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 平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邓小 平时代-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邓小平知道当时越南飞行员在训练上强于中国,况且中国也没有接近越南的机场。再者,避免空战可减少苏联介入的机 
会。邓小平仍然很担心苏联可能作出的反应,他从靠近中苏北部边境的伊犁撤走了大约 30 万中国平民,并命令情报人 
员密切监视苏军在边境地区的一举一动。'18…15' 
 
 
邓小平遭到了中央军委其他成员的普遍反对,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军队没有作好作战准备。人民解放军还没有从文 
革的破坏中复原,纪律涣散,训练不足。除了 1978 年在边境线上与越南有 1;100 多次小摩擦之外,中国军队自 1962 
年中印边境冲突以来从未打过仗;而越南军队却跟法国、南越和美国军队打了几十年仗。他们还拥有苏制现代装备,而 
且苏联在 1975 年美国越战失败后一直为越南提供大量经济援助。'18…16' 
最终,邓小平的权威和他认为必须对苏越威胁作出强硬反应的信念,胜过了其他人对打越南的顾虑。北京的一些 
干部相信,邓小平发动并具体指导了这场战争是为了使他自己在掌权后加强对军队的个人控制。还有人认为,邓小平知 
道美国因为与日本和南韩是盟国而向它们无偿提供技术,所以他要向美国表明中国打越南就是要与苏联划清界线,不存 
在与苏联人修好的可能。尽管没有可靠的证据来证明邓小平到底如何权衡这些不同的考虑,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邓小平 
对越南的野心很恼火,他对苏联在该地区的扩张深感担忧。 
广州和昆明两大军区与总参谋部研究了增加边境驻军的可能需要。但是直到 1978 年 9 月的中央军委会议之后, 
他们才开始制定对越作战计划。'18…17'在这次中央军委会议上,首先由总参的情报部门通报了中越边境军事摩擦增加的情 
况,两个相邻的军区——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得到命令集结兵力为打越南作准备。从 11 月 23 日开始,空军、海军、 
总参作战部和情报部的高级将领开了为期一周的会议。会后,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军区全部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严密监 
视苏联可能的军事反应。 
11 月,11 个大军区中有 10 个军区的军队开始向靠近越南的边境集结,这些军队多数来自广州和昆明军区。中 
越边境长达 1;300 公里,大约一半位于云南境内,由昆明军区管辖。另一半在广西,由广州军区管辖。中国军队被部署 
在整个边境线上,就像国共内战和南北韩战争时一样,中国军队向越南边境的调动都是在夜间进行,以便做到出其不意。 
美国方面估计参战军队至少 45 万,其中包括在中国境内提供后勤支援的人,越南的估计则是 60 万人。'18…18' 
12 月 8 日,中央军委下令广州和昆明军区在 1979 年 1 月 10 日前作好进攻越南的准备,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 
友在 12 月 11 日开始部署部队。不久后的 12 月 21 日,许世友在临近越南的广西南宁设立了总指挥部,在那裹和他的 
部下制定了具体的进攻计划。'18…19' 
同时,中央军委预计越南即将入侵柬埔寨,因而在 12 月 20 日召集了一个座谈会,由军队领导人细致评估了越 
南的动向,并审查了进攻计划。不出所料,12 月 25 日越南的 12 万大军入侵柬埔寨,并在 12 天后占领了金边。 
除了为进攻越南作准备外,邓小平还作了外交努力。他分别于 1978 年 11 月和 1979 年 1 月向李光耀和卡特通 
报了进攻越南的计划。1979 年 2 月初访美回国途中他在日本停留,把进攻越南的打算告诉了日本人,劝说日本不要向 
越南提供财政或其他援助。他在东京时还会见了美国驻日大使迈克?曼斯菲尔德。邓小平知道他能影响美国国会的观点, 
便把已经对日本和卡特说过的话又对他说了一遍:越南和苏联计划包围中国,中国打越南是要给它一个教训。'18…20' 
在筹划进攻越南的那段日子,邓小平忙于中央工作会议、三中全会、与美国关系正常化、以及为承担头号领导人 
的责任作准备,但是他仍抽时间领导着与对越战争相关的外交和军事准备工作。战事一开始,他每天都深度投入到军事 
指挥之中。约翰?路易斯(John  Lewis)和薛立泰后来研究邓小平在打越南中发挥的作用时得出结论说:「无论是这 
次进攻的战略思考还是战争目的及规模的确定,都是来自邓小平本人。他选定自己最高级的战将担任战场司令员,动员 
相关各省支援战斗,批准作战细节,下达作战命令。这是一场邓小平的战争。」'18…21'在整个战事期间,邓小平一直提供 
全面的领导——有人说他对中国军队的调动熟悉到排级。'18…22' 
就像中国的许多司令员一样,邓小平想打一场歼灭战。当年打淮海战役时,军队的目标是把国民党军歼灭在长江 
以北;同样,邓小平想迅速攻入越南,以速战速决的方式歼灭越南军队的主力部队,这次决定性战役可以使越南威胁中 
国的能力拖后许多年。越南的军官曾跟中国人密切合作抗击美国,对这种战略自然不会感到意外。他们迅速将主力部队 
从中越边境撤到河内附近,而他们在柬埔寨的军队则按兵不动,让熟悉当地地形和居民的地方部队和民兵与中国人周旋。 
中国军队选在越南进入旱季、中苏北部边境乌苏里江上的冰开始融化之后进攻越南,此时苏联军队无法从北部利 
用冰面越境进攻中国。'18…23'  2 月 9 日至 12 日召开的中央军委会议作出了进攻决定,2 月 13 日邓小平会见了他的柬埔寨 
盟友西哈努克亲王。2 月 16 日,距发动进攻只有 17 小时前,由华国锋主持会议,邓小平向中央高层干部通报了作战 
计划。'18…24'由于华国锋难以摆脱参与作战准备过程的干系,因此即便发生严重问题,他也无法批评邓小平。 
2 月 17 日黎明,大约 20 万中国军队从分散在整个边境的 26 个地点同时向越南境内发起进攻。进攻之前中国就 
在边境不同地点发动袭击以分散越南的兵力。中国要用优势兵力集中夺取俯瞰五个越南省会城市——谅山、高平、老街、 
河江和老山——的山头,他们预计几天之内就能攻下这些地方。 
 
 
邓小平的这次入侵行动发生在一个战略时刻:不到三周之前他刚成功地出访美国,并在日本作了短暂停留。邓小 
平的出访使苏联担心美国可能向中国提供情报,假如苏联采取行动,美国有可能支持中国。布列兹尼夫甚至给卡特打电 
话,想让美国保证不会暗中帮助中国。但是卡特向他作出保证后,布列兹尼夫疑心犹在。'18…25' 
中国军队一攻入越南后就发现,越南人的有效抵抗超乎他们预料。中国军官因准备不足而陷入慌乱。入侵的中国 
军队都被安排了具体任务,然而他们缺少情报,与上级通讯不畅,无法迅速采取行动。各部队之前的协调也很差,供给 
线拉得太长,只好派一部分军人回到中国搞物资供应。中国军队用炮兵支援部队推进,试图集中优势兵力对付抵抗。然 
而与对日抗战和国共内战时不同,那时共产党军队能依靠当地老百姓的帮助,而越战中的越南当地民众却在为越南军队 
提供情报和后勤支援。 
中国预计一周内拿下全部五个省会城市,但直到开战三周后他们才攻下谅山。而最惨烈的战斗就发生在谅山附近, 
中国军队在这里集中兵力要取得对通向南边河内的要道的控制权,向越南人表明他们可以威胁到越南的首都。中国军队 
人多势众,决心坚定,确实攻下了五个省会,但伤亡人数远高于越南。据估计,中方在这次战斗中有 25;000 人阵亡, 
37;000 人受伤。'18…26' 
3 月 6 日攻下谅山后,中国立刻宣布取得胜利并开始撤军,并在撤退过程中尽量破坏越南的基础设施。邓小平曾 
保证,战斗不会长于 1962 年 33 天的中印战争。中国军队从越南撤军始于 3 月 6 日,3 月 16 日完成撤军行动,距离 
入侵时间不过 29 天。'18…27' 
在入侵越南之后的宣传中,无论对内对外,中方都把它称为「自卫反击战」。中方辩解说,这是对 1978 年越南 
人在边境多次袭击作出的回应。驻扎在边境地区并要对付越南人袭击的军官以及他们的上级,都不难理解「反击战」的 
必要。还有些中国官员也像邓小平一样,为越南不顾中方警告对华人进行迫害和驱赶感到愤怒。但是也有一些中国高级 
军事将领从未对这场战争表示支持。 
邓小平声称中国已经给了越南一个教训,但西方的军事分析家在评估了这场战争后认为,事实上是久经战火考验 
的越南人给了中国一个教训。'18…28'正如军事分析家所指出的,这场战争暴露出中国军队除了缺少现代武器外,还有很多 
弱点。中国军队从 11 月到次年 2 月匆忙开战,意味着它没有作好充分准备。中方的指挥和控制功能薄弱,而且缺少准 
确的情报。具体说来,两大军区的指挥部在越南作战时缺乏相互协调,互相不了解对方的行动;它们分别给下级单位下 
达任务,却不知道另一方的下级单位在做什么。解放军很难为它的表现感到自豪;有些司令员抱怨说,应当允许他们一 
直打到金边,夺取全面胜利。军队的很多将领,包括叶帅和粟裕在内,虽然没有公开说出自己的观点,但他们完全反对 
打这场仗,他们觉得中国受到的包围还没有危险到非要发动这次进攻。'18…29'民众也有自己的怀疑:北京民主墙上的一些 
大字报指出了中国军队的糟糕表现,有些人甚至批评邓小平发动这场战争。'18…30' 
但是,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对外国客人,邓小平都说中国完成了它所宣布的攻占五个省会城市的军事目标,更重要 
的是达到了整体战略目的,即向苏联和越南表明,苏联在这个地区进一步扩张要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李光耀认为:「西 
方媒体认为中国的惩罚行动是失败的。但我相信它改变了东亚的历史。越南人知道了如果他们越过柬埔寨再进攻泰国, 
中国将会发动攻击。苏联人不想在亚洲一个遥远的角落陷入长期战争。」'18…31'事实上,苏联九个月后对阿富汗的入侵确 
实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即使中国没有进攻越南,此后苏联在东南亚扩张的危险也会变得很低。 
中国军队的官员试图掩盖战争成本,但 1979 年的国防经费支出是 223 亿元,大大高于 1978 和 1980 年;与 
越南接壤的省份所承受的负担使这场战争的成本更高。西方分析家估计,仅战争的物资装备成本一项就高达 55 亿元。 
'18…32'外交人员关心的则是另一种成本:这次进攻使中国难以站在一个有原则的立场上批评西方干涉别国内政。国内批评 
对越战争失败的意见未见公开,而中国和越南在 1990 年代恢复关系时一致同意不再提过去的冲突。'18…33'官方的三卷本 
《邓小平军事文集》收录了他从 1978 年到 1979 年的 26 篇讲话,其中只偶尔提及中国的对越战争,但没有一篇讲话 
与这场战争直接有关。'18…34'有些中国人把攻打越南称为「中国最后的战争」。鉴于中国没有关于这场战争的公开讨论, 
不妨把它称为「中国被遗忘的战争」。 
没有证据表明邓小平对攻打越南是否明智表示过怀疑。但战争之后,邓小平确实利用军队在越南战争中的糟糕表 
现强化了他自 1975 年就开始的工作:让无能的军官退休,严肃纪律,增加军事训练,使用教育程度更高的军官。他指 
示解放军认真分析战争中暴露的弱点。中国军队终于开始正视美国军事分析家指出过的很多问题:战争前后情报质量低 
下,各单位之间通讯不畅,装备质量差,军队领导没有能力提供全面协调。'18…35' 
 
 
战争之后,邓小平指示中国军队在中越边境驻扎大量军队,对越南人进行骚扰。正如邓小平对到访的美国参议员 
杰克逊(绰号「铲车」)所说,他要杀一杀越南人的气焰,继续教训一下他们膨胀的野心。'18…36'  此后几年里,至少有 14 
支师级部队被选派轮流驻守于中越边境附近老山的中国一侧。'18…37'  越南则在它的北部边境驻扎了 80 万军队以防中国进 
攻。越南人口大约只有中国的二十分之一,它在此后十年为保卫其边境耗费了大量资源。 
在此期间,中国利用中越边境上不断的小型冲突来训练自己的军队,冲突的规模偶尔能达到动用一个师的兵力。 
在 1980 年代,中国大多数步兵部队都曾被轮流派往边境参与小型冲突。有军事分析家指出,与世界上最骁勇善战的地 
面部队打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