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November 20;26;27; 1937; box 39; folder 17。

  ② Chiang Diaries; Hoover; November 20; 1937; box 39; folder 17。

  一

  日军开始炮轰南京城之际,蒋又拍发急电给斯大林,表明他衷心希望苏联能果敢派兵①。可是,斯大林12月5日的覆电合理地辩称,如果苏联助中国打日本,害怕布尔什维克犹胜纳粹的西方国家就会把日本当成受害人②。蒋读这封覆电时,炮火正打在附近。天空中,绘上中国空军记号的俄制飞机,由俄国飞行员驾驶,首次和日本交锋。

  ① Yang Tienshi(杨天石),〃Chiang Kai…Shek and the Battles of Shanghai;〃 p。40。 引用了蒋介石总统档案里的《困勉记》,这是经过节选的蒋介石日记。(台北:国史馆)

  ② Garver; 〃Chiang Kai…shek's Quest;〃 p。309。

  南京守军在委员长的领导之下(蒋夫人也陪同在侧),奋战三个星期。蒋氏夫妇后来在12月7日飞离已经残破不堪的首都,前往庐山①。两天后,日军猛攻古城若干城门,中方虽勇敢作战,但已渐不支。两度背叛蒋委员长的前湖南军阀唐生智,自告奋勇担任守城司令官,拒绝向日本投降。但是,12月12日,手下三个师只剩两个师,防线也崩溃,他只好下达突围令。

  ① Yang Tienshi(杨天石),〃Chiang Kai…Shek and the Battles of Shanghai;〃 pp。39…40。

  这下子局势大乱。有些部队为了抢船渡江,落水淹死;也有些部队争先恐后抢着从日军尚未占领的某一城门逃命,践踏致命。唐生智本人则在夜里搭上一艘烧煤的船艇逃亡,此时长江江面上军民争相利用各种工具载沉载浮地逃命,古城也笼罩在大火之中。70000万名士兵阵亡,中方伤亡率犹高过上海。但是,这还不是最惨的一幕。从1937年12月中旬进行到次年2月中旬的所谓“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万名中国人(也有人说高达30万人)遭到最惨无人道的方法杀害,活埋、开膛剖腹、斩首、尖竹穿杀婴童、强奸等等,不一而足①。如果说这场大屠杀的暴行旨在恫吓中国人,它的效果却适得其反。中国百姓同仇敌忾的精神全被激发起来,更加支持抗战到底。

  ① Irish Chang(张纯如),The Rape of Naking (New York: Penguin; 1997); pp。81…105。 许多日本学者和其他历史学者认为张这本书太夸大,但只要有10%的伤亡,他的书名就有道理。

  南京沦陷之后,蒋介石发表一份文告(国军退出南京告全国国民书),足可媲美21个月之后邱吉尔的告英国同胞书。蒋氏说:“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诚能晓然于敌人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壁垒,以制敌之死命。”①

  ① 秦孝仪,《大事长编》卷四,pp。1199…1202。

  南京大屠杀消息传遍全国之后,数以百万计的难民抢在日军推进之前展开大逃亡。全国各地冒出难民营,陷入大混乱,但靠着难民本身的勇气与智谋、沿路地方民众的协助、地方政府(有时军方也参与)的努力之下,绝大部分熬过难关。同时,数以千计的邮轮、渔船、牛车、推车载着从大学图书到大型机械工具的各种家当,也往广西、云南、四川等大后方疏散。蒋介石指派浙江绍兴出生、哈佛大学毕业的俞大维主持此一疏散行动。此外,数千箱原本已由北平运到南京的故宫古物,也经由船只运到长江三峡,再转到木筏,由岸边纤夫以粗绳拉着,穿过急流、溯江而上。

  虽然华府官方没有任何援助中国的作为,美国政府和民众却一面倒地同情中国及其领导人。透过摄影与新闻报导,全世界都看到中国各城市的英勇保卫战。《时代》杂志发行人亨利·鲁斯(Henry Luce)的父亲曾在中国传教,他本人更是带头支持中国和蒋氏夫妇。《时代》杂志选出他俩为“年度风云夫妇”。封面照片中的蒋介石身穿粗制长袍、手持软帽,正气凛然;她则穿朴素的连身裙。《时代》以近乎谄媚的文字称颂中国的第一夫妇:在一位重要领袖及其优秀另一半的领导下,中国人的1937年不至于抬不起头来。过去像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很少使用“中国”这个字眼的千百万人口——如今也因为这对夫妇,慢慢有了国家意识……(蒋氏夫妇)不到一个世代就兴起成为旧中国实际与道德上的领袖,是历史的重要一页①。

  ① Time(《时代》); January 3; 1938。

  德国顾问法肯豪森现在强调“战情严峻”,高级将领“主和、主战皆有”①。已经让中国人惨败并占领好大一片中国领土的日本,现在觉得可以和谈了。

  ① Ma Chendu(马振犊),〃Analysis;〃 p。28。

  东京要求德国大使陶德曼(Oskay Trautman)担任调停人,蒋接受和谈之议,但其实志在缓兵之计。蒋担心日本会提出温和条件鼓动中国政府里的主和派;当他看到日方透过陶德曼提出的条件较预期来得严格,不禁大喜。可是,国防最高会议12月开会时,实际上大多数人支持和谈,更有人批评蒋对开启和谈“举棋不定”。可是蒋明白,如果与日本缔和,内部动乱会造成政府垮台。更重要的是,他告诉汪精卫:“决不能屈服于敌人,与之订立各种不堪忍受之条件,以致我国家与民族永远受其束缚。”①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December 28; 1937; box 39; folder 18。

  1月2日,蒋介石回绝了东京的四项谈和原则。他告诉自己的外交部长说:“日方所提条件等于征服与灭亡我国,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之为愈。”①东京旋即宣称今后不再以蒋为交涉对象;意即,中国需要成立一个新政府。继满洲国之后的第一个中国傀儡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旋即诞生。它由北洋军阀时期的旧人物担纲大任,辖区包含大部分的华北。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January 2; 1938; box 39; folder 20。

  同时,汪精卫在国民党内成立一个非正式的主和团体;日本方面也有一个小型主和派,其成员对日本陷入的泥淖相当惊慌。蒋氏批准和这个团体的两名密使头山满和萱野长知秘密交谈,这两人昔年支持孙中山,是孙的好友。中方代表遵奉蒋氏的指示,要求“日军完全撤退”,但也暗示如果日本同意全面撤出中国,委员长愿意下野①。这项秘密接触之后,东京秘密传话给汪精卫,他应该成立一个可以谈判和平方案的新政府。汪精卫相信抗战会输,于是着手计划另组一个政府②。

  ① 杨天石,《蒋介石秘档与蒋介石真相》,(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pp。407…409。

  ② Lloyd E。Eastman(易劳逸),〃Ralations between Chiang Kai…shek and Wang Jingwei during the War against Japan;〃 Republican China 14; no。2(1989): 5…7。

  蒋介石的军事总部此时已移驻长江中游的武汉,距南京约600英里,有铁路可直通北边的郑州。周恩来也重新在蒋底下任职,出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陈诚的副手。尽管1937年下半年中方伤损惨重,蒋在短期内又募集约110万兵员,准备在长江中游和华北的山东迎战日军。可是,中方部队就火力、机动力、空中掩护和器材装备而言,都比以前弱。

  靠近山东省界的苏北徐州,是铁路四通八达的险要之地,现已战云密布。李宗仁、白崇喜率领的部队在淮河流域与南、北两路扑向徐州的日军作战。在白崇喜的规划下,日军两个师团在距徐州40英里的铁路支线台儿庄遭到伏击①。经过7天激战,日军伤亡惨重;据传约有15000至20000官兵阵亡。这则新闻虽然夸大,中国人民却极为振奋②。蒋氏再次展现趁胜追击的精神,认为继台儿庄大捷之后可展开另一波反攻,急调援军驰赴当地③。但是,李宗仁没再进攻,反倒“精心规划、执行战略撤退”④。

  ① Gibson; 〃Chiang Kai…shek's Central Army;〃 p。396。

  ② Stephen MacKinnon(麦金农),〃Defense of the Central Yangtze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War of Attrition;〃 paper presented at Harvard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Wartime China; Maui; January 2004; pp。22…27。

  ③ Te…kong Tong(唐德刚)and Li Tsung…jen(Li Congren,李宗仁),The Memoirs of Li Congren (Boulder; Colo。: Westview; 1979); pp。361;366。

  ④ Sutton; 〃Genman Advice;〃 p。404。

  皇军坐火车,直扑西边200英里的郑州。蒋介石亲赴位于平汉铁路线上的这个战略要冲督师。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陈果夫建议军方炸毁黄河古堤,水俺广大平原,以阻日军直扑郑州、再沿铁路南下进犯武汉。法肯豪森早先也建议采取此一激烈措施①。数百年来,黄河淤积十分严重,逼得中国人把堤防越盖越高,有些地方河床已高出附近地面。若是溃堤,对人命、环境都将造成大灾难,但是蒋批准了。6月5日、7日,士兵奉命炸塌南岸河堤,大水往西南流向河南、安徽和江苏。

  ① 同上注,p。402。

  洪水俺没数以千计平方公里的农田,漫向淮河、大运河,甚至进入长江。黄河入海口也因之南移数百英里。数千村庄被淹没或摧毁,数百万农村人口无家可归①。战后,国民政府官方估计高达80万人俺死——真正的数字可能更高②。当时,蒋发表声明谴责是日军轰炸造成溃堤。黄河决堤使得南、北战场隔离,往后6年日军无法跨入黄犯区以西地带——郑州直到1944年4月才沦陷。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些学者认为这对中国有重大的战略利益,但也有许多人看法不同。

  ① Ma Chendu(马振犊),〃Analysis;〃 p。33; 沈嘉文(Shen Jia…wen,音译),《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经过》,《民国档案》2,no。4(1986): 134…136。

  ② Dana Lary; China's Republic (Cambridge; E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120。

  蒋无疑是认为在中国文明存亡绝续脉络下,此一牺牲虽不得已,却有其必要。他私底下并无愧疚,在日记中完全没提到这件事。他没有时间表达人溺己溺的态度,但大战中又有哪些领导人会呢?

  黄河决堤果真迫使日军司令官畑俊六将军改变策略,只好沿长江向武汉推进①。蒋决定不再投入大量兵力防守武汉,而是在日军从长江南侧进击时进行一系列战斗。法肯豪森也附和白崇喜的主张,转向小单位机动作战,蒋原则上赞同此一新战术②。但是几乎全转向游击战,有可能使日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城市和运输线;而如果蒋氏希望保住大片领土,凝聚人民的忠诚并等候外国援助,他就必须保留庞大的传统兵力。

  ① MacKinnon(麦金农),〃Defense of the Central Yangtze;〃 p。28。

  ② Sutton; 〃German Advice;〃 p。409。

  蒋介石认为中国“抗倭作战”要得胜,最终必须倚赖“外交”。中国必须和日本帝国下一个明显的目标——苏联、美国和英国——结为盟国。邱吉尔和斯大林先后遭纳粹旋风袭击,他们当时就估计若要战胜亟需美国援助,结果也确实如此。毛泽东的部队依然没什么损伤,他也公开说:“中国的外交政策,很明显的,应该是抗日的外交政策。这个政策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不放弃一切可争取的外援。”①当然,毛心目中想到的只是苏联,以及可能在日本及其他国家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力量。事实上,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唯一可恃者是苏联,一如北伐时期以及中共做为叛党的那段岁月。5月间,蒋告诉斯大林,没有“你的帮助”,中国无法撑下去,中国仍在“生死关头”。他请求苏联赶快再交运65架飞机,表示中国只剩下10架轻型轰炸机。斯大林迅速答覆,他将送出所需之轰炸机,供“阁下伟大的抗战”使用②。

  ① Mao Tse…tung(毛泽东),Selected Work; vol。2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1954); p。140。

  ② “蒋介石手书斯大林函”,1939年8月26日,《民国档案》3,no。45(1996): 61…63。

  蒋明白,固然他远比过去更需要苏联援助,斯大林协助他抗日的利益也远比从前更大。在夏天和秋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