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佛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则天的佛缘-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本来是不想再回洛阳的,但她又觉得不得不回去,因为她要将自己的结束点放在自己的起点上。她也知道,已经80岁的她,此番东返洛阳,将是自己最终的一步了。

    东返神都洛阳的大周女皇,由于年事日高,加之积劳过度,身体情况越来越差,但她不让子侄们来侍奉,只让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侍侧,朝廷大事几乎全凭张氏兄弟二人揣摩女皇的意思决断。

    尽管如此,大周女皇依然没有忘记佛教。她不时地召请高僧大德们入宫问对,不断地延请高僧大德们为自己祈福。在与这些高僧大德的交往中,她又想起了造大像的事。因为她总觉得这尊由自己提倡修造的大佛像,如果不能建成,将是自己终生的遗憾,同时也觉得自己的一生好象缺了点什么。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大周女皇又一次下诏,天下僧尼每人捐钱一百文,要继续在洛阳的白马阪修造诣巨大的佛像。诏命一出,又遭到了群臣的激烈反对。大臣李峤上疏说:“天下民众,贫穷衰弱的很多,现造大佛像,仅现款就要用一十七万串,如果把这些钱用来施济穷困,每人发放一千钱,就可以救济一十七万户。拯救受冻挨饿的穷苦民众,就是善事功德,就是顺应佛祖的慈悲。”监察御史张廷珪也上疏劝阻说:“现在朝政大事,最重要的就是巩固边防,其次是充实国库。从佛教的教义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解救苍生的苦难,这样才是树立功德。”

    大周女皇向僧尼们摊派,自然也招致了僧尼们的不满,他们也发牢骚说:“修造佛像,并无大小之分,只要有至诚的心就行了,怎么能把我们当作摇钱树呢?怎么能向我们这些人聚敛钱财呢?”无论是臣下的谏言,还是僧尼们的抱怨,都阻止不住大周女皇的这次行动。当年冬天,大像落成,女皇亲率百官臣僚非常隆重的礼拜了一番。

    在大周女皇看来,此次造像本身并无多大实际意义,问题是她要通过造大像来平衡自己的心理,要为自己求得个功德圆满。在大佛像落成不久,那个法藏和尚在宫内向大周女皇谈起了法门寺佛舍利的故事,这一下子又勾起了大周女皇广树功德的心愿,特别是大周女皇本人在显庆年间曾协助高宗皇帝迎请过法门寺的佛舍利,身为皇后的她还曾施舍过衣帐等物供养,而且她还知道法门寺舍利塔30年一开示的说法。于是,大周女皇又心血来潮了,她决定要迎请法门寺的佛舍利,要让天下信众都知道,只有她本人才能一生中两次迎请佛舍利,这就是超越前人,这也是在寻求功德圆满,也是为了进一步的解脱。

    决定要迎请法门寺的佛舍利,文武百官都知道这时再进谏,不会有多大意义了,所以也就听之任之,他们也想让这个80多岁的女皇能够达到最后的满足。

    凤阁侍郎崔玄暐和法藏和尚受女皇诏命,同僧俗1000多人轰轰烈烈出发去法门寺迎奉佛舍利。到该年年底,佛舍利被迎奉到神都洛阳,大周女皇敕命王公以下洛城近畿之众,皆精事幡华幢盖,又命太常具乐奏迎,将佛舍利置于神都洛阳的明堂,并以兜罗锦为衬置放。大周女皇特别要求太子李显与自己一块顶礼膜拜,并请法藏和尚率众僧普为善祷。一时间,到明堂观瞻佛舍利的信众蜂拥而至,好不热闹非凡。

    大周女皇将佛舍利奉迎至神都洛阳,在明堂置放了三年之久,直到中宗李显即位后第二年,才将佛舍利送回法门寺。

    这是大周女皇一生最后一次与佛教的机缘。从此之后,她与佛教的因缘就此了断。这个不可一世的老女人终于应该走上自己的归宿了。

    次年(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82岁的大周女皇武则天在神都洛阳的宫中一病不起,病榻上的她亦感觉到自己铺就的道路已经畅通了,自己设计好的那一天也应该来到了,自己也应该解脱了。所以,她只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留在了身边,别人一概不见。

    她在静静等待着结局。

    正月二十二日,朝臣张柬之和崔玄暐等人合谋,率兵直扑大周女皇的后宫,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人斩杀于大周女皇的床前,并扬言二张欲发动政变。此时的大周女皇非常清醒,她没有惊慌,很坦然地面对了这一切。

    因为这正是她所企盼的结局。

    次日,她做出了太子李显监国的决定。第三日,大周女皇终于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显。第四日,李显复位于神都洛阳的通天宫。不久,便称唐中宗,大周王朝的时代结束了。

    太子李显复位后,武则天还活了300天。这300天应该是她最轻松的时间,也是她走完人生之路的最后时间。太子复位的次日,武则天即被迁移到上阳宫修养。这上阳宫位于洛阳皇城之西,南临洛水,西距毂水,北连禁苑,有观凤、仙居、甘露、麟趾、丽春等殿,又有浴日楼、七宝阁及双曜、神和、芙蓉等亭,是一个景色宜人的好地方。最后的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优逸环境中,走向了自己的解脱。

    史载,武则天临终前,将中宗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及武三思等人全部召至身边,向他们交待了后事,留下了一份完整的遗制。其主要内容有三:一是去帝号,什么天册金轮皇帝等等,一律去掉,只称则天大圣皇后就行了;二是要归葬乾陵,与自己的亡夫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一起,以李氏先妣的礼制归葬;三是将过去王皇后、萧淑妃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姡У氖侵匦侣裨幔⑸饷庹庑┤说那资簦乇鹗侨猛趸屎蟆⑾羰珏那鬃寤指幢拘铡A碛惺吩兀莆湓蛱炝僦找胖浦谢褂幸惶酰锤约毫⒁豢槲拮直�

    尽管在归葬乾陵问题上,刚刚恢复的大唐王朝的朝臣们意见不一,但唐中宗李显力排众议,坚持将母亲武则天与父亲高宗皇帝李治合葬,他做了一个继位儿子应该做的事。

    关于无字碑,它却给后人留下了谜一般的话题。有人说是因为武则天自以为功高,无法用文字来描述,故一字不书;有人说是因为中宗李显难言武则天的称位,是称皇母还是称母后,实在无法确断而书;另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的意图是想让后人去评说自己的是非功过。

    无论哪一种猜测,对于这个曾经达到辉煌顶峰的女人来说,都是恰如其分的。同时,无字碑本身却有着另一番的蕴义:它是一个生命解脱的象征;它是一个与佛教有缘的人大彻大悟的象征;它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女性明智选择的象征。它意味着它的主人将永垂不朽。永远的无字碑……。          

后记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叙述一个伟大的女性。她经历了一个女人能够经历的一切,她承受了一个女人很难承受的一切。如果没有佛教,她能够到达辉煌的顶峰吗?她能够在一生中完成只有少数男人才能完成的事业吗?这就是本书的宗旨所在。

    武则天生活的时代,是中国佛教正在走向兴盛的时代。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和世俗社会、封建政治以及封建帝王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这在有唐一代表现得最为突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女儿,一个宫妃,一个皇后,一个皇帝,甚至还曾经削发为尼的武则天来说,在她与佛教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佛教在当时社会的流行和兴盛情景。不难发现,武则天与佛教是饶有趣味和极富挑战性的话题,只有把她放在整个社会文化以及佛教兴盛的大背景下去记叙,才能充分展现唐代社会佛教信仰的全景,才能充分展现武则天与佛教的种种机缘。

    这便是我们记叙武则天与佛教关系的逻辑线索。记叙采取了虚实相结合的手法,所谓虚亦不是凭空地杜撰,只是一种合理的夸张。记叙基本依据了历史发展的顺序。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论著,由于体例的关系,不能一一列出,现将这些论著目录附后,谨向这些论著的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书中部分图片由乾陵博物馆刘向阳先生提供,在此谨表谢忱!

    王志平;吴敏霞

    2004年12月1日

    附录

    参考书目

    (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2年。

    (宋)赞宁撰《宋高僧传》,中华书局,1987年。

    (唐)武则天撰《武则天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清)董浩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三秦出版社,1996年。

    任继愈著《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73年。

    范文澜著《唐代佛教》,人民出版社,1979年。

    郭朋著《隋唐佛教》,齐鲁书社,1980年。

    方立天著《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一)(二),知识出版社,1982年。

    黄心川主编《玄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黄夏年等著《佛光普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郭绍林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

    王志平著《帝王与佛教》,华文出版社,1997年。

    李哲良著《红尘佛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柏明等著《法门寺与佛教文化》,陕西科技出版社,1988年。

    赵文润、王双怀著《武则天评传》,三秦出版社,1993年。

    胡戟著《武则天本传》,三秦出版社,1986年。

    赵玫著《武则天·女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日)泽田瑞橞著,李天送译《则天武后》,三秦出版社,1989年。

    李端科著《女皇武则天》,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

    赵文润等主编《武则天研究论文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

    武则天研究会主编《武则天与文水》,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武则天研究会主编《武则天与乾陵》,三秦出版社,1988年。

    武则天研究会主编《武则天与洛阳》,三秦出版社,1988年。

    赵文润等主编《武则天与偃师》,历史教学社,1997年。          




。 … 。………【gzbysh】整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