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西郊那边的吴庄头来了,说是要给小姐请安。”
薛愫眉毛一挑,心想应该过去见见。既然他是庄头,以后肯定少不了要打交道,再说庄稼交给他打理不得不过问。也不用换衣裳,让柳氏在跟前作陪,到了这边的倒座。
吴庄头端着婆子侍奉的茶正喝着,还没喘过气,就听得小丫鬟报说:“二小姐过来了!”
吴庄头忙站了起来,听得一阵环佩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直到薛愫进了门,那吴庄头才大量了薛愫两眼,心中一惊,他不知原来薛小姐如此年轻,观其模样还没及笄。心中有些纳闷,在这么年轻的小姐手下做事,只怕这位年轻的小姐都还不晓事体呢。
薛愫坐定后,柳氏捧了个茶盘站在旁边。
薛愫端了茶碗,含笑道:“吴庄头一路辛苦了,请坐下来说话。”
吴庄头不似刚才那般拘谨,大大方方的坐下了,背脊也渐渐的挺直,和薛愫笑道:“年下了,过来给小姐请个安。”又指着地上的一麻袋东西说道:“这是孝敬小姐的东西。”
薛愫说了句费心了,便让个婆子将麻袋抬进了那边屋里去。
这里又笑问着:“不知吴庄头多大的年纪?”
吴庄头一笑,满脸都是褶子:“今年四十有三。”
薛愫见他生得粗壮,又晒得黧黑,头发都有些斑白了。庄稼人自然要老得快一些,又见戴着羊皮暖帽,身上一件羊皮褂子,露出里面褐色的棉袍子。只是袍子有些破旧了,也不知浆洗过多少回。一眼就能望见好几处颜色不一的补丁,薛愫问了些他家的情况,得知家里有一个常年生病的妻子。还养了两个儿子。
薛愫悄声对柳氏说了几句,柳氏会意,出去吩咐了小丫头一声又继续在薛愫跟前侍立。
薛愫含笑道:“我年纪小,又不通农事。庄稼上的事你们是行家。我将地交给你们栽种,还希望你们好好打理。每一季收多少的田租,文书上是约定好了的。别的事我一概不管。不过庄头有什么事要我帮忙的,只要我能帮上开句口就是。”
吴庄头含笑着答应,心里却嘀咕,这么个小丫头能帮得上什么忙。寒暄了几句就准备告辞了,海棠和青柳却各抱了一个包袱过来,薛愫道:“里面有几块尺头,拿回去给大娘和孩子们做身新衣过年吧。还有两件丫鬟们的旧衣裳,虽不是新的,但加下暖还是足够了。庄头别嫌弃才好。”
吴庄头手微微颤抖着,眼中不似刚才的冷漠与倔傲,忙道:“这怎么好意思呢?”
薛愫点头笑说:“大过年的哪里有空手回去的道理,还有一盒子的点心,拿回去摆碟子请人也是极好的。”
又将五串钱给了吴庄头,并道:“这个拿去办些年货吧。”
吴庄头却推让说:“是来给小姐请安来着,这不成了打秋风了么。布我收下,这钱就算了。再说我们乡下人,办不了那么多的年货,家里东西已经基本齐备了。”
薛愫却坚持道:“拿着吧,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给大娘找个好大夫瞧瞧病。痊愈了还请她到这边来走走。”
吴庄头有些无奈,只好收下,又要给薛愫磕头。薛愫却让人拉着他又道:“我年纪小,还是别拜了,怕折寿。田里的事就交给你了,等到春天花都开了,说不定我会去你们庄上走走看看。到时候还要到庄头家里讨杯水喝。”
吴庄头忙道:“乐意之至。”
送走了吴庄头,薛愫回了这边屋。闻莺和晚霞俩正忙着收拾地上的东西。晚霞又指给薛愫看:“这是老南瓜,这是晒好的豇豆干、茄子干,对了还有一袋干桂圆,一袋红枣呢。”
都是些地里出的东西,虽然不值什么,但难为吴家有这份心。薛愫看毕,便将这些东西分了三分,大一份让闻莺送到姑母那里去,还有一份给了范氏。自己留下的不多。
晚霞将东西送到了明晖堂,回来后笑嘻嘻的说道:“姑太太很喜欢,还赏了我一条裙子穿。”
范氏得了那些东西,见不是什么值钱的,也没放在眼里,连句道谢的话都没来说。回头柳氏夸赞薛愫:“小姐这么做很大方。”
薛愫淡然一笑:“这些东西我也吃不了,不如给大家分了。”
柳氏点头说:“这是一出,老奴夸赞小姐,还有一出是小姐对吴庄头的恩惠。我看他以后也不会再看着小姐年轻说些唬弄小姐的话。”
薛愫道:“是呢,到底我年轻。没经过事。所以以后还得妈妈和王大爷多多提点。”
族学从年二十就开始放假了,过了灯节才开课。这些天曾家的这些孩子们个个没了拘束,每天都有一两拨来约薛恒出去玩的。不过薛愫管得紧,薛恒处处要看姐姐的眼色,也不敢轻举妄动。
后来曾鸣与徐三爷一道来邀,薛愫对曾鸣还算放心,便和薛恒道:“你在家呆了半天,早就不耐烦了。去吧,可别给我惹事。”
薛恒有些不高兴:“我知道了。好像我很爱惹事一样。”
薛恒跟着曾鸣他们走后,薛愫说要歇息一下。想到薛恒身边如今还真没什么人。听雪年纪还小,剩下个念春年纪又大了些,不过好在识字多少也能帮上些忙。外面的小厮就只有虎头和福禧。
以后要有个事,还是得有自己的人脉才行。薛愫想到她身边只有柳妈妈可用,外面竟没什么人,田庄上的她暂时管不了,以后摊子拉大了,只怕事情更多。想到这里,薛愫才猛然醒悟,要想成事,得拉拢几个亲近的人才行。不然他们姐弟被人欺负了,还没人为他们出头。即便有姑母庇护着,旁人不敢怎样,万一姑母不在了,他们姐弟岂不是要任人揉搓,这是薛愫嘴不愿看见的事。再也不能走上一世那条路子了,为了她和弟弟的将来该谋划起来了。
“小姐,鹄大奶奶打发红线送东西过来了。”
薛愫忙走至外间,却见红线领着小丫头正站在屋里。
“薛二小姐,我们奶奶打发我来送东西。”
小丫头将一个匣子呈了上去。闻莺接过了,薛愫在闻莺的手上看了一眼,见是黑漆描金的盒子。红线又笑说:“奶奶说这是宫里出的东西,送给薛二小姐玩。”
闻莺打开给薛愫看了一眼,只见金黄色的丝绒布上躺着一块菱花样式的玻璃镜,那镜面大约七寸,光色如新,里面照出的人影也十分的清楚,比铜镜好了许多倍,又不需要人磨。镜子镶嵌在雕花架子上很是别致,又说:“这么珍贵的东西大嫂怎么不留着自己用?”
红线笑道:“奶奶也有这么一块,二小姐快收下吧。”
薛愫听说便让闻莺拿去好生收着,回头亲自去给鹄大奶奶道谢。
第七十八章 过年
更新时间2015…2…5 10:29:12 字数:3085
腊月二十七这一日,薛愫收到了外祖家捎来的信,以及一箱子东西。
薛愫将信给了薛恒,让他念了。信上说外祖母想念他们姐弟,说在姑母家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外祖母想接了他们姐弟去杜家住,全了老人家想念外孙的愿望。
薛愫听罢问着薛恒:“你想姥姥吗?”
薛恒对姥姥的印象不深,记忆中也没见过几次面,摇头道:“说不想好像也不合适。不过姐姐打算去姥姥家吗?”
信上说了,要是他们姐弟答应去,外祖母就会派六舅舅来京中接他们。薛愫想到上一世的事来,她没有答应外祖母的要求,和弟弟继续留在了姑母家。当时考虑的是曾家的族学好,又有姑父这个翰林院里的人,帮忙提点着,弟弟以后也容易些。这一世她依旧是这样的考量,便含笑道:“我知道你舍不得这里的表哥表弟们,好不容易混熟了,哪里有突然离开的道理。我会给姥姥写信回绝了这事。等到日后方便了,我们再一道去南京看望姥姥和舅舅们。”
薛恒粲然:“好啊。”
外祖母托人捎来的那两口箱子东西,薛愫让人去了绳索,夹板打开了。里面是些南京的土物。里面有好几疋妆花云锦,那纹样当真灿若烟霞一般。薛愫留下了两疋,余者拿去送贺大太太和姑母。还有两罐子好茶叶,几件珍宝玩器,四匣上等的脂粉,一刀澄心堂纸,四匣程君房制的墨。满满当当的塞了一箱子。
薛愫将这些东西一一清理了出来,一部分留下自用,别的都分好遣了丫鬟送至各处。
外祖杜家当初在父亲去世的时候派了大舅舅和四舅舅过来吊唁,也托了外祖母的口信,让她和薛恒去杜家那边,大家有个照料。范氏却坚持要带了薛忆上京城投靠姑母家,当初薛愫是个没主意的人,伯娘说什么就是什么,便也跟着一道上京了。她还记得两位舅舅因为这个不高兴。
如今让她再重新选择,她也决定不去投靠杜家。杜家的败落就是因为那些表兄们竟没一个成器的,败光了家当,杜家也渐渐式微了。倒不是嫌弃外祖家没有姑母家显赫,而是想薛恒以后要有更好的出路,不被杜家那些表兄们引诱,就得选择继续留在这里。
薛愫吩咐下去让人好生招呼宋东西来京的杜家人,又拿了张五十两的银票出来,遣了福禧和虎头两个去外面采买一些京中所产的土物,带回南京孝敬外祖母。
薛太太很担心薛愫姐弟俩当真要离开曾家,去投靠杜家。还忙里偷闲找了她去和她说:“姑母家里虽然没什么好东西款待你们,但你和恒儿两个毕竟是宝兄弟留下的唯一的血脉,我也是薛家人,理应照看着,你姑父也依。老实说,你姥姥要来接你们,我还真是舍不得。”
薛愫含笑道:“虽然我和恒儿给姑母带来了许多麻烦,但姑母从未嫌弃过我们,待我们极好。姑母不用担忧,我和恒儿暂且还不会去看望姥姥,等过恒儿举业有成了再做打算。”
薛太太听见这话才又高兴过来,又和薛愫说要留杜家的人在曾家过年。
薛愫回头去问了来送东西的杜家人,却说明天一早要赶路,耽搁不得。薛愫无法,只好拿了二十两银子出来给他们作为路上的盘缠,又买了些吃食让他们路上吃着方便。好在从京城到南京不甚远,再加上他们都骑着快马,十来天也就到了。只是这个年肯定在路上过了。
安顿好此事,展眼就是除夕了。
曾家开了宗祠,收拾了出来准备祭礼。敷春堂的人也跟去拜祭过。。回来后,姐弟俩又给父母的牌位前上香奠酒叩拜。
范氏的年酒定在年初八,和薛忆俩商议了酒席、戏文,以及要宴请的人,也凑了三四桌。这是他们背井离乡过的第一个除夕,原以为母亲会想念江陵,却见她欢欢喜喜的,倒是她多虑了。
当翠羽过来将范氏的决定告诉薛愫时,薛愫只淡淡的说了一句:“知道了。”心想到时候不过在长辈面前陪坐一会儿,应个景而已。
下午的时候,曾鸣穿着石青色的织锦圆袍走了来。
“你又来找恒儿么,他去鹏兄弟那里了。”
曾鸣笑道:“我不是来找恒兄弟,是来给妹妹送对联来的。”
薛愫脸上的笑意僵住了:“鸣二哥糊涂了,如今我和弟弟还在服中,贴什么对联。”
曾鸣却从容不迫的从身后拿出一个小卷轴,展开给薛愫看:“这个贴在书房里可雅不雅?”
薛愫定睛一看,只见是幅官绿色洒金对子,一手漂亮的欧阳体楷字,只见写的是“林花经雨香犹在,芳草留人意自闲”倒不似那些俗气的新春纳福,大富大贵的词句。
“典故何在?我书读得不多,自然不懂得,还请教鸣二哥!”
曾鸣笑答:“也没什么典故,不过是前人的诗句里信手拈来凑了两句,倒还对得上。”
薛愫忙让晚霞收去,回头贴在薛恒的书案前,又夸赞了一回曾鸣的字写得好。
曾鸣倒不谦虚,大大方方的接受了,又向薛愫道谢了她送的一匣好墨。
两人坐着说了会儿话,后来丁香过来请他们到明晖堂去。
薛愫回头叫丫鬟,曾鸣却说:“妹妹叫他们做什么,我在旁边服侍妹妹也一样。”
薛愫却扭头道:“鸣二哥越发没个正经,当心姑父听见又要训你。”海棠笑嘻嘻的跑了来扶了薛愫,往薛太太那边去。
因为薛恒那次去古家的事,薛愫一直对曾鸣心存感激,同时又将薛恒托付给他,让他在外面帮忙照看着,所以两人的关系倒比以前亲密了些。
路上曾鸣突然问起薛愫:“初四沈家的酒薛妹妹要去吧?”
薛愫一愣忙道:“难道我说不去,鸣二哥还能帮我想法子推脱么?”
曾鸣笑道:“哈,我不过随口问了一句,没想到你还真不愿意去呀。妹妹难道还没有法子,你不是说句还在给二舅舅持服,不便参加酒宴不就完了么。”
薛愫道:“我何曾不是这么想。只是姑母的意思要让我一定跟去。”
牵扯到薛太太那里,曾鸣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