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清照评传-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书于李清照下世后的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谓清照“晚岁 颇失节”,即指其再嫁事。
①  转引自胡仔《茗溪渔隐丛活》后集卷四十。
②  洪适《隶释》卷二十六。
以上述材料证明李清照的后夫名曰张汝舟,当无可怀疑。至于其中的“汝 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简而言之就是李清照指控张汝舟因谎报举数而获得官职。由这一问题所涉及到的宋代诉讼、科举之详情,可参见拙文《关 于易安札记二则》的“‘妄增举数入官’解”。

(二)
身系大狱何所惧,不与“下才”同流污尽管赵明诚生前在夫妻感情方面,曾给李清照带来许多难以言传的苦 衷,赵之“缒城宵遁”,也不能不说是一种亏缺,而李清照对其不仅怨而不怒,还曾不时地加以回护;对于张汝舟她却宁可身系大狱,也要与其一刀两 断,这到底是为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可能有现成的标准答案,笔者 试作绎释如下:第一,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李清照,在她身上仍留有某些封建传统思 想的烙印,诸如为旧礼教所沾染的男儿爱新人,女子重前夫;仰慕门当户对的“贵家子弟”和荫封高官等等。但这些却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第二,赵、李二人志趣相投,才学既相抵又互补,其结合主要是以爱情 为基础的。一部《金石录》仿佛就是导致他俩相互吸引的强大磁场,它比月下老人的神秘红线更牢靠、更坚实。而李清照与张汝舟的结合却谈不上以爱 情为基础,同时两人的素质也相差大远,差异就是矛盾,此二者当是造成李、张婚变的根本原因。这一点对于后世仍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如果说赵明诚的“天台之遇”和青楼冶游尚属时尚、其“缒城宵 遁”还只是一种胆小失职的话,那么张汝舟却是一个有多种道德缺陷的人,他除了向朝廷骗取官职,其与清照的结合则是出于觊觎她的珍贵收藏,他在 她病中乘人之危,巧舌如簧地骗了婚,其所作所为用清照的话说是一个“驵侩之下才”,即小人、掮客之流。他毒如蛇蝎,婚后一心想杀人越货“彼素 抱壁之将往”①,便对清照拳脚相加,“遂肆侵凌,日加欧击,可念刘伶之肋,难胜石勒之拳”。是可忍, 孰不可忍!所以清照情愿依法系狱、蒙“败德败 名”之讥,也要与其讼而离之。
第四,这场婚事纠葛本身,从诸多方面证明了李清照的举动何等光明磊 落!其爱情观、道德观、价值观的主调又是何等先进、超前!不错,宋人讥其“晚节流荡无归”者有之, 击其“晚岁颇失节”者亦有之,但那只是极少 数站在陈旧腐朽的封建卫道者的立场上而口出不逊者,绝大多数较通达公正的宋代学者并不以女子再嫁为非。卒于青州知府任上的范仲淹就是由再嫁的 母亲抚养成人的,其母子仍然受到人们的尊重。还有数不胜数的类似事例均可说明,在两来不存在为再嫁之事本身辩诬的问题。出面为清照再嫁“辨诬” 的不是宋人,而是明朝的徐 ,他针对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关于清照再嫁的记载说:“殊谬妄不足信……清献公之妇,郡守之妻,必无更嫁之理……
①  见李清照《投内翰綦公主崈启》。其中“彼素”句系化用《左传·哀公十八年》的这样一段记载:己氏欲杀卫庄公,庄公曰:“活我,吾与汝壁。”己氏曰:“杀汝,壁其焉往?”遂杀之而取其劈。清照以此 指斥张汝舟意在杀人越货。
更嫁之说,不知起于何人,大诬贤媛也”②。如果这种所谓辨诬,由于辨诬者 对清照的身世缺乏了解,尚属臆度的话,那么清代的“辨诬”者则是站在比宋、明等朝代更加强化的封建的“伦纪”,“庭训”和“礼义”③的立场上, 是一种很大程度上的倒退。至于近、现代有的学者仍把再嫁视为厚诬,则更叫人难以理解。且不说在现代社会中,几乎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离婚率, 他们无法解释,就其衡人标准来说,岂不是把明明具有一定叛逆性格的李清照完全看成了旧礼教的维护和迁就者,这无疑是对她的误解甚至曲解,是帮 倒忙,也不能不说是李清照研究的一种倒退。
②  《徐氏笔精》卷七。
③  《续修历城县志》引《历下咏怀古迹诗抄》。1924 年续修历城县志局排印本。
十、晚年的流寓和思想的升华赵明诚逝世那年恰好闰八月,李清照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她并没有追随 皇室女眷的去向,到豫章投亲,而是先遣故吏送行李投奔从卫在洪州(今江西南昌)的赵明诚的妹婿。她离开建康,大约是建炎三年(1129 年)九、十 月份的事。其投奔方向基本是追随高宗的逃遁路线。她之所以这样做,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如其在《后序》中所明言的,尽将家中铜器等物投进外庭, 以昭无“颁金”之事;二是追随御驾当较有安全感,但最终的结果却是:
(一)
向往“三山”未曾去,晚年挥泪写《后序》
关于传主可能产生前往“三山”之想的来龙去脉,已在第一章引论中作 了较详细的交代。后来惟因御舟返回浙西,清照遂尾追而还。先后由越州至杭州,从而定居于此地。
如果说在李清照的时代,再嫁尚不乏其例亦不足为奇的话,而女方提出 离婚和状告亲人,在当时却是触犯刑律的事。李清照与张汝舟的离异,曾在上层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多亏得到赵家的远亲、翰林学士綦崈礼的援手,才 止息了其所受“无根之谤”。此后传主的心情逐渐平静,生活亦趋稳定,遂重新投入了关于《金石录》的未了之事。其《金石录后序》当是在这一背景 下,挥泪完成的。这既是一篇书序,也是一篇对亡人充满深情的悼文,如“今日忽阅此书,如见故人……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己拱,悲夫”诸句,不要说 当事人和当时人,至今读来仍催人泪下。撰罢此序后,又经过约十年的苦心劳作,于绍兴十二年(1143 年)前后,清照将《金石录》表进于朝。待此著 约于绍兴二十五、六年版行于世时,受到朱熹“煞做得好”①的称赞。朱熹只认为这是赵明诚的文笔高超所致,殊不知这部《金石录》里也渗透了我们传 主的心血,可以说这是赵、李之间相得相爱的感情结晶。

(二)
捉刀代笔依人意,心系家国是真谛绍兴十二年,六十岁的李清照,或因其将《金石录》表进于朝后,文名 益高,这一年她有为人代笔撰《端午帖子词》等事:“李易安,绍兴癸亥在行都,有亲联为内命妇者,因端午进帖子。《皇帝阁》曰:‘日月尧天大, 漩玑舜历长,侧闻行殿帐,多集上书囊’;《皇后阁》曰:‘意贴初宜夏,金驹已过蚕,至尊千万寿,行见百斯男’;《夫人阁》曰:‘三宫催解粽, 妆罢未天明,便面天题字,歌头御赐名’。时秦楚材在翰林,恶之,止赐金帛而罢。”②贴子本身自然是投合圣意,福寿吉利之词,既不同干其诗文,更 不同于其词赋,说明传主有多副笔墨,写什么象什么、做什么成什么,足见其才华能力之不凡。只因她没有为秦桧之兄秦梓(字楚材)代笔,而因内命 妇进之,得罪了这位沾亲带故的翰林学士,所以清照所得到的赏赐只有金帛①  《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②  周密《浩然斋雅诙》卷上,武英殿聚珍本。
之类而已。此类捉刀代笔之事,本系翰苑本职,清照之代扈当因其文名之高 所致,古人对此未曾非议,今天更不必上纲上线,把传主推到御用文人行列。
李清照在饱尝了爱情、婚变给她带来的比酸甜苦辣四味更全的味道之 后,到了晚年,她对于爱情犹如枯井无波,从而把属于个人的情爱,扩大和转移到对江山社稷的关注上。此时不但其所作诗文无一不心系家国(详见本 书第六章《嫠不恤纬,唯国是爱》),就是约在她六十四、五岁时所作《永遇乐》和《添字丑奴儿》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她早年为诗、词所立下 的界碑,从而把满腔的家国之情诉诸于她早年称之为“小歌词”的长短句,致使南宋末年最著名的爱国词人刘辰翁每读她尝怀京洛旧事的《永遇乐》等 词,就“为之涕下”,甚至“辄不自堪”①。由此可见,传主晚年作品产生了多么深挚的异时相感的爱国效应。

(三)
春蚕到死“思”不尽,仍以其学传后人李清照自己没有亲生子息②,但她对“儿辈”的关心却没有因此而稍减, 这其中既有她本家侄、孙,也有异姓女弟子韩玉父①等。对于侄、孙,她常以博弈打马的游戏方式,向他们耐心讲述这样一些道理:“慧则通,通则无所 不达;专则精,精则无所不妙”②,她告诉“儿辈”,你们不管做什么事情,既要靠聪明才智,更要具备专心致志的精神。惟其如此,才能触类旁通,掌 握各种精湛的技艺,也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以臻于妙境。这些道理无疑是极为精深有益的。但如果只是空洞抽象地灌输,也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 李清照则运用自己富赡的才学,旁征博引,通过庖丁解牛、郢人运斤、师旷之听、离娄之视、尧舜之仁、桀纣之恶、掷豆起蝇、巾角拂棋等故事,既生 动他说明“专则精,精则无所不妙”的道理,又很自然地告诫人们不管做什么事,那怕是博弈游戏之类的小事,也不应该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她一面 讲道理,一面身体力行,寓教于乐。棋局犹课堂,棋盘似战场,在小小的棋子上,做出了望乡、复国、育人的大文章。至于对传主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教 育思想的具体了解或借鉴,可参阅本书第六章《嫠不恤纬,唯国是爱》,其中“寓报国之志于‘深闺雅戏,”一节讲到的传主以小见大的教育方式,至 今仍然发人深思。
然而,更发人深思的是发生在李清照生命最后几年的一件看来不大,但 却寓意深邃的事情。那时她虽已年逾古稀,但对于人生、对于才学仍不改初衷,自己逼近黄泉之路,遂将厚望寄于后人。于是便欲将其学传授给一位姓 孙的妙龄少女,不料却引出了这位孙小姐的一番极为迂腐的酸话,说什么“才藻非女子事也。”对这种深受封建礼教沾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论调,①  刘辰翁《须溪词》卷二。
②  这里之所以称“于息”而下称“子女”,系因目前只确知“赵李无嗣”,即没有作为传宗接代的儿子,而不能断定连女儿也没有。因为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人,在我国古代也同样被称为无嗣者,蔡玫之父蔡邕 亦被叫做无嗣者。
①  宋椠《醉翁谈录》乙集卷之二载有:“易安居士教(韩玉父)以学诗……”之说。
②  李清照《(打马图经)序》。
直到陆游仍不以为非,称这位“孙氏”“幼有淑质”①。当然,笔者这里无意 对陆游加以非议,只是想借以说明,与这位“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语)
相比,李清照的胸襟和见识不也足以“压倒须眉”吗?

(四)
何处青山埋才人,瓣香一柱敬献藕花神“才人”通常有三种含义:一如《论衡·书解》所云指有才华的人;二 是自汉至宋、明所置的宫中女官名;三是宋元称杂剧话本的作者或说话艺人为才人。这里是取第一种含义代指李清照,自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 年),也就是李清照七十三岁之后,再没有发现她的任何作品和有关她的任何记载。那么,这一年大约就是她溘然长逝之年。她逝世后,尸骨或许就地 留在杭州西子湖畔,与孤山上的闲鹤香梅为伴,而赵明诚的遗骨则很可能一直掩埋在建康城的郊野。看来,赵、李袝葬的可能性很小。或许古人已体察 出传主的孤魂难以在异乡安息,于是就把她作为藕花神祀,供奉于济南大明湖畔的“藕神伺”,意欲借明湖之水:……漱其余芳,且换凡骨,受居士之益素深,爱居士之心因益甚。生平烦恼,聊仗千佛为之忏除,无数谤诬,亦借明湖为之湔雪。而他日寻诗湖上,蓉裳尊带,不叉想见其姗姗来迟耶?①虽然这里仍把清照作为历城人而不知她是生于明水的绣江人,使笔者略 感遗憾,但其字里行问对传主的一片拳拳之情,足使其在天之灵深受慰藉。
此处曰“在天之灵”,绝非迷信,犹如本书开卷所云,本世纪八十年代,我 们传主的名字即已升涉太空,邀游四极。笔者在溺管疾书此传的过程中,每当遥望夜空时,总感到在群星闪烁间,有一帧首无明珠翠羽之饰、粗服简妆 而不掩其神韵的传主自画像②,又仿佛由此幻化成了她本人。这个“蓉裳蕙带”
的藕花神,无时不在俯视人间忧喜,她将永远为后世所爱戴和礼敬。
①  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渭南文集》卷三十五,商务印书馆影印明本。
①  《续修历城县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