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纪律,做事情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我们既要纪律,又要自由,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10。 ×【解析】否定应是辩证的否定,即扬弃,也就是继承和发扬旧事物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抛弃和否定旧事物消极的因素。否定一切,抛弃一切,是形而上学的立场和方式。
四、论述题
1。 答: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根本内容。
(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的不断转化,每一次否定都是一次“扬弃”,经过两次“扬弃”把事物推向更高阶段,并为事物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2)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由于矛盾两度向对立面转化,使事物在高级阶段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仿佛是旧事物的回复;有时还会出现暂时的逆转或复辟,这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否认前进性的循环论和否认曲折性的直线论,都是错误的。
(4)指导意义:①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在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奋斗过程中,要满怀信心,要克服障碍和困难,不被困难所吓倒。②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动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③只有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建立在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基础上,才能有革命坚定性,并树立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把革命精神和灵活的斗争艺术结合起来。
2。 答: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总特征,以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所构成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 依赖、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的联系,这是一种最本质的联系。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相互依赖与相互斗争,是由于事物自身矛盾引起的自身运动和发展。
(3)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之中,事物的量变和质变,都是由事物自身矛盾引起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中的否定和肯定关系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揭示并科学论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辩证性质,它是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
(1)必须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反对孤立的、静止的观点。
(2)必须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揭露和分析具体事物的矛盾状况,从而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正确方法。要反对否定和掩盖矛盾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每个人做好工作的实际需要。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有四种类型的试题:
1、词语替换
2、选词填空
3、语句表达
4、阅读理解
综合分析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考试的试卷情况可以看出,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常用的题型为:第三种题型语句表达和第四种题型阅读理解。估计以后的考察重点也是这两种题型,所以,广大考生要在这两种题型上多下功夫,勤做练习。
另外,要重点练习阅读理解的第二种形式,即对综合性资料的分析。因为对综合性资料的分析包括了对词语、句子和段落等多种形式的考察,只要熟悉了综合性资料,其他的题型解起来也就比较顺利了。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
第一种题型:词语替换第二种题型:选词填空
这两种题型主要考察应试者对词义的辨析,而被辨析的词主要是同义词或意义相近的词,造成了辨析词义的困难。
第三种题型:语句表达
辨析语病的技巧
辨析语句是否有毛病的分析的方法
第四种题型:阅读理解
在阅读理解题型中,每道试题包含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供选择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来完成这一陈述。在此必须注意的是,供选择的答案有时可能是对短文内容的一个复述,有时则满足了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你的选择应与所组的内容最相符合并使整个陈述最为完整。
在解答这类试题时,要求你对整段短文有完整、准确的理解,并能找出这段话的主题。因为后面设计的问题往往与主题有关。此外,还要注意题中的关键词,有些问题的设计与关键词有关,以此来考察考生阅读的准确性、细致性。
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型有二种。一种题型是给一段陈述事实的短文,要求你找出这段短文所支持的论点或观点。另一种题型是给出一段短文,然后要求你找出文后四个句子中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一句。这就要求你能够迅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尤其要注意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这样你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到正确答案。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
1。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1;4;7;10;13;()
A。14 B。15 C。16 D。17
答案为C。我们很容易从中发现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常数3,所以括号中的数字应为16。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测验中排列数字的常见规律之一。
例题:3;4;6;9;(),18
A。11 B。12 C。13 D。14
答案为C。仔细观察,本题中的相邻两项之差构成一个等差数列1;2;3;4;5。……,因此很快可以推算出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3;象这种相邻项之差虽不是一个常数,但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看作等差数列的变式。
2。“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型
例题:34;35;69;104;()
A。138 B。139 C。173 D。179
答案为C。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343569,在把这假设在下一数字中检验,3569104,得到验证,因此类推,得出答案为173。前几项或后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
3。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3,9,27,81,()
A。243 B。342 C。433 D。135
答案为A。这是最一种基本的排列方式,等比数列。其特点为相邻两项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
例题:8,8,12,24,60,()
A。90 B。120 C。180 D。240
答案为C。虽然此题中相邻项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答案应为60×3180;象这种题可视作等比数列的变式。
4。平方型及其变式
例题:1;4;9;(),25;36
A。10 B。14 C。20 D。16
答案为D。这道试题考生一眼就可以看出第一项是1的平方,第二项是2的平方,依此类推,得出第四项为4的平方16。对于这种题,考生应熟练掌握一些数字的平方得数。如:
10的平方100
11的平方121
12的平方144
13的平方169
14的平方196
15的平方225
例题:66,83,102,123,()
A。144 B。145 C。146 D。147
答案为C。这是一道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其规律是8,9,10,11的平方后再加2,因此空格内应为12的平方加2,得146。这种在平方数列的基础上加减乘除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数列,可以被看作是平方型数列的变式,考生只要把握了平方规律,问题就可以化繁为简了。
5。立方型及其变式
例题:1,8,27,()
A。36 B。64 C。72 D。81
答案为B。解题方法如平方型。我们重点说说其变式
例题:0,6,24,60,120,()
A。186 B。210 C。220 D。226
答案为B。这是一道比较有难道的题目。如果你能想到它是立方型的变式,就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项为1的立方减1,第二项为2的立方减2,第三项为3的立方减3,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6的立方减6,即210。
6。双重数列
例题:257,178,259,173,261,168,263,()
A。275 B。178 C。164 D。163
答案为D。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奇数项数值均为大数,而偶数项都是小数。可以判断,这是两列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排列方式。在这类题目中,规律不能在邻项中寻找,而必须在隔项中寻找,我们可以看到,奇数项是一个等差数列,偶数项也是一个等差数列,因此不难发现空格处即偶数项的第四项,应为163。也有一些题目中的两个数列是按不同的规律排列的,考生如果能判断出这是多组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的数列,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量关系中的第二种题型是数学运算题。这类试题一般较简短,其知识内容和原理总的来说比较简单。但因为有时间限制,所以要算得即快又准,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一是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方法和规律,尽量多用简便算法。二是准确理解和分析文字,正确把握题意,三是熟练掌握一定的题型及解题方法。四是加强训练,增强对数字的敏感程度,并熟记一些基本数字。以下我们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试题,对提高成绩很有帮助。
一、利用“凑整法”求解的题型
例题:1。513。63。86。4的值为
A。29 B。28 C。30 D。29。2
答案为A。“凑整法”是简便运算中最常用的方法,方法是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把数字凑成整数,再进行计算,就简便多了。
二、利用“尾数估算法”求解的题型
例题:425683544828的值是
A。2488 B。2486 C。2484 D。2480
答案为D。如果几个数的数值较大,又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可以先考察几个答案项尾数是否都是唯一的,如果是,那么可以先利用个位数进行运算得到尾数,再从中找出唯一的对应项。如上题,各项的个位数相加534820,尾数为0,所以很快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为D。
三、利用“基准数法”求解的题型
例题:1997+1998+1999+2000+2001
A。9993 B。9994 C。9995 D。9996
答案为C。当遇到两个以上的数相加,且他们的值相近时,可以找一个中间数作为基准,然后再加上每个加数与基准的差,从而求得他们的和。在该题中,选2000作为基准数,其他数分别比2000少3,少2,少1,和多1,故五个数的和为9995。这种解题方法还可以用于求几个相近数的算术平均数。
1。比例分配问题
例题:一所学校一、二、三年级学生总人数450人,三个年级的学生比例为2:3:4,问学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有多少人?
A。100 B。150 C。200 D。250
答案为C。解答这种题,可以把总数看作包括了2349份,其中人数最多的肯定是占4/9的三年级,所以答案是200人。
2。路程问题
例题: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走了全程的2/5之后,离中点还有2。5公里。问甲乙两地距离多少公里?
A。15 B。25 C。35 D。45
答案为B。全程的中点即为全程的2。5/5处,离2/5处为0。5/5,这段路有2。5公里,因此很快可以算出全程为25公里。
3。工程问题
例题: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A。5天B。6天C。7。5天D。8天
答案为B。此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一般的数量关系及结构是:
工作总量
________ 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我们可以把全工程看作“1”,工作要n天完成推知其工作效率为1/n;两组共同完成的工作效率为1/n11/n2;根据这个公式很快可以得到答案为6天。另外,工程问题还可以有许多变式,如水池灌水问题等等,都可以用这种思路来解题。
4。植树问题
例题:若一米远栽一棵树,问在345米的道路上栽多少棵树?
A。343 B。344 C。345 D。346
答案为D。这种题目要注意多分析实际情况,如本题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两处都要栽树,所以答案为346。
公务员笔试应答技巧—选择题
选择题的类型主要是单选题、多选题和双选题这三种。前两种类型在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解答过程中考生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淘汰法
最适合单选题。当确定一个选择项不符合题意时,便将自己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下一个选择项,依次加以否定。假如第一个选择项就是正确答案,那么后面的几个选项就可以忽略不看,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
2。去同存异法
应试者在阅读完试题内容和所有选择项后,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该选择项同其他选择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