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公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沁园春·公主-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妙龄抬头看了眼皇后,笑了笑。
  “今日之事,母后既不能应,龄儿也不为难母后,待后日龄儿禀明父皇,请他应允。天色已晚,龄儿不打扰母后休息,先行告退。”
  妙龄说着又深深磕头。
  皇后没想到妙龄竟然这样简单就算了,一时间反而不敢笃定妙龄在想什么了。这个时候才发现,妙龄和皇上是真的像,都有一颗让人琢磨不透的心。
  皇后没有留妙龄,也没再说什么话。看着妙龄走出房门,皇后心里有些不安,不知道妙龄所说的要给太子的东西都是些什么。招手让屋内的嬷嬷走过来,在她耳边轻声吩咐了一句什么,那嬷嬷先是一愣,然后点点头,悄悄的从后殿后门走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归去来1

  
  妙龄回到沁园,只觉得浑身疲累,一动都不想动。一言不发的倒在床上,连衣服都没换,就沉沉的睡了去。
  风静等人纠结了一路要不要将皇上已经准备给妙赞和苏靖安赐婚事告诉她,可是见她从皇后那里出来,就一直情绪很低落,她们便没再多说。本想等回到了沁园,再找机会告诉她。可是谁也没想到她竟然什么都没问,倒头就睡了。
  几个丫头服侍妙龄换了衣服,李嬷嬷洗了面巾给妙龄擦脸,见大家这样折腾,她依旧睡着,忍不住心疼。这得是多累,才能在这样的时候睡的这样沉。
  小厨房里熬着药,李嬷嬷见妙龄没有要醒的迹象,便对下人挥了挥手,守在妙龄床边,怕她半夜再发烧。
  胡不归在风静出来之后,就一直默默跟在风静身后。风静跟妙龄进宫之前得空将妙龄对她说的话说给胡不归。这些年风静对胡不归的感情,胡不归是知道的,以前他也以为自己能娶风静这样一个姑娘已是难得。他心里喜欢妙龄,但是那种喜欢很单纯,只是希望她好,只要她过得好,他也就放心了。可是如今她过得不好,胡不归便觉得自己应该守着她,如果结了婚娶了风静,他就不能像从前那样事事以妙龄为先了。
  风静知道胡不归的想法,倒也不意外。
  “胡不归,其实我也没有多么的喜欢你。只是想着若是必须要结婚,嫁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比嫁给一个陌生人要强许多。你心里有公主,我是知道的。我也不介意你一辈子都把公主放在心里,所以,你也不需要觉得为难。觉得这事可以,我就回了公主,若是觉得这事不成,我就求公主给我另行婚配。总归不是什么难事。”
  风静这样说的时候,胡不归心里有些不安,她觉得风静这样说就是生气了,但看她的样子,又不像是生气,他也糊涂了。
  其实他心里清楚,就算是没有段傥,妙龄心里也不会有他。而皇上肯定不会让妙龄就这样一辈子的,他会给她安排最好的男人。这样一想,似乎又放下心来,可还是觉得难以选择。
  风静匆匆离开之后,他想了许久。他想,如果风静愿意和他一起守着公主,他便愿意和风静白头到老。他并不是不喜欢风静,只是不放心从小用命去保护的公主。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对的,所以要好好同风静说清楚,要她自己来选。
  两人走出了好远,胡不归见风静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忍不住咳了一声。风静停下脚步,回头看夜色下的胡不归,心里有些紧张。
  在很小的时候,那个冰冷的训练营里,第一次见到胡不归,那时候他十岁,她八岁。她刚被送入不久,刚刚在高强度的训练中适应过来。还在沾沾自喜,终于从每天四十七败上升到每天二十三败,她可以吃饱饭了,每天还可以在院子外面的小树林里透口气。
  那天她刚兴致勃勃又满心好奇的走出院子,到小树林里去散步,在那高墙大院里训练了半年,第一次走出凭借自己的能力,光明正大的走出大门,她心里激动极了。小树林里人不多,有几个和她一样大的女孩子,模样冰冷,她也不在意。在这里,谁也不允许偷袭别人。她一个人在树林里转悠了一圈,真的是很小的小树林。但相比那灰蒙蒙的院子,这树林里的绿色简直是天堂一样的颜色。她高兴的爬树,想看到更高更远的地方,结果树承担不了自己的重量,树枝折了,她从书上掉下来。
  在树林里的人没有十个也有八个,离她不远的地方有两个男孩子,就那样看着她从树上掉下来,没有谁上前伸手帮忙。她以为自己这次肯定要摔残了,那么高的树,想想都觉得疼。可是没想象中的疼痛,她被一个比她高出一个头的男孩子接住了,虽然两个人都摔倒了,但好在他们都没事。
  当时她慌乱的爬起来,动动腿脚,发现自己没受伤,才想起刚才帮自己的男孩子,一回头却看见他已经站起身,狠狠的拍打着自己身上的灰尘,头也不回的走了,不远处看热闹的几个孩子偷偷的笑着。
  自那之后,她每天辛苦训练,每天都有机会到小树林透气,但是却再也没有遇见过那个帮助过她的男孩子。时间久了,小树林已经装不下她那颗被圈禁太久而对外界心生向往的心。
  再次遇见胡不归的时候,两个人同时进入了更高一层的训练,他们都从那个高墙大院里走了出来,这次不再是男女分着训练,而是男女混合训练。她每次都主动要求去有胡不归的那一组,这样,直到她十岁正式从训练营里出来,那一年胡不归十二岁。当时主子直接把他们两个都分到宫外沁园,她和另外三个女孩子一起到了沁水公主身边,胡不归和其他两个一起训练的男孩子被安排在沁园做侍卫。那时候他们每隔三天都要回训练营训练,每天晚上还要在主子睡下之后,完成当天的训练任务。
  在沁园里,每个人有自己的修炼方法,她却依赖胡不归,总是在夜晚十分偷偷找他一起训练。直到她十三岁,胡不归十五岁,他们好像忽然间就懂得了保持距离。
  渐渐的,到现在,他们二人之间,在下人眼中俨然是一对,可是她知道,他们其实并不算是。有时候觉得是彼此熟识了,所以习惯,有时候又觉得其实他们只是很好的朋友。她是想过嫁给胡不归的,想过他们之后的生活会怎样,不过想来想去似乎也不会比现在有什么变化。
  可是不知道为何,忽然害怕胡不归说什么。好像不管他今天说了什么,他们之前再也不可能和从前那样了。
  其实,即使不说,他们似乎也很难再回到从前那样的状态了。
  风静忽然抬头看胡不归,心里叹息一声。
  “胡不归,你……你要是没什么话说,我先走了。”
  风静这句话原本是很生硬的,可是因为那一顿,竟带着洗撒娇的味道,胡不归怔愣愣的看着风静,脸色涨红。他从来没有这样过。在心里做了好久的建设,才鼓起勇气把话说出来。
  “风静,我,我很愿意娶你,但是我希望以后还可以继续保护公主。你要是不答应也没关系,我知道这样你肯定会生气。所以,你考虑考虑。”胡不归说完这话,心里一块大石放下,看着跟前的风景,一颗心又提起来。
  风静看着胡不归半天,“好,那我明天告诉公主一声。”说完转身走了。胡不归摸着头,又开始纠结。不过很快恢复成人前那副冷漠的样子,开始在沁园各处巡视。
  风静发现,胡不归说很愿意娶她的时候,她竟然比想象中要兴奋的多。开始想明天该如何和公主说这件事,不管怎么说,公主肯定会乐见这样的结果。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喝过药,张太医退下之后,妙龄打发了身边伺候的人,把自己关在书房一整个上午。中午的时候,吩咐胡不归将手中的一封信送到太子府上去。
  中午吃过午饭,妙龄没直接休息,将风静等四人叫到跟亲,当着四人的面把自己之前的打算和大家又说了一遍。风息和风停风止已经听风静转述过妙龄的意思,并不觉得意外,但没想到妙龄这样快会问她们的打算。风静说妙龄知道胡不归是御林军的身份,但是对于风静等四人的真正身份似乎并不知晓。所以才会这样着急替她们打算。她们私下里也猜测妙龄是不是要做什么,趁着昨日进宫也把妙龄的一些平日里的做法汇报给主子了,只是主子没有进一步指示,她们也有些忐忑。她们这些暗卫,其实是没什么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的。但是如果想要嫁人是可以的,只是对于自己的身份不能让除了暗卫之外的人知晓,即使是丈夫也不行。所以风静和胡不归成亲她们几人都乐见。可是她们自己呢?哪里有那么多的挂在御林军名下的暗卫可以供她们嫁人呢?她们虽然是暗卫,但是这些年,比起其他暗卫,算是最轻松的了。主子仁厚,从来不会让她们做那些阴损的事,沁园也不像宫里规矩那么多,她们心里是不希望离开沁园离开妙龄的。
  风静看大家都不说话,于是只好硬着头皮先说她的打算,当她把自己愿意和胡不归成亲的事说出口之后,妙龄微微一笑,那笑容里竟有不少揶揄之色,让风静瞬间脸红不已,身后那三个更是一脸看傻子的表情看着她。
  “风静,你就不用专门在我们跟前向公主回禀你和胡不归的事了,这件事原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哪里还需要你专门提上一嘴呀。”风停笑着说。
  风静狠狠的瞪了风停一眼,不说话。
  “真好。”妙龄笑眯眯的样子,尽是满足。
  “那从今天起,风静你就开始给自己准备嫁衣吧,让梅香帮你绣。我明儿和胡不归商量一下,选个好日子,把你们的事情定下来。到时候我会和父皇申请,在沁园外给你们建一个宅院。”
  风静根本没想到妙龄会想要给他们在沁园外建造宅子,这和胡不归说的以后要保护公主似乎有些差别。
  “公主,不用这样麻烦的。我和胡不归商量好了,我们以后结了婚也还是要守着公主的,不用在外面建宅子了,我们就住在沁园的屋子里,反正 ……”风静忽然想,沁园的下人房都是男女分开的,她和胡不归住在这里似乎不太适合。
  妙龄一听风静的话,噗嗤笑了出来,“风静,你们结了婚还要分房睡吗?再说了,在外面住,白天就不能来伺候我保护我了。就这样定下了,你只管准备你的嫁衣就好了。”妙龄虽然在笑,但是那语气里的坚定却不容忽视。风静想再说什么,被身后的风止拉住袖子,冲她摇摇头。
  “你们三个怎么打算的?这些年,也不知道你们是不是还有家人,如果还有家人的话,想要提前出宫也是可以的。我来给你们安排。”妙龄看着风息等三人,笑着说。
  其实她也舍不得她的这几个大丫鬟,从她到沁园,她们就陪在她身边,如今已经十年了,十年啊,她身边最亲近的也只有这些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人。可是她们毕竟不是亲人,她们有自己的人生要走,以后会嫁人会有新的生活,而她呢,或许到最后只能形单影只的过活吧。
作者有话要说:  

  ☆、归去来2

  
  晚间,皇宫来人,皇上宣妙龄进宫。
  妙龄对皇上忽然召见她进宫丝毫不觉得意外,换了身正式一点的衣服便又进宫了。这次她只带了李嬷嬷一个人。
  当看见总管太监亲自站在宫门等着,妙龄竟有些难过的感觉,确切地说那种情绪并不能被称之为难过,说无奈更适合一些。
  刘英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就是皇上召见重臣也不见得刘英亲自在宫门口迎接,如果是从前,妙龄见到刘英亲自来接她,她一定会感动,会高兴的一路都合不拢嘴,但不知为何,此刻却觉得说不出的难过来。
  皇上越是这样对她用心,她越觉得难受。这种用心更像是一种补偿。
  在失去母亲的时候,皇上没有给她补偿,在失去段傥之后,皇上却忽然对他这般不同,妙龄不自禁的想,是不是皇上心里也觉得对唐家有所亏欠,所以才把对唐家的亏欠一并补偿在她的身上呢?这样毫无根据的想法,就这样毫无缘由的冒出来,让妙龄自己都觉得自己可笑的很。
  没想到皇上会在流萤殿见她,想想也是,如果说这座皇宫里,哪里适合他们这对父女谈谈天,唯有流萤殿是最适合的。皇上既然在这里见她,妙龄就知道,今天她要皇上为她做的事情,或许能容易办到一些。
  皇上只穿了一件常服,不是那高高在上的明黄色,是一件银白色的儒衫,这样的皇上更像一个父亲,妙龄忍不住偷偷多看了几眼,在她心中皇上一直是高大神武的,是严肃的庄重的,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乎着千万人的生死。妙龄自离开皇宫之后,很少见到给人感觉亲近有温暖的皇上。一时间她竟然忘了行礼,皇上也并没有怪她这一刻的失礼。
  等妙龄反应过来,皇上已经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