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为王- 第3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求特意修建出来。

骑兵,是征东军的一大利器,与中原各国不同,高远麾下不缺骑手,不缺战马,所以骑兵便成为军事大学堂的一个极重要的科目,而一直实际担任着骑兵教官的贺兰燕,自然当仁不让地担任了军事大学堂骑兵科目的负责人。

站在还满是泥泞的道路之上,贺兰燕正用手里的马鞭指指点点,而站在他面前,极为用心聆听的却是征东府新鲜出炉的工部尚书郭荃郭大人。这位出身奴隶,老来突然鸿运当头的老头,感怀高远的知遇提拔之恩,对所有的工程都是事必躬亲,一心想要做出最好的工程来报答高远,而对于贺兰燕的要求,他自然是有求必应。

洁白的裙摆之上,沾满了污泥,秀气的脸庞之上满是绯红,都道人逢喜事精神爽,现在的贺兰燕就如是如此,数年苦恋,终于有了结果,虽然还只是订婚,但已经足以让她心花怒发,与叶菁儿相比,贺兰燕的想法更加单纯一些,她没有想那么多,反正能与高远在一起,她就非常开心了。

这种开心,便反映到了她工作的积极性上,从拿下保康城开始,贺兰燕基本上属于半罢工的状态,既不参与到新骑兵的训练当中,也再不积极要求上前线作战,整个人都是恹恹的,但现在,整个人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每天都是精神亢奋的投入到骑兵的训练当中,对于正在筹建中的军事大学堂的骑兵科,更是盯得死死的,稍有不满意,便立即要求整改。

不得不说,贺兰燕与高远的婚约,对于征东府的影响是相当正面的,依附于征东府而生存的匈奴人终于再一次找到了效忠的对象,以前高远以及征东军对他们的确不错,但他们总还是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虽然贺兰雄身为征东府的大将,其它如公孙义等人也混得不错,但在匈奴历史上,这样的情况以往也不是没有出现过,但最终,却并没有让匈奴人得到保障,反而成了招祸的源头。

但现在,状况明显不一样了,高远是征东府的主人,而匈奴贺兰部的公主贺兰燕将成为高远的夫人之一,也就是女主人。这让匈奴人终于有了积石城就是自己的家的感觉,将来贺兰燕诞下子息,匈奴人也就找到了效忠的对象。

不但是已经依附于征东府的匈奴人安稳了下来,风闻此事之后,率部来投的匈奴小部落也是连日不绝,效果比起以前费尽心力的宣传要好得太多。高远从一早就开始策划的让积石城成为匈奴人新的王庭的计划,终于变成了现实。

不得不说,联姻虽然是很老套的手段,但却也是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在匈奴人心惶惶,六神无主的这个阶段,一个主心骨的出现,便让这些孤魂野鬼一般的匈奴小部们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

依附强者而生,本就是游牧部落的特性。

征东府控制下的区域,一片欣欣向荣,这里独树一帜的军事制度,民生策略,在经过四海商贸和监察院探子们大力的宣扬之后,无数在本地生活不下去的流民,失地农民,开始向这里聚集,每天都会有新人涌入辽西,涌入河间,再从这些地方,向着积石城汇集。

对于投奔这里而来的百姓,高远是来者不拒,对于他来说,发愁的不是土地不够,而是人口不足,足够的人丁,便是一切财富的本源,现在他要做的,只是在前期做出一定的投资,这些投奔过来的百姓大都身无分文,想在这里安家,必须征东府投出大笔的银钱,置少在一年甚至数年之后,才能为征东府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财富。

短短的数月时光,积石城从十万百姓,突飞猛进,超过了十五万人,这些人有燕人,有赵人,有齐人,甚至还有逃亡而来的秦人,但不论是从哪里来的,只要到了这里,征东府都是一视同仁,来不及建房子,便配发军用帐蓬,发给你农具,借给你牲畜,免费发放给你种子,现在正是春耕时节,一切都还来得及,只要辛苦一个春天,到了秋天,就可以有一个不错的收获。

这里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只要你来了,便免费为你分一块土地,而盖着征东府大印的地契,便是最好的注脚。人均二十亩的土地,在其它地方,一个家庭也许奋斗一辈子,也无法拥有。

此时的高远,无疑是踌躇满志的,事业爱情双丰收的他,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了所辖区域的经济建设当中,他很清楚,战争,到得最后,打得还是经济,没有钱,没有粮,或许你可以获得一场战事的胜利,但你永远也不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便像东胡,虽然击败了周渊的十万大军,但却也无力向燕国发起反击。

而相比起高远的得意,此时赵国都城邯郸的王宫之中,赵王赵无极却是极为烦燥,极为愤怒。

第五百六十四章:心结

赵国自从赵王赵无忌登位之后的数十年中,除了防范强秦之外,另外一个贯穿这数十年来的主线条,便是赵无极与子兰之间的怀疑,猜忌,算计。

两人从尚是王子之时便开始斗法,赵无极最终胜利,为了束缚住子兰,他将子兰留在了蓟城,授予了相国之位,但却又没有给予他应得的权力,羁绊子兰在蓟城,只是为了防范他回到富饶,地域辽阔的代郡去集聚实力。

前几年匈奴入侵,赵无极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悍然以防范秦人为借口,从代郡撤走了那里驻扎的常备军,彻底抽空了哪里的防御力量,最终如同赵王所愿,代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让匈奴人一直打到了郡城西陵城下,代郡遭受重创,不复往日之繁华昌盛。

到得此时,赵王已经对子兰没有多少戒备了,让他继续担任辅相,只会碍了自己的眼睛,于是放了子兰归去。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错误的。

子兰回到代郡,只用了数年的时间,便让代郡从创伤之中恢复了过来,如今的代郡,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强大,但以这种恢复的速度,再有几年,他将再次成为赵王的梦魇。

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但年前,子兰的一场军事行动,就给了赵王的当头一棒,子兰联合燕国的征东将军高远,悍然出兵,偷袭了秦国的山南郡,一举击溃那里的秦兵,阵斩秦军将领何仰光,秦人经营了两年之久的山南郡被子兰夺去,代郡只要守住山南郡,便可将秦人的危险拒之在外,高枕无忧。

这从整个赵国抗秦的大局上来,是喜非忧。赵国从此不担心来自北方的秦军的突袭,但对于赵王,却不是仅仅从这一个角度上看问题。

他希望代郡能挡住秦军,但却不是这样,在他的脑子中,想得是子兰使出浑身解数来与秦军纠缠,在将代郡最后的实力一点点消耗的同时,也同时消耗掉秦军,两败俱伤是他最好的盘算。

但很显然,这个计划破产了。

子兰拿下了山南郡。掌握了霍兰山口,便等于扼住了秦人北进的脖子。他只需要少量的兵力,便能防范住秦军。

代郡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良机,因为秦军无力北来,而以前代郡最大的敌人匈奴人早已经不复存在,成了一个又一个散乱的小部落。

“子兰还想扩军,他想干什么?现在他已经有了三万郡兵了,还要扩充两万,他想干什么。造反吗?”狠狠地将子兰的奏章掼到地上,赵无极脸色铁青。

“子兰在奏章说要防范秦军的入侵!”子章呐呐地道:“王上,不管怎么说,我们拿下了山南郡是一件喜事。太尉也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到魏国方向去,不用再担心秦人声东击西。”

“防范秦人?”赵无极冷笑,转头看向沉默不语的赵牧。“我的太尉,你在北地呆了多年,以你所见。要守住山南郡,需要多少士兵?”

赵牧沉默片刻,“如果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一万兵丁足矣,当然,这是说一般情况,如何秦人大举进攻,或者用一名将指挥的话,两万人足以保证山南郡安然无恙。”

“听到了么?听到了么?”赵无极狠狠地盯着子章,“两万人足矣,现在代郡兵已经有三万,他却还要扩充二万,这是什么道理?莫非你收了子兰什么好处么,这么替他说话?”

子章被赵无极一通训斥,心头也是火起,他亦是赵国国内有数的大贵族,却被赵无极这样训斥,抬起头,直视着赵王,道:“太尉所说不错,但代郡工域广大,各县都要驻军,匈奴人虽然不存在了,但小股部落劫掠也时常发生,这都要士兵去驻守,子兰大人是一个小心的人,在山南郡驻扎重兵是可以想象的事情,这样算不下,五万兵丁也不算多。”

赵无极大怒,瞪着子章的眼睛像要喷出火来,正要发作,跪坐一边的赵杞突然重重地咳漱了一声,这一声也让赵无极从暴怒之中冷静下来,看着子章愤怒的脸庞,陡地想起面前这人,可不是那些一无所有的官员,亦是一个拥有大块封地和军事实力的大贵族,自己已经与子兰势同水火,如果再得罪了子章,那可就无法收拾了。

“子章,是我失言了。”赵无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知道你对赵国的忠心,对我的忠心,我不该这样说你,但是……”赵无极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在座几人,“子兰是不同的,这几十年来,他从来都没有甘心过当年的失败,子章,当年,你是竭力支持我的,子兰不会忘记这一点的。”

子章喘了一口粗气,低下头来,赵无极说得不错,当年赵无极与子兰争位,自己是毫无保留地站在了赵王这一边。

“子兰实力的扩充,于赵国或许有好处,但于我们,不见得有好处。”赵无极并不昏庸,他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分别。“子章,赵杞就不用说了,太尉,当初你奉命从代郡撤军,不顾子兰的挽留,没有给他留下一兵一卒,他必然也会记恨在心。”

赵牧缓缓抬起头,短短几年,他的脸上多了许多皱纹,函谷关一战,成了他不可解除的心结,特别是事后越来越多的情报证实,秦军的援军,完全是虚有其表,如果当初自己果断一些,不顾一切的挥军出击,或许便能将秦武烈王斩杀当场,秦武烈王一死,秦国国内必乱,就像当年赵国赵无极与子兰争位一样,混乱多年,实力大减。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件事时时像毒蛇一般啮咬着他的心房。

“我一直忠于赵国。”他声音有些嘶哑。

赵牧说他忠于赵国,并没有说他忠于赵无极,但能从赵牧这里等到这样的回答,赵无极已经很满意了。当年他与子兰争位的时候,赵牧便已经手掌重兵,而且与子兰私交极深,但他在最关键的时候,却并没有站在子兰一边,而是按兵不动,在自己掌握大势之后,又领头向自己表示了支持,他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并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政客。

他的这个问答,其实就说明了一点,只要自己还呆在蓟城的王宫之中,还是赵王,赵牧就会毫无犹豫地支持自己的所有决定。

“子兰扩军,图谋不轨那是肯定的,现在,我们要怎么应对?”他问道。

“不管子兰是怎么想的,现在仍然是宜静不宜动。”子章思忖片刻,“新郑是保不住了,秦人拿下新郑,矛头便会直指魏国,我们不能再让魏国丢掉了。唇亡齿寒,不管如何,我们要出兵支援魏国。”

“我亲自去!”赵牧道:“李信在哪里,如果能击败他,便能换来数年的安稳。”

“我再往楚国跑一趟,希望楚怀王这一次的眼睛睁的亮一些,就算他不直接出兵秦国,但将部队拖到楚韩边境之上,也可以给李信极大的压力。”子章接口道。

“齐国那头,内史能不能再也跑一趟,燕人现在是指望不上了。”赵牧道。

“齐国不必去了!”一边的赵杞连连摇头,“田单现在满脑门子的心思就是要啃燕国一块肥肉下来,哪里肯出一兵一卒援助魏国。”

“有无齐国并不重要,他来,锦上添花而已,不来,也无关大局。”赵牧思虑片刻,“关键是子章能够说服楚王,只要楚王肯摆出姿态,我便有信心,让李信在魏国无功而返。”

“我明天就启程!”子章点头道。

“抵御秦人的事就如此定下,子兰哪头怎么办?可有良策?”赵无极最关心的还是在代郡眼看着又一步步坐大的子兰。

赵牧与子章对视一眼,沉默不语。赵无极只能将目光转向赵杞。

赵杞想了想,对赵无极道:“内史的话也有道理,眼下,最重要的是对付秦人,援助魏国,等在魏国击败秦人之后,再回头来考虑子兰的事情,不过在此之前,我们也可以试探一下子兰,看看他到底是什么心思?”

“怎么试探?”赵无极身子前倾,感兴趣地问道。

“要求子兰派他的长子入都城侍奉王上。”赵杞道。“如果子兰愿意,那就说明在短时间内,子兰并没有作乱的心思,但如果他不肯,我们就必然要防范了。”

赵无极微微变色,“大军随大尉前往魏国,河东大营也不能松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