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是万万不能了。
真狠,众人头上都冒着冷气。
武三思痛得都快晕过去,但王画却将他的下巴托着,又说道:“武三思,那张榜文当真是五王写的。也许魏相公与宋侍郎没有查出来,但要不要我向皇上主动请命,调查此案。而且我会向皇上下军令状,保证只要一个月时间,还此案真相大白。武三思,你意下如何?”
王画这一说,大家都听出话音了。
武三思还在赌狠,说:“王画,你要为你今天所作的负责。”
却没有想到他鼻子里传来一阵粉香,一只小鞋踢了过来,然后李裹儿大喝一声说:“武三思,你太过份了,怎么着孤还是你的名义媳妇,你居然卑鄙无耻地造了我那么多谣。我踢死你,我踢死你这个大坏蛋!”
实际上今天王画真沾了李裹儿不少的光。这也不是丑事,夫妻本为一体,互相帮助,不存在谁吃谁的软饭。正因为李裹儿的虎视眈眈,也是羽林军不敢过来的原因。
李裹儿气坏了,那张榜文上写的文章,她是三个女主角之一,而且是最乱的一个。母后也不过是三四个人,上官小婉也只是几个人,可她却成了与众多侍卫都有关系。母后也罢了,好象是真有那么一回事,上官小婉也好不到哪里去。可自己除了王画,一个也没有乱。
我踢,我踢,一会儿武三思的脸踢变了形。
看到出气也出得差不多了,王画才将李裹儿劝阻,又喊来李红将他扶上轮椅,还得继续做样子。但临走又问了一句:“武三思,不要逼我,逼急了,就是皇上不让我查榜文之案,我也会主动查这件大案。”
武三思又痛又羞又气又恼,但真害怕。如果王画真找出是他派人写下榜文的,就是有韦氏庇护,那也不大好办。
李红推着轮椅,一行人离开。这时候羽林军也走过来,武三思嚎丧一样喊道:“还不将他给本王抓起来。”
羽林军急忙追上去,李裹儿停了下来,看着其中的统领,说道:“你们想干嘛?今天的事是孤叫二郎这样做的。难不成你们连孤也要想抓。哦,对了,孤想起来了,还有,孤问你们,是谁允许你们抓人的?是皇上,还是武三思?是不是你们将武三思也当成了皇上?”
这一干羽林军一听就吓傻了,站在哪里动也不敢动。
但武三思肯定噎不下这口气。他长那么大,还没有受过这样的羞侮,以后怎能抬起头做人。看到王画离开,手上的亲信将他扶起来,得赶快医治。但他一摆手说:“不,你们将我抬回皇宫。”
现在这个样子,再加上宋之问,都不需要其他的证据,就凭借这一点,就可能治王画死地。
他又糊涂了,忘记了王画身边一个人,还有李裹儿。
但他还没有完全糊涂,没有将李裹儿参与其中说出来,只是讲王画冲到天津桥上揍了他们,连王画与他的对话都不敢说出来。
李显一听也生气了,怎么着有话好好说,我就是将五王贬出去,也没有对你王小二如何。这个天津桥是什么地方?那是皇家的窗口,这样暴打朝中重臣,成何体统,于是立即下旨将王画抓捕。
并且因为王画家中有许多护卫,派了两百多官兵过去。当然,他也没有对王画动杀念,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处罚肯定要处罚的。不过真要他动了这个念头,王画落在武三思手中,想活也活不了。
事实上这也是武三思的一个机会,可因为事发突然,而他又被王画与李裹儿打蒙了头,没有利用好。如果他会利用好,王画都不会这样玩了。就是一个暴起,打武三思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因为他今天这一着,让许多人看到希望。特别是皇宫的某一个人,给他壮胆子。
官军到了王家,将王家围了起来。
王迤夫妇心惊胆战,可李裹儿却恼了起来。这还有完没完了?自己被武三思诬蔑到这种地步,父皇不帮助自己,还继续帮助武三思?难道真是老百姓嘴中所说的昏君?
她一怒之下,提着王画的大铁锤跑了出来。
平时她看王画提着大铁锤挺威风的,但拿到手中不是那回事,勉强只提出一只出来,两只手紧紧抓住,不然随时都会因为吃重掉下来。然后来到这群官军面前,提着大铁锤说:“我打,我打。”
就是没有大铁锤,她也一个人也打不到。
一看更火了,指着其中的一个中郎将说:“孤认识你,你给孤站住,否则马上说你侮辱孤,想戏弄孤,将你quan家满门抄斩。”
这个中郎将一听立即站住。这是无理取闹,况且有这么多士兵作证。可那有什么用?就象武三思弄倒五王,需要证据吗?而且听王画的口气,那张榜文百分之九十是武三思自编自演的苦肉计,与五王没有任何关系。
一个堂堂的五王,那么快就轰然倒地了,自己算什么?一个小小的中郎将,在民间了不起,可放在李裹儿面前,什么都不是,与一只小蚂蚁没什么两样。
站住了就好办了,李裹儿来到他面前说了声:“我打!”
这一锤子下去,锤到人了。中郎将脸被砸得立即青肿起来,鼻血都流出来了。这还是李裹儿,如果别人使了这个大铁锤,这一下子下去,半条命都没了。啊呀一声,他倒了下去,昏过去了。真昏假晕,不得可知。但只知道不一会儿,他就撒腿而跑。
其他官兵一看这样下去,不好玩,一个个连忙跑回去,向李显禀报。咱们这个人抓不起来,也没法抓。
第六卷 黑牡丹 第二十八章 发威(四)
第二十八章 发威(四)
武三思都说出了上帝的话。可见这段时间武三思权势的嚣张。因为武三思的得势,武家弟子,就象吸回头烟一样,瘾更大了,他们比以前在洛阳城更加胡作非为。反正这群逆民,对武家也没有好感。再加上之前的事,现在洛阳百姓几乎恨不能真象王画所说,将武三思的皮剥掉,肉吃掉,血喝掉。
看到李裹儿的行为,围观的百姓纷纷喝彩。倒不是为李裹儿揍这个军官喝彩,主要在天津桥上两个人默契联手狠揍武三思让他们解恨。
李裹儿将这群官兵赶跑了,又返回头,对王画说:“我要回皇宫。”
还不解恨,王画无辜受人陷害,父皇就象看不见一样。但这个武三思打倒敬晖他们也就算了,同样也不是好人,可居然恶毒地写那篇榜文。但父皇呢,没有追究武三思的责任,反正派人抓王画。这是什么天理。
要回去论理。
王画也没有阻止,要么她回去起到一些作用。但不会起多大作用,因为韦氏还需要武三思的支持,只要韦氏活着,想通过正途整垮武三思是不可能的。也许韦氏有可能授意将她禁闭在深宫。这就看李裹儿如何去辨解了。但有一点,李显多少会对韦氏产生了一些间隙。
其实今天李裹儿不相助,他同样也有对策,不过因为李裹儿的出手,他减少了许多麻烦。
王画说道:“裹儿,你回去可以,但皇上不知情,只是一时受了一些小人的蒙蔽,你说话时不能太激烈了。”
李裹儿点头,气呼呼地返回皇城。
但王画立即吩咐人将门关上,因为远远地看到宋魏二人骑着马赶来。不用说,他们是听自己说榜文是武三思写的,而且一个月就能让真相大白,一定猜测出自己手上掌握了一些证据,所以向自己要证据来了。
现在不能给,要给,还得过上几天。
“王学士,你不要关门。”宋璟连忙叫道,一边喊一边勒马,向这边飞快奔跑。
但还是迟了,大门咣地关上。
宋璟无奈,又借来梯子,可刚爬上墙头,墙头另一边也伸来梯子。两个护卫将他堵上,不让他爬上墙头。宋璟大声冲里面喊道:“王画,你到了今天这地步,还想替某一个人袒护吗?”
喊了半天,没有人理睬,宋璟更急了,又说道:“王画,我算看透你了,你其实就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小人。”
这一声还真管用,李红推着轮椅,将王画推了出来。王画没有说话,指了指胸口,然后掏出一张纸将它打开,上面写着几个字:早朝逼我。
早朝逼他?
宋璟刚想询问王画是什么意思,王画却大声说道:“宋侍郎,我现在闭门谢客,外面的事与我无关,请不要打扰我。”
这一声很大,连围墙外面的人都听到了,但王画说话时,不停地向宋璟挤眼睛。宋璟不知道王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想到他的神出鬼没,只好郁闷地与魏元忠离去。
王画还是让李红将他推回房间。虽然他很早就能走路,但自己家中现在下人很多,不一定会被他人收买,但人多嘴杂,难免会透露消息。所以王画只在房间里,将房门关上后才从轮椅上爬起来,甚至早晨都恢复锻炼身体。
王迤将他堵上,问:“小二,你这回祸闯得太大了。”
现在听说了儿子在天津桥上发威,居然将武三思的腿都打断了,武三思是什么人,听到这个消息,王迤的腿都吓软了。
“父亲,我问你张易之兄弟在何处?”
早被斩首在天津桥,但王迤不知道王画什么意思,答道:“死了。”
“敬晖五王呢?”
“流放了。”
“他们能有几个人活着回来?”
王迤不能回答。
“武三思又有何惧,还有,我早对你说过,想进入这个名利场没有那么容易的。”说到这里,王画叹了一口气,开始自己何尝有其他的企图,只想凭着手艺求一个富裕的生活,根本就不想做官。但无论自己怎么想,最终还是一步步卷进这个漩涡里面。
叹完气后又说:“再忍几年吧,过了这几年后,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但话还没有落音,下人递来一个信封,王画打开一看。上面写着让王画将王碱准备好,过几天就用四凤交换他。王画问道:“是谁送来这封信的?”
其实不用他招呼,已经有人跟了出去,是一个乞丐,护卫询问才知道是一个中年人给了他两百文钱,让他将这封信塞进王家的门缝。王画也无所谓,其实现在他已经掌握了更多这两家的情况,不过因为朝堂没有稳定,还没有到动手的时候。
但他看着这信,哭笑不得。现在他那个伯父才同意换人,恐怕是因为自己开扁了武三思,怕武三思向自己动杀手。自己一死,他想换儿子都没有办法换了,所以逼不得己,立即交换人质。
可这是一件好事儿,四凤失踪了数年,终于有回来的希望了。他将这封信交给了王迤,王迤脸上也露出开心的笑容。不过一会儿忧愁又挂上了心头。其实除了王迤,朝中还是有许多正直的大臣,虽然今天很解恨,可还是替王画担心。如果王画这面旗帜再次将武三思整垮,朝堂正气将为之一去,大厦将倾。任何人都扶不起来了。
因此,许多人将希望寄托在李裹儿身上。看她能不能说服李显。
李显到了皇宫,李显、韦氏正在与武三思聊天,主要是李显安慰武三思。但不久后,听到侍卫说李裹儿拦着官兵,不让他们抓捕王画。李显还生气地说:“这个小裹儿,简直不知轻重。”
话音未了,李裹儿就闯了进来,她看到武三思,找了找,从侍卫身上将佩剑拨出来。拿着剑就冲武三思冲了过来,嘴里喝道:“我杀死你这个老匹夫。”
其实这也是李裹儿缺点与优点的地方。
因为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就是韦氏为她袒护王画不开心,还是十分喜欢她的。
这也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韦氏为了李显生了懿德太子李重润、永泰公主李仙蕙、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和安乐公主李裹儿,李重润被老武逼死了,永泰公主英年早逝,永寿公主在李显到房州时也死了,她只剩下两个女儿,长宁公主与李裹儿。不要说李裹儿,就是长宁公主也宠爱得不得了,要什么有什么。更不要说李裹儿,是在他们夫妻最落难时,出生于房州,那一段时间因为抚养李裹儿成长,夫妻俩得了多少乐趣,可以说李显一直坚持下来。固然是韦氏劝说他不要放弃,也因为是李裹儿幼年带给家中的欢乐,才使他们坚持到最后。
所以李裹儿才得到异乎寻常的宠爱。
但宠爱过头了,养成了她骄纵霸道的性格,这也是王画最头痛的地方。可也因此,她敢做敢为,敢爱敢恨。
王画也知道这一点,一个堂堂的公主,因为喜欢他就发花痴,也不知醋,对他百依百顺,甚至还主动地连小妾都愿意做,这可能么?就是李持盈也不可能。这要慢慢地开导。
所以李显一把抱着李裹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