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道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的道教-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群仙朝拜元始天尊的情形。

道教将古代对日月五星、二十八宿诸星以及北斗星的信仰崇拜也吸收进来,把它们奉为神明。在道教信仰中,太阳是大明之神,月亮是夜明之神。它们分别为男神和女神。五星,就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古代又叫岁星、镇星、太白星、辰星、荧惑星。它们和日月合称七曜〔yao药〕。二十八宿诸星和北斗星也是道教重要星神。其中特别是斗星信仰,在中国十分普遍。道教称,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东斗主算,西斗记名,中斗总括,监管下界生灵。人要是能够礼拜它们,即可消灾解厄,增福延年。

二十八宿与四方之神的信仰深有关系。所谓四方之神,即是青龙、朱雀、玄武和白虎。前面说到老子形象时,提到他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就是这四方之神。中国古代以坐北面南为尊,有一句话把帝王统治权术叫“君王面南之术”就是这样来的。青龙是东方之神,所以在左;白虎是西方之神,所以在右;朱雀是南方之神,所以在前;玄武是北方之神,所以在后。因二十八宿中东方角、亢、氐、房、心、箕、尾七宿排列形状似龙形,按照古代五方配五行和五色的说法,东方属木,其色青。所以青龙成为东方之神。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排列形状似鸟,照其说法,南方属火,其色赤,所以叫朱雀,是南方之神。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排列似虎形,西方属金,其色白,所以叫白虎,是西方之神。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排列似龟形,或似龟蛇合体,北方属水,其色玄(黑),所以叫玄武,是北方之神。它们多成为护卫神,以显示主神的八面威风。

第五节 全真道的兴盛

全真道的开创人是王喆〔zhe哲〕。王喆原名中孚,字允卿,生于北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陕西咸阳大魏村人,家庭是当地豪富。他自小学习儒家经典,打算走一条普通知识分子应考求官的道路。但当时正是北宋末期,金兵很快挥戈南下,赵宋王室南渡,躲在江南这块地方苟且偷安,北方沦陷于金人之手。不久,南宋朝廷向金称臣议和,使北方汉族人民恢复故国的希望化为泡影。为了巩固北方的统治,入主中原的金廷采取了一系列笼络人心的措施。如仿照汉族统治者的办法,对宗教采取扶植政策,并且开始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王喆同其他出身于普通地主家庭的知识分子一样,转过身来参加金廷的考试,想求取功名富贵。据说他中过武举,但只当上了一名职位很低的小官。直到47岁,还没有飞黄腾达,于是他决心修道,走上了职业宗教家的人生道路。

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王喆弃家出走,在终南山南时村挖了一个洞穴,把它叫作“活死人墓”,住在里面修道。就在这一年,金廷召见了道士刘德仁,赐居京城天长观。刘德仁是“大道教”(元代叫“真大道”)的教主。在这之前,金廷也召见过太一道的教主萧抱珍。太一道、大道教都是在金人占领中原后不久创立的。加上王喆接着创立的全真道,这创立于金初的三大道派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新道教”。说它们新,主要相对于北方原来的御用符箓派道教而言的。旧的御用道教因为内部腐化堕落,早已失去了民众基础。随着北宋的沦亡,各地宫观多半毁于兵火,它基本上在北方大地上消失了。但处于深重战争灾难之中的北方人民需要寻找精神慰藉,金统治者也需要道教辅助它的统治。新道教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产生的。

太一道以“太一三元法箓”为人祈神治病,大道教主旨是劝人安贫知足,靠自己的耕作劳动养活自己。因为二教的教主文化素养都较差,教义过于简单,还不能满足当时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所以,全真道应运而生。

王喆在南时村“穴居修道”有好几年,大概这时期他的新宗教思想已经完全成熟。然而,他在附近并没有找到几个信徒。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王喆 一把火烧掉了自己居住的茅庵,东出潼关,赴山东半岛,正式树起“全真”的旗号,先后招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这七大弟子。王喆通过自己出色的宣传鼓动,加上七大弟子的协助,很快在文登、宁海、福山、莱州一带建立起群众性的教团组织。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他率领丘、刘、谭、马四大弟子返回陕西传教,在半路上死去。王喆在山东半岛的传教活动前后只有短短三年,但已经在理论和组织两方面为全真道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全真道创教初期,教风十分简朴刻苦。道士们不建宫观,大多靠四处乞讨度日。王喆七大弟子都是苦行僧式的人物。像马钰,修道时每天只讨食一钵面,一年四季赤脚走路,夏天不喝水,冬天不烤火。王处一曾经在砂石中跪到膝盖磨烂露出骨头,赤脚登山,不畏荆棘岩石,人称“铁脚”。丘处机每天讨吃一次饭,随身总带一件蓑衣,人称“蓑衣先生”。他们的行为逐渐引起社会上的重视,使全真道得以迅速传播。同时也引起金廷的猜忌,怕他们鼓动百姓反金,一度被禁止过。

使全真道真正进入全盛时期的是丘处机。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县)人。19岁时拜王喆为师,后继刘处玄成为全真道掌教人。他积极进行社会活动,特别注意争取金廷的承认和重视,并开始以山东栖霞县太虚观为中心,建立宗教活动基地。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金世宗召丘处机进京问道。继世宗即位的章宗对他也很尊敬。由于他的活动,全真道势力日渐强大。当时蒙古族已经崛起,也想同金和南宋争夺中原,三方都把丘处机全真道作为争取的重要目标。丘处机审时度势,认定南宋朝廷气数已尽,金朝也已腐败。当金宣宗和南宋宁宗于公元1219年先后派遣使者到山东栖霞召见丘处机时,他都没有应诏。没多久,远在西域进行征战的成吉思汗派侍臣刘仲禄来召见,丘处机没有放过这一与蒙古交接的机会,以73岁的高龄,率领18个弟子跋涉数万里,远赴中亚撒马尔罕成吉思汗的行营去见这位蒙古最高统治者。丘处机劝成吉思汗敬天、爱民、戒杀,奉行清静无为之道,博得这位蒙古大汗的欢心,被尊称为“丘神仙”。成吉思汗还让他掌管天下道教,并授予全真道士免除一切赋税的特权。

得到蒙古统治者所给的自由建造宫观和广收徒众的权力,全真教的扩展更加迅速。很多以为蒙古贵族服务为耻的汉族知识分子都纷纷加入全真道。它成了当时人们精神和生活上的一个世外桃源。

元统一中国后,北方的全真道渡江南传,江南原来的金丹派南宗也汇入全真道。这时,全真道传遍大江南北,达到兴盛顶点。

全真道因元统治者的支持而盛极 一时,教风逐渐发生变化。全真道的上层道士居住在京城,与朝廷官僚往来,宫观规模宏大,生活豪华奢侈,内部出现的腐化,最终导致它走向衰落。元中期到元末,全真道已经外盛内衰,开始走下坡路了。

全真道顺应当时社会思潮,竭力宣扬三教合一,同时尊奉道教的太上老君,佛教的释迦牟尼和儒教的孔子;入道的人既读道教所奉的《道德经》,也读佛教的《般若心经》及儒家《孝经》等经典。

全真道跟佛教吵过架,还是关于“老子化胡”的老问题。起因却是他们在北方大建宫观时,侵占了不少佛教寺院。结果全真道吵输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它向佛教学习。它学佛教的“众生皆有佛性”的说法,宣扬人人都能成仙。还仿效禅宗的打坐等修炼方式。在组织形式上,它也模仿佛教,说家庭是牢狱、火坑,提倡出家修道等等。

全真道虽然主张出家,但对儒家封建纲常伦理十分重视,把“忠君王,孝顺父母师资”放在修炼的首位。陈致虚说:“夫金丹之道,先明三纲五常,……纲常既明,则道自纲常而出,非纲常之外别有道也。”(《金丹大要》卷九)把儒家纲常伦理吹捧得更高。

全真道与江南的金丹派汇合后,原来以王喆为开创人的北方全真道一系被称为北宗。南北宗的内丹修炼思想都发源于钟吕金丹派。 与南宗主张先命后性不同,全真道主张先性后命,跟陈抟的学说相近,也是教人修炼时先收心,达到一念不生,这叫“明心见性”。然后调整呼吸,按顺序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全真道吸收佛教和儒教的思想内容,最终要归结到它主张的内丹修炼成仙上来。全真道的内丹学说认为人心具有“真性”,它又叫元神、元性、真心等等,是不生不灭、不变不化的。成仙的根据就建立在它上面。王喆《金关玉锁诀》中描绘了由元神炼化到达最高阶段时,便有“阳神”出壳而飞升仙界的境况。全真道士解释教名“全真”,说就是保全“真性”的意思。也有人说,全真道的宗旨要求个人内修的“真功”与救济社会的“真行”相结合。真功,就是所谓“明心见性”、“除情去欲”之类;真行,就是所谓“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之类。二者双全,就叫全真。全真道所谓“明心见性”的真功修炼说法,来自佛教的思想。它的所谓“真行”,则多融合儒家道德伦理实践。

元末以后,全真道在思想教义上没有多少新的发展。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道教

元代中叶以后,道教各派渐渐合归于正一和全真两大派。到了明代,正一道比较活跃,全真道则受朝廷冷落。明末清初,全真道兴旺过一阵子。清统治者对道教不怎么重视。

总的说来,在明清两朝的500多年间,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以致解体,这一时期的道教在各方面都没有多少新的发展,也处于停滞状况以致逐渐衰落。

第一节 明王朝与道教

明初,对佛道二教都采取严格控制的政策。明太祖朱元璋多次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整顿宗教,禁止和尚、道士随便举行斋醮法事活动,让各府、州、县只留一所较大的佛寺和一所较大的道观,把所有的和尚、道士合到一起集中管理。严禁他们“杂处于外,与民相混”(《太祖实录》卷一八四),也就是不许这些和尚、道士与老百姓混杂着居住。还规定,各处留下的大道观要把合并居住的道士编成班,每班让一名年纪大的道士负责。除了负责的道士外,其余的不许随便出观或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和尚和道士都有人数限制。府一级40人,州一级30人,县一级20人。喜欢在深山老林中修炼的全真道士,也只限于一二人,三人以上一律不准。普通老百姓男的年纪在40岁以下,女的50岁以下,都不准出家。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命令全国的和尚、道士到京城参加职业考试,不合格的不发给度牒,即官府承认的身分证书。通过这个办法,取消了一大批和尚、道士的资格。

据说,朱元璋之所以采取这些政策和措施,主要是害怕宗教同农民起义搅在一起,不利于他的统治。朱元璋自己当年参加农民起义,从普通老百姓变成一国的皇帝,就利用过宗教。他上台后,便处处小心提防。另外,他觉得治理国家,还是得靠儒教。儒教讲忠孝伦理,对他当皇帝有利。

但朱元璋对道教特别是正一道那套祈神降福、驱邪除妖的斋醮活动还是很欣赏的,认为它能“益人伦,厚风俗”,也就是能够起到神化明王朝的作用。对于全真道,朱元璋以为它不过是“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不能满足他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朱元璋让龙虎山第42代天师张正常掌管全国道教,对全真道不重视。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亲自制订道教斋醮仪轨,颁布全国实行。有时他自己也亲自斋戒祈祷。

明初的这些作法,对整个明代都有一定影响。后来的明朝皇帝都喜欢搞斋醮法事活动,国家节庆日子、皇帝和皇后的生日、忌日、旱灾水涝,大事小事都要叫道士做法事。

明成祖朱棣(公元1402…1424年在位)自命为真武神转世。真武神就是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据说湖北武当山是这位天神的居住地。所以,明成祖在位期间曾经动用大批人力物力,大修武当山道观。

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公元1521…1566年在位),对道教的崇奉在明代皇帝中是最突出的,可以说是第二个宋徽宗。他当上皇帝后,不论什么事,都要请神赐福。有时举行一次觉得不够灵验,就举行两三次。如果觉得灵验,还要举行盛大的斋醮活动感谢神的保佑。他自己身穿道袍,戴道士的帽子,还教后妃宫女都这样穿戴,一齐唱念经文咒语,搞得一片乌烟瘴气。他当皇帝几十年,斋醮法事常年不断。 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