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王画决定下来,要离开滑州。
但这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王涵的二哥也释放出来,可是他却留下一封信给了王画,说他离开滑州回去了。至于他的妹妹,请王画多照料一下。
王画看到这封信后,哭笑不得。这与他的计划相违背了,按照原来的打算,王家拿出一些钱攒助一下灾民,有了这个理由,就可以将他释放。前半部分计划没有出现错误。后面的计划是等到他二哥放出来,滑州再留下也没有意思了,这成了一趟混水,不要说王家还要一个清名,就是不要也不敢趟下去。那么就可以将王涵带回去。
却没有想到出现这个结果。难道自己拿着这封信,来到王涵面前说:“你二哥回去了,我事务繁忙,照应不到你,你也回太原吧。”
想了想,将信拿到李裹儿面前。
然后看着李裹儿的神情,他以为李裹儿要发飙了,结果李裹儿神情很平静,问道:“你将这封信拿给我是什么意思?”
很古怪,很不正常!
王画嗫嚅道:“这个不是要,要经过你的同意吗?”
“如果我不同意呢?”
“那只好想个办法,让她回去了。”
“那你不怕她伤心之下,加重了病情?”
王画又答道:“虽然这样,可世上那有十全十美的事,我必须要考虑你的感受。”
“这句话才象一个样子,”李裹儿又指了他的鼻子说道:“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不过你如果能让王家同意,王涵做你的小妾,我也默许了。”
“你误会了,我真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怜悯。还有,让王家同意她做我的小妾?”王画苦笑起来。不要说是他,就是皇帝迎娶了七姓十家中任何一家嫡系女子回来,皇后那是夸张说法,但至少也得是一个贵妃,否则七姓十家照样不同意这道圣旨。
“你有那么多古怪的主意,这一点就难倒你了?”
更古怪,王画狐疑地看着她。不知道这几天李裹儿几个人的相处,交谈了什么。
可这件事先放着,反正自己身边也不是她一个女子,还有上官婉儿,招至的非议相对要小一点。可隐隐地王画却觉得这样下去,尽管对王涵的病情康复有好处,可他却在这件事上越陷越深了。
最后王画终于决定了离开的日期,但在临离开时,在城外搭建了一个舞台。
到了晚上,这些训练很久的女子上了场。上演的还是《窦娥冤》。听说这件稀罕事,涌来许多百姓,王画看着黑压压望不到边的百姓,心里想到,能有多少百姓能清楚地听到她们唱的什么?恐怕远处的百姓连戏台上表演什么都看不清。不过王画也没有办法,他也整不出扩音喇叭,尽管原理并不复杂。更整不出电子大屏幕。
但他还是下令开始。
当然,这是第一次真正意识上的戏剧面世,给百姓很大的震撼,可惜能听清楚的百姓只有戏台周围的一小部分。后面的只能靠前面传来的解说在脑海里凭空想像。
但更多的百姓随着戏剧故事情节的发展,已经泣不成声。
这个可怜的窦娥太悲惨了。特别是灾民,更引起了他们心中的共鸣。
戏剧结束,可是场中却骇人的安静,特别是许多女子,还在用手帕擦着眼泪,不住地抽泣。
王画过了好一会儿,等到他们心情平静,才走上戏台。下面的才是真正重头戏,舞蹈《千手观音》。
也练习了很久,可是李裹儿对王画如此看重,十分地不解。王画也没有做解释,因为在家里面训练时,只是穿着普通的衣服,而且因为练习,动作生疏,还不能够给人带来震撼。
但如果换上了特定的服装,再配上音乐与灯光,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完全两样了。虽然他前世表演的是一群聋哑人,让人觉得悸动,可现在表演的一群人同样也是弱势群体,不但是灾民,同时因为家中的灾难以及水灾,被他们亲人当作了牲畜卖掉了,这种遭遇也会让人悸动。但灯光王画是没有办法,只好用了灯笼,还有黄色的灯笼壁纸,使得灯光变成一片黄色,塑造出一种圣洁的气氛。
王画看了一下众人,他在想着另外一件事。当初这支舞蹈一出来,震撼了无数神州大地的百姓,也震惊了许多世界的观众。那还是在有各种文化活动的大背景下的,如果在这个文化活动落后单调的朝代出现,会带给人什么样的震撼。
王画顿了顿,才介绍这群女子的来历。随着他又说道:“她们都是我们滑州普通的百姓,也是身世最可怜的一个群体。但她们都有一颗纯洁美好的心灵,虽然面对世间最无情的遭遇,可她们却在自强不息。”
说到这里,他将声音放大说道:“下面是一首舞蹈,它是她们用一颗世间最美好的心向世人展现的。它的名字叫千手观音。大家都知道,佛也会斩魔除怪,但佛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们都有一颗大慈大悲的心,怜爱世人。前些时间,我与他人交谈过,说人与牲畜的区别就是我们有爱,亲人之爱,朋友之爱,爱人之爱。这才是真正的真爱。可最大的真爱是什么,那就是一颗慈悲之心。”
他的话音刚落,无数百姓喝起彩来。
没有人怀疑王画的话,事实王画也是最有资格说这番话的人。如果不是他来到滑州,后果不堪设想。而且王画用了我们滑州,更引起了滑州百姓的亲近与好感。
王画说完了,退了下去。一阵祥和的乐曲声响了起来,幕布缓缓地拉开了。一长排穿着金色的女子整齐地从前到后排列着。然后手一个个伸出来,或者是拢上,弯曲。
可是所有的人眼泪再一次落了下来。
许多人都低声哭了起来!
连一些心肠软的男子,眼睛也湿润起来。
上官小婉看着她周围的李裹儿与李红她们,她们同样在抽泣。她不由低声叹道:“好一颗大慈大悲的心。”
这是她的想法,在滑州百姓心中,此时王画俨然就是那个舞台上的千手观音下凡,前来解救他们的。
第五卷 香奴巴 第五十章 棺材
第五十章 棺材
船只溯流而上,到了郑州。再顺流而下,从汴水到达汴州。
虽然汴水没有黄河浩大,可夹在汴水与济水之间,这两条同样都是大河,因此这一次受的灾害比滑州还要严重。
(严格来说汴水是运河,黄河是母亲河,可还是无奈地说一句,恐怕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喜怒无常的河流,造成无数百姓伤害的特大型决堤就有七次,加上一次人为改道,共有八次大型改道。过几天我会上传一张唐朝疆域图上去,顺便说一下这八次改道的时间原因,济水是唐朝第四大河流,仅次于江淮黄,现在因为黄河改道以及其他的原因,基本上消失了。)
对王画的到来,大多人欢欣鼓舞,可不是全部。有少数的人暗底里却将王画称为王扒皮。特别是上官小婉的到来,更有许多不同寻常的含味。
李裹儿还好理解一点,她与王画的关系可以说是世人皆知了。这一次李显公开放她出来,那有那么容易回去的。
可没有人认为上官小婉会与王画有什么暧昧的关系。总的来说。王画人品还是能说得过去的。也没有人往这上面想。更没有人认为上官小婉是一个不知轻重的人。但她为什么也跟来了?
按理说她们奉旨只是处理滑州大案,现在滑州案件清了,她们得回洛阳了。可为什么还继续跟过来?难道滑州案件并没有真正查清楚,一部分案件还牵连到汴州的某些人?或者汴州也有大案子?
汴州官员与一部分汴州有声望的人,全部来到汴州城南汴水码头上迎接,有少数人心里面忐忑不安。
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可这个年头,吏治本来就很难清明,加上连朝廷的政局都没有变得平稳,又有几个没有做过亏心事的?
两艘大船灵活地驶了过来,船上的水手拿着缆绳,准确无误地套在码头的桩头上。然后在船舷的桩头上,将缆绳系紧。
在码头的尾部,却有更多的船只停泊在哪里,但离他们距离儿有点远。这是汴州官吏派了人清空了,维护他们这一行的安全。
李重俊先走了出来,然后便是李裹儿,在大义上李重俊在他们这一行中是排在首位的。
才到上官婉儿与王画。
官员参拜,但眼睛神儿却在瞟着最后一位主儿。对前几位他们是不敢得罪的,小心维护着他们的尊严就是了。可让他们最害怕的却是四个人最后的那个青年。尽管他只是随意地戴着一顶皂色幞头,穿着一身长袍,使他高大的身影看起来有那么一点儒雅的味道。
当然了,也有了一些神话的味道。
滑州的案件王画将所有功劳几乎推给了李重俊,因此许多细节并没有上报给朝廷。至于民间的传言,都是根据李重俊的几本奏折与从秋翡白玉坊传出来的消息整编的。再后来就是无限地夸大,更加让人难以相信。
可是王画临离开滑州前。那些滑州的女子的表演,已经流传开来。可惜那些女子却与王画不是一道,她们乘着大船下了洛阳。可这些人却听说了很多那晚表演的事。
最大的真爱是什么?是有一颗慈悲的心。
传遍了整个汴州。
可一些人却不这样认为,这个王画是从千军万马里厮杀过多回过的,正如白天黑夜,他的慈悲之心越是光明,背后的杀戳之心就越是黑暗。
然而其他三个主儿同样也不可漠视。
李重俊一脸笑容,态度和蔼可亲,在原来传言中他只能算是一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可这次滑州案子他得了最大的功劳,虽然知道内情不是那么回事。但说明了此人同样不可小视。
另一个美丽娇小的的女子,一张脸俊俏得似乎在生出花来。上官小婉,小视她?那一个敢。这更是一位不可了得的主。
还有一个更让他们敬畏的少女,娇媚动人,仿佛是西施貂禅复生,可与她们不同,她身上更有一种尊贵味儿,对她,众人只有仰望的份。
奢侈的阵容,也给了这些官员无穷无尽的压力。
但事实上,这几个人都没有向他们刁难。相互见面寒喧。也直奔了主题,除了询问灾民的情况外,并没有谈论其他的什么话题。
王画却来到张嘉贞与张九龄面前,低声说道:“你们这一次做得很好。”
这一次委任各州察看灾情的官员除了朝廷委任的外,至于这是如何委任的,中间自然有奥秘,比如说马子亮。同时王画也点名讨要了几个官员协助,但点名讨要的官员名额并不多,只有几个人。其中有两个人最令人瞩目的,一个就是李重俊。
因为李重俊与李裹儿不和,当时王画在大殿上点名李重俊时,就让人惊讶万分。
另一个就是张九龄,后者的官职太低,而且还是王画的姐夫。
固然王画举贤不避仇,不讳亲,隐然有古人之风,可这两个人这一行,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王画选人的正确。
另一个王画讨要过来的张嘉贞同样也不逊色,两个人到了汴州后兢兢业业,使迅速将汴州灾民稳定,立下了大功。当然,也是因为汴州官员听说了李重俊与王画到来,提前就做了安排。后来大量物资调来,先后都对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最主要滑州案发,各州震惊。汴州又是重灾区,汴州各级官员更加小心翼翼,虽然未必会起多大功劳,也没有出更大的纰漏。
但两人听了王画的话后。却摇了摇头,低声说道:“不容乐观。”
“我知道,”王画拍了拍张嘉贞的肩膀。不要说是滑州自己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物力,也没有将灾民的问题全部解决。现在接近八月,正是一年当中最好的时光,天气不冷不热,然而秋风一起,渐渐天气转凉了。虽然那时候灾民也返回家园了,可是过冬的粮食衣服怎么办?还有明年的种子,生活用具与农耕用具,耕牛等等,又怎么办?
现在正常年份,绝大多数人家连温饱都达不到。就象王画原来的家庭,每年都有大段的辰光,大凤带着三凤去挖野菜渡日。更不要说是大灾之年。
王画抬眼看了看远处高大的汴州城墙,还能隐隐看到城头上的旌旗在随风飘扬。
现在的汴州几年后又改名陈留郡,本来在李世民平王世充后,下领浚仪、新里、小黄、开封、封丘五县,后来因为地形险要,天下未定,唐高祖又改汴州为都督府,废开封、小黄、新里三县入浚仪,又废杞州之雍丘与陈留。管州中牟,洧州尉氏,属于汴州管辖,渐成天下大州。到了唐高宗手上,因为情况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