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倒是有一点挺好,省地处来热带地区,冬天的温度虽然不算多高,但比着S省,还是要暖和不少。特别是今天天气也不错,鲍立业身上就穿了一件薄毛衣加外套。
锦绣身上还穿着厚重的冬衣,车上人又有些多,没一会儿就出了汗。在车上又不方便脱衣服,锦绣只得强忍着。顾年华跟杨栎也差不多情况。好在鲍厂长家住的地方并不算太远,没一会儿鲍立业就操着一口生硬的G省话,让司机停了车。
从公交车上下来,鲍立业带着三人顺着一条不怎么宽的土路走了好几百米,绕过一座小山,才看到前面的村庄。
“我家就在前面,市里房子贵不说,还很难找。我家人又多,我爸就托人在这边村里找了房子。虽然要远一点,但是便宜,而且地方也大。”
鲍立业边带路,边跟三人解释着。
进了村庄,就看到村里人朝他们几个打量着,还有人指着他们,嘴里说着锦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
锦绣朝杨栎看了看:“他们在说什么?”
杨栎便上前小声说到:“这些人好奇咱们是从哪里来的。”
鲍立业说到:“你们别担心,这些村民挺好相处的,就是语言不通,你们可能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锦绣点点头,冲着那些村民友善地笑了笑,继续走自己的路。一路上也在打量着这个村子。
这个村子的房子,大都一个样,全是G省这边的传统建筑,在青山环绕之下,看起来特别的有韵味。
鲍厂长家住在村子中间,几人刚走近,就见门前一个妇女迎了过来。
“张老板,你们可算到了。”
这是鲍厂长的妻子,张小芳,锦绣之前见过两次。
“张姨,你什么时候过来的?”照理来说,锦绣跟鲍厂长之间平时都是以生意场上的朋友相待的,算是平辈。可到底人家年纪大她那么多,她总不能大刺刺地管张小芳叫嫂子吧,所以就称她一声张姨。
之前锦绣曾听张小芳说过,年底会来这边,跟鲍厂长父子三个一起过年。
张小芳笑着接过锦绣手里的东西,领着他们往屋里走:“我过来有半个月了。这一路上累坏了吧?快,进屋歇会儿。老鲍临时有事出去了,要到下午才回来。”
“你们的房间我都收拾出来了,就是有些简陋。”张小芳领着锦绣和杨栎进了的房间,把东西往柜子上一放,招呼着锦绣和杨栎进来。
锦绣笑着说到:“这已经很好了,我刚刚在市区里看了看,那些招待所估计还比不上张姨这儿。”
张小芳也是个敞亮人,听锦绣这么说,便笑了起来:“条件不说比那边好,但肯定比招待所干净。这里说是特区,可到底时间短,什么都还没发展起来,跟咱们A市比起来,还真是差了不少。今天你们先歇着,等明天老鲍有空了,带你们去看看大海。我活了几十年,头一回见着大海,真是漂亮得不像话,大得没边了。”
锦绣一听,也来了兴趣。她活了两世,也没见过海呢。王婷婷的电脑里倒是能见到。可是隔着那一方小小的屏幕,哪里又有什么好震撼的呢?
“你们先歇着,我去给小顾安排地方。一会儿水烧好了,你们先洗个澡。这坐了两天的火车,身上肯定不舒服,洗个澡松松乏。”
锦绣点点头:“麻烦你了,张姨。”
张小芳摆摆手:“麻烦啥,咱们之间用不着说这些客套话。”说完,张小芳便风风火火出了房门。
没过多一会儿,张小芳便过来敲房门,叫锦绣和杨栎过去洗澡。
等三人把澡洗完,衣服洗干净凉好,张小芳把晚饭也做好了。
“我也不知道你们都爱吃啥,就弄了咱们A市的几个招牌菜。还有这腊肠和腊肉,都是我从老家带过来的。这边天气热,又潮湿,这东西放不住,一不小心就发霉了。这些天我都挂在炉子上烘着,味道倒是越来越香了。来,你们尝尝。”
第824章
张小芳热情地给锦绣和杨栎夹了菜,又招呼着顾年华。
“张姨,要不再等等鲍厂长吧。”
张小芳摆摆手:“没事,不用管他。他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呢。我给他留了菜的,咱们先吃,不然一会儿菜就凉了。”
锦绣其实并没有什么胃口,她坐车不晕车,但是下了车之后,头一天就没什么胃口。可人家张小芳这么盛情的款待,她怎么着也得尝脸的。
好在张小芳的手艺挺不错,菜又都是S省的口味,所以锦绣吃着还是觉得挺不错的。一顿饭吃下来,锦绣也勉强地吃完了那一碗饭。
鲍厂长是在他们吃完饭一个多小时后赶回来的,他身后跟着他的大儿子,鲍成家。
见到锦绣,便笑着跟锦绣打起了招呼:“张老板,真是不好意思,临时有事,没能亲自去火车站接你们,千万别见怪。”
锦绣笑着说到:“鲍厂长哪里的话,倒是我们过来,给你们添麻烦了。”
张小芳在一旁说到:“老鲍,在家就别打官腔。听着别扭。你跟张老板都这么熟了,用得着这样吗?”
鲍厂长哈哈一笑:“也是,不过我这都养成习惯了,总也改不了。”
“那有什么改不了的,反正我就最听不惯你这样拿腔捏调的说话。”张小芳一边说着,一边转头去厨房端饭菜。
鲍厂长面上有些尴尬,被妻子当着人面这么说,他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锦绣笑着说到:“张姨的性子很直爽,倒是跟我干妈有些像。”
鲍厂长笑到:“她就这脾气,有什么说什么,张老板也别见怪。”
鲍成家在一旁笑了起来:“爸,张老板,你们这称呼听着可真别扭。张老板管你叫鲍厂长,管我妈喊姨,这听可真乱。”
“也是,张老板往后就管我叫老鲍吧,我这早都不当厂长了,喊着也不合适。”
“那怎么行,这也太没大没小了。”
“你管我家那口子喊张姨,那我就厚着脸皮让你喊一声鲍叔吧,我就叫你一声锦绣侄女,这可行?”
锦绣笑着喊了一声:“当然可以,鲍叔,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对象,顾年华。这是我同学,也是我的助手,杨栎。”
鲍厂长笑着打量了顾年华一眼:“之前听成家妈说起过,说你的对象一表人才,家世也是顶顶好。今天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
顾年华笑着说到:“鲍叔过奖了。”
张小芳端着饭菜过来,说到:“快去洗手洗脸,过来吃饭,吃完饭你们再慢慢聊。”
鲍成家赶紧出去,一会儿又端了水回来,让鲍厂长洗脸洗手。
锦绣几人便坐到一旁,等鲍厂长父子吃饭。
等着鲍厂长吃完了饭,锦绣这才问起关于买地的事。
鲍厂长喝了口茶,说到:“这块地在L区,离着市区有点距离,眼下肯定是有些偏僻的,但是那边以后会规划成工业区,所以也不用担心。要不了几年,那边就能发展起来。现在先把地买下来,把厂房盖起来,走在人前面一步,等那周围发展起来的时候,咱们早就已经在那里站稳脚跟了。”
“现在那边的地价也便宜,再过两年,价格肯定翻倍。再一个现在工厂少,招人也好招,再等过两年,省就这么点大,国企就揽了那么多人走,能出来工作的人本来就少。以后这政策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但先下手总是好的。”
锦绣听了连连点头。不得不说,鲍厂长真的很有眼光。她所知道的东西,不过都是因为王婷婷帮她作弊。而鲍厂长却是完全靠自己的眼光去看清这些,着实让人佩服。
“我觉得鲍叔你说得很有道理,我也是这么想的。国家既然要建设特区,以后肯定会大力扶持。现在才刚刚起步,这个地价确实也便宜。等再过两年,这个价格只怕连一半的面积也难买到。咱们就要趁着这个机会,早些把地买下来,把准备工作都做好。”
鲍厂长笑着说到:“明天我就先带你去那边看看,你看过以后再做打算。”
“行,那就麻烦鲍叔了。”
鲍厂长摆摆手:“说那外道话做什么?你们快去休息吧,坐了这么久的火车,肯定累坏了。有什么事,咱们后面再慢慢说。”
锦绣也确实是累了,杨栎早就一脸疲倦的表情了,听鲍厂长这么说,也没硬撑,便笑着跟他们打了招呼,回屋睡觉去了。
顾年华的房间就是锦绣和杨栎的房间隔壁。顾年华倒是想进锦绣的房间再说说话,不过见杨栎那累得眼皮都撑不住的样子,便打消了主意,跟锦绣道了声晚安,便回了房间。
锦绣累得不行,换了睡衣,便躺床上了。
床铺收拾得很干净,被子也是刚晒过的,有一股阳光的味道。
两人各自睡一头,沾着枕头,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鲍厂长就带着两个儿子和张小花,并锦绣三人出了门。
这里没有到L区的公交车,他们必须先去市里,然后转车去L区。
L区离市区大概有十多公里的距离,路不好走,赶到地方的时候,都快中午了。
这边靠海,人烟稀少,唯独可见有几个工地,正在盖房子。
鲍厂长指着远处的工地说到:“那边就是前期卖出去的地皮,现在正在盖厂房了。等厂房盖好了,这周围人也就多起来了。这里离着L区不远,再往前走不远就到了,就一个小县城。不过倒也还算热闹。”
锦绣四处看了看,这里四周都是山,只有一条土路通往远方。路两边都是农田,里头长着庄稼。远处似乎有村子,但是离得远,看不大真切。
这边的山,都不算高,比起S省的那些大山,只能算是丘陵。但是数量却是极多的,隔不远,就有一座。好在山与山之间的距离还算宽。
“这块地还是挺难得的,不像别的地方,尽是山。你看这附近的小山,看着不高,可以后处理起来也是个麻烦事。我找人打听过了,这些地方以后都是要卖出去盖工厂的。到时候就得挖山,那可是个大工程。所以我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在这旁边买一块小一点的地皮。把我的五金厂也建在这里。”
第825章
锦绣有些诧异地问到:“鲍叔也打算买地皮了吗?”
鲍厂长点点头:“现在地价便宜,而且对面积也没什么要求,不管大小,只要想买、有能力买,一般都能批下来。眼下有能力买地盖工厂的人很少,所以政府给出来的优惠很大,后续的扶持政策也大。等几年可就未必了,到时候买地的人多了,地价肯定会上涨。办工厂的人多也来了,政府的扶持力度自然也就会下降。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时机,错过了这个村,再难遇到这个店了。”
“我手里暂时没那么多钱,所以就打算去信用社贷款,买一块面积稍微小点的,等往后手里有钱了,就把厂房盖到这边来。在这边做生意,有自己的地盘,说出支都让人高看一眼的。生意场上,这个也是相当重要的。你租人的厂房,跟你合作的人,多半都有些不放心,怕你哪天就跑了。有了自己的厂子,那就等于有了底气,让跟你合作的人,都能放下心来跟你做买卖。”
鲍厂长来这边这些时间,可是把这些事都看了个清楚明白。所谓的排外,还不是因为怕外地人坑了自己,卷了钱跑了。所以很多人做生意,都只愿意跟本地人打交道。起码人家的家在这儿,一家老小都在这儿,不用担心人跑了。
锦绣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那这块地现在是政府竞标,还是我们自己去国土局打听?”
“先前说要竞标,但是眼下谁有那么多钱来竞标?政府动员了好一阵子,根本没人去。所以竞标的事,也就搁下了。幸好不用竞标,不然价格肯定更贵。”
“那咱们今天下午就去国土局走一趟吧,眼下就快过年了,要是不抓紧一点,估计就得等年后才能办好了。”
顾年华开口到:“我一会儿回家问问,看我爸妈在这边有没有相熟的人,或者问问杜伯父,若是有熟人的话,这事儿办起来就容易得多。价格上不敢保证能不能有优惠,但是手续肯定是好办的。”
锦绣笑了起来:“对,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那咱们就先回去吧,这会儿时间也不早了,早点把这事儿都办成,我也好早点安心。”
鲍厂长笑着说到:“不用到L区里去看看吗?那边离着海边不远了,坐车过去,个把小时就到了。”
锦绣摇摇头:“今天就不去了吧,以后会有很多机会的。鲍叔,你要是真的确定也在这边买地的话,那就快些把钱准备好。到时候咱们一起去办手续。”
鲍厂长高兴得不行:“那敢情好,我也借一下你们的东风。”
一行人又回到路边,等了好一阵子,才等到回去的公交车。
到了市里,已经快下午三点了。大家也都饿坏了,赶紧找了个家饭馆,点了几个菜。
G省的菜,是八大菜系之一,味道以清淡为主,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食材本身的味道。只是众人都是S省人,味道都吃得重。所以尽管大家都饿坏了,可面对这一桌看着“寡淡无味”的菜式,依然提不起什么胃口来。
倒是杨栎吃得很欢,她本就是G省人,在S省那边上大学,平时吃饭的时候,都要拿开水把菜涮过一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