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唐朝联军却兵出弓月城,顺着伊丽河一路西下,掩护投靠西突厥新大汗斛瑟罗的儿子阿史那怀道的三千来族民东上。
当然,乌质勒不可能任由这种现象发生。他治下的族民本族的族民并不多,大多是十姓其他的族民,如果全部重新投归怀道的治下,突骑施等于瓦解了。
于是纠集大军想要切断唐朝联军后路,在伊丽河对峙了三天后,血字营的士兵突然从后面杀出,两路夹击,突骑施大军大败,这一战共击毙了五千多突骑施的士兵。
实际上这时候突骑施数次大败,局势已经不太妙了。就是乌质勒再次纠集军队时,魏知古与吐火罗的使者到来。吐火罗的使者前来目的很简单,劝架来的,虽然血字营做得不好,可在乌质勒追击下,血字营这一次死伤惨重。至于突骑施军队的损失,他没有说。而且唐朝做了大量的补偿,乌质勒应当有一个台阶下了。如果乌质勒还不反悔,一味倒行逆施,在西有大食,东有默啜的情况下,吐火罗不想做第二个铁勒九姓。那么他们必然会帮助怀道重新掌控整个西突厥,对突骑施用兵。
魏知古再次抛出了棉花,并且为乌质勒算了一下帐。
在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攻势下,乌质勒想要保住突骑施,只有一个办法,投靠大食,借助大食的力量,但那样正如吐火罗所说,沦为了第二个铁勒九姓。毕竟唐朝治下管理是疏散的,只要进贡一些财物,却有自己的自主权。
最后在四月还没有到来时,盟下血誓,成为唐朝新的属国,与西突厥怀道以弓月城为界,将西突厥一划为二,各自统辖。同时唐朝提供了大量的赏赐,并且派出专人教授棉花种植。另外唐朝还封赏吐火罗的国王为大汗,重新设置月氏、条顿、修鲜等都督府,不过这些都督的任命权却属于吐火罗大汗的。
其实本来还有波斯、昆墟州等都督府,可惜现在已经成为大食治下的领地。还有为了让吐火罗突骑施抵御大食东上,唐朝还提供大量铁器若干。
对于这项条款,王画很不满意。当然唐朝君臣很满意,重新收回了大量的失地,满足了君臣开疆柘土的愿望。然而王画却知道,这得到的只是一个虚名,唐朝却让出了许多实利。为了这个条约,唐朝提供的财物有可能达到三十多万缗。不过利不厚,盟约也不牢固。只有利益,其他的什么血誓都是假的。
还有一条,只是一次性的损失,与宋朝的岁币是截然不同的。
唯有怀道十分地不开心,为了抚平怀道心中的不满,武则天再一次加官进爵,也提供了西突厥大量财物。但这都是五月的事,王画早离开了西域。
几方盟约产生,四月中旬,王画突然带领血营从葛禄逻杀向西方,郭元振带着军队从南方反攻。
可是匐俱听到唐朝与突骑施签订好盟约后,开始带着军队回撤。王画无奈之下,只好一路掳掠突厥的百姓,正好西北兴垦了大量的棉花,缺少劳力。然后一路向东直奔居延海,同时郭元振同着军队从南方策应,试图包抄默啜。
默啜将掳获的百姓与财物派人押向漠北,然后带着数万大军调头向西。想要乘王画大军在北方,郭元振军队在南方,中间隔着一个大漠的时候,与王画决一死战。
可王画借着人数少,全是骑军,灵活机动,与默啜开始兜圈子。
几天后默啜听到郭元振主力军队沿着张掖河北上的消息后,看到无望,带着军队离开了。
王画与郭元振也因为几个月的行军备战,消耗的粮草不计其数,朝廷开支困难,不得不掩旗息鼓。
折腾了大半年时间,事情的发展再次回到起点。只是西域的形式重新书写,东突厥与唐朝损失惨重。这一次双方真正需要休养了。但这一次危机也化解了。
王画继续带着军队奔向北河套,这也是这一次突厥入侵受损最严重的地方。不过受损的大多是胡人,他们许多人被默啜掳获到了塞北。因此,朝廷采纳了张仁愿的建议,筑城。
张仁愿调到河东,也是武则天听了王画的话后,开始再次重视此人。在这次默啜入侵时,张仁愿表现很好,并且乘默啜调动大军试图围剿血字营时,他带着军队跟在在后面,夺回数千名被默啜掳获的百姓,以及许多牲畜财物。
张仁愿随后上书,建议筑城,如果顺着北河套一带筑上三到四个城池,派出重兵防守,默啜也就不敢带着军队深入。一旦深入,与唐朝军队纠缠起来,有可能再因为这几座城池拦阻,他都有可能成为瓮中之鳖。
王画听了一笑,也不失是一条好主意,象郭元振在河西走廊筑城,后来范仲淹与种世衡在陕西筑城,都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事实历史上张仁愿就因为重新修筑三座受降城,断掉突厥人的入侵道路,突厥入侵次数才开始逐步减少的。到了苾加可汗手上,只有与唐朝采取了友好的政策。
王画带着军队到北河套,就是防止默啜破坏张仁愿筑造新城的。但萧嵩与王君绰因为功绩升迁,却留在西域。
到了六月上旬,王画来到灵州,队伍刚一扎营,营外却传来禀报,说是他的婢女李红沐孜李来了。这两个人是王画吩咐她们来的,他预猜默啜的三国联盟攻打唐朝计划破灭后,几年内也不会大规模入侵唐朝。因此他的私事也提上了议程。所以喊她们来,是有一些布置的。
王画让她们进来,李红先是看着他,说道:“脸又晒黑了。”
沐孜李来到王家时间不长,还有旁人在一边,没有说话。这是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李红性格外向,又掌管了王家这么多年经济,严然成了王家的管家。在家中有很大权利的,连王画父亲看到她,也避让三分。但沐孜李,王画通过那天她对张柬之的讥讽,却看到她在内秀的性格,还是很睿智的。
王画说道:“还好,总算将这次危机化解了。”
说着让她们坐下。
李红说道:“二郎,阿里巴巴的大门打开了。”
这是王画在十三岁时,给四凤三凤讲的一个故事,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不过沐孜李听了莫明其妙。
王画只是一笑,对于这个结果,早在他预算之中。当然不要倒霉了,刚一出航就遇到了大台风,只要船只平安返航,收获是可想而知的。他说道:“还不将帐本拿出来。”
第四卷 杀菊(血字营) 第九十章 亵渎
第九十章 亵渎
李红将随身带来的一个小箱子打开。里面有几件她与沐孜李为王画绣缝的衣服。还有一些飞钱,另外就是几本帐本。李红打开了其中的一本。
王画翻看了一下,上面记着第一次航海所有的开支与收入。
自从去年九月末,李红到了江南带去了王画的口信,让萧亚瑜与宋问开始正式准备航海。其实李红到了江南后,萧亚瑜与宋问已经安排妥当了。这件事准备了足足一年多的时间,同时两艘试验的船只安全地返航,还带来了到日本的航海图。
加上王画早就有了吩咐,另外五艘大船已经在修造之中。但李红的南下,他们命令工人加快了修造的速度。
同时,宝林斋的贺晨与王画做了一番详谈后,禀报了韦家,就在长安,很近。这件事韦家等了一年多了,都以为王画当时只是一个戏谈。现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召集了人手与财力。
与王家相比,韦家无疑是一个庞然大物。就是王画不将大笔金钱散去,在财力上也是无法与韦家相比的,更不要说人力资源与人脉资源。没有海船,很好办,在广州港有许多大食人。手里因为航海获得了大量金钱。可海上的风险,使他们也不想再重复这样的生活,因此将海船出售。不过本来还是卖给其他国家的商人,唐朝人很少插手。
韦家近千人带着大量武器以及一些破烂的瓷器与铁器,这也是听王画的授意。毕竟交易才是最长远的,抢掠只是暂时之计。上了王家的七艘海船,一路出了长江,然后到了广州港,韦家用钱买了四艘大食人的海船,三艘南海人的海船。
这是维持一下平衡,两家协议所得利润是一家一半的,海船数量与吨位相差无几,分去一半利润要好看一点。然后一路顺着交趾南下,到了王画所说的加里曼岛。
这一行历尽四个月才回归广州,所得的象牙黄金却很少,最多的却是香料、珊瑚以及玳瑁,还有少量的海珠。也让飓风狂浪打沉了三艘船只,还是获利了近九万贯钱。
王画看到这个账本,叹惜一声,如果抛去当初研发的费用外,可以说是几乎一趟都没有,就将船只与人员以及其他的成本完全收回来了。这完全是一种暴利。想想他前世,想要将一艘船成本收回来,在海洋上最快也得跑十几趟远洋航行,而不只是到达南洋,有的投效慢,环球航行要二十多趟。才能将一艘船只本钱收回来。
马克思曾经就资本的嗜血性与掠夺性说过一句话,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现在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没有,但绝对超过了百分之百的利润,主要来回的时间只要三四个月。韦家这回一定会为此行航行发疯了吧。
果然李红再次拿出一封信,是贺晨写给他的,他在信上说,这一次所获的利润最后不要分成了,重新建造新的海船。就利用王家的技术建造,这一次出事的三艘船只中,韦家就占了两艘,而且一路上船速慢,吨位相对来说也小一点,驾驶难度更高。这一次航海,韦家的手下已经就这个问题反应回来。
王画将信放在桌子上沉思了一下,回了一封给贺晨。信上说答应了。但他又写道,第一次的利润可以完全再次投资下去,但第二次船行返回来的利润,王画必须抽出一部分,他还要有其他的用途。
看到王画写下这封信,李红也跃跃欲试,她也怕王画又要说出什么瓷窑不能扩张的道理出来。如果将船队扩大两倍到三倍,一年可以为王家有可能带来二十多万到三十多万缗钱的收入。如果再扩大到五倍六倍,这将是什么样的概念?只要在数年之间,王家就能成为整个大唐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
王画看了她一眼,说道:“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样。我们的优势,只有技术还有知识,而韦家是关系网,这才是真正实在的门路。现在合作愉快,有可能若干年后,他们得到望远镜与指南针的技术,还有对航海路线的熟悉,就是他们不吃下我们,也会另起新灶。”
现在合作是平等的,而且韦氏也明显要利用自己的力量对她与李显支持,因此韦家连王画的便宜都不想占。这也是他们到了广州克意购买七艘海船的道理。主要是做给自己看的。
其余的,韦家掌管了出海的权利以及货物进口的权利。当然现在武则天颁布了新的诏令,王家正准备捐出五万缗钱,获得正规的出国经商的权利。但不能用王画的名义,而是用萧亚轩的名义,否则会给大臣弹劾的话柄。这才是正途。
但韦家还有另一项路径,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象这一次出海,就与当地土著人发生了数次不愉快的交战。还有韦家有庞大的商业途径。货物进港后,迅速将它们消化。等等
而王家呢,只是王画对前世一些知识的记忆,还有三艘船只拿着望远镜,与航海图指南针,在前面领航,其他门路一样也没有。要么现在韦家看重了王家的新船,要求王家协助韦家打造新式海船,可那样王画也不敢赚韦家的钱,连研发成本都要倒贴。
再看两家的背景,王家只有王画一人在朝为官,家族很小,只是巩县一个普通姓族。不要说是在洛州,就是在巩县都不是望姓。韦家呢,在朝中无数人为官,还有一个太子妃。现在还要好一点,一旦李显为帝,韦氏成为皇后,而且李显软弱的性格,更使韦氏成为历史权利最重的几位皇后之一。
这种不对称将会到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还有可能公平合作么?
还有,韦家权势到达巅峰,想要从自己手下获得建造新船与望远镜指南针技术。还不是易如反掌。再经过几次航行后,对航线熟悉。那么将会有什么事发生?
现在必须要未雨绸缪。
别说王画太多疑,一旦船队数量庞大起来,一年所获得的利润超过五十万缗钱,甚至一百万缗钱,不要说韦家,就是整个七姓也会动心的。须知一个若大的唐朝一年税务有多少钱?年成不好的时候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