,广州十三行每年的贸易量,所上缴的财税总额占据了清廷的四分之一财政收入。如此庞大的银两收入,任何一个朝廷都不可能视若无物?都不可能不重视?

    所以,伍秉鉴有很大的把握说服大廣朝的皇帝。

    心念及此,伍秉鉴不禁想起了出发之前的一些事情,英国东印度公司代理人的请求,不禁有些犯难起来。

    如今这个时候,大廣朝才建国两个多月,作为一个商人,伍秉鉴不仅在生意场上精明,善于专营,对于天下大势,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鞭辟入里。

    伍秉鉴明白,大廣朝虽然推翻了清廷,平复了西南之乱,但也是多事之秋,非常需要一个稳定的治国环境。如果让那些洋人启程回国,谁也无法肯定,这些洋人会不会带来什么麻烦?

    长期的与洋人打交道,无论是美洲的美国人,还是西方的葡萄牙人、法兰西人,亦或是英国人、瑞士人,这些洋人都怀着不轨之心。尤其是前清时期,这些洋人的海军公然进入广东近海海域,一旦有什么不轨企图,突然登岸,那将是灾难性的,以前又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因此,对于西洋人嘱托的事情,伍秉鉴忐忑了,犹豫不决起来。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往来东西方的洋人,自己这些行商等同于名存实亡,那些丝绸、茶叶与瓷器等货物就会大量囤积,销售不出去,这将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无论是他伍秉鉴,亦或是十三行的其他行商,都将是承受不起。

    就在伍秉鉴出神想这些事情之时,施明志突然停了下来,侧头说道:“伍会长,你就先找个客栈住下吧。我去一下皇宫,面见皇上,将此行的任务上报上去。”

    精神一震,伍秉鉴立即清醒过来,连连说道:“呃~嗯~行行,施师长,你就先去办事儿吧,我就到前面的悦来客栈客栈投宿,如果您有什么事情找我的话,尽管派人传唤一下!”

    说话之时,伍秉鉴一指不远处的一个客栈,灯笼上面的四个大字,显得尤为耀眼,抬头就能发现。施明志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看清楚之后,这才客气地说道:“行,汇报完了事情之后,我一定将你的事情向皇上提一下,如果皇上召见你的话,我就派人提前通知你。”

    “呵呵,那就拜托施师长了,有劳施师长在皇上面前多美言两句!”伍秉鉴作揖道。

    “那~伍会长,咱们就说到这里吧,进宫之前,我还得将这些士兵与随从安排到驿站呢。”施明志也拱着手说道。

    “好吧,施师长,那咱们就在此分别吧。”

    一路走来,伍秉鉴知道,即便是自己再如何真诚实意的邀请,施明志等人也不会跟自己一起住客栈的。因为,他已经了解到大廣军的一个纪律,若非特殊的原因,上到将领长官,下到士兵一般兵卒,只能投宿到驿站之内。否则,将会受到处罚。

    过了一段时间,伍秉鉴才明白大廣军的军队之中为何会有这样的规定,就是防止军人骚扰百姓。因为,他住到从前的一个客栈之时,想起了清兵在客栈里生事儿,喝醉闹事儿,殴打客栈老板伙计。

    然而,伍秉鉴所不知道的是,之所以有这样的一条规定,还有保护军人的意思。一旦军人外出行事,几乎都有着任务在身,在驿站里不仅能够保证他们的安全,彼此交谈的秘密也不会被窃听出去。

    看着渐渐远去的施明志等人,直至消失在热闹的街市之上,伍秉鉴这才带着一干下人行走,前往不远处的悦来客栈,一脸的复杂之色,心里更是杂念匆匆,暗暗嘀咕起来。

    “哎~也不知道皇上还是不是当初的那个管理十三行的行长?还是不是那个极其重视商人之人?”

正文 第五百九十四章 四大通商口岸

    紫禁城内,毓秀宫之中。

    杨麟与商务部长、财政部长、税务部长以及海关总署的署长商议着事情,气氛郑重而极其宁静,只有几个人的交谈之声在回荡,显得很是冷清。

    杨麟坐在圆形会议桌的上座,一手拿着茶杯,一只手在桌子上的文件上面连连轻轻地点击着,一一看过众人,平静地说道:“各位,春季已经过了大半,即将是洋人前来贸易的季节,商务部、财政部、税务部以及海关总署都要做好准备。”

    话语一顿,杨麟看向海关总署署长,询问道:“今年不同于以前的清廷,咱们大廣朝不仅要开放广州一个港口,还有福建的厦门、江苏的上海以及浙江的宁波三处,作为通商口岸。作为直接负责的部门,你们海关署准备好了没有?”

    闻听此言,海关署总署长立即身体紧绷,坐得笔直,随即答道:“启禀皇上,经过两个多月的部署,四个通商口岸的海关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