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贵女有点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贵女有点田- 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云这随口的一说,边上村里的不不少人心思就活泛了起来,家里有儿子没娶亲的就说起了自己儿子。

    刚开始石云还不解这些人怎么无缘无故的说起了自家丫头们的亲事,这一听却是明白了。

    倒也纳闷的很。

    普通人家哪有人愿意娶奴籍的姑娘为妻的,听说大户人家的丫头要么送给了其他人做妾,要么就配了小厮。

    怎么自家的丫鬟却是成了香饽饽了。

    石云这头苦笑,苏巧巧这头刚进来,就听她们打起了自己这些丫头的注意,也纳闷的很。

    她的这些丫头可是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这就有人惦记上了?

    见苏巧巧进来,打听的也不好打听了,石云松了口气,暗暗想着,得找个机会问问巧儿对这些丫头是怎么打算的。

    众人又说了会儿话,这头宾客却也陆续来了。

    石云这边也不好再陪着村里的人说话,去外面招待宾客了。

    苏家这一年生意做的好,附近知道消息的。不管是有没有下请帖的都过来了。

    一时间,葫芦村外面停满了马车,在后面来的马车直接进不来,只能步行进来。

    王丰收等人就招呼了人,把马车腾了位,不然,等下结亲的花轿进不来,耽搁了吉时可就麻烦了。

    虽然来的人多的有些出乎意料,但好在苏巧巧这边也是早有准备。

    外面的晾晒场上早就搭了棚子,搬了桌椅。

    一看来的人实在多,各家各户干脆回去搬了自己家的桌椅过来,放在外面。

    县城里和镇上以及各地来的贵人们就给安顿在了院子里。

    村子里的人就自发在外面吃个喜酒,倒也热闹的很。

    不知谁喊了一声:“新娘子来了!”

    大家伙儿都起身去看。

    这几天,都知道秦素素的添箱礼气派,可当那一长溜的嫁妆进了葫芦村的时候还是让人瞪大了眼睛。

    女孩们羡慕的眼都红了。

    “这么气派,这得多少抬嫁妆啊?”

    “听说苏家给秦夫子这边下聘礼的时候,都有铺子和庄子呢,估计方珍珍这边的嫁妆也有。”

    “左口袋掏到右口袋,能不舍的?”

    ……

    众人议论着,不止是葫芦村的人,附近村子也都有人来了,这会儿倒是说什么的都有。

    最前面的是苏永安和苏永寿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新郎。

    后面是并排进来的花轿,再后面就是一抬又一抬的嫁妆,排了长长的队伍。

    两边看热闹的人就数着。

    “一抬,两抬,三抬……十五抬……三十抬……三十八抬……整整三十八抬嫁妆……竟然,这可是丰厚了。”

    “何止是丰厚,整个长岭县头一份吧。”

    “这可厉害了,咱葫芦村出名了!”

    ……

    葫芦村的人议论纷纷,外面来的宾客更是瞪大了眼睛。

    葫芦村的人可以说是没见过世面,可是他们却是知道的,看这嫁妆的规格,别说是长岭县了,恐怕就是梅江城也是数得着的。

    当然了,那声势浩大的添箱礼占一份,但是苏家给的嫁妆也绝对不少。

    热热闹闹的拜了堂,两位新娘就被送去了新房。

    这边开席,苏永安和苏永寿忙着敬茶,苏巧巧正打算去新房转转,然后晚上再带一众小孩闹腾闹腾。

    而小九却是在苏巧巧的耳边轻语了几句。

    苏巧巧身子微微颤抖了下,看着小九的目光更是一脸的喜色。

    “真的?”苏巧巧激动的拉着小九问道。

    小九也是开心的点头:“恩恩,公子就在小楼那边,小姐快去吧。”

    苏巧巧脚下生风的走了。

    而苏巧巧这头刚走,吴员外带着夫人也到了。

    吴员外带着夫人上了礼,却都没被请进宅子里。

    吴家奶奶气的脸色涨青,正要发作,吴员外却是狠狠的瞪了她一眼,拉着她就去了外面的棚子里。

    “今儿我们是来示好的,可别坏了事。”吴员外低声叮嘱。

    吴家奶奶也知道现在发作不得,但是心里也是不岔的很,觉得是自家老爷有些太草木皆兵了。

    就算和那侯府世子认识,但怎么个认识法还不一定呢,不过一个小小的乡下人罢了,也就这两年做了生意,认了些人而已。

    吴家奶奶鄙夷的目光扫过外面棚子里大声说笑的人们,眼神中也尽是嫌弃,心中的愤怒也是不住的往上涨。

    “老爷,这苏家明显就是欺人太甚,竟然让我们和这些粗鄙的农户同席,一点都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简直可恶。”吴家奶奶压低了声音说着。

    吴员外黑着脸没有说喧闹的吃着席面的人们,脚却怎么也抬不进去。

    心里又何曾没气,只是人家不止财大还气粗,身后还站着个侯府,他们招惹不起。

    王丰收朝这边撇了一眼,见是个衣着华贵的,站在门口却没有进宅子里,心里纳闷,却是上去热情的招呼了。

    “这位老爷,里面还有空位,这一席刚刚开始,还没吃几筷子,快些坐下吧。”

    吴员外看着那些吃的满嘴是油,手都用来抓肉的人们,脸色难看,尴尬的笑了笑。

    “我们不是过来吃席的,就看看,看看。”吴员外说着,就拉了夫人赶紧离开。

    让他们在这里吃饭,还不够恶心的。

    吴家奶奶脸色难看的跟着离开,刚一出来,胃里就一阵翻滚。

    “老爷,他们一定是故意的,我们回去吧,我看这苏家的人今个也都忙着呢,也注意不到我们这边,要不下次再来吧。”吴家奶奶劝着。

    吴员外心里也不舒服的很,怎么说他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现在却连苏家的宅院都进不去,竟是还让他在外面和这些乡野村夫一块儿吃席。

    吴员外点了点头,这头正要离开,却是有前来贺礼的人认出了他,见他不是从院子里出来的,疑惑了一下,想到他之前和苏家闹腾的事,心里冷笑了两声。

    皮笑肉不笑的问道:“吴兄,你怎么从那里出来了?吃好席面了?”

    吴员外抬眼一看,是和自己生意上不对付的,脸色更加难看的直接走了。

 第299章:请个女夫子

    苏巧巧这头一路疾驰到了自己的院子,刚进去就看到二楼平台上站着的身影。

    竟是第一次后悔没有好好学轻功。

    这样的话,她就可以直接从这里飞上去,出现在他的面前了。

    苏巧巧站定看了一眼,脸上扬起一笑意,抬脚就要窜到屋里上楼去。

    然而下一刻,二楼平台上的身影却忽然飞下,下一刻,苏巧巧脚下已经离地,被带到了半空中。

    没有尖叫,没有害怕,她就这么默默伏在他的心口。

    苏家的其他地方都喧嚣的很,但是这小楼是苏巧巧的闺阁。

    虽然家里办着喜事,却也没人把客人往这边引。

    外面也有几个丫鬟小厮护卫巡逻看着,不让误入的人进来,倒是有些闹中取静的感觉。

    “你怎么忽然来了?”

    苏巧巧仰着头问道。

    在他的面前,这一刻的她好像变成了小女人,而不是那个带着一群大男人在田地建大展宏图的苏巧巧。

    “大哥二哥成亲这么大的事,你说嗯?”

    耶律辰轻轻的拥着她,声音低沉,即便是已经站在平台上许久了,手也还是不愿意放开怀中的这一方柔软。

    苏巧巧心里暖洋洋的,默默点头,心里有太多的话想说,倒是有些无从说起,也忽然不想说了。

    这一刻,她就想这么默默的呆在他的怀里,享受这一方温暖。

    管他为何会忽然从塞外回来,管他这次回来又只能待多久。

    她想他了,压抑不住的思念。

    “辰。”

    苏巧巧喃喃。

    “我想你了。”

    她的声音似是从心肺中发出的般,低喃却字字清晰。

    耶律辰的身子颤了一下,环绕着她的双臂更加紧了。

    唇缓缓的够起了迷人的笑,这么久以来的思念再也压抑不住的狂泄。

    低头,一手捧起她的脸,唇就这么印了上去。

    疯狂的肆夺,就在这两边树木已经枯萎的二楼平台上。

    天空忽然下起了雪花,毫无征兆的第一瓣雪花落在了耶律辰的发丝上,紧接着,他的头上,额上,她的额上,肩膀上。

    飘洒的雪花夹杂着丝丝冷风,但是这一刻的他们似乎看不见那飘洒的雪花,忘却了外面的喧嚣,忘却了天气的寒冷,忘却的时间的流逝。

    吻天昏地暗!

    他不想却计较她过了年也才只有十四岁,还要半年才能及笄,她亦不想计较这里是在外面,被人看到会有损闺誉。

    后面匆匆赶来的小九往上看了一眼,蓦地脸颊通红,转身,连忙打了个奇怪的手势。

    小院的周围隐隐动了起来,有人影闪过,整个小院被彻底封锁,恐怕就是想进来一只蚂蚁都不容易。

    小九默默的到了小楼下面,替他们守着最后一道防线。

    雪来的突然,不过宴席没受到影响。

    苏家大院内外依然热闹喧嚣。

    妇女们围在一起说话,小孩儿拿着刚抢到的糖果高兴的吃着,帮忙的招呼着宾客,前来道喜的老爷贵妇们说着恭喜的话。

    苏书生招呼了院子里面的客人,出来招呼外面临近村子里的客人。

    站在门口,看着外面飘飘扬扬的雪花,他难得的笑了起来。

    “瑞雪兆丰年,今年又是大干的一年。”今年的日子过的滋润,明年也只会更加的滋润。

    身后,王大伯出现,听着苏书生的话,看着外面飘洒的雪花,也跟着笑了。

    “是啊,明年咱们葫芦村会更好。”

    “对对,咱葫芦村要不是地势原因,就冲现在村里的情况,都能变成镇了。”王丰收也从一边冒出来,笑着搭话。

    葫芦村现在可是比镇上还要热闹一些。

    每天早上,络绎不绝的车辆赶到葫芦村,一直到中午都还有车子过来。

    门前的那条路以前又窄又差,现在又宽又好,即便是下了雨,在路上走都沾不到泥巴。

    而村里的每一家生活也都过的好了,若不是三面环山,是这片的最后一个村子,村里的生意恐怕会更好,四面八方来的车辆会把整个葫芦村都包围起来。

    苏书生听了却是摇了摇头,道:“我们葫芦村的地势这样的很好,依山傍水,日子也不差,安安稳稳的就好。”

    若是可以,他倒是真想一辈子就生活在葫芦村,可是巧儿……耶律辰那样的身份,又对巧儿势在必得,这样的生活过起来恐怕也不易。

    王大伯也跟着点头。

    “是啊,生活安逸,人们富裕满足,还不用出去和外面的那些人应酬,那桃花源记中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苏书生听王大伯这么说,扭头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什么桃花源记?”

    他幼时也算是饱读诗书,为何从不曾听过什么桃花源记?

    王大伯笑了,张口便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从王大伯这个才刚读书不久的人口中说出,实在惊奇。

    王丰收和苏书生听得入迷,那里面的生活实在让人向往。

    苏书生也入了迷,眼前似乎出现那夹岸的桃花,还有那热情好客的村民,再想想自己……过几日还得回去那让他痛苦的整个幼时生活过的地方。

    半篇的桃花源记王大伯竟是就这样背了出来。

    王丰收就笑着拍了王大伯的肩膀,道:“行啊,这才读书多长时间,就能背出这么好的文章,厉害,厉害啊,不过,那里面的生活可真是安逸。”

    王大伯笑着摇头,道:

    “是啊,巧儿丫头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和那也差不多,我也觉得差不多,多好啊。”

    “老人们带着小孩,也不用干活了,大人们每天作坊里做做活儿,聊聊天,每家的生活条件都差不多,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不像之前似的为了一个鸡蛋都能脸红脖子粗的吵起来。”

    说起这个,王丰收也是一脸赞同,唏嘘的说道:

    “是啊,以前可真是为了一个鸡蛋,一捆柴火就能吵起来的,我娘那时候还为了一个鸡蛋给隔壁的大娘吵架。”

    “现在……家里的鸡蛋随便吃,大娘家别说是掏我家一个鸡蛋了,就是掏一筐子的鸡蛋,我娘也不会心疼了,说不定隔天就能拾一篮子的鸡蛋给送去。”

    “是啊,现在别说是去别人家掏鸡蛋了,就是在门口扔一篮子鸡蛋,说不定都没人要,都忙着做活儿挣大钱呢。”

    王大伯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