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唐- 第6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是《诗经》一首很大胆的诗,不过在唐朝风气开放,韦氏唱这首歌,也是很正常。

  并且她一边弹琴一边歌唱,本来诗意就带着浓烈的春情,她眼角还浮现出一层层勾魂夺魄的媚意。

  让李显更加神魂颠倒,不自觉地将酒杯端了起来,一口喝了下去。

  琴声住曲已了

  李显忽然捂着喉咙,惊恐地看着韦氏,他想说,可是胸口传来一阵剧烈的痛疼,让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甚至他还想到,刚才酒与菜都让身边服侍的太监尝过了,这个问题出现在哪里?

  然后他痛得大叫一声。

  韦氏扑了过来,抱着他,问道:“陛下,你怎么了?不要吓妾身啊。来人啊,请太医前来。”

  这时候殿中乱成了一片,有几个太监立即喊太医。

  李显指着韦氏,说:“你……你……”

  韦氏在他耳边说道:“陛下,孤也不想这样做。是你逼孤这样做的。如果没有孤,你在房州就上吊死了。如果没有孤,你更不可能做上皇帝。现在你做了皇帝才几年时间,可立即就对孤下手。这个天下是孤的,这个皇位也是孤的。”

  李显听了心中激怒,终于“哇”地一声,张嘴一大口鲜血喷了出来。

  韦氏伏在他身上,大声哭了出来:“陛下哪,你怎么哪,不要吓妾身啊。”

  李显这时候还剩下最后一口气,看到她惺惺作态,装腔作势,再想到她心肠的歹毒,再次激怒,又吐了一口鲜血,一张脸就象白纸一样,然后头一歪,终于死去。

  这时候御医也跑了过来,看了看李显,又看了韦氏,用手搭在李显的脉博上,说道:“皇后,陛下驾崩了。”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韦氏发疯地揪着他的衣服。

  御医刚才看到地上的鲜血,心中已经有三分明了,然而他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因此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是因为心阳暴脱(急心冠心病)导致驾崩的。”

  不能说是韦氏下毒害死的,前面一说,后面这个殿门休想走出去。

  就是不说,他也休想走出去了。

  得知消息,高嵩带着羽林军,立即悄悄将宫城禁严。

  羽林军到来,韦氏心中有了底气,她看着殿中站着的几十个惶恐不安的太监宫女,还有这几个御医,厉声道:“陛下心阳暴脱,为什么不早对孤说,为什么不将他照顾好?”

  说完了,下令道:“来人啊,将这些奴才拖出去砍了。”

  之所以唱了这出戏,正是逼出御医说出一句话,管它是心阳暴脱,或者是粹死,只要证明李显是因为重病暴亡的就行了。虽然这些太监心中还在怀疑,就是下毒,食物与酒水,皆都品尝过。难道韦氏当着李显的面下毒?李显不至于傻到这地步。

  然而这些人都想到李裹儿的提前预警,甚至也想到刚才韦氏命令他们出去那会儿,有可能有鬼,可没有证据,一个个只好喊饶命。

  韦氏得到了御医的口证,会留他们性命?

  然后在这个纯净的雪天里,她开始了一系列的布置,先是秘不发丧,总揽了朝廷大小事务,对外公称皇上生病。再秘密徵诸府兵五万人屯京城,命马都尉韦捷、韦灌、卫尉卿韦璇等人总领着这些军队。又让韦元负责巡察京城,又命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将兵五百人驰驿戍均州,以备谯王重福。

  一开始没有人注意,朝中大臣继续在为相位争吵不休,然而一批批早就秘密准好的军队,迅速进了京城,这些大臣才发现不对。

  这时候,韦氏这才将所有宰相,包括前朝致仕在京的宰相,一一召进皇宫。

  看到是韦氏坐在正中的椅子上,披麻戴孝,一些人脸色已经变了。

  宋璟问了一句:“陛下呢?”

  韦氏用衣袖遮着眼睛,抽泣道:“陛下前几日因为心阳暴脱,驾崩了。”

  “驾崩?陛下前几天还好好的,为什么会驾崩?”

  “宋相公,先帝念你耿直,破格将你提拨为宰相,现在先帝驾崩,国家未稳,作为宰相,你不以安定天下为己任,说出这句主知是什么意思。来人啊,着懿旨,宋璟因为大敬,不顾国体,立即贬为贝州刺吏。即日离京。”

  但立即改了口,又说道:“此人是沽名钓誉之辈,自从进京后不久,就挑拨孤与皇上的感情,图谋不诡,来人啊,将他押到大理寺审讯,看他是何居心”

  韦氏前面的话还没有说完,后面过来两个太监,如狼似虎地将宋璟大紫相服扒了下来,押了出去。

  看到这一幕,大大小小的现任与离任二十几位宰相,全部噤若寒蝉。

  韦氏又说道:“传上官昭容进殿。”

  上官小婉走进大殿,这几天她呆在殿中,一步不敢出去。早在宫城禁备森严时,她就知道王画猜测的事发生了,但在这个非常时期,更不能轻举妄动,否则随时招来杀身之祸。

  进了殿内,韦氏对上官小婉说道:“先帝因为心阳暴脱,前几天已经驾崩,你与太平公主起草遗诏吧。”

  象这种暴病死亡的,都是重要大臣临时起草,向天下百姓有一个交待,也让天下百姓信服安定的。

  韦氏却将它交给了太平公主与上官小婉,看起来很大度。

  实际上,她走出殿外,雪已住,一轮太阳温暖地挂在天空,她嘴角洋溢着一丝得意地冷笑。

  不要说上官小婉是她的人,就不是她的人,在这种大势之下,敢起草对她不利的遗诏么?

  她感到那个皇位离她是这样的接近。

  第七卷 盛放 第一百十六章 无间道

  第一百十六章 无间道

  皇宫内一片阴云密布的时候,一个宫女提着一个锦袋,来到提象门前。

  看到几十个羽林军士兵在拱卫着,她小心地说道:“各位军爷,奴婢叫江彩儿,是尚衣局的,前来给公主殿下送前段时间订做的衣服,请麻烦军爷通禀一下。”

  说着将锦袋在手上举了举,里面还露出一件白裘皮大衣的袍角。

  这是上官小婉的无奈之举,因为韦氏可能准备动手了,怕李裹儿乱了她的计划,后来又将李裹儿迁到了上阳宫。

  还有一点,李裹儿得势时,许多奴才前来投奔,甚至有许多大臣都向她卑躬屈膝,巴结谄媚。但她的才能有限,更没有识人本珈,这些人都是风一吹两面倒的小人。

  当王画出现在鄯州,让韦氏将李裹儿半禁闭起来,这些人开始离开李裹儿。

  但这想法是错误的,实际上这时候李显夫妇还十分痛爱这个女儿。第一因为感觉亏欠了李裹儿,第二在李显几个女儿中,李裹儿虽然出生时吃了辛苦,可是最漂亮。

  之所以限制了她一些自由,是怕被王画蛊惑。

  可这些人都是鼠目寸光之辈,察觉不出来这中间细微的分别。只有到了郑愔与崔湜这些拍马屁的大师手,他们才能意会。却没有想到后来,李裹儿为了感谢他们,居然主动对他们营救。

  到了李显与韦氏翻目成仇的时候,因为李裹儿站在李显一边,再次让韦氏失望。就是到这地步,韦氏虽然恼火,可心里面还是有些喜爱。

  但这时候,喜爱程度很低了,大多数是利用她拉拢或者牵制王画的。

  因此,她派人将李裹儿身边的太监与宫女大肆格杀,现在李裹儿身边所剩下的亲信瘳瘳无几。

  上官婉儿十分害怕,怕李裹儿知道李显身死,闹将起来,如果闹过了火,为了掩人耳目。连李显都敢击杀,况且是李裹儿。

  可是通知也没有办法通知,于是想到了江彩儿。

  这是尚衣局的一个宫女,手很巧,做的衣服很精致。上官婉儿因为爱俏,所以经常制一些新衣,也认识了这个宫女。后来这个宫女家中出了一点事,上官小婉还伸出援助之手,这个宫女人也很机灵,渐渐成了上官婉儿的亲信。

  但上官小婉一直没有将她收到身边,主要是放在尚衣局做耳目的。宫中其他地方,还有几个象江彩儿这样的宫女,都是她的亲信。

  上官小婉是在赌李裹儿的悟性。

  没有办法进上阳宫,只好喊了江彩儿前来,打着送衣服的口号。

  因为上官小婉还曾向李裹儿推荐过江彩儿,让她替李裹儿做过衣服,同时李裹儿也知道上官小婉与这个宫女关系不薄。

  至于有没有送衣服这回事?肯定没有。如果李裹儿一时糊涂,说一句我没有订做衣服,事情就有些麻烦了。或者说一句,递进来吧,人不放进去,还等于没有用。

  江彩儿站在提象门前,心中忐忑不安地等着。

  其实她心中很害怕。

  另一边上官小婉心中也十分害怕,这个时间是她刻意挑选的,韦氏秘不发丧,也瞒了李裹儿,但今天向各位宰相宣布此事,韦氏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皇宫,对上阳宫稍微有些放松。实际上是上官婉儿的心理作用,上阳宫该松还是该松,该紧还是该紧。当然,如果李裹儿大吵大闹,则是另外一回事。

  一会儿两个太监走了过来,一个太监辨认了一下,又将她带过来的锦袋打开,甚至将衣服全部拿出来仔细地看了一下,当看到一件薄白色透明缕衣,还发出猥琐的笑容,然后手一挥,才放她进去。

  到了观风殿,李裹儿立即用了试衣之名,将江彩儿喊进房间里。

  她盯着江彩儿说道:“你是什么人?我是什么时候让你送衣服来的?”

  “公主殿下,奴婢是昭容派来送风报信的。”

  李裹儿松了一口气,又问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启禀殿下,皇上驾崩了。”

  李裹儿一听嘴就张了起来,也不知她是要喊叫,还是想骂人,江彩儿不顾自己卑贱的身份,立即扑上去,将李裹儿的嘴捂了起来,说道:“公主啊,冷静,不但关系到你的生命,还关系奴婢的生命,上官昭容的生命,甚至小殿下的生命。”

  李裹儿这才冷静下来,眼角流出泪花,低声地抽泣,一边问道:“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奴婢也不知道,只知道前些天宫城一直戒备森严,据御医说皇上是犯了心病驾崩的。但是御医也让皇后用了没有将皇上照顾好的理由,给全部杀了。连宋璟宋相公,也因为淡淡质疑一句,就让皇后命人将他抓进大理寺。所以昭容冒死托奴婢前来,通知殿下,这时候一定千万要小心啊。”

  李裹儿不答话,只是抽泣。

  江彩儿又说道:“公主啊,昭容托奴婢还带了一句话,问你可知道为什么皇后将你安排在观风殿?”

  李裹儿摇了摇头。

  “观风殿是上阳宫最绮丽雄伟的大殿,昔日高宗皇上与太后常在此听政。之所以将公主关在观风殿,是进一步,可以让公主以后禀承大统,退可以罢黜,甚至是其他的结果。”

  上阳宫是在唐高宗时修建的。原来高宗与武则天幸洛阳新落成的高山宿羽二宫,但登临时高宗感到不美,于是让司农卿韦机营造一座新的宫殿,与高山宿羽二宫相印成趣,又与宫城正好联在一起,出入方便。

  韦机领命而去,很快修好,穷尽奢侈,除了豪华的上阳宫,还在西北修了上清观,隔着谷水,又修了西上阳宫,虹桥跨谷,以通往来。宫内又引谷洛二水,沿洛水建有延亘一里的曲折长廊,雕饰华丽,远远就可以看见。

  但韦机用去不少钱,于是刘仁轨对当时的御史狄仁杰说,古代池榭皆在深宫,勿让外人得见,怕误伤百姓之心,韦机却列岸修廊,这哪里是致君于尧舜之意啊。狄仁杰弹劾韦机yin*皇帝行奢侈之风,韦机因此被罢官。

  但真正奢侈的地方不是这个长廊,也不是跨河石桥,却是观风殿,附近有浴日楼,临着洛水,有七宝阁,殿内也有丽春台、耀掌亭、九洲亭。楼宇高大壮丽,风景优美,因此,唐高宗与武则天经常在此听政。

  江彩儿这句话,不是她想出来的,而是上官婉儿说出来的。

  现在韦氏还需要安抚王画,李裹儿是必不可少的棋子。只有她顺利完成权利过渡,虽然王画会很头痛,可是她拥有整个唐朝,也不用对一个臣子低三下四了。那时候才是进可以拉抚,退可以掰手腕的时候。

  再说,她想即位大统,也要寻找接替人,可她只有两个女儿,长宁公主资质本庸,与李显相仿佛,所以也不是好的接替人。那么只剩下李裹儿稍稍让她放心一点。

  但她现在五十岁不到,如果李裹儿妨碍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