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哥哥让我写的,但魏相公是好大臣。”
两个人同时答道。
“我说一件事,做豆腐的人喜欢不喜欢吃豆腐?”
两人摇了摇头,天天做豆腐,怎能喜欢吃豆腐?
“打渔的渔民喜欢不喜欢吃鱼?”
再次摇头。
“圣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她以一名女子身份,荣登大宝,为了清扫一些不轨的大臣,用了许多铁血的手段,因此到了她的晚年,不想子孙再象她那样,铁血下去了。现在我说一件事,你们不要外传。”
两个人点头。
“为了皇太子、相王还有梁王以及张家兄弟,以后不会再自相残杀,圣上做了许多布置。就包括我在内。”
“大母不是说你是魏征之材,这才对你重用的吗?”李持盈好奇地问道。
看来这个消息传得真挺快的,连小玉真都知道了。王画苦笑了一下,说:“那只是其一,其二圣上希望我做为一根线将大家串起来,以后有事时能做一个和事佬,使朝堂继续稳定下去。这个线远不是我这一条,因此,裹儿,我与你暧昧的关系,梁王不在乎,皇上反而会喜欢,因为这样,我因为你与皇太子、梁王这根线又串通了。再加上郡主,还有张易之这些年对我的暗中帮助,我就成了一根重要的线网。”
这是一个重要的内幕消息,两个少女都惊讶地看着他。
“但我说过,我岁数小,资历浅,不足担任这样的重任。所以圣上让我到军中,有一个好的环境迅速成长,另外升迁速度也远胜于常人。你们再想想,去年十月茂州都督陈大慈与吐蕃交战,四战皆胜,毙敌四千余人,圣上只是奖励了一些财帛,再看看圣上对我的奖励是什么?一年内数次升迁,职位四品将军,三品爵位。再考虑我的年龄与资历,这种宠幸,朝中有几个大臣得到过?”
“但这有一个首要的前提,我是孤臣,不能偏袒任何一方。九郡主,你还不知道,可是公主,难道你也不知道?现在你们都逼我出手相助,我不助,是污臣,助了,圣上有何感想?当真圣上心中没有数?如果想杀魏相公,早就杀了,还会等到我来到京城劝说?”
“可是,”李裹儿张了张嘴,想说,你明明说过投靠我父王的。但有李持盈在一旁,没有敢说出来。
王画瞥了她一眼,说道:“不用说什么,我心中有数,但有些事情不能做得太露。还有,你们认为我在军中很危险,是不是?”
两个少女再次点头。
“错,我如果进入朝堂才叫危险。陛下一生的失误就是在这上面了,”王画叹了一口气说道:“正因为她有这样的想法,才维持一种平衡,可这种平衡却给了皇太子、太子妃、相王还有梁王以及太平公主殿下,发展力量的机会。若干年后,这种危险的平衡一旦打破,那才是绞杀的开始。在这时候,谁冒头越早,谁就死得越快。公主殿下,如果我猜得没有错,唐尚书与宗侍郎与你们家走得很近吧?”
这话不能当着李持盈面问啊,李裹儿答也不好,不答也不好。
“还有,郡主,张侍郎与姚长史与你们家同样也走得很近吧。可我为什么没有看到他们写一份奏折,保举魏相公清白的?”
“是啊,真的很奇怪,”李持盈岁数小,又不善机心,立即说道。
“不是奇怪,因为他们都是重要的核心,不能动了,一动圣上找到借口,贬职或者处斩,力量就薄弱下来。因此才将我投入这场绞机里绞杀。还有因为清名,我不得不营救。”说到这里,他将那一迭信函从怀里拿出来,说道:“最好笑的是,你们居然也急着要让早死早投胎,如果我死了,看你们争什么风,吃什么醋。”
“我不知道啊,”李持盈说完了,用眼睛的余光盯着李裹儿,心想,我还是一个小孩子,可你是一个大人,应当知道原因吧。
王画又说道:“与知道无关,总之你们记住了,我与你们相处,是因为情谊,与你们的身份无关。相反,因为你们的身份,给我带来了很**烦,但那也没有关系,我会努力将这些麻烦消解,可你们主动将这种身份带到我们感情当中,这只会让我很失望。”
“肯定不是这样的,”李持盈再次辨解道。
李裹儿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拍了拍肚皮。现在怀孕时间不长,还看不出隆起的模样。
王画逗乐了,说道:“好吧,就这样了,你们以后少争几句,天下大势没有平稳之前,我们之间的事也根本做不到平稳。我累了,要休息了。如果你们再不离开的话,那么就一起陪我就寝。”
“我就知道你是这样想的,”李裹儿嗔怪道,说完气呼呼地走了。李持盈也是脸一红,就寝,现在白过来,究竟怎么回事。好象现在就寝,不大好吧,也迷迷糊糊地离开。
第二天,王画进了宫,得亲手监督,这些工匠的技艺现在应当没有多大问题,可主要是相互的配合,一张氍毹也不过长十来尺,宽还不足十尺,现在工匠很多,可因为氍毹的尺寸,并不是每一个工匠都能亲手参与的,织毯有织毯的活,制丝有制丝的活,还有缂丝、镶绣等工艺活,不但分工,同时分工明确。如果错了一根纱,都有可能前功尽弃。
其实说到底,还是王画没有太多的底,没有瓷器那样得心应手,就是漆器也要好一点,那是考虑软雕与硬雕与美术感觉,这都是他拿手的好戏。丝绣,这玩意儿收藏过,可多会用过绣花针亲手刺绣过一幅作品?
可没有一会儿,太监过来了,传王画到宣政殿谨见。
正在上早朝,王画心中有数,估计是老武喊自己,也是为了魏元忠的事。
进了宣政殿,这也是自唐高宗后期常朝的大殿,普通早朝就在这个大殿进行的,紫宸殿是内朝的大殿,进入紫宸殿的官员都是品级很高的,所以称为入阁,王画只进去两次。不过他也没有真正上过早朝。还有延英殿,是皇上召集宰相商议国家军务大事的地方,特殊情况宰相也可以逼皇上前去延英殿议事,王画一次没有进去过。还不够份儿。另外就是麟德殿,是举行盛大宴会与接见外国使节地方少数民族代表的地方。这就是大明宫主要议事四殿。
王画参见后,武则天说道:“朕已经写突厥人说好了,三项较量定于九月辛亥,在慈恩寺举行。”
九月辛亥,就是九月二十三,慈恩寺,看来武则天也让王画前几次比拼吓怕了,怕来的百姓太多。正好慈恩寺地住南城,人烟稀少,最主要慈恩寺前有一个很大的广场,四面十分地空旷,就是有问题,也可以急时疏散人群。
王画说道:“圣上英明,这个地方是一个很好的选址。”
“可你三件氍毹到现在还一件没有开始制作,朕只怕时间来不及。”
“圣上,砍柴不怕磨刀功,因为臣这次制作有许多新式制法,必须要对工匠进行锤练,臣昨天回来就进了宫,情况良好,离辛亥还有十四天时间,应当来得及。”
“那就好,朕还要询问你一件事。元忠一案,你有什么建议?”
听到武则天问王画这个问题,所有大臣一起盯着王画。这个案件已经拖了许多天了,武则天询问这句时,估计今天就开始拍板,王画这时候一句话可以让魏元忠生,一句话可以让魏元忠死。
王画躬身答道:“臣愚昧,不过臣只说几句。帝庙祭玉,渭桥鲁人,校尉不察,伪证之官,余庆支党,用功赴死。”
听到最后一句用功赴死,所有大臣热血沸腾,一起跪下来说道:“王中营所说极是,望陛下三思。臣等愿意以死,以证元忠清白。”
王画也傻了眼了,他刚才也不过举了几个例子。汉朝一个人偷了汉高祖庙里一个玉环,张释之判了弃市,汉文帝大怒,这个贼居然敢偷皇帝祖庙的东西,应当诛族。张释之只说了一句,如果有人不小心挖了汉陵上一杯土怎么办?最后汉文帝终于同意他的判决。还有一个莽撞的市民在文帝车驾经过渭桥时窜出来,惊吓了车驾,也被张释之判决违反清道令,仅处以罚金释放。
第三四件事是唐朝大臣戴胄的。一次长孙无忌被召,不解佩刀入东上阁,封德彝议监门校尉不察当死,被戴据量力争,赦之。还有一个伪造身份的官员,也被戴据理力争,免于一死。
最后两件事是说武则天名臣徐有功的,徐有功用了支党忽悠老武,想让老武免颜余庆死罪,老武发觉后大怒召来责问。徐有功却坚持颜余庆不是“魁首”,不能诛杀。武则天斥问:“何谓魁首?”徐有功说:“魁者,大帅;首者,元谋。”武则天只好免除了颜余庆的死罪。后来武则天诛杀德妃及其全家,徐有功得知后,奋力苦谏。武则天大怒,议徐有功为党援恶逆罪处斩。徐有功一位好友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他坦然说道:“难道这世上只有我一个人死吗?或者有不死的人?只不过早死与迟死罢了,为维护国法而死,死何足惜。”最后武则天气也消下去了,赦免他死罪。
这六件事情都是历史上执法公平的佳话。王画现在说出来,意思是魏元忠没有证据,法不当死。
但你这些大臣不要跟着起哄啊。这一起哄,好象我带着大家,为魏元忠还一个公道似的,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王画看着这些正气凛然,义愤填膺,赴汤蹈火,慷慨就义的大臣,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好歹你们中间还有宰相,六部尚书,都比我官职高多了,这么正气凛然,早干嘛去了?
王画后悔得比吃了一斤黄连还要后悔。
张了张嘴,可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抬起头,看着武则天,估计这一下子武则天一定要摔茶杯,拍桌子走人了。然而很奇怪,武则天正看着他的表情,脸上带着无限的笑意,最让王画觉得莫明其妙的是,武则天笑意里,有一种十分捉狎的味道。
第四卷 杀菊(血字营) 第六十四章 决战慈恩寺(公主驾到)
第六十四章 决战慈恩寺(公主驾到)
武则天挥了挥手说:“朕明白了。你先回去继续制作氍毹吧。”
王画忐忑不安地回去制作氍毹,但到了中午,消息终于传了出来。魏元忠贬为高要县尉,这个处决也够严厉的,一个堂堂的宰相,居然只去做一个县尉,还是在岭南。高戬与张说二人也流于岭南。
但这个惊天大案到此,算是重命轻放。
到了下午,一个太监又将王画喊了过去,说武则天召他。
王画只好放下手中的活计,跟着太监后面,没有到宣政殿,估计也散朝了,却是来到太掖池。这是引永安渠挖的一个人工湖泊,唐高宗没有象杨广那样胡干,虽然皇家的池子,可面积并不大,东西只有约五百米宽,南北只有三百来米,说是湖,也不过是一个椭圆形的大池塘。就挖出的泥,在湖中间堆了一个高达五米的人工山,即蓬莱山。这也是大明宫的风景区,除了湖与山外,还有四百多游廊亭台,楼台掩映,树木荫深,湖里还有许多莲藕,现在依然有一些残花开在渐渐发黄的漫天莲叶中。
跟着太监在廊榭上走了好一会儿,来到靠近蓬莱山附近一个凉亭上。几个宫女正执着伞盖,武则天坐在伞盖下饮着茶。
王画参见后,武则天赐坐,说道:“今天朕对你的表现很满意。”
王画也坦然说道:“魏相公忠直,臣知道其中另有隐情,虽然不得知,但魏相公法不当死。”
“不错,能看到某些事情真相,这是智慧,可没有因此退缩,这叫耿直,回到京城后,没有为元忠向朕申冤,却到五郎府上,这是考虑到朕的感受,叫忠心。”说到这里,武则天顿了一下,说:“是不是今天上午朝堂。你很失望?”
王画老老实实地答道:“是,陛下,除了大多数臣子想为魏相公申冤外,还有一些大臣想乘机将我推到与张宸监对立的一方。”
武则天想到王画上午站在大殿里愕然的样子,呵呵一乐,说道:“人无完人,你的恩师也有许多时候在做错事,况且你岁数还小。吃一暂长一智吧。但你可知道,因为你们这些大臣要求朕释放元忠,以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说着将一份奏折递过来:“看看吧,朕等到这次与突厥人决逐有了一个结果后,就要回洛阳了。”
王画将奏折打开一看,上面是三起人口失踪案,共有五人失踪,但这五个人都是三卫中的将领。看到这里,王画已经隐隐嗅到一种阴谋的味道。
武则天通过他的表情,已经知道他猜出了什么,她慨然叹道:“这里的风景很好,昔日,朕与先帝经常在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