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不是做和尚的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生不是做和尚的命-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这些人一旦逃了,这税就成了空税,可朝廷要收的还不能少,你说得怎么办,那当然是从下面再找回来,就得再找名目加税,如今的青苗税、头子钱、义仓税、农器税、牛革筋角税、进际税、曲引钱,不就这么逐渐来的么。你现在觉得箱子里的册子多么?”
林正看着这些账册,咽了咽唾沫,说:“所以说,虽然这税法变了,可税其实一点都没少交!”
王儒听了,抬起头,说:“你脑子在想什么,这无论怎么修改税法,都是为了增加税收,增加国库,怎么可能让税变少。”
林正想起以前学的,不由说道:“可这两税法当初提出的时候,不是为了让富人多交么。”
“是啊!”王儒斜了林正一眼,说:“可那些富人,多的是法子不交或者少交,而穷人,不但没少交,还不得不多交。”
林正刚想开口,王儒却烦了,直接说:“你想想,天下就那么些地,可每次改个税收,就能增加国库,那增加的钱,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下面收上来的!”
王儒说完,突然觉得自己说的有些多了,不过想到这些话哪怕林正传出去也没什么,反正哪里都这样,就直接抛到脑后,接着算自己的账了。
而林正,却如遭雷击,直接愣在那,他刚才其实本来想说那几次有名的变法的,想到当初背的是“减轻农民负担”,可想到在这“减轻农民负担”之前的增加了“国库的收入”,林正突然觉得有些讽刺,又想到当初自己每次背到谁制定了什么税法,觉得那个人是多么多么厉害,多么多么为百姓考虑,简直是一代名臣!
而此时,林正心中不断的闪过一句话:
我好傻,我好傻………
作者有话要说:八凉腿:O型腿的地方方言。
2006年,中国取消农业税,近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彻底被废除。

第十二章

王儒打了一会算盘,抬头看着林正还站在箱子前发呆,直接叱道:“发什么愣,还不快干活!”
林正听了,这才回过神来,忙从箱子里先拿了几本,就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开始算。
林正一手翻着账册,一手打着算盘,算了一会,果然发现账册中有王儒所说的空账,而且还不少,不由有些心惊,要知道他这才算了几页,就出现空账,那后面,岂不是更多。
有心想问一下王儒,不过想到王儒现在正是心烦的时候,林正只好按捺下来,接着打自己的算盘,打算等算完再问。
可是算着算着,林正就把这事忘到一边了,因为这账册实在太难算,不仅名目繁多,记的也五花八门,哪怕林正小心的不能再小心,还是时不时的出个错,弄的他不得不重算。
所以等到傍晚散值的时候,林正直接顶着两个蚊香眼回去了,至于别的,早被他忘的一干二净了。
………
回到家后,林正看到茅屋外静悄悄的,不由有些奇怪,走进茅屋里,看到慧儿正坐在绣架前刺绣,就问道:“张叔呢?”
慧儿抬起头,手上不停的说:“爹和李家村的那些人正在盖房子呢!”
“可门外没见到房子啊!”林正说道。
“里正给划了地基,在村最前面一排,爹去看了,说是好位置,离村里的水井和路近都近,爹就同意了,带着人去那盖了。”慧儿说道。
林正一听乐了,这张松可真有能耐,在村里盖房子,可比在这荒郊野外盖房子强多了,也不知道张松怎么忽悠的。
说曹操曹操到,林正刚想着张松,张松就推门进来,看到林正,说:“回来了。”
林正点点头,问道:“我听慧儿说,里正给咱划地基了?怎么回事?”
张松正想给林正说这件事,就笑着道:“当然是拿个不用花钱的东西做人情呗!里正本身就管着村里分地和分地基,地可是值钱的东西,他不好明着弄,可这地基,还不是想怎么划都是他说的算!”
林正一想,顿时明白这里面的道道,就说道:“看来这里正,铁了心的想把我们拉到村里去。只是不知道这里正到底图什么?”
张松说道:“这个我去打听了,这李家村,虽然是这方圆几里最大的一个村,可也不知道这村是风水不好,还是人笨,整个村,居然一个有能耐的人都没有,旁边比李家村小的田家村,人家甚至还有个秀才,村里有个什么事,人家秀才还能为村里到衙门说说,所以听到你在衙门,里正可不是动了心。”
林正听了,倒放下心来,如果只是想让平时帮忙递个话,帮个忙,这倒没什么,毕竟他们如今落户在村里,村里真要摊上什么事,他们也不可能幸免。
所以其实从他们落户到村里,有些事就绑在了一起,张松只怕也是看透了这些,才直接应下的吧,毕竟不要白不要。
林正和张松正说着话,王大胖手里就拎着一大把粽叶进来,看到大胖,林正有些惊讶,说:“大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王大胖把粽叶放到盆里,说:“再过几日就是端午了,人家都回家过端午了,酒楼这几天也没什么客人,于是掌柜的就从今天下午打烊,等端午后再开。”
“那你手中的粽叶?”林正问道。
“掌柜的发的,还给了一包蜜枣,每人十文,算是过节的赏钱。”大胖有些开心的说。
“恭喜!”林正说道:“不用干活还有赏钱,难怪大家都喜欢过节。”
“也是东家大方。”王大胖说道。
林正又把村里给地基的事给王大胖说了,王大胖听了,顿时高兴的说:“还有这等好事,小林,还是你厉害,要不是你,我们还得住在这荒山野岭呢。不行,这样的好事一定要庆祝一下,正好我这有粽叶和蜜枣,家里也有米,今晚我们包粽子庆祝一下吧!”
张松听了嘴角抽了抽,说:“你不就是等不及到端午再吃么,把理由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干什么!”
林正和慧儿听了,在一旁偷笑。
王大胖被戳穿,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反而说:“早吃也是吃,晚吃也是吃,反正都是要进肚子的,再说粽叶过两天也不新鲜了,还不如现在就吃呢!”
林正几个人一听也觉得有理,粽子也不一定非得等端午再吃,再说这粽叶要是放上两天,确实也不大新鲜了。
王大胖一看几个人有些意动,立刻端着盆子往外跑,边跑边说:“我去包粽子!”
林正几人听了,顿时哭笑不得,不过也跟着出来了。
王大胖在池塘洗干净粽叶和米,端着回来,看到林正几个人在那站着,就说道:“别光站着,来帮忙啊!”
慧儿很自然的走过去帮忙,林正有些好奇,也走过去,张松却朝远处树林走去。
林正看着大胖和慧儿熟练的理着粽叶,然后放米,放蜜枣,再包上,一时有些手痒,就也拿起几个粽叶,学着大胖和慧儿的动作尝试着想包一个。
林正真正包的时候,才发现看着大胖和慧儿弄的简单,可等自己上手的时候,却发现难的很,尤其是这粽叶,在大胖和慧儿手里老老实实的,可在他手里,不是漏米就是包不成个。
等林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包了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粽子,不由拿着对大胖和慧儿显摆,说:“粽子看来也不难包嘛,我一学就会!”
慧儿看到林正包的粽子,却噗嗤一声笑了,说:“错了错了,你包的这个不行!”
“哪里不行?”林正疑惑道。
慧儿接过林正包的粽子,熟练的解开,把里面的米倒出一些,又重新包上,说:“你看,我们包的粽子米都是放了一小半,可你包却放的满满的,要知道这可是生米,煮熟了可是会胀的。”
林正想起平时做米饭,一碗生米可以蒸出三碗米饭,顿时大窘,果然生活处处有学问。
有了慧儿的指点,林正包了几个,很快就熟了,三个人一起包,没用半个时辰,就包了一大盆粽子。
而张松也回来了,手里拿着几个野鸡蛋,放到盆子里说:“这样就更好了。”
林正对张松笑着说:“还是张叔想的周到。”
众人虽然包好了粽子,可煮粽子是个费时间的活,时间短了,不光米不容易熟,粽叶的味也进不去,看着如今天色已晚,王大胖就决定先做点别的吃,等吃完晚饭,再煮粽子。
等吃完晚饭后,王大胖就开始煮自己心心念念的粽子,煮了一个时辰,王大胖还担心不够入味,就把粽子放在锅里闷着,然后回去睡觉了,想着明天早晨起来正好拿着粽子当早饭。
结果第二天早晨,林正还没起床,就听见外面传来一声惨叫,吓得忙披着衣裳就匆匆的从茅屋中出来。
然后就看到王大胖手指着空空的锅,暴跳如雷的说:
“哪个天杀的王八蛋偷了我的粽子!”


第十三章

王大胖那一声惨叫,直接把张松赵硅林正三人从床上惊了起来,三人披着衣服匆匆跑出来,就听到大胖在那破口大骂偷粽子的贼。
粽子还会被偷?
林正不敢置信,直接走到锅前,仔细看了看,锅里只剩下一点煮粽子的水,果然一个粽子都没有!
相比于林正和王大胖的大惊小怪,张松走上前,看了看灶台周围,了然的说道:“果然是被偷了,应该是村里的那些小孩干的。”
林正和王大胖立刻转头看着张松,王大胖迫不及待的问:“哪个兔崽子偷的?”
“这我可不知道,”张松摇摇头说:“不过应该是早起割草的那些孩子。”
“为什么是小孩干的?”林正皱了皱眉头,问道,大多数时候,他并不愿意无根据的怀疑孩子。
“肯定是孩子,而且还不大,要不人家偷的就是他的锅而不是粽子,要知道,他的锅可比粽子贵多了。”张松说道。
林正恍然大悟,对啊,要是真的小偷,肯定偷那锅,毕竟那粽子可是连锅的零头都不到。
“那现在怎么办?”王大胖忙问张松。
张松叹了一口气,说:“自认倒霉呗,那些孩子天不亮就到地里割草喂猪喂鸡,本就是空着肚子,看到这有粽子,怎么可能忍得住。你那粽子,到他们手里,还不是直接进肚子,现在说不定早消化没了,你上哪找去。”
赵硅也上前,很平常的说:“以前在庄子上,就经常听到旁边村里端午前夜有丢粽子的,你们两个从小在寺里,才不知道,我和老张也是一时疏忽,忘了提醒你们。”
王大胖和林正对视一眼,感情这事很平常,不过王大胖有些不甘心,对张松叫道:“张叔。”
张松摇摇头说:“不用叫我,我也没办法。唉,都是穷闹的!”
王大胖顿时泄了气,甚至连早饭都没心情做了,直接回茅屋躺着梦他的粽子去了。
张松三人一看傻眼了,他们的早饭还没着落呢,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没过一会,昨晚在里正孙女那借宿的慧儿回来,听到王大胖因为太过伤心而罢工,就挽了袖子,帮众人做了早饭,众人顿时感动的热泪盈眶。
众人吃过早饭,就纷纷去干活了,至于王大胖,反正他呆的酒楼今天打烊,他也不用去干活,众人就由他在床上躺着了。
林正到了衙门,看着桌子上还没算完的账册,顿时一阵头大,不过再难也得算,只能硬着头皮接着算下去。
王儒还是卡着点卯的点才来,一进来,就对林正吩咐到:“小林,把我昨天写的单子给师爷送去,让他看看,等他批了,你就拿着单子送给库房的管事,他好照着发钱。”
“是,”林正忙放下手中的活,从王儒桌子上拿了昨天他算好的单子,就往衙门师爷住的地方去了。
由于林正之前就经常被王儒叫着跑腿,所以衙门里的人对他也熟,师爷门口的衙役看到是林正,就笑着说:“又替王先生来给师爷送东西?”
林正点点头,说:“师爷让先生算端午过节的赏钱,先生算完了,让我送来。”
衙役一听,忙帮林正把门打开,边开边说:“早就等着端午的赏钱下锅了,师爷正在里面,你快去。”
林正看了,笑着说:“衙役大哥,我来了这么多次,你倒是头一次开门这么快。”
衙役对林正摆摆手,说:“快去快去,别在这耽搁时间。”
林正笑了笑,拿着单子进了师爷的院子。
进了院中,林正轻车熟路的往正房走去,衙门虽然有师爷的住处,不过师爷的家小其实并不在衙门,只是师爷在衙门落脚的地方,所以找人只去正房就可,倒也容易。
到了正房,林正看到门口的仆从,刚要上前,让仆从帮忙进入通传,就看到一个人从里面走出来,林正定眼一看,顿时大惊,忙让到旁边站好,行礼道:“太爷!”
出来的人正是泗水城的县太爷陈经,陈经看了林正一眼,依稀记得林正是账房一个跑腿的,也没在意,直接背着手走了出去。
林正看着陈经没注意到他,松了一口气,这才让仆役进去帮忙通传。
得知林正是来送端午赏钱单子的,师爷也没晾林正,直接就让他进去,看着林正递上来的单子,师爷大体看了一下,没什么问题,就直接批了,然后递给仆从,让他送给库房的管事。
等仆从走后,师爷就对林正问道:“王儒那家伙开始算夏税了吗?”
林正知道师爷这是对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