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所有的缘分背后,都有强者在安排。
而德国同样也是一个强者。对于英国人一系列的安排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对于他们来说,以战争作为威胁手段来使用的频率在目前有些过高了。同时也由于他们正在忙着马德里会议以解决法国人染指摩洛哥地燃眉之急,没有空也没有合适的理由使意大利人停下他们的脚步而已。对于意大利人来说。他们如今已经被狂热的民族主义燃烧的不能自已了。由于马德里会议没他们什么事情,所以当英法俄德西等国在马德里举行为结局摩洛哥问题而召开地国际会议的时候,他们仅仅在礼貌上维持了数天的和平期。
争吵成了这届会议的主旋律,德国与法国这对世仇赤裸裸的“将手枪摆在了谈判桌上”。战争威胁不断的从政客们的口中传递出来,看上去达成一个各方都能够满意的条约还需要很久很久。
于是意大利人不愿意再继续等下去了,他们在军事行动展开后突然发现他们还应该补上什么程序,于是这段时间正好被他们用来向君士坦丁堡地苏丹陛下补上最后通牒以及宣战的程序。虽然这看上去有些滑稽,但是有英国人在背后撑腰。再滑稽的事情也可以接受。
1905年1月29日,马德里会议举行,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正式特使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罗斯福总统的态度是公正的,他支持德国在摩洛哥的任何利益,但是又倾向于将摩洛哥交给法国人管理,这导致了他的代表在马德里陷入了两面不讨好的境地,加上摩洛哥苏丹也有本身的利益诉求。所以,这次会议注定了将是一场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闹剧。
次日,意大利人向君士坦丁堡发去最后通牒,要求君士坦丁堡当局必须要求在利比亚的奥斯曼军团保证热情的对待在那里的意大利居民,意大利军队不能坐视他们的居民在那里被野蛮的柏柏尔人虐持。
对这样的事后通牒,君士坦丁堡当然不会有正式的回复,只是天真的他们从意大利人意外的外交表现中误会了什么,一个发言人居然口头要求意大利尊重土耳其在的黎波利塔尼亚的统治权,这样的幼稚回答当然惹来罗马的一阵嘲笑。他们也获得了他们想要的借口,2月4日晚,罗马的电报正式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宣战。
但是泥菩萨也有土性,意大利人显然并不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且饶人的东方古训,他们在事实上占了大便宜之后,在口头上还要便宜捞足,这种狂妄的行为激怒了土耳其人以及当地彪悍的柏柏尔人。
2月7日,当一队两万人的意大利人增援军队在一片喧哗和乐观的气氛中在本枷斯(Bengasi)登陆上岸时,遭到了柏柏尔骑兵和土耳其人陆军的联合袭击,在骑兵将迫击部队引诱到预先的埋伏地点后,意大利人遭到了第一次惨重失败,他们付出了六百多名尸体后,等到了大部队的增援赶到,但是袭击者们早就一阵风似的,消失不见了。
气愤的意大利人发动了残酷的报复,在被怀疑为土军据点的上空,三艘轰炸飞艇将四十多吨炸弹扔了下去,地面炮兵也给予了步兵充分的支援,从西西里岛起飞的飞机也做了充分的侦察,在2月19日这一天,意大利军队歼灭了两千余名土耳其人,给予了抵抗分子沉重的打击。
与此同时,他们的海军也开始行动了,在海军中将米诺·罗德斯的指挥下,四艘炮舰组成的小型舰队在3月里攻占了属于土耳其的12座岛屿。
意大利人在土耳其面前,展现了自己的雄风。在埃塞俄比亚丢尽颜面后他们终于在十年之后找回了自己的自尊。尽管从头到尾他们地敌人加起来也不超过三万人。
不过这还是开启了一个盒子,谁也不知道这个盒子带给世界的,将会是什么。
看到过去骑在头上拉屎拉尿的苏丹被意大利人揍地鼻青脸肿。巴尔干的各个国家都坐不住了,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趁他病。要他命。这正是维也纳担心的事情。
最先扛起打击土耳其人大旗的,不是塞尔维亚、希腊这样的次强国,谁也没有料到居然是门的内格罗(即黑山,当时名义还在土耳其统治下。)
他们在这关键地时刻,喊出了独立的呼声,并紧随意大利地脚步。向土耳其宣战。紧随而来者们的动机就复杂多了,尽管从名义上来说他们也需要向土耳其讨还当年的血债。但是他们毕竟已经独立了,像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脂这样的国家,与其说是报仇。不如说是在报仇地名义下,趁机能多捞点是多捞点,反正土耳其已经病入膏盲了。
维也纳最不希望看见的,就是在这样的名义下,巴尔干的强者们将会在民族和正义的旗帜下。将原本维也纳要慢慢吃下地蛋糕一下子抢走。而如今他们的担心正慢慢变成现实。
他们的特使很快抵达了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在他们的斡旋下,土耳其人正式决定壮士断腕,把精力从非洲战场上扯出来,以应付越来越危险的巴尔干局势。
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行将寿终正寝的苏丹陛下向巴尔干地区派去了他的奥斯曼军团,以威慑越来越不安分的塞尔维亚人,并镇压门地内格罗人的起义。这一举动更加激怒了巴尔干地区各个各怀野心的领导人们。很快的,在当年五月。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三国正式组成巴尔干同盟,共同支持门的内格罗人民的正义立场,巴尔干战争一触即发。
在英国放弃了对土耳其的支持之后,这样的场面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土耳其的资产阶级政党青年土耳其党并没有放弃这次机会,他们在年轻的领导人的率领下,很快控制了已经腐朽不堪的奥斯曼军团,他们所要等待的,只是一场彻底的失败而已。只有失败,才能让凤凰从火中涅盘。
盟国的要求是苏丹陛下无法答应的,他们在五月组建联盟的宣言中,声称避免战争的唯一方法,就是土耳其正式承认给予门的内格罗独立,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权,苏丹陛下用他的调兵遣将正式拒绝了这样非分的要求。
巴尔干的新局面让维也纳很不快,但是却让圣彼得堡很开心,他们的特使很快抵达了贝尔格莱德,并且保证沙皇俄国将坚定地站在斯拉夫人民一边,无论他们将要面对怎样的敌人。
对于俄国来说,这也是一个恢复国内信心的极好机会,尽管处死了一两个工人运动的领袖,但是政府并没有看到国内危机的彻底解决,在一个红色组织的领导下,整个俄罗斯在法国人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有被工人组织控制的危险,这是无可容忍的。
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俄罗斯就必须恢复历史上的那种霸主雄风,向以前那样屡屡在战场上收获失败的经历,是不能让人民对征服满意的。
所以,他们又将目光瞄准了俄罗斯的出气筒——土耳其。
1905年7月18日,马德里会议终于在各方的妥协下达成协议,使摩洛哥变成了一个欧洲各国利益均沾的公共殖民地:成立摩洛哥国家银行,以金支持纸币在摩洛哥流通,为期四十年。新银行由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共管,以限制摩洛哥王朝的财政,与此同时,西班牙货币获得了继续流通的权利。欧洲人有权在这里购买地产,新银行可以对国内的任何建设设施抽税。作为对苏丹政府做出让步的补偿,摩洛哥王朝的苏丹政府获得了鸦片和大麻两样商品的垄断权利。
对于这样的国家,摊上这样一个为了能够垄断贩卖毒品就可以出卖国家财政独立的政府,这与其说是一场悲剧,还不如说是地狱。
为了保证这一贸易条款地有效执行,苏丹政府被允许在国内六个港口设置警察。且只会聘用当地的穆斯林担任这一职位,但是警察的薪金被得到了严格地限制,平均年薪被限制在了一千比塞塔。警察只能被法国和西班牙训练。警官阶层受法西两国节制,而监察部门则由瑞士人负责。
就这样,法德两国在摩洛哥问题上达成了妥协。
而在这个七月,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也趁着各主要大国都在关注着北非的事务的时候,意料之中的发生了,在马其顿和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奥斯曼军团遭到了塞尔维亚和门的内格罗联军的进袭,保加利亚地军队控制了君士坦丁堡西北的大片土地。希腊军队则独辟蹊径,他们地海军闪电攻克了垂涎已久的克里特岛及周边的数个小岛。
而土耳其人在7月底时。已经节节败退,只能守住有限的几个大城市。这是一场典型地民族觉醒战争,长久的血腥统治使得土耳其人与当地的人民缔结了无可缓解的血海深仇,在这样的仇恨支配下。联军地战斗力远远超过土耳其的军团,更为重要的是盟军的身后还站着俄罗斯人。
其实随着俄罗斯在上个世纪五次完败土耳其的任何一次之后,土耳其早已不能够维持对巴尔干地区的统治,只是英国出于封锁俄罗斯的考虑,才没有让巴尔干那些斯拉夫国家完全的控制整个巴尔干半岛。但如今时代变了。过去地敌人变成了朋友,而棋子也失去了效用。
为了断绝柏林,维也纳,君士坦丁堡以及远至汉志,巴格达,科威特的这根欧亚大陆新的中分线,伦敦可以接受一个强大的巴尔干国家、最好的代理人就是斯拉夫老二塞尔维亚。
眼看目的就要达到。为了避免进一步触怒维也纳和背后的柏林,又加上土耳其人适时的请求国际调停,英国人出面了。
保加利亚人在最后时刻将他们的兵锋直指君士坦丁堡,他们的旗帜飘扬在巍峨的城墙下,这也使得他们成为了即将进行的国际调停会议的最大受益者。这个主角的出现,完全出子了俄罗斯的意图,也让未来的巴尔干局势埋下了一个不安全的隐患。
12月3日,土耳其与交战各国签署停战协议、列强开始介入。五个交战国开始在伦敦开始议和谈判。
这样的谈判能够缔结怎样的果实,不用想太多也能够知晓,起码在伦敦的会议,没有德国人的参与,这样的会议不会得出德国想要的结果的。
于是在会议期间内的1月初,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在德国的支持下,青年土耳其党迅速的组建了新政府,并且开始在谈判中转持强硬立场,谈判终于破裂。德国人不能够坐视他们前些年辛苦经营的BB铁路线就这样被切断,所以,在德国人的立场内,土耳其必须恢复对巴尔干重要地区的控制。
所以,战事又再复燃,3月5日,希腊军队经过一个月的苦战,攻克克亚尼纳,26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联军攻克亚德里亚堡,4月,土耳其人再一次支撑不住,向联军求和。
5月,德国人无奈的放弃了对土耳其的支持,转而在谈判桌上下功夫,在德奥两国强势介入下,各国在伦敦继续谈判,并最终缔结伦敦条约,条约规定:埃内兹至黑海的米迪耶一线以西的除开阿尔巴尼亚之外的所有土耳其属地,以及克里特岛都要交给巴尔干联军国家自行分割,阿尔巴尼亚则因为地处要冲,获得了德国人能够接受的地位:阿尔巴尼亚独立,接受俄英法德奥意六大国的监督,爱琴海地区则有德奥英意四国共管。
德国人在后期介入后,依旧通过对阿尔巴尼亚的控制,继续保证了他们的铁路线的安全。
1905年一整年和1906年的半年,这期间所有的目光集中点都在欧洲,这也给了中国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以及巩固地盘的机会。
陆军的扩充势在必行,原有的一百二十五万人的陆军规模,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的局面了,由总参谋部提出建议,兵役部负责执行的十年扩军计划通过了御览并正式颁行全国,在十年内,陆军要从一百二十五万人扩充到两百万人常备部队,并且全国要维持一个常备军一至两倍规模的预备役部队的机制。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格局。
海军方面则兴起了一个建设高潮期,1905年初险些就又爆发英国舰队东来的局面刺激了海军界和全国工业界,海军陆续有人上书要求建立起自己的海军工业,这与德国的意志不谋而合,随着皇次子溥英的访德和新一批造船业及海军留学人员的归国,兵器部不得不新增设了一个海兵司来负责海军造船厂的选址和兴建工作,海军部向内阁提交的十年海军预算款额达到了惊人的四十亿银元,而目前一年的岁入额不过只是三十六七亿而已。
这份海军造舰计划希望在十年内建造一支二十艘战列舰,造价在二十四亿银元,战列巡洋舰及各辅助舰种在适当规模的同等配置,总计花费在四十亿银元。而造船厂等基础设施则要另外开支。
这已经超出了国家财政的负担能力之外了。
所以,1905年上半年我从江南回来之后,也一直在协调海军与内阁的分歧。对于内阁来说,钱的用处很多,各行各业都需要用钱,十年内十分之一的钱都要投在海军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