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了好一会儿,但最后还是放开了,看着王画,李显说道:“王卿,喊你来还有另外一件事。”
本来还想问问更多的情况,但李显似乎感到听不到好消息,还有王画是如何逃离吐蕃的,李显更加不想听。听了又如何?难道将宗楚客杀了,替王画解气?
不过心中始终有些好奇,但杨矩离京城不远了。大约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能赶到洛阳,因此李显打算到时候问杨矩。
但王画心中有些诽谤,虽然说喜欢,有可能是喜欢,可到底不是亲生女儿,还是有区别对待的。
李显看着李裹儿,看着王画。王画是一个有才能的大臣,但未必是一个好大臣,有本事,可同样会惹事。但做为女婿,还是很可以的。这么多年如一日地等候着自己的女儿,凭这份心情,也到了定落的时候。
他说道:“当初你送金城公主出嫁时,朕写了一张纸条给你。现在你回来了,按理说到了朕覆行条约的时候。但裹儿是朕的宝贝,朕不想慢怠了裹儿。因此,打算在二月份,朕驾返京兆,同时在京兆裹儿也修了一座美仑美奂的宅第,不辱没了你们的身份。王卿,可等得及否?”
王画有些不愿意,这样一来,时间又要拖上几个月了。虽然李显说二月车驾就要动身,可他的车驾不是自己骑马,如果快两天就可以到达长安,李显的车驾最少得二十天。到了长安后,还要安排布置,这样一来,不到四月份,他们都不能完婚。
然而现在时局变化莫测,天知道三四个月后,又有什么事情发生?
但这是嫁公主,不是正常人娶妻,不然怎么有了下嫁一个“下”字?李显能征求自己意见,就算给足面子。就是李显不同意,自己又能怎么办?
不过让王画感到奇怪,到现在韦氏一言不发。
不知道李显正式表决这门婚姻中,韦氏起了什么作用。
但王画还是伏下身来,谢李显与韦氏的恩典。
这时候,李显才谈到他与宗楚客的事:“王卿,虽然此行让你吃了许多辛苦,宗卿做得也不好,但朝廷以和为贵,朕也答应了替你们言和。既然王卿平安归来,可否宽恕宗卿一遭?”
实际上这还不是王画所需要的,至少时间又拖长了。但也不能再要求了,只好作罢。
从皇宫里出来,李裹儿兴高采烈。两个人等于跑步,跑了漫长的好几年时光,终于走到一起。可是不是如此呢?现在只是李显一道口谕,虽然是金嘴玉言,但不等于就没有变故。
不过这个消息传开后,所有清流大臣大失所望。李显用了一门亲事,就将王画嘴堵上了。
但就是这样,在初四上早朝时,看到王画,宗楚客还是躲在窦从一的身后,省怕王画找他麻烦。
王画又开始了不温不火的朝堂生涯,虽然李裹儿碍于名声,或者大婚将要到来,有些害羞,没有搬入王家。但王画也怕惹起风言风语,没有到太平公主与上官小婉家中。
只是公孙大娘留了下来,她留下来的原因,是为了与李雪君切磋。当然,对此,王画是十分欢迎的。
到了初七回来,派出去的人,带来了一条不好的消息。
王画怀疑是正确的,当年邙子巷的刺客,真的在韦家。连名字资料都查了出来。这个人叫史文达,小名叫四海子,身手不错,一直是在韦家做护院工作。不过王画派出的人手为了确认,做过更细密的调查,在十年多前,此人确实离开过韦家一段时间,不但他,还有其他几个韦家的护卫。这是当时李显刚回京城不久,有可能是韦氏怕李显势单力薄,从娘家人调来的一批人作为亲信,拱卫她与李显安危的。
但在邙子巷案发后不久,这个史文达就提前回到韦家,而且平时深居浅出,很少与人交流。王画派出去的人,刻意与他接近,想套他的话风,都没有套出来,还差点引起这个人的怀疑。
王画听后却苦思良久。
想套他的话风,这个是不想了。想一想,如果不是韦家的亲信,平时嘴风严密,后来自己得势,这个史文达早让韦氏给杀死了。
他只是在心中苦笑。
虽然证实了,可让他感到十分郁闷。
当年因为刺杀之事,与七姓十家惹出来这么大的风波。如果不是老武罩着,自己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搞了半天,却是韦氏在中间弄的鬼。但自己呢?一度时间里,还将韦家当作了最亲密的朋友。
这让他感到若大的讥讽。
他抬起头,凝望着皇宫方向,心中想道,虽然说是李显软弱,助长了韦氏的凶焰,可韦氏能有今天这个地步,又岂能小觑的?
但不管心中苦涩也好,郁闷也好,这几个月内还必须再忍耐着。
不过朝中笑话接二连三地发生。
李显继做了一回媒婆,将一个老太婆嫁给了窦从一之后,再次下诏,扩建圣善寺,扒去了十余户百姓的房屋。这个黑天冤枉是没有法喊了。
然后袁从之弹劾长宁公主放纵家奴劫掠良家百姓为奴,又将这些恶奴亲自抓了起来。长宁公主闹到李显面前,李显亲写诏书,让这些恶奴释放出来。袁从之一听气得一口气都没有喘过来,他怒气冲冲地对李显说:“陛下放纵恶奴抢掠良家子女为奴婢,又怎么依法治理天下呢?”
成了李显指使恶奴抢人。
李显也不责怪袁从之言语错误,可恶奴还是照放不误。
然后李显又来到玄武门前,与亲近的臣子们一同观看宫女们拔河。李显让宫女们扮作市场里的商店伙计,让公卿大臣们扮作行商旅客,与她们作买卖,又假装愤怒争执,彼此言辞不堪入耳。李显夫妇则在一旁观看,以此为乐。
一个皇帝到了这个地步,真正荒谬到了极点。
跟着是崔琬弹劾宗楚客勾结戎狄,导致边疆发生叛乱,险些置王画于死地。准备到现在,证据充足。而且按照规矩,大臣受到弹劾时,应弯腰快步走出,站在朝堂中听候治罪,或者为自己辨解。但宗楚客坐在矮椅上,动都没有动。
害怕王画,还能害怕崔琬么?既然知道王画因为李显答应亲事,不准备追究了,他也硬了起来,自述自己忠诚鲠直,受到崔琬的诬陷。
当然,他的话李显也没有相信。可李显的做法还是和平了事,不追究宗楚客,也不怪罪崔琬。反而让崔琬与宗楚客结为兄弟。
王画见到这幕后,也是张大了嘴巴。
但也不能说是坏事,如果没有韦氏在后面主持着,呆在这样的皇帝手下做事,倒也是一件乐事。至少不会担心因为得罪皇上,被处死。
这样也好,安安心心再呆两三个月吧。可没有想风云就在这时候翻涌起来。
王画从户部回家途中,一个人扔过来一张纸条。纸条上写了一行秀丽的小字,字迹王画认识,是上官小婉写的。上面写道:元宵之夜,十面埋伏,一千虎贲,先鸠后击。
第六卷 黑牡丹 第九十八章 大撤离
第九十八章 大撤离
字面的意思很简单,这是韦氏想借十五元宵节为借口,喊自己进宫,赐毒酒。如果不成功,还有一千羽林军埋伏起来,对自己进行击杀。如果自己不提前得知,根本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但王画还是很迷糊,自己也没有做出什么事。就是宗楚客自己也不计较了,为什么韦氏突然对自己产生杀机?
而且让他郁闷的是今天都正月十三了,后天就是元宵节,自己就是做出布置,时间也十分仓促。
怔忡了一会儿,但不管怎么应对,必须要到上官小婉处,询问她是如何得到这个消息的。
都是精明人,知道王画收到消息,肯定要来,上官小婉没有呆在皇宫,而到了她的别院中住下。
王画扬了扬纸条,看着上官小婉。
上官小婉叹息一声,说道:“二郎,我不知道你手中掌握了多少力量,但这个力量是惊人的。皇后也隐隐猜出一部分,因此对你一直采取拉拢措施。但有两件事你做错了。第一件事,如果你仇恨宗楚客,就是将他揍一顿,皇后也不会生气。可你不应当将宗楚客与你和李裹儿的亲事混在一起。这是皇家的威严,能容得了你威吓的?”
对整个过程,上官小婉一知半解。但韦氏也不是有意隐瞒她,在韦氏心中,上官小婉还是那个为了地位,将李贤出卖的市侩女子。现在上官小婉不得不抱自己的大腿。韦氏也听说了上官小婉与王画有可能有眉来眼去的事,不过两个人做得很好,外人都认为此事是捕风捉影。就是有,上官小婉也不会为了王画,得罪自己。
这也是她大意了,王画与上官小婉做过推心置腹的一翻讲话,也让上官小婉意识到她将来的命运。为了自己活命,上官小婉不可能让韦氏将自己这个潜在的最得力盟友杀害的。
所以元旦的布置,居然韦氏请了上官小婉参与其中。
说到这里,上官小婉叹息一声。整个过程她比以前更了解了,王画是担心韦氏不同意这门亲事,所以将宗楚客这个棋子压在棋盘上。
实际上这是错误的,韦氏这几年就没有对王画动过杀心,而且随着他力量增强,韦氏一直在拉拢。只是王画不冷不热的,韦氏也无可奈何。但王画精明的地方就是没有站在清流大臣后面摇旗呐喊,这也是让韦氏放心的地方。
而且太原王家的突然崛起,让韦氏看到希望。比起王家那个小娘子,自己女儿与王画是什么关系?说不定能借裹儿与王画的关系,能让王画投身自己门下。就是不投入她门下,估计也不会对她发难。
因此,对王画与裹儿婚姻,韦氏一直没有反对。
可王画一逼,韦氏反而不乐意了。这意味着什么?王画预防自己事小,竟敢威逼自己事才大条了。现在能用宗楚客威逼自己答应他与裹儿的亲事,明天天知道他又会逼自己答应他什么事?
结果也不是王画所想的,李显答应他与李裹儿的亲事,韦氏一点也没有参与其中。如果不是李显首肯,她都要瞧瞧王画能将宗楚客怎么的。
上官婉儿将前后事情一说,王画也感到自己弄巧成拙。但他还是奇怪地问:“就是这样,皇后也不能对我动杀心。”
“是的。但你又做了一件事,加上宗楚客等人的劝说,才使皇后产生杀你的心思的。”
“我又做了什么事?”
“你有没有派人调查当年邙子巷刺杀你的凶手?”
这个韦氏没有说。不过言语闪烁中,上官小婉已经猜测出八九分。
王画的护卫调查到了史文达身上,但不能证明就是史文达做下的。天下长得相像的人不知凡几,而且十年零几个月过去了,外表也产生极大的变化。这个证实是不错的。
可是王画的手下低估了史文达的智慧,他这些年深居浅出,就是在韦家都是一副生手勿近的模样。这两个人突然与他交谈,引起了他的警觉。于是报告了主家,韦家派了人跟踪王画这两个手下。结果跟踪到了王画家中。
这才是一次严重性的失误。
韦家立即报告了韦氏,但如果没有人窜夺,韦氏还想与王画做一次交流,看王画的动向。毕竟事情过去了多少年,这些年也不是一个两个人想要杀害王画。
但她心中还有一个鬼,那就是王画兵出洛阳功亏一篑的一刀一箭,那个血字营的火长与太监江明威正是韦氏收买过去的。所以当年韦氏主动打开城门,放王画血字营的士兵进城,借着这个势,削弱五王,让武三思上位。
可能让王画上位么?
虽然王画与清流走得不是很近,但也不指望王画替她为虎作猖。不要问理由,就象老武上位时一样,必须得用李义府等小人,用他们作狗来剪除朝中反对老武的声音。所以韦氏先用武三思,后用宗楚客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天津桥上,江明威先是乘王画不注意时,给了王画一刀,然后那个火长跟着发难,又是一箭。当然,这两个人也知道自己的下场,可被韦氏所逼,韦氏也答应给他们家人一个好的待遇。开弓没有回头箭,只好这样做了。
这个韦氏也没有说,只略过一点儿,连宗楚客都没有在意。可上官小婉是多精明的人,立即再次猜测出当年的故事。
既然王画能找到十年前的凶手,也很有可能查出天津桥上的真相。
不要怀疑王画查案的能力。
“原来如此,”王画苦笑连连。
真相没有想到过了这么久,被一一揭开,但对他来说,却是一个莫大的嘲讽。
然后宗楚客在中间煸风点火,还说奉立李裹儿为皇太女,正好有一个机会,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