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傲冉自从诸侯讨董卓后离开洛阳,就再没有进过这座洛阳城一次,如今左傲冉再次瞧见这座历代人王帝主所建都的洛阳,真可谓是感慨万千啊!
不过值得庆幸的就是这座古城没有被大魔王董卓所烧毁,经过了王昌、胡赤儿、李蒙、崔勇、王方、张资等人率领工匠修葺,这座古都不仅更加的雄伟,而且异常的巍峨!
左傲冉来到洛阳,王昌、胡赤儿、李蒙、崔勇、王方、张资等自然出城迎接,左傲冉也不和他们客气,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洛阳内的情况,原来如今的洛阳可和以往不同了,不仅加高了城墙,而且城内还有了瓮城,并且在城外还建起了一座城墙,真可谓是里三层外三层,不仅如此,王昌还主张收纳流民,从中挑选精壮入伍,其余的百姓就让他们在洛阳城内或是城外居住和生存,王昌的此举大大的提高了左傲冉的声望,为洛阳新添兵卒八万,新建村镇一万多个,如今的洛阳不仅没有萧条,反而蒸蒸日上。
左傲冉知道如今的洛阳被这几个人达理的仅仅有条,心里很是高兴,口头重重的封赏了几人,休息了一日后,从洛阳新四军中抽调出了十万大军,率军向函谷关进发,怕这支军队自己调度起来不顺手,左傲冉还特意带上了王昌、李蒙、王方三人,胡赤儿暂代王昌之职。
幽谷关守将阎柔闻听自家主公率军来到,急忙出关十里迎接,如今献帝刘协已经不再长安了,所以左傲冉也不急着攻打长安了,大军在幽谷关休整数日,再度向潼关进发,途中竟然有打着左家军旗号的大寨十余座,而且修建的都跟堡垒一样。
左傲冉叫人细一打听才知道,幽谷关至潼关之间有左家军雄兵八万,共建十三座大寨,分由申耽、常雕、曾宣、苏顒、陈泰五人统领,靠近幽谷关一侧有大寨六座,靠近潼关一侧亦有大寨六座,正当中的一座大寨是五人平时商议军机和居住的地方。
这五人当都是后调来的,原先此处的大军也就只有五万,但是幽谷关、潼关二处为了积攒实力,时不时的向这五人出输送一些兵员,久而久之就输送了三万大军。
长安亦是一座古城,城墙高而坚固,根本不好攻取,左傲冉也不知道李、郭二贼有多少兵马,为了保险起见,左傲冉又从申耽、常雕、曾宣、苏顒、陈泰五人处调了五万大军,左傲冉这就率领十五万大军开拔了。
第1卷:叱咤三国 第65章:华夏十大名关
第65章:华夏十大名关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位于陕西东部渭河下游、旧潼关县港口镇东南的黄河边上,与崤函古道东口的函谷关遥遥相对,守卫着这条古道要津的西口,历史上因其守望着崤函古道中百余公里的桃林而又称为桃林塞。
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迩,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而这第一大关便是剑门关,剑门关位于四川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它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
第三关乃是镇南关,镇南关是中国南疆重要关口,如今被称为友谊关,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曾称鸡陵关、大南关和界首关,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西南15公里处,踞大青山、金鸡山(古称锦鸡陵)隘口,与西北的平而关、水口关合称“南天三关”,镇南关是中越两国边境线上最重要的隘口。
第四关乃是嘉峪关,嘉峪关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的西端的重要关隘,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古称其为“天下雄关”,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第五关乃是雁门关,雁门关又名西陉关,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
第六关乃上谷关,上谷关也称五阮关,又有蒲阴陉、子庄关之称,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长城的关口之一,位于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位于居庸关、倒马关之间,五阮关与二关号称内三关,宋时名金陂关,后因山多紫荆树而改名紫荆关!
第七关乃是苇泽关,因唐高祖的三女儿、唐太宗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此改名为娘子关。苇泽关是长城的著名关隘,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关城东南侧长城依绵山蜿蜒,巍峨挺拔,城西有桃河水环绕,终年不息。险山、河谷、长城为晋冀间筑起一道天然屏障。
第八关乃是居庸关,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
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地形极为险要,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也有一说,说居庸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毛主席也曾赞誉过“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便是指的居庸关,其亲笔题词“不到长城非好汉”便坐落于此。
第九关乃是山海关,山海关又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因为与山海之间而得此名。这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俗称“天下第一关”。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第十关乃是平型关,平型关古称瓶形寨,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现在叫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门额现收藏在平型关村某村民家中),真谓峻岭雄关。
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这两山之间尽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势很险要。由于恒山和五台都是断块山,十分陡峻,成了晋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
左傲冉率军十五万,兵进潼关,彻里吉与李文侯一早就得报了,所以便率队出关,于潼关外十里迎接,左傲冉可是他们的主公,虽然不能说成百年不得一见,但是想要见到左傲冉,那也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恐怕比见到皇上还不容易呢!
彻里吉和李文侯本以为这样能起到取悦左傲冉的目的,但是,左傲冉却没有给他了一点笑脸,反而是面沉似水,有有一搭没一搭的应了他们几句,二人一下子就明白,自家主公这是不高兴了,恐怕有人要倒霉了,真不知道是哪个倒霉地家伙啊!嘿嘿!好嘛!这俩人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呢!
进了潼关,左傲冉居于首座,陈瑀、陈琮两兄弟、文聘、吕旷、吕翔、张纯、沮鹄、沙摩柯、周泰、蒋钦、祖郎、管承、谭雄、李异、卢毓、韩莒子,王昌、李蒙、王方、小将牛刚等临列两旁,何仪、何曼两兄弟仍是在他们的原位充当站殿将军,然而彻里吉和李文侯二人却站在正中,头低着,根本不敢抬起,因为他们两正在承受左傲冉的怒火。
第1卷:叱咤三国 第66章:倒霉蛋儿胡车儿
第66章:倒霉蛋儿胡车儿
“我曾经颁布了命令,让是你时时观察长安动向,一但长安动荡,你二人可先动兵而后禀报,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恐怕是再明确不过了吧?!那就是——长安城!而你们呢?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我失望,你们俩说让我怎么罚你们吧?!”左傲冉面沉似水,用很是平淡的语气说道。
如今左傲冉身边的老臣只有何仪、何曼、吕旷、吕翔、张纯五人,其余的文武都是新人,在这个时候根本不敢插话,这要是高览等人在场的话,早就出来打圆场了,所以场面多少有些僵局,左傲冉一味的痛斥,彻里吉和李文侯却根打了蔫的茄子一般,连个屁都不敢放。
就在这个尴尬的境地即将升级的时刻,突然有小小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单腿点地道:“启禀主公,那个前翻独斗彻里吉将军,屡次劫掠咱们粮车的董卓麾下旧臣胡车儿又来了,说是不给粮就攻城,如今在关外骂得正欢!请令定夺?!”
“啪!!!”
一声巨响,帅案被左傲冉拍得之颤,很显然,左傲冉的怒火爆发了出来,这个倒霉到家了倒霉蛋胡车儿真是走背字,什么时候来不好,非得这个时候来,这不是死催的吗?!
左右两侧的一众文武当中大多数人都很庆幸,因为左傲冉有了一个发泄点,只要将这口怒火发出去,彻里吉和李文侯就好过了,只不过这个胡车儿就不好过喽!
“彻里吉!你可是西羌有名的勇士,竟然战不过董卓麾下的小小将官,难不成你把武艺都丢回娘肚子里去了?!”左傲冉半呵斥半讥讽地说道:“还有你,李文侯啊李文侯!我称你为儒将,拜你为参军,你心中有谋略,手中有武艺,难道就被关外的一个武夫牵着鼻子走吗?!”
“末将愿请令出战,不胜胡车儿不会!”彻里吉被左傲冉批评的都快不行了,左傲冉的话音一落,他就向左傲冉请战。
“末将也要出战!”李文侯也请战道。
此时的王昌突然出列道:“主公,昌曾问董卓女婿牛辅麾下有一将,名唤胡车儿,此人勇冠三军,力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
“哦?”左傲冉听王昌这么一说,他可算是想起来,这个胡车儿是张绣的马前步将,使两口短刀,宛城之战时就是他向张绣献计,灌醉了典韦,偷走了典韦镔铁双戟,致使典韦死于辕门的啊!
这胡车儿虽不是三国中的一流猛将,但是能跟赵云斗个数十回合的还真是不多,要说起来,只论武力,他应该和高览处于一个水平,都是介乎于一流与二流之间的猛将啊!
“哈哈!正好用此人祭旗!”左傲冉大笑一声道:“众将,随我点齐三千兵马出关一战!”
“遵命!”众将皆道。
胡车儿怎么跑这来了?前文书咱们讲了,胡车儿见财起意,刺杀牛辅、徐晃不成,反而被徐晃废了一对兵刃,还伤的不轻,但是这小子命大,从徐晃的手里走脱了,一路的狂奔之下,胡车儿惊奇的发现,自己迷路了,不过这个倒霉的小子很幸运,他碰到了山中的猎户,被山中的猎户给救了。
伤养好了之后,胡车儿告别了这家猎户,前思后想之下,决定回长安瞧瞧,看看如今的局势如何,自己还能不能谋个一官半职,最起码也得吃穿不愁啊!
胡车儿走在半路,竟然被一拨山贼拦住了去路,胡车儿可是个狠辣之辈,击杀了山贼头目,他可就当上了山大王,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他前前后后兼并了周围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山寨,而且还凭借着自己以往在军中的威望,竟然有不少愿董卓军的兵卒来投靠,所以胡车儿山寨中的喽啰兵越来越多,胡车儿的野心也越来越膨胀!
李文侯有远见,也有真才实学,李傕、郭汜交战,献帝刘协趁机走脱之时,李文侯就建议彻里吉出兵勤王了,彻里吉也是这么做的,但是,胡车儿这个倒霉孩子却破坏了李文侯的计划,不仅前后大战彻里吉三次,而且光劫彻里吉的粮草就劫了五次,常言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粮草都不保了,前线还怎么打仗啊!所以李文侯和彻里吉只能放弃了争夺献帝刘协的设想,只是安安稳稳的守潼关!
劫持不到粮草的胡车儿只能没事打劫周遭的村镇,长此以往,周遭的村镇都被胡车儿霍霍的不行了,他们只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