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穿之宅斗克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穿之宅斗克星-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田从焘见元箴上前两步,仔细查看陈皎宁身旁那美貌姑娘的脸色,便也随着看过去,不想却一下子撞进一双直直盯着他的漆黑双瞳,他不由一愣。

  ☆、第138章 怅然若失

陈皎宁正跟元箴说话:“是啊,好得多了,都能学话了,字也能写几个了。”她把女儿递给乳母,自己拉住卢箫的胳膊,跟她说话,“妹妹,这就是元箴大师,你还记得吗?上次就是大师给你的那枚玉佩。”
    她一边说话一边往卢箫脸上看,这才发现她直直盯着皇上,忙先对田从焘道歉:“皇上恕罪,小姑她……”她还没解释完,卢箫已经把目光转到了元箴身上。
    田从焘如梦方醒,道:“无碍。”这个姑娘的眼神……,他见过她么?为什么她看着他像是在看一个故人?
    见陈皎宁略有些尴尬不安,郝罗博开口解围:“这位就是卢姑娘么?现在是痊愈了么?”他也听卢笙提过妹妹生病的事。
    “是,好得多了。”陈皎宁应完以后就打算告退,“婆婆还在等我们,就不打扰各位了。大师,待会儿还请您再给小姑看看。”
    元箴回头看了田从焘一眼,道:“既如此,老衲就先看看卢姑娘,道真师弟,烦你陪皇上先去禅房稍坐。”
    道真应了,回头请田从焘,田从焘向陈皎宁点头致意,临走之前,不由自主的又看向那位卢姑娘。巧的是,那位卢姑娘也在看他,两人目光再次撞上,田从焘脚步一顿,这时郝罗博走到他身边,挡住了那姑娘的视线,他这才跟道真他们一起去了禅房。
    “我怎么没听说卢笙还有个这么大的妹妹?”坐下来喝茶的时候,田从焘想起问郝罗博。
    郝罗博回道:“臣原来也不知道,是上次卢笙去长安翰林院的时候才听说的。”
    那姑娘看起来足有十七八岁了,却还没出嫁,陈皎宁又说她在学说话,刚写几个字,又说生病,什么病会这样?田从焘问:“她是生了什么病?”
    郝罗博道:“臣也不知,卢笙不愿多谈,臣也不好多问。”
    道真插嘴:“一会儿元箴师兄回来,问问他就知道了。”
    说的也是,田从焘压下心里奇怪的感觉,与郝罗博说话:“我打算裁撤中书省,你父亲调入礼部如何?”
    郝罗博一愣,问道:“裁撤中书省?”
    “嗯,除左右相外,余皆裁撤,职权分入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向左右相汇报。”田从焘解释道,“中书省沿革至今,多为冗员,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郝罗博自然不会质疑他的决定,只道:“臣都听皇上的。”
    田从焘又道:“今科考中之后,我想派你去地方巡察。”他需要眼睛,需要确切的知道地方上推行变法的情况。
    郝罗博还是说:“臣都听皇上的。”
    田从焘一笑:“除了上次提过的几个人,你还有没有人要推荐?”当日要不是郝罗博给了他一份支持他登位的名单,他可能还没那么快接受苏太后的提议。
    郝罗博想了想,回道:“有几个今科士子,臣正想说给陛下听。”
    两人谈了一会儿正事,元箴终于回来,待他坐下之后,道真先笑道:“元箴师兄什么时候都会给人看病了?”
    “惭愧,于医道一途,老衲实在只懂皮毛。不过那卢姑娘的病,本也非药石可医。”元箴慈眉善目,语气温和,看起来就是个得道高僧,比道真让人信赖的多。
    他这么一说,在场三人都有些好奇,郝罗博就先问道:“哦?卢姑娘到底是什么病?”
    元箴似乎有些为难:“这个,卢家人不欲人知此事,老衲也不好多讲。”他见皇上似乎也有些失望,又道,“至于说看病,那其实也算不得上看病,道真师弟可还记得入佛门之前,老衲在何处清修?”
    道真回道:“清修?元箴师兄从前不是寄居道观么?”说完他想起刚才的见闻,前后一连通,“难道那位女施主是邪祟入侵?”
    元箴失笑摇头:“非也,只是自小魂魄不安,许是受过惊吓的缘故,一直浑浑噩噩,对外物无所感知。我这里正巧有些道门之物,就给了他们,好镇住浮荡不安的魂魄。”
    这说法太过传奇,田从焘难以置信,郝罗博倒兴致勃勃:“这么说,您给的东西管用了?”开始仔细问道门玄通。
    “其实老衲也不甚懂,东西都是游历四方之时一些道友所赠,这用法也是听他们说的,管不管用,事先也是不知的。不过这卢姑娘倒确实是好起来了,现在看来,已与常人无异。只是这许多年人事不知,难免要一概从头学起。”元箴解释道。
    田从焘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一个从小痴呆的人,只是用了道家的所谓镇魂之物,人就能恢复正常,这又不是仙侠小说……,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动,忽然问道:“元箴大师是何时给卢姑娘看病的?”
    元箴回想了一下:“大约是前年八月间吧。”
    这么短,田从焘出神思索,赵琰消失已经快四年了,那么,应该不是她。
    他忽然出神,又是一副怅然若失的神气,另外三个人不敢打扰,就停下了交谈,各自端茶,等他回神。
    过了好一会儿,三人手中的茶都快喝完了,田从焘才回神:“唔,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另选一处寺庙,我好安排。”
    众人都惊奇他忽然转回这个话题,元箴倒是很快反应过来,躬身合什谢恩。
    与此同时,陈皎宁姑嫂也与卢太太汇合了。
    “皇上也在此地?”卢太太有些惊奇,怎么皇上也跟先皇似的微服出宫?
    陈皎宁低声道:“是,皇上与元箴大师和道真大师在一起。”将情形详细跟卢太太说了,又瞧了瞧正跟兰姐儿一同吃点心的卢箫,补充道,“灵姐儿盯着皇上看了半天,不过皇上并没怪罪。”
    卢太太心里一跳:“灵姐儿没什么别的举动吧?”
    “娘放心,没有的。妹妹很乖巧,只是多看了皇上几眼。元箴大师说了,妹妹现在已经好了,只是那块玉要一直随身带着。”
    卢太太很高兴:“那就好。我今日还求了一支上上签,不过是‘钟离成道’。解签的师父说诸事皆吉。”
    听说是上上签,陈皎宁也跟着说了不少好话,婆媳二人说的高兴,布施还愿的时候特意多封了银子。
    自这以后,卢箫果然又比从前更好,学说话的速度快了许多,虽然声音还是有些沙哑,但已经能慢慢说一些句子了,就连写字都越来越端正,让卢家人欣喜不已。
    卢仲贤甚至想亲自教女儿读书习字,可是他自到了户部以后,每天非常忙碌,回到家就已经到傍晚了,实在是没有时间,卢笙刚去礼部,也是在努力适应的阶段,父子俩谁都没有空闲,所以还是卢太太一力揽了所有的事。
    不过父子俩散衙回家之后,倒还是维持从前的习惯,总要与卢箫聊几句才行。而且为了让女儿多知道些世事,卢仲贤在与妻子说话的时候,也从不避讳卢箫,比如此刻:“皇上看着温和好说话,实则是个最果决的人。这裁撤中书省一事,不过一月,竟已办的差不多了。”
    “那是好事,还是坏事?”卢太太问。
    卢仲贤沉吟道:“不好说。我现在还摸不准皇上的意思。”他一方面安抚保守派,一方面并没有叫停清丈土地,甚至还点名几省巡抚督促此事,所以他也不知皇上到底想做什么,裁撤中书省是不是还有别的意图。
    卢太太道:“既如此,你就听圣命行事便是了。”她一边说,一边把手上做的衣服往女儿身上比了比。
    “嗯。天也黑了,明日再做吧,衣裳又不急着穿,别把眼睛熬坏了。”卢仲贤忍不住劝妻子。
    卢太太点头:“知道了,只是想把这个口收上。”她比完了,就让人带卢箫回去睡,自己跟卢仲贤说,“我看照着灵姐儿现在的情形,明年咱们就可以给她说亲了。”
    卢仲贤有些迟疑:“说亲?”
    卢太太道:“对啊,难不成你还想一辈子把她留在家里?”
    卢仲贤嘀咕:“咱们本来不就是这么打算的么?再过一年,灵姐儿就二十了,别人家肯定会奇怪,万一要是知道灵姐儿以前的事,嫌弃她怎么办?”
    “谁敢嫌弃我女儿?”卢太太先愤怒,然后怒气和先前的喜悦激动一起平息,最后化为幽幽一叹,“可是孩子越来越好,她也该成亲生子,有自己的家。”
    卢仲贤揽住妻子劝道:“我知道你的心思,但是这事不宜太急,慢慢再看吧。到时候咱们再问问灵姐儿自己的意思,可好?”
    卢太太却推开他的手,坐起来盯着他道:“我不管,反正你得给我们灵姐儿找个如意郎君!”
    妻子忽然执拗起来,卢仲贤却只觉得心里酸软,他温柔了声音,也起身抱住妻子,哄道:“好,谨遵夫人之命,为夫一定给灵姐儿找个如意郎君。这下可放心了?”
    卢太太扑哧一笑,慢慢依偎到了丈夫怀里。

  ☆、第139章 故剑情深

政务千头万绪、百官各怀心思,田从焘疲倦的放下笔,感觉心里的烦躁已经连头脑都带的成了一团浆糊,完全无法再继续工作下去。
    边上侍立的陈州见皇上放下了笔,忙端了一盏茶送到他手边,低声道:“皇上已经忙了两个时辰了,该歇歇了。”
    田从焘接过茶喝了几口,又把茶盏递给他,点点头:“朕出去走走。”
    从乾元殿出去,往北过大业殿、长生殿,再走不远就是九州池了。此时正是初春,风从水面吹来,还带着几分寒意,但池边垂柳却都已抽了嫩芽。
    田从焘沿着池边信步走了一会儿,烦闷的心情终于稍稍缓解,正好前面就是临波阁,上去可以俯瞰这一片的景色,他只让陈州跟着,抬脚进去上了楼。
    人在高处,景色果然不同,九州池内的风光一览无余,连池中洲上的瑶光殿都依稀可见。
    “那是什么人?”田从焘忽然开口问。
    陈州见陛下指着的正是瑶光殿,忙道:“回陛下,是安福殿太后留的看守宫殿的宫女内侍。”两个太后,一个住西一个住东,他们私底下会说东太后西太后,但当着皇上自然就不能这样说了,只能以居处代替。
    田从焘没有再说,只是站在那里继续远眺,不知不觉间,眼前的水光变成了绿草茵茵的山坡,耳边也似乎又响起了那个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人生短短几十年,若是还没开始走,就因畏惧路途艰险而止步的话,又如何能欣赏到一览众山小的风光?”
    胸中郁气终于一扫而光,可是在转头时,却发现身侧始终空无一人,只有个小心翼翼的太监在后面等着,田从焘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再美的景色,此刻也都入不了眼了,他下楼出了临波阁,此地距安福殿不远,田从焘索性踱步过去,陪林太后一起用膳。
    “哀家听说,最近大臣们都在请立皇后,你却迟迟不肯应,”林太后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婉转一些,“皇儿,你跟母后说说,你心里到底是个什么打算?”
    田从焘心里暗叹,这个问题看来是避不过去了,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回道:“请母后不要担忧,我只是还没有想好选一个什么样的皇后,您放心,等我想好了,一定最先告诉您。”
    林太后对他的答复不甚满意:“你都想了多少年了,怎地还没想好?”
    “儿子愚笨,总是要多想一想的。”
    林太后:“……”
    从安福殿回去以后,田从焘也没有心思再看奏折,索性找了本书翻,可是他这随手一拿,拿的竟是一本《汉书》,以他现在的心情根本读不下去,所以最后就演变成他拿着书发呆。
    赵琰,难道她真的在这个世界彻底消失了吗?她会去哪里呢?田从焘想着想着,不知为何忽然想起了那天在白马寺对上的一双眼睛。
    他腾地一下坐直身体,那双眼睛,那种眼神,会是她吗?田从焘的心剧烈的跳动起来。
    “陛下,要喝茶吗?”
    田从焘回神,是陈州看他有动静,过来侍候了,“不用,你下去吧,让朕自己呆会儿。”打发了陈州,他的心还是很难平息下来,并且已经开始转着念头,想要去试探一下卢笙的妹妹。
    但是如果是她,她为什么不主动来与自己相认呢?
    她当然不会,因为你现在已经是皇帝,她既没有单独跟你说话的机会,也不可能贸贸然跟你说出这么惊世骇俗的话,万一你已经变了呢?
    田从焘在心里自问自答,他心里明白,就算赵琰真的还在这个世界的某个地方,她也有很多很多的理由不主动与自己相认。而他现在困守皇宫,更是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有可能是赵琰的人,再加上朝堂上沸沸扬扬的请立皇后的声音,都将找回赵琰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这样不行,他得想个办法。田从焘干脆站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