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闺绣-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钧沉默了下才道:“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想来应该不是特别严重。”沈钧回答得比较谨慎。他只是一个棋博士而已,不像他大哥快要接近权利中心,所以好些情况他也不大清楚。
    薛愫见沈钧如此,便知问不出什么来。
    侯夫人皱眉道:“好了,你们讨论这些做什么。”又问薛愫:“世子他回了家,怎么我不清楚?”
    薛愫道:“世子他累积了,看样子像是几天没休息的样子,才睡了一会儿听说苏老先生请他,这一去就又直接进宫去了。”
    这种种的不寻常,就是侯夫人这样一位深宅妇人也知道宫里出了大事。
    薛愫越发的觉得惴惴不安,今生重新来过,沈家能否躲过那场劫难,她和沈锐或许都不知道。前世的受曾家牵连,她一生坎坷,这一世若再遭不幸,可不是坎坷能概括了。
    薛愫一直介意此事,想要找人打听,却发现从侯爷到沈钧都不靠谱。薛愫只好将竹君叫来询问,竹君这个人倒是有什么说什么,一点也不隐瞒。
    “世子爷遭到了那个副指挥的暗算,差点要了我们世子的命。好在我们世子逃脱了,听说世子的一个部下至今还未找到,传说已经被副指挥给杀了。”
    薛愫大惊,这几日里沈锐遭受过如今的惊险,为何他一点都没有向自己吐露?
    “禁卫军里出了这样大的事,又恰遇在皇上病重的时候,这背后肯定有什么势力。”薛愫几乎已经猜到了那背后的势力是什么,只是她担心的只有沈锐又问:“世子如今还安稳吗?”
    竹君笑道:“少夫人这个就不用担心了,要是不安稳的话世子也没功夫回来看望少夫人呢。”
    薛愫想也是,只是沈锐回来时,她还什么都没来得及问。
    别的事竹君就无从知晓了,薛愫也没有再问下去。只是想到沈锐如今境遇不好,偏偏她现在这样又帮不上什么忙。
    沈锐回宫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了趟长安宫,袁贵妃心急火燎的,沈锐悄悄的将赵王已秘密回京的事告诉了她。袁贵妃诧异万分。
    沈锐道:“娘娘放心,这事知道的人不多,还请娘娘多多留意乾元殿的事。”
    袁贵妃皱眉道:“皇上一早就将敬妃叫去了,只怕齐王也有行动了。”
    沈锐道:“禁卫军那边如今还在我手上,杨相国那边我也派了人过去。倒也不怕,只是希望皇上能够平安渡过这次劫难。”
    袁贵妃垂眉不语,皇上这次发病来得迅猛,一天下来只有两三个时辰意识还清醒,几个御医轮番诊治,见效却甚微。如今得做好万全的打算。
    袁贵妃想,还趁着皇上清醒的时候,能将遗诏弄到手才是要紧。
    袁贵妃还欲和沈锐商议,却通传敬妃来了。袁贵妃暗道她这个时候来做什么,她和沈锐交换了一个眼神。沈锐垂首道:“那么下臣告辞了。还请娘娘放宽心。”
    袁贵妃点头道:“去吧,当心点儿。”
    沈锐颔首应诺。便从别的门出去了。
    袁贵妃整理了衣衫,倒出了偏殿,赶往正殿迎接敬妃。
    敬妃见了袁贵妃便施礼:“贵妃娘娘可还安否?”
    袁贵妃含笑道:“安,劳您挂记着。对了,敬妃不是在皇上跟前伺候着么?皇上的情况可好些呢?”
    敬妃笑道:“看着精神倒比昨日似乎要好些,我还伺候了皇上进了羹汤,等皇上安睡后才过来的。”
    袁贵妃忙说:“能进羹汤了,看来是要好些了。”又主动热情的邀敬妃到内室坐坐。
    两人都维持着得宜的笑容,心下却彼此都明白,彼此说的每句话无不是在打探对方。L
    ps:《珍味田园》求支持!求收,求推荐!

  ☆、第一百八十章 立储

沈锐找了张太医了解了情况。
    张太医有些为难说:“我还是不能亲手给皇上把脉,全是陈太医他们在负责。”
    沈锐沉吟了会子才说:“无妨,你多留心一下便成。”
    沈锐又回禁卫军交代了一番,眼见着天色有些不早了,出了宫,不往别处而去,先去了一趟曾家。
    曾谱如今已做到了翰林院的编修,每日事务日益繁杂,几乎都是掌灯时分才回家。所以当沈锐赶到曾家时,曾谱还没有回来。
    沈锐便去了一趟明晖堂给薛太太请了安。
    薛太太正料理家事呢,不妨沈锐突然来了,又见薛愫并没有同行,倒是惊了一跳,忙忙的招呼他,又问:“世子怎么来呢?愫姐儿呢?”
    沈锐笑道:“阿愫在家呢,我是来拜访姑父的,并不是和阿愫吵了架过来告状的。”
    薛太太便笑道:“你这孩子说话倒有意思,世子肯来我们家走动自然是欢迎的,哪里就疑心起你们夫妻二人吵架了。”心里又想,这个世子倒是能读人心,她还什么都没说,竟然就先说出口了,看来也是不想她他担心,倒是个体贴的孩子。
    沈锐又道:“姑母爱护阿愫,自然怕她受到什么委屈。可是我跟姑母您一样爱护她,更不会亏待她。”
    薛太太听着他一口一个“阿愫”的叫,心想这小两口倒还亲厚,一点也不生分。薛太太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显得慈爱温厚了,又关切起薛愫最近的身体状况,问及时。沈锐皆细心的回答,饮食起居。一样不落。只是最近这几天他都在忙宫中之事,并不知薛愫到底过得如何。成败能否,这几天就能见分晓了。
    薛太太吩咐厨房多做两个菜,要招呼了一坛好酒,想要好好的款待下这位侄女婿。
    两人正谈论着,外面传曾谱回来了。沈锐忙起身迎了出去。
    曾谱见沈锐在家等他,当时有些诧异。
    两人到书房密探。
    曾谱沉吟了下才问道:“我听闻禁卫军出事呢。可要不要紧?”
    沈锐苦笑道:“没想到这点丑事还是遮不住都传到翰林院去了。眼下已没什么要紧的了。”
    曾谱道:“禁卫军事关重大。可疏忽不得。”
    沈锐道:“是呢,小婿觉得压力也大,偏偏这时候还出事。这次找姑父有重要的事情和姑父商量。还请姑父帮个忙。”
    曾谱眉毛微挑:“我能帮上什么忙?”
    沈锐紧抿着嘴唇,停顿了下才缓缓道来:“皇上这两天神情还不错,如今对王爷来说最要紧的是一纸诏书。姑父应该明白吧,小婿就不明说了。”
    曾谱当然明白沈锐的意思。如今他任翰林院的编修这类事和他牵扯原本不大的,只是诏书之类的书写还是他们翰林院的来下笔。他原本只想在翰林院清闲一辈子。没想到如今上了派系的纷争里,再也拔不出来了。
    曾谱道:“这事只怕我一人也努力不下来,还得和内阁的商议下。”
    沈锐点头笑道:“这个小婿是明白的,那边也有我们的人。”
    曾谱还有些犹豫。不过他知道遗诏对赵王而言,甚至是对齐王而言有多么的重要。如今沈家、曾家的命运都系在赵王身上,疏忽不得。
    这里正商议着。外面有个小厮探头探脑的,曾谱皱眉道:“有什么事吗?”
    “老爷。苏老先生求见世子爷!”
    沈锐忙起身说:“快快请他进来。”
    曾谱对沈锐身边这位幕僚还不大熟悉,不多时,只见进来一位四十几岁的中年人,个子高挑,两鬓有不少的白发。戴着四方平定巾,方方正正的一张脸,双目炯炯。面容清癯。身着一袭烟灰色的道袍,神色有些仓促。
    苏星向曾谱行了礼,恭谨道:“久闻曾翰林大名,今日有幸一见实乃我荣幸。”
    曾谱忙虚扶道:“先生客气了。”
    苏星又夸赞了两句:“如今京中谁不知曾翰林学识渊博,是有名的大儒。将来还要请教曾翰林一二。”
    两人客套了一番,沈锐才按捺住性子问道:“我吩咐先生的事如何呢?”
    苏星犯难道:“如今出不了城了。”
    “出不了城?我不是给了你那块腰牌么,难道也不管事?”
    苏星忙道:“守城的已经换了人,是范楷。”
    沈锐听说便有些丧气,他没料到杨相国的人行动这么快,如今外面的人轻易进不了,里面的又出不去,也不知翠烟山庄那边是否还安定。沈锐就有些担心展长史,忙问:“展长史呢?”
    苏星道:“展长史倒先出去了。”
    沈锐道:“那倒还好。”他眉头深锁,不由得替赵王担心起来,要是这一次再让齐王捷足先登,那么不是又重演上一世的悲剧么?
    薛太太那边遣了丫鬟过来请曾谱和沈锐过去用饭,沈锐此刻哪里有心情陪着曾谱小酌,便起身告辞:“姑父,小婿还有要事要忙,不敢久留了。眼下风声紧,只好告辞。”
    曾谱知道沈锐的难处,便道:“好吧,我也不留你了。路上当心,要不我派人送你们回去?”
    沈锐道:“这个就不用麻烦了。替我向姑母说声抱歉。”
    这里薛太太去请了曾鹄和曾鸣兄弟俩过来作陪,招呼了一桌子的好酒菜,张望了好一阵却见只曾谱回来,并不见沈锐的身影,便问:“世子呢?”
    “他回去了。”
    “回去呢?我还说招呼他好好用顿饭的,怎么这么着急?”
    曾谱心下有些不耐烦:“他事多,哪里有那么多的空闲。”说着又看了眼儿子们,说道:“你们一个个的也给我争气一点。
    曾鹄丢了官,如今赋闲在家,家里的铺子他也懒得打点,加上和鹄大奶奶夫妻关系不睦,过得很是颓废潦倒,曾谱也懒得管他,毕竟都是当爹的人了。曾鸣落榜之后,在父亲面前更是显得有些畏手畏脚。曾谱看着两个年长的儿子,跌足哀叹,他教子无方!
    沈锐并没有回家,匆匆的赶往了宫中。
    苏星则替沈锐奔波打点。
    皇帝的情况时好时坏,如今已几日没有上朝,下面的递来的奏章已经堆满了御书房的书案。
    内阁学士们一并向皇上进谏,曾谱作为翰林编修也去了。皇上看着精神还好,当近臣们向他建议时,他有些恼意,要不是身边的冯宛劝着当时就发了怒火。
    可是当他一人静下心来想这事的时候,发现自己也逃避不了,自己的身体也还不知能不能熬过这一关,倘或自己真的挺不过去了,剩下的这个摊子如何办。想想几位皇子,皇帝权衡之下已经有了眉目,是立老三还是立老四,是立长还是立贤?皇帝突然想起赵王十几岁的时候跟随部队出征的事,那时候他还真的什么都不怕,一身都是胆子,要不是沈锐从敌军中将他救出来,或许就失去这个儿子了
    皇帝回想起儿子们以前的那些事来,目光渐渐的变得深邃起来,左右为难之际,渐渐的胸中也有了答案。
    皇帝叫来了冯宛吩咐:“把杨相国和曾翰林叫过来。”
    冯宛一怔,心想皇帝这是拿定主意呢?只是他也不敢妄意揣测圣意,只好吩咐人将两人又给请回来。
    曾谱心里明白,皇上之所以又叫回了他们,便是下定决心了。
    皇帝只留下了杨相国和曾谱,其余跟前侍奉的太监宫女统统都赶了出去,门窗紧闭。
    冯宛立在阶下等候使唤,整个心思都悬在门内。也不知那位主子到底做了如何的决算。没过一会儿,杨相国和曾谱都出来了。曾谱是赵王的人,这个冯宛自然清楚,便又去看杨相国,却见杨相国一脸的茫然,冯宛心里嘀咕,这是什么意思?他又看了眼曾谱,脸上同样让人不明所以。这下冯宛更加糊涂了。
    杨相国已经和曾谱话别了,冯宛赶紧上前去,低声和杨相国道:“相国请留步。”
    杨相国转过身来,微微的向冯宛摆手。冯宛大愕,这么说皇上属意的是赵王?!杨相国又道:“圣意难解,我也不知道。”
    冯宛这又一想,莫非是还没定下来?
    第二日,从宫中便传出了皇帝已秘密立储,诏书写在一锦匣里,放在乾元殿的匾额后面。至于诏书上写的是谁的名字,除了皇帝本人,谁也无从知晓。如今储位已定,虽然还不知晓人选是谁,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人心。
    沈锐对于皇帝的这个做法有些疑惑,只好再次上门找到了曾谱询问情况。
    曾谱却说:“皇上只是给我和杨相国说明了他要秘密立储,诏书放在锦匣里,放在乾元殿的匾额后面,至于属意哪位皇子确实没有半点的吐露。”
    沈锐想到这位皇帝多疑谨慎的性子便笑了:“这样也好。”
    曾谱却不放心:“要是立的是齐王,赵王该如何?”
    沈锐笃定的说:“不,我们王爷已经胜券在握了。”
    曾谱满是疑惑,沈世子应该也不知晓那诏书上写的谁,为何他那么笃定?L
    ps:新书《珍味田园》求支持!

  ☆、第一百八十一章 更替

ps:为新书呐喊一声,记得支持《珍味田园》哦,虽然现在还很瘦,但是可以慢慢养肥!
    范楷把守了城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