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榆次县城边上也有汾水的支流,军委会为了这次行动派出了大批的内河机帆船,第二大队所获的物资,也都在第二天天黑前如数装船运走了。
榆次毕竟距离大明九边的山西镇仅有三百余里,虽然宋涛连夜破了榆次+,县城,但是第二天搬运物资的过程中,动静闹得实在是太大了,使得榆次附近的百姓为了躲避流贼,都惊慌失措的逃到了太原,将流贼破了榆次的消息报告给了太原府衙。
太原府的几位老爷马上快马向山西军镇求援,并派出了千余名的兵将驰援榆次,没想到前来救援的明军还没到榆次呢,就被宋涛布置的两个连海外旅和一个骑兵连,打了个伏击,一千多明军顿时就被打散了。逃回太原的还不到百人。
一百多远东骑兵甚至追到了太原城下,耀武扬威了一会儿,然后又撤回了榆次。太原上下看到流贼如此凶悍,连忙紧闭城门,等待山西镇的援兵南下救援。
一时间太原周围狼烟四起,附近的百姓纷纷逃进屯堡、乡堡结寨自保。甚至连就藩太原的晋王府都被惊动了,晋王也被这一股流贼吓到了,他着人再三勒令山西镇的边军救援太原府。山西镇的边军也懵了,赶忙调集了数千援兵,立即南下驰援太原府。
就在太原周围一片风声鹤唳之际,宋涛带领着第二大队,已经顺利的将物资搬到船上运走了,然后率领部队乘船离开了榆次,进入汾水沿河南下。拐入胜水进入了吕梁山区。
参与此次任务的山西游击支队的其他几支部队,倒是非常顺利,都顺利的押运着物资,利用晋中汾水的支流纷纷回到了吕梁山区。
当第二天山西镇的援兵赶到太原的时候,攻破榆次、太谷、介休、祁县、平遥、平阳等县的流贼,早就没了影子。此次流贼的动作非常快,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同时突袭了晋中盆地的几个县城。并把这些地方的物资搜刮一空。
数个县城的县令,也都因为失地之责。先后悬梁自缢,无数晋商纷纷跑到太原府嚎啕大哭,痛述流贼的残暴,数代积攒的财富被流贼抢了个干净。
边军在晋中地区四处搜捕流贼,又把这里祸害了一遍,才心满意足的收兵。但晋中地区新崛起的一路流贼。却顿时在山西打响了名号,匪首“擎天柱”还在各个县城留了名,让山西各地的大户和富商都紧张了起来,就连晋王、代王和谷王都害怕了。
这伙流贼太绝户了,战斗力又十分强大。瞬息之间就连破了几座县城。更让人畏惧的是他们刮地皮的能力,不同于一般的流贼,破了城就纵兵肆虐,而是专找富户商户下手,只要被他们盯上,保准家财被刮地三尺的扫荡干净。
吕梁山,中国山西省西部山脉。北北东走向,南北延长约400公里。吕梁山位于黄河与汾河之间,黄河水系流域面积13760 km,汾河水系面积7228km。
远东在山西建立的吕梁山根据地,就选在了晋中盆地的西部,孝义县以西两百多里的一片山区。吕梁山东侧的水热条件相对优越,发源有汾河的干流和部分支流,是汾河的主要水源区。历史时期山区森林茂盛,植被类型多样。这里山高林密,又有汾水支流胜水做为水道,便于公司对这里的支援。
抗战时期,以吕梁山为根据地延着黄河屏障延安的吕梁根据地,就在这片地区。当年的八路军一一五师直属队,以及三四三旅,就曾在这里开展游击作战,创建根据地。
胜水河边的一处简易码头,无数内河机帆船密密麻麻的聚集在这里,每艘船上都装满了物资,大批民兵正在这里忙碌,将船上的物资搬运到岸边,然后用马车运往附近的根据地。
这里人烟稀少,交通环境更是极为恶劣,上山的山路非常的陡峭。根据地组织流民和民兵修建了一条上山的简易各路,做为根据地通往外界的通道。但是物资上山却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尤其是这次行动缴获的大批物资,运送到根据地所在的大山里,光凭着一万多人手挑肩扛,根本不现实。所以根据地在建设之初,李明就和大家集思广益,最后在这片陡峭的山地,建立了一条简易的索道,做为根据地运送物资的通道。
这条索道分三段,每段都配备了一套蒸汽机组。公司派来的工业小组的员工,将三组大型的蒸汽机组安置在陡峭的山地之间,用圆木搭成巨大的木架,利用蒸汽机组做为动力,采用钢丝绳和滑轮组,建设了这条运送物资进山的简易索道。
索道利用蒸汽动力,可以将装载五吨的载物平台,缓缓的输送到山上,在每段索道的终点都有负责搬运货物的民兵,往复三次就能将五吨物资运到山上的根据地。
当初为了建设几条进山的索道,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还调来了几艘飞艇进行支援。光是摔死在山下的流民,就达到了十几个。足足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这一条简易的进山索道建设完毕。(未完待续。。)
ps: 感谢初心如莲、(稻草人)、lminiy、自比猫潇洒、远晰的月票支持。
正文 第七百四十三章 山西(十一)
这条进山的索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运转还算平稳。工业小组还对三段索道进行了改进,消除了一些隐患,并加固了支撑索道的木架基座,保证了索道运转时的安全。
当然,这个进山索道也有着不少的缺点,运送货物的载物平台行动的速度比较慢,因为地理环境复杂的原因,索道为了适应地形,只能分三段建设,运送一次货物必须要经过三次转运,才能将货物最后送达到根据地。而且雨天、风天、雪天等恶劣气候的时候,索道也无法运转。
即便这样,有了这条进山索道,运送物资进入根据地的速度也大大的加快了。这条索道不光可以运送货物,还可以运送人员,一次最多可以装载二十余人上山。在根据地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将人员送至山上。
带动索道的蒸汽机组所需的燃料煤炭,都是从附近发现的一处煤矿运来的。山西这个地方就是不缺煤,吕梁山两侧就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根据地工业小组的员工,很容易就在附近寻找到了一处煤层较浅的露天煤矿。
虽然这个露天煤∝∧,矿的储量,并不是很丰富,但根据地对煤炭的需求也仅仅是冬季供暖使用。根据地的蒸汽机并不多,也没有什么大的企业,所以这个小型的露天煤炭,已经足以满足根据地近几年的使用需求了。
这个小型的露天煤矿就在吕梁根据地的附近,这里也建设了一条小型的索道,几千名流民正在这里日夜不停的忙碌,不断将煤炭运送到根据地,满足根据地的今冬的煤炭需求。
吕梁根据地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如今已经初具规模。这期间。李明和周林、吕永仁等人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好在根据地不缺劳工,民兵和流民都是最好的劳动力,为了每天能吃饱饭,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涨。
这些流民都经历了灾荒,极度饥饿的状态,令他们至今心有余悸。在这个大灾的年月。找到个能管饭的地方真的不容易,大家生怕因为偷懒被赶出根据地。
虽然根据地为流民提供一日两餐,但根据地的规矩也很多,条条框框加起来有几十条。只要违反了就会受罚,严重的会被赶出根据地,这个时候一旦离开了这里,结局只能是饿死。所以根据地的管理工作很好做,流民情绪也非常稳定,基本没有偷懒和怠工的现象发生。
马上就是冬天了。根据地今年两万多官兵和流民越冬的各项工作,必须要在冬天来临之前全部准备完毕。首先就是根据地越冬住房的建设,好在着山西地区,有着大面积的黄土层,根据地的越冬房屋都可以采用窑洞做为根据地越冬的房屋。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汉族劳动人民的象征,也是中华民居史上一个古老的建筑形式,被誉为“东方一绝”。地处黄土高原东部的山西省。黄河流经大半个省境,沿岸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梁峁纵横。
深大一两百米的黄土层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为窑洞的建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自古以来,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因地就势,建造了许多别具风格的窑洞。
土窑曾经是黄土高原上最古老、最简陋、最常见的居所。严冬季节,窑洞里温度最低也在10c左右,而且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窑洞的地下、四周有厚实的土层,具有防火、防风的功效。长期生活在窑洞里的人情绪常处于平静状态。常见病的发病率很低,因此当地人总结出一句话:地气养人。
李明带领大家组织根据地的流民,在根据地挖了大批的窑洞。窑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朝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十分适宜居住生活。根据地的窑洞,大都采用靠崖式窑洞,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
灶台设置在窑洞的外面,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在炕的一头都连着灶台,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公司运来了大批的棉帘子,可以遮挡在窑洞的大门里面,足以在最寒冷的冬天遮挡风雪。
每个窑洞里都是三层木架式的通铺,每个窑洞能安置四五十人,条件比较艰苦。但为了安置更多的流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公司建委基建处临时派来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移民员工,他们在流民中挑选了一批有过建房经验的流民,集中培训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带着他们进行了紧张的施工建设,在工作中边学习边积累经验。
窑洞中所需的木料,都是就地取材,这个时代的吕梁山区,林业资源非常的丰富,各种乔木、梓木、灌木和各种有性、无性、宿根、木本草类、蕨类繁殖的最佳生存环境和土壤选择区,几乎囊括了华北地区所有的植物品种。
根据地附近的山林里,百年以上,甚至数百年的树木比比皆是。根据地专门成立了林场,林场的砍伐组和木工组每天都在附近的山林里伐木,并将砍伐的原木,在林场的木材加工厂进行加工。
为了满足根据地的木材需要,公司支援了一批木工机械,并在木材加工厂安装了一组蒸汽动力机组和一套蒸汽发电机组,为林场提供必要的动力和电力资源。
周林带领着流民在附近山地大肆开荒,平整出了部分的土地,来年可以在在这些坡地种植玉米、马铃薯和红薯。周林特意在农林部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移民员工,教流民种植这三种高产农作物的知识。
他还从公司带来了大批的粮食、蔬菜种子,争取明年春天在根据地开发农业资源,争取在不远的将来,做到根据地粮食自给自足。另外,以后他还将在根据地开展生态农业计划,建立菌类培植中心、养鸡场、养猪场和畜牧场。(未完待续。。)
ps: 感谢风踪影、46的月票支持。
正文 第七百四十四章 山西(十二)
此时胜水河边聚集着大批的内河机帆船,为了支持山西支队的这次行动,公司甚至将黄河水道运送流民的大半船只都调集了过来,这才算是解决了物资的运送问题。
几个大队陆续回到了吕梁山区,沿途还都在流民中收拢了一批青壮男女。现在根据地的各项基础工程还都在收尾阶段,这次行动劫掠的大批物资还要清点入库,所以近期不宜收拢太多的流民。但是在入冬前,吕梁山根据地将根据粮食等物资的储备情况,再确定今年收拢流民的具体数量。
胜水河简易码头这几天非常的热闹,山西游击支队的官兵,以及大批的民兵和流民都在这里忙碌着。李明和宋涛等人也都和大家一起搬运船上的物资。
整个根据地的人都被动员了起来,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次任务劫掠来的物资太多了,从船上卸下来的物资堆积如山,都被放在河边几个物资临时存放点里。然后用一辆辆马车再把物资运到山下,利用进山索道将物资送进根据地。
根据地的山下,进山索道正在全负荷运转,二十四小时日夜不停的向根据地运送着各种物资¥,。几台蒸汽机组剧烈的咆哮着,根据地工业小组的员工紧张的守护在设备的旁边,紧张的观察着设备的运转情况。
因为物资太多,运送物资的进山索道速度,也无法在短时间把所有的物资运到山上。李明就命令将所有的战马,以及缴获的骡马和耕牛都利用了起来,驮运物资上山。
很多上山的民兵和流民,都会主动的要求背负一袋粮食,或是其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