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很多劝进的,说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希望李明早日登基,如果有一件黄袍,可能都会直接披在李明的身上,那场面简直无耻到极点。
李明和林华等人听着这帮不要逼脸的大明士大夫,心里都为崇祯感到悲哀。也非常后悔站在这里,看来宋涛离开是明智的选择。
等到一帮人说得差不多了,李明才笑着道:“我相信诸位之言,也是发自肺腑。如今中原纷乱不堪,百姓流离失所,远东也是初入中原,国家政务还需诸位鼎力相助。”
听了李明的一番话,这帮大明官员顿时激动的不能自已。看来远东占据中原,还是离不开他们这些士大夫的帮助,希望他们继续处理国事政务。
所以一帮大名官员都长出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大石也算是落了地。
只要远东给士绅阶层机会,那这帮大明的士大夫真不在乎谁坐天下。反正历史都是这些文人写的,历朝历代修史,指鹿为马、颠倒黑白都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华夏历史上铮铮的士林风骨数不胜数,可金戈铁马、开疆扩土的百战将军却少得可怜。
如今大明最不要逼脸的就是这帮士大夫,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事情,干得理所当然,把各种屎盆子统统都扣在了阉党和昏君的头上。殊不知他们和阉党、昏君都是一路货色,谁也别笑话谁。
于是这帮大明的官员,也变得更加的无耻,对远东又是一番歌功颂德,拼命的诋毁前朝,甚至破口痛骂崇祯昏君无道。
李明和林华等人,看着眼前丑态百出的一幕,心里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他们都暗自庆幸,远东没有过早的进入中原,而是默默的埋头发展了十余年,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出大批忠诚于远东的基层管理干部和骨干。
如果把天下再交给这帮士绅阶层,那真就是换汤不换药,完完整整的复制了一个大清国,不出百年,天下从上到下还得彻底烂掉。
到那时候,西方殖民者彻底崛起的那一天,同样会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华夏民族必然再一次陷入几百年备受欺凌的悲惨命运。
李明深吸了一口气,他真的没时间和这帮不要逼脸的大明官员在这里扯淡。
于是他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远东初入京城,为了稳定京城的局势,我希望诸位的大力支持,也希望诸位各司其职,帮助远东暂时管理京城的各项事务。等京城局势稳定之后,远东再与诸位共同商讨国家政事。”
李明的话音刚落,这帮大明官员顿时像打了鸡血似的,浑身上下热血沸腾,全都暗自庆幸这次开城迎降太明智了,也押对了宝。
如果他们拼命的表现,没准还能混个从龙之臣当一当呢。到那时,新朝必将有他们这些人的一席之地。
于是这帮大明官员也纷纷告辞,并拍着胸口保证,一定帮着远东管理好京城,还要印发檄文传徼天下,让大明各地归心远东。
好在远东公司这些人来自未来,深知这帮士绅阶层的嘴脸。要是一般人,还真扛不住他们的这一套。就算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一番话,到了士大夫的嘴里,也能说得慷慨激昂,让人听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等这帮大明官员离开之后,大家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林华摇了摇头道:“我算是见识到大明文人不要脸的一面了,真是无耻至极啊,大明还没亡呢,他们就开始拼命的诋毁前朝皇帝,不知道崇祯要是听到他们的这番话,会不会直接被气死。”
强权胜也苦笑着说道:“说实话,我觉得他们真的不如我们远东情报部的那个范文程。虽然范文程在历史上是大汉奸,但是人家起码是真小人,不是道貌岸严的伪君子。
李明笑了下道:“我们不管他们是伪君子也好,真小人也好,还是先哄着吧。反正远东公司是不会用他们的。”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我们要进宫了
这时,宋涛也回来了。他哈哈大笑道:“哈哈……怎么样,刚才这帮人,让大伙恶心了吧。还是爷有先见之明,眼不见心不烦。”
大家听了他的话,纷纷向他描述刚才的情景,把宋涛弄得一身的鸡皮疙瘩。他也没想到这帮人能如此的不要逼脸。
这帮大明的士绅官僚,当然不能说都是不学无术之徒,历代名臣良相也有很多。但随着明末清流的崛起,一帮只知空谈的清流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大明朝就变得开始扯淡了。
尤其是崇祯期间把持朝政的东林党,正事几乎没干几件,口号倒是喊得挺响,然后就是无休无止的党争,弄得大明各地混乱不堪,天下岌岌可危。
其实顾宪成成立东林书院的初始目的好的,但随着一些所谓的文人君子,发现想要当大官,就要做清流,而做清流最好的办法就是变成东林党,而变成东林党也很简单,就是喊着圣人之道,不是东林党的人,无论治国之道对与不对,都是错。
强权胜想了下道:“司令员,我们远东对大明士绅基层不准备清算吗?他们就是一群祸国殃民的蛀虫、硕鼠,难道我们就真的不采取一些措施吗?这帮家伙家家户户富可敌国,那可都是他们从天下老百姓的身上剥削来的,说他们吸血鬼也不为过。”
宋涛一听就来了精神,急着说道:“哥们,我的意见就是对他们彻底进行清算。当年李自成进北京的时候,虽然手段偏激暴虐,但是却从这些人的身上敲出了数千万两银子。我们不用学李自成的那么残暴,随便对这帮家伙上一些手段,也能从他们身上抠出大笔的银子和粮食。”
李明笑了下道:“李自成他们就是一群流贼,虽然成立了大顺政权,但依然改变不了贼寇的本质。历史上李自成进了北京城,进城不久就令刘宗敏“追赃”。刘宗敏就是个农民,他不分青红皂,直接下令:“以官第献银,一品必须献银累万,以下必须累千。痛快献银者,立刻放人;匿银不献者,大刑伺侯。”
然后准备了数千套夹棍,一时之间,棍杖狂飞,炮烙挑筋,挖眼割肠,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刚才那个内阁大学士陈演,家中地下藏银数万,院子土下全是白银,被夹棍收拾的凄惨无比,最后也难逃满门被杀的结局。还有那个内阁大学士魏藻德更惨,被折磨了六天六夜,最后脑袋被刑板夹裂,脑浆流出而死。满门被杀不说,家中女眷也被流贼送入军营****致死。”
他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我们远东当然不是只知道破坏的流贼政权,进入中原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定各地的局势,抓紧生产建设国家。所以对大明的士绅阶层,只能采取温水煮青蛙的政策,一边安抚他们的情绪,一边开展地方基层工作,把广大的底层百姓争取过来。
只要我们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拥护,我们就有了与大明士绅阶层斗争的基础,然后逐步掌握地方基层的管理权,剥离士绅地主阶层的权力。比如说纳税,远东可没有士绅不纳税的说法,而且远东是土地政策是地越多,纳税纳得越多。到了那时候,这些大明精英守着再多的家财,也不够他们挥霍的,不出几代都得败坏的干干净净。”
林华听了李明的话,也深有同感的点头道:“我觉得这样的政策更稳妥,至少在我们远东入主中原的初期,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士绅官僚集团和地方传统势力的阻力,保证社会的稳定。几年后,等我们逐步在中原站住了脚,得到了广大底层百姓的支持,那士绅官僚集团和地方传统势力,就是我们案板上的肉,想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
强权胜也赞同的说道:“嗯……这样一来,这些蛀虫、硕鼠势必会坐吃山空,他们没有了吸血的能力,再大的家财也坐吃山空,他们剥削来的银子,早晚有一天也会还之于民。”
宋涛还是感觉不甘心,他想了下道:“那也不能轻易绕过他们,至少那些平日里为祸乡里的土豪劣绅,还有地主恶霸,我们不能手软。”
李明笑了下道:“我们占据中原的初期阶段,会奔着不扩大、不株连的政策,打击处理一批民愤极大的土豪劣绅,主要是为了震慑各地的士绅阶层,让他们知道我们远东手里是拿着刀的。还要严厉打击各地的黑恶势力,扫清那些城狐社鼠、嘎杂流痞,狠狠的杀一批,但也是仅此而已,不能在社会上造成恐慌情绪。”
宋涛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哈哈大笑道:“最好把罪大恶极的都杀了,再把那些罪不至死都送到海外做苦力,或是让他们祸害其他民族。”
他们聊得正火热呢,几个远东军的骑兵跑了过来,向李明汇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皇宫紫禁城一个城门的守军,派人出宫与远东军进行接洽,希望开城纳降。
李明听了笑着说道:“还真被宋涛说中了,看来紫禁城的守军真坐不住了,这才多一会儿啊,就有人想开城门纳降了。”
他的话音刚落,部队就相继来报,说皇宫紫禁城其他几个城门的守军,也都有投降的意愿,希望开城引远东军入城。
面对如此的情况,大家也都苦笑不已。
看来这帮最忠诚于大明崇祯皇帝的一批人,到了这种时候,也不管什么忠诚与否了。他们现在更在乎的是能否让自己活下性命,也不愿意再为大明王朝陪葬了。
李明笑了下,然后沉声说道:“命令部队尽快与皇宫内的守军接洽,争取尽快拿下大明皇宫。我们也去大明金銮殿,尝一尝坐龙椅的滋味,如果崇祯还活着,就跟他好好的聊一聊。”
大家听了李明的话,全都激动的大声响应。
“对了,部队进入大明皇宫以后,一定要谨守军纪。对紫禁城内的各种设施要爱护,对宫内的太监宫女也不得欺侮,谁要是犯了军法,别怪我杀人。”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崇祯
随着紫禁城内各个城门守军的陆续投降,远东军的大批骑兵也杀气腾腾的冲进了大明皇宫。紫禁城内的守军早就没了抵抗之心,密密麻麻跪的到处都是。
面对在紫禁城内呼啸来去的远东骑兵,紫禁城内的太监和宫女更是被吓得四处奔逃躲藏,哭喊声、哀嚎声不绝于耳。
远东军各部队进入紫禁城后,迅速占据了皇宫的各个主要位置,然后部队化整为零,逐屋逐室进行扫荡,将隐藏在各处的溃兵、太监和宫女驱集中在各个广场看押。
李明和宋涛等人则是下马步行,一路来到了皇极殿前的广场。此时宫内的溃兵、太监和宫女正在被远东军押解到此,显得极为混乱。
大家看着这个巨大空旷的皇极殿广场,和现代社会的故宫相比,这个时代站在这里,更能体会到华夏帝皇的威严,甚至心里都下意识的升起一股想要朝拜的冲动。
“以前我北京故宫我也来过几次,怎么和今天感觉不同呢。”宋涛双手叉腰站在广场中间四处观望,还满脸疑惑的说道。
旁边的林华笑着道:“当时你的心境是来旅游观光的,现在你是以一个征服者的心态进入紫禁城,感觉当然不同了。”
李明也笑着道:“以前的北京故宫那已经是百余年的岁月沉积,变成了一座文物古迹,可现在这里,才能算是真真正正的紫禁城。自永乐时代起,大名历代皇帝都住在这里,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帝皇之气。”
宋涛想了下,突然问了句:“你们说崇祯皇帝现在干什么呢?按照我们远东军进城后的攻击速度,我估计崇祯是出不了紫禁城了,那他就算是上吊也不会在煤山那棵歪脖槐树上了吧。”
他的话音刚落,远处几名远东骑兵快速的向这里冲了过来,距离李明百余米的位置翻身下马,急火火的跑到了李明的面前。
为首一人是远东西北军骑兵师的一名营长,他气喘吁吁的说道:“报告司令员,我部在搜索紫禁城御花园的时候,发现了崇祯皇帝……”
旁边的宋涛,没等那名营长说完,就急切的问道:“你们抓到活的了吗?”
那名营长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在一棵树上吊死了。经过皇宫里的太监反复辨认,最后确定了崇祯的身份。我们赶到时,曾让卫生员对他进行了急救,可时间耽误的太久了,最后并没有救活他。他旁边还有一个人,据宫里的太监辨认,是崇祯最信任的大太监王承恩。”
李明听了对方的话,莫名的生出一丝惆怅,心里也感觉有些空落落的。
他叹了口气,然后沉声说道:“看来崇祯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啊,命令部队在紫禁城动员一批太监和宫女,组织他们吧崇祯皇帝的遗体好好收殓一番……厚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