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闺绣-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季节还是天寒地冻的时候,也没什么景致可看。
    这条同往福安堂的路对古宜来说却最熟悉不过,过了清风石桥的时候,听见有女子欢笑的声音。古宜心里一动,顺着声音眺望了几眼。依稀看见些穿红着绿的年轻女孩子,在西南角。曾家的花园他也曾逛过两回,想到那处有一块梅林,看样子是府里的女眷们在赏梅花。
    古宜脑筋转得极快,又暗想也不知薛家小姐在不在那里。脑中又浮现出那次在他姨妈处匆匆一瞥来。
    他从未见过那么好看的女子,自然是一看就喜欢上了。若母亲真能替他娶来,那是世上再好不过的事了。
    遐想之余,已经到了福安堂。华姨娘依旧穿着昨日的衣裳,正坐在檐下的一把圈椅里看丫鬟浇花。抬眼见他们母子来,倒站了起来,满脸堆笑。
    及至跟前,古宜向华姨娘磕头拜年。华姨娘很是喜欢,忙让个丫鬟给了他一个封红。
    “几日不见,倒又像是长高了些。模样也更加俊俏了。虽然没有开课,但大过年的来走动走动也好。”
    古宜忙道:“姨妈身子可还好?”
    华姨娘笑说:“宜哥儿挂念,挺好的。”
    小环端了茶点来。华姨娘一看,是昨儿太太让人送来的。一色菱粉糕、一色糖炒栗子。
    卓氏悄悄的将银子还给了华姨娘,自然是背着古宜给的。
    华姨娘知道她这个表姐困难,忙推让着说:“哪里要你的钱,就算我帮了你一个忙吧。”
    卓氏温和道:“你过得也不如意,这笔钱也够你开销好久了。难道你我还要生分不成。快收下,当心宜哥儿知道了。”
    华姨娘暂且收下。卓氏便又和华姨娘说起了古宜的亲事来。
    “他年纪实在不小了,我想今年得给定下来。这事还要劳烦你帮忙。”
    华姨娘自然不推脱,笑道:“是好事啊。不过今年又是大比之年,等宜哥儿过了院试,也有底气和我们太太说呀。”
    当下自然是古宜的功课为第一。卓氏连连颔首:“你说得对。等过了院试再慢慢的谋划。不过听说那薛家小姐还在服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出服?”
    华姨娘笑道:“我们小舅老爷是前年九月没的,这里又翻了年了,要到明年三月才出服。”
    卓氏一听忙道:“看来是得早些定下来。前儿听你说她今年及笄。看样子薛太太只怕还没等她出服就要给她物色婆家。”
    华姨娘道:“是啊。”
    卓氏想,一会儿还得去见见秦老夫人和薛太太。讨好这两位总不会错。想到这里她突然问了句:“就是不知道薛小姐有多少陪嫁?”
    华姨娘愕然,心想她这个表姐,这亲事八字还没一撇呢,就说到了陪嫁上。
    ps:求订阅!

  ☆、第八十六章 打出去

古宜从福安堂出来后,还惦记着梅林的事。心想薛家小姐在不在那一处呢。只是他是外男不方便过去打扰。
    打算去前院找鹄大爷喝酒或许打打马吊,想着便到了曾鹄的外面书房。
    这边服侍的小厮是认得古宜的,他来这边好几次了。只是这些小厮个个都是擅于巴结奉承的,想到那古家不过一破落户,能得什么好处。因此见了他也不大上前招呼。
    古宜见书房紧闭,心想鹄大爷不在这里。知道他住东一带的锦绣院,可毕竟是曾鹄的内宅,不敢贸然前往。想了想,招手叫了一个小厮过来。
    那小厮是曾鹄书房负责茶水的阿葱,此刻正和另一个负责值守的小厮阿四两个偷偷的斗牌九。见古宜叫他,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来。拖拉了好一阵,才缓缓的到了跟前,脸上堆了三四分笑意:“古爷有什么吩咐?”
    古宜问道:“鹄大爷呢?”
    阿葱忙说:“兴许是哪家请去吃酒了吧,我也不大清楚。今天没来过。”
    “哦。”古宜支吾了一声,又想再下细的打听曾鹄的去处。
    阿葱只说不知。古宜只好放弃去找曾鹄的想法,曾家的其他子弟里,曾鸣和他没什么可说的话,那是两路人。至于曾鸾是大房那边的人,在这里打听没用。突然想起学堂里还有一个薛恒,据说是江陵来投靠曾家的,或许是薛小姐的弟弟。不如先笼络好他,毕竟是未来的小舅子,少不得要打交道。
    古宜叫住了已经走了两步的阿葱,笑问着他:“不知薛家少爷在不在。可否能帮我带他出来?”
    阿葱忙摆手说:“我只管我们大爷书房的茶水,别的什么事古爷去找其他人。”说着就拔腿走了。
    古宜有些尴尬,没人帮他递话,他如何去请薛恒出来。这些小厮定是嫌弃他没什么权势,全都是群狗仗人势的混账东西。古宜腹诽了句。
    那阿葱心里还不舒坦呢,阿四见了他,打趣道:“你得了多少的赏钱?”
    阿葱神色不虞。愠道:“什么赏钱。连一个铜板也没见着。”
    “不会吧,大过年的,连给小厮的赏钱也拿不出。枉费还称一声爷呢。也没见过这么抠门的人。”两人继续玩牌九。不再理会还在院子里的古宜。
    古宜悻悻然的离开了曾鹄的外书房院子。在曾家前院溜达了一圈,后来从一个小厮的口里打听到薛家人住在敷春堂。
    古宜一喜,打算去敷春堂那边看看。
    彼时薛愫正和淑苓正在下棋,薛愫局势有些不利。为了一个角正纳闷。
    突然听见青柳过来报说:“小姐,古家少爷过来请小姐的安。”
    薛愫手中的棋子顿时落了下来。神色慌张,还以为她听错了话,又问了句:“你说什么,什么少爷?”
    青柳才又重复了一句。
    薛愫心想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她再不想和那个魔鬼有什么牵连,怒眉道:“你也糊涂。难道我这屋里是没规矩。管他是什么爷,我一个不出闺门的女子。见什么见。叫他滚回去!”
    当下众人皆是一惊,从未见薛愫发过这么大的火。青柳战战兢兢的去回古宜的话了。
    青柳见到在院墙外等候的古宜时。将薛愫的话原封不动的说给了他。
    那古宜不过是好意给薛愫请个安,不方便见就算了,被她这么一骂,大过年的心里哪能痛快呢。面如冠玉的他,此刻已胀红的脸,一脸的窘迫。还向青柳询问了薛恒的事,青柳说:“我们小爷一大早跟着鸣二少爷出去了,去了哪里我们不知道。”
    古宜不敢在敷春堂多留,只好悻悻然的离开。想到鹄大爷书房小厮的怠慢,以及薛家小姐的嫌弃,他原本兴高采烈的打算约了鹄大爷去外面的酒楼里喝酒,再叫上薛恒,好好的笼络一回,如今扑了空。
    他抬头看了下有些阴霾的天空,越发的觉得郁闷,胸中憋着一口闷气,使得他攥紧了拳头,找不到地方发泄。
    小厮们惯是狗眼看人低的,不提也罢。只是这薛家小姐,以为是个不出闺门的弱质,没想到竟这么大的脾气,要去娶回去了,会不会和母亲和他对着来呢。不过只要古宜一想到薛愫的花容月貌,心里的不快立马就烟消云散了。
    古宜的这点心思薛愫自然不知晓。只是她的突然失态让淑苓和丫鬟大为震惊。淑苓打量着她,只见薛愫将散乱的棋子一一的收到了钵里。她没有心思再下了。
    淑苓打趣着她:“就算你半途放弃了,上一局还是我赢。”
    薛愫兴致缺缺道:“这不是事实么。”
    淑苓见她神色不虞,想要劝解几句,却不知从何开始,只好让她自个儿清静一会儿,便起身说:“妹妹,我要去明晖堂,你要不要去呢?”
    薛愫心里乱糟糟的,有些魂不守舍的说:“我过会儿再去姑母那里,就不陪苓姐姐了。”
    淑苓走后,晚霞过来收棋盘,丫鬟们都鲜有见到薛愫发火。此刻个个都噤若寒蝉。
    薛愫坐在板壁边,怀里抱着个大迎枕,神色有些木然。心想那姓古的为何突然来给自己请安,到底安的什么心。自从那次在华姨娘处偶然见过他一次后,薛愫就再没去过福安堂。本能的想要远着他们。
    那一次的见面虽说是偶然,可总觉得让人给刻意安排了。说什么也不能再嫁到古家去了。她不喜欢卓氏,更是对古宜憎恶。如果不能摆脱古家,她重活一世还有什么意义。就更别说要拯救淑苓的不幸和曾家的不幸了。
    想到上一世她和古家的婚姻是伯娘范氏给促成的,不是他们搬出曾家,伯娘才认识的卓氏。早就在曾家两家就搭上线了。
    薛愫隐隐的觉得这背后一定有她不知道的阴谋。她想起姑母说过薛家儿女的亲事姑母要亲自过问的,也就是说得不到她的点头是不会被承认。为何她在曾家住了几年,姑母对她的亲事一直没给个说法呢,知道曾家出了事,和她伯娘搬离了这里才被嫁给了古家。薛愫越想越不明白。
    只是她一个姑娘家,又不好为了这个去探姑母的口风,再说她现在服未满,说这些都是忌讳。薛愫脑子飞快的转着,想起了以前的事就是一肚子的憋闷和屈辱。又听说古宜来打听薛恒,薛愫哪里还能静下来。
    要不寻个法子,将姓古的逐出曾家的学堂,让曾家嫌弃古家。她是不是就更安稳一点,弟弟也不会被古宜给带坏。
    这个念头经过脑海时,薛愫眼中闪烁着光芒,只是目前好像还抓不到什么机会。不过久了,狐狸尾巴总会露出来。姑父对子弟管教甚严,如今又在翰林里,声誉当然就格外重要。要是族学里真有这么个异类,等待古宜的肯定是被驱逐。
    薛愫想到这里,神色一凛。烦躁的心也渐渐的静下来了。
    闻莺取了衣服进来时,见薛愫已经神色如常,心里这才松了一口气,上前含笑着问:“小姐,姑太太那里遣了丫鬟过来问小姐,说床围子的事怎样呢?”
    薛愫皱眉道:“过了灯节我就做起来。”反正四月里也成不了亲,做了也白放着,还不知什么时候能用上。只是这些话不敢和旁人说起,想了想,便和闻莺道:“将我的披风取来,我去看看姑母。”
    薛愫扶着闻莺去了明晖堂,薛太太正和顾嬷嬷等几个陪房管事媳妇商量事情。薛愫知道不能打扰,便去了耳旁。
    丁香正忙着打络子。
    薛愫一看,打的是普通的方胜图案的。丁香见她来了,忙起身笑迎:“薛二小姐来了,快请坐。我去帮二小姐通传。”
    薛愫摇头道:“不了,姑母正忙着呢。姐姐要打多少络子呀?”
    丁香笑道:“只怕得要两百根吧。”
    “两百?”薛愫有些惊讶。
    “是啊,太太说要用的地方有很多。先打着两百根。只是我平时也忙,哪里打得了。好在其他的姐妹们也分担了些。这不正赶着么。”
    薛愫便去看那些打好的络子,活计倒不错,点点头:“也太赶了些。”
    “太太吩咐下来,说打完了络子还有别的事。薛二小姐还分了好些针线上的事,只怕也要忙起来了。毕竟这里马上就要过灯节了。正月就过了一半,真没几天了。”
    “是呀。只怕姑母叫我来也是问这些事的。”薛愫无奈的笑了笑。她接手的针线活好多还没开始做,心想反正今年又成不了亲,以后还成不成也不知道。谁说她苓姐姐就一定要嫁到沈家去做世子夫人的,哪里去受那个罪。
    两人闲话了几句,又有小丫鬟来请示丁香。薛太太那里的管事嬷嬷一波接着一波。还不知要耽搁到什么时候。
    薛愫坐了一阵子,心想要不去别处转转,过会儿再来。可是又想那古宜说不定还在曾家,要是狭路相逢遇见了怎么办?她也拿了大红的丝线来替丁香打起了络子。

  ☆、第八十七章 说动

正月十五元宵灯节,曾家的园子里也处处张灯结彩,热闹了一回。
    十五一过,这个年就过完了。第二日,徐家就正式从曾家搬了出来,举家安置在槐树胡同那边。
    又有宫中的嬷嬷前来相看徐敏芝,教了些礼仪和规矩。入宫待选的日子早就定在了二月初六。
    眼见着没几天了。不过徐家虽然搬了过去,可是曾绮倒依旧带着一对姐妹时常出现在曾家。曾绮不知道托了永乡侯夫人走贵妃这条路到底可不可靠。又想到她侄女马上要嫁到沈家去了,她和沈家就是姻亲。没道理不帮亲戚的。倘或敏芝得了宠,宫中有了人,大家都得益。
    曾绮还是不大放心,沈家那边她已去了好几次,不好意思再往那边跑。只好找到了薛太太,和她说项。
    “敏芝的事尤为要紧,宫中那边的路子就只剩下袁贵妃这条路。你明天再去沈家一趟,帮我找侯夫人说说。让她进宫和贵妃说说。”
    薛太太蹙眉道:“明天要替老夫人去法华寺还愿。还有官媒过来商议鸣哥儿的亲事。只怕走不开。”
    曾绮听薛太太推三阻四的很不高兴,微愠道:“母亲的事我回头给她说,还愿哪天都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