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唐-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始到了考生最紧张的时候。

  春闱开始了。

  现在最重的就是进士考。虽然来考试的都是全国最优秀的学子,能考中的机会太少了,最高的百分之八,最低百分之一点几,一千多个考生有时候就录取那么十几个,难度可想而知。

  考试时间一般为一天,如果没有考完,并不会立即收卷,晚上继续奋战。直到三条烛烧完。同时为了防止抄袭,盘查很严格。层层关卡。但收效且微。后来到了李隆基手上,他在琢磨着,一想,问题出在镇场子官员身上了。主持的官员是吏部考功司的考功员外郎,于是再次选用礼部侍郎主持。

  考完放榜后,还要经过中书门下政事堂再次进行复核。

  考试的体裁也比较活泼。诗赋各一篇,还有帖经,以及时条策五道。其中贴经最容易。时条策就是看题目,写出对当时时政的看法,言论也比较自由。最牛有一个进士在宦官当政时,直击攻击宦官。这篇文章肯定抹杀,可也没有下狱,弄什么文字狱出来。诗赋就不好说了,看文章,还要看名气。这是最重的分数。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王画与其他学子一样,来到了考场。只是其他的学子看到他瞩目而视。牛人来了。只有一门好处,进了考场,得检查,这时候千万不要讲人权,没有那回事。看随身的衣服,有没有夹杂着作弊的东西,反正士兵不少,排成十几长龙,查起来也快。

  但到了王画时,看了看,确认一下脸形,得,进吧。查也不要查了。

  那不是这一千来个学子,都将天下文人击败了,还作个什么弊?

  王画嘴张了张,准备让他还是查一下好。最后没有说,现在正有许多学子眼红,自己说了反而显得矫情。

  太阳亮晃晃地升起来了,王画大踏步走进考场!

  PS:各位兄弟,检查一下账号。看有没有月票了。与前面相差了二十四张,后面的还在追。我是准备站着死的,现在不成人形了。昨天上半夜又发生了一些,导致我无法码字。只有一更存稿。也就意味今天加明天早上一更,最少码出七章。从昨天下午两点钟起来,到现在还没有睡。有可能还要持继到夜里三四点钟。

  各位兄弟,是准备站着死了,可能不能让我站着活下去!

  第三卷 傲放(状元之路) 第五十四章 状元

  第五十四章 状元(中)(第四大爆第五更,跪求月票)

  太阳的光芒同样也照在他身上。乌黑的头发。一身青衫,态度从容。

  站在外面,小玉真只是红着脸,痴痴地望着。她身边的李红也同样在望着,只是她都能从王画的身上看到了一层光环。

  也许过了今天,他身上真正就有了一层光环吧!

  三月的风吹得似乎都让人醉了。

  站在不远处一座酒楼上,同样也有一个少女正在痴痴地看着,眼中那片柔情,似乎比这春风还要让人融化。

  不管出于什么心理,看着王画那一刻从容进入考场的样子,都感到心折。

  王画坐了下来,考生还没有全部进来。他看了一下考场,有点与他前世的差不多,这么多考生,分成几十间考室的。每一间考室三四十人。当然这也不等,看房间大小。

  一人一张桌子椅子。如果是一个成年人才到唐朝来,这种桌椅太不习惯。很矮。不过王画无所谓了。

  他在看教室,也有人在看他。连监考的员外郎都在好奇地打量着,但心中很喜欢。怎么说,别的考生进了考场,一个个战战兢兢。这可是关系到终生命运。能不紧张吗?

  可王画还是那种自若的神情,就好象没有这件事发生一样。这位员外郎看了后,点点头,果然就是与众不同。

  那当然,都成老油条了,不知道考了多少次试,有什么紧张的。况且王画本来性格是散淡的那种。

  一会儿试卷发了下来。

  看到试卷,考生们几乎都大声喧哗起来。这还是人考的?

  王画也看了看,以前的试卷他也看过。但这一次很特别,题目很古怪,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出现,这些出试卷的考官也想看一下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难度是太大了一点。

  首先是贴经,这是考生最好考的一门。但这一次贴经都是冷门中的冷门,如果不对几种经义熟悉,贴对一半都危险。

  这还是其次的。

  时务策更刁钻。

  五道题,第一道是论雅乐的。这个算是正常的题目,但要注意了,首先要对音乐熟悉,还不能光写音乐。得从音乐上往时策国家大事上引。第二道题也算正常,论忠奸的。什么大臣是忠是奸,或者什么行为是忠是奸,就看你选择那一个点。第三首题就让考生傻眼了,论货币。为什么国家铜钱不够用?不得不麻烦地用绢粮代替?

  到了这里参考的大多数是家中条件比较好,望子成龙,更加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不是难为这群公子哥吗?

  然而第三首时务策才是一个开胃菜,第四道上来更难为人。第四道是论逃户的!这怎么论得好,狄仁杰都没有解决好,让这些考生解决?难道也让他们与王画一样,写下,非国家之错也,七姓之过矣!灭七姓也,田地出乎,逃户自灭。扯蛋么?

  这还不算最难的,最难的是第五道,论怎样对付东突厥的。哥们,也不要写了,如果你能将这个问题解决,马上到朝中就成了三品大员了。

  你说这些考生看到这样的题目后,吵不吵?

  虽然难度,可以说是创唐朝有史以来最高,也不算奇怪。现在的时务策,古里古怪,五花八门,不然连杜甫都手足无措?

  唯独赋与诗正常一点。赋是《乌虚子有赋》,有那一个赋在哪里,可也不能照司马相如那样写。要写出新意。诗是《洛堤春柳》。

  吵了一会。在考官连喊几声“肃静”中安稳了。不考没有事,请离开就是。也没有人拦你。况且有的考生都开始下笔了,再叽叽歪歪的,一会儿天黑了,看怎么办!

  一个个开始下笔,但王画却一直没有落笔。现在这么急下笔未必是好事。与前世考作文是同一理,得想好了下笔。贴经好办,待会填空是了,赋也好办,诗更好办了,想不出来,抄袭一下。谁敢反对?老武都不敢反对。主要还是时务策。

  这几道题说难也不难,说易也不易。比如逃户王画也不能说是七姓之责任。可有的东西该不该写。还有东突厥的问题,一是唐兵,二是策。有的东西好写,有的想法是对的,却不能写。这是一个分寸问题,关健得把握好。至于货币更好办了。这是他老本行之一。

  监考官也看着他,不会真将他也难住了,或者真交白卷?那有点难办了,到时候怎么评分?

  太阳就升高了,正好一片阳光斜斜地从窗户上射了进来,照在他脸上。让王画产生一种毛茸茸的异样感觉。远处一处寺庙也做起了早课,一阵清脆的钟声响起。

  这一阵钟声使王画心灵宁静祥和,似是空灵一片。

  终于他在纸上写上第一行大字,监考官看到后,也不顾监督其他学生了,跑过来看。

  这一行大字正是论第二篇时务策的,上面那种肥腴端正雅观的楷书写下:大忠似奸!

  这是什么意思?这么说大忠臣还是坏事了?很好奇。又往下看。王画一气呵成,这篇文章围绕着奸与忠的相对关系,永衡关系,以及利益关系,反复地论证。观点新颖,论点明确有力,字句之间更是气势磅礴。当真是写得花团簇簇!当真是写大诗的!写大词的!

  文章给监考官的感觉就象黄河之水,汹涌澎湃,一去不回。让他看得心旷神怡,不住地嗟叹。

  其他考生也高兴。你不是看王画写字吗,正好,将衣服袍子一掀,上面用小楷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东西。真不行,往邻桌张头看一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一半考生在抄袭了。

  王画一篇跌宕起伏的文章写完了,阳光继续还照射在他脸上,听着远处悦耳的钟声,再看着这个少年脸上一片祥和的神情。这个官员叹息道:“好文章,好人才。”

  直到这时候他才清醒过来,环顾了一下四周,一半人在造反了!厉声喝道:“你们一个个在干什么!”

  一声喝完,考室里安静了。可王画又开始下笔了。监考官连忙走过去,看他第二篇策子是怎么写的。

  还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第一行字便写下,逃户也,国以难之。非难也,难者以为难,非难之罪。孰知非朝廷之幸哉?

  这么说来是好事了?这又是很古怪的论点。王画这次淡淡提到一些宋朝的模式,说明了工商业的某些价值。比如一间瓷窑占地只有几亩田,却能养活几十口人。如果让这些人耕种得多少良田?况且还有朝廷所得的税务,商人车夫走卒也因为经营瓷器而得以养活。说明了逃户自由后,如果利用好,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作坊。也能为国家带来更多的收入。但说得很淡,没有敢为商人争辨多少,只从国家经济着手。再从堵不如疏反复地论证,论点同样新颖,可是有力。

  这个问题王画考虑的次数最多,也是最顾忌的地方。有更多东西不能写出来,还有不少东西只能含糊地写出来。

  策子写完了,可策子更是古怪,但不能说王画说得没有道理。不但是有道理,还是很有道理。就是放在朝堂上,当作一本奏折,也会引起轰动的。

  这个监考官再次看入了神了。

  王画一气呵成之后,他复又清醒,回头一看,又开始乱了。再次喝阻。然而那边王画又开始写第三篇策子。而且是那篇讲述货币的策子。开头就是一句,花非花,雾非雾,铜非铜,钱非钱。

  监考官郁闷得要死,我还是首先看文章,还是要防止这群学子抄袭?

  嗯,好困难的选择。人都有,跑到外面喊几个士兵前来看着就行了。可他不敢,事情传到老武耳朵里,他这个官职也不想做了。先看看再说吧。王画才写了一段话,那边又抄起来了。

  监考本来想大喝一声。但这时候王画写文章重要,不能打扰他,只好恋恋不舍地站了起来。等会儿吧,等他写完了一下看。

  可他跑过来看的时候,王画已经在写第四个策子。这四个策子只要将论点抓好,反而好写。前面的第一道题,也许其他考生认为好写,可王画认为却最难写。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写得不好就跑了题。

  第四篇写的策子是讲述东突厥的事。王画将所看的一些兵法书,以及一些史料在脑海里回忆了一下。然后挥毫泼墨,再次写下一篇洋洋的大作。难,非无解。首先就说了。不能一味地打,不要说现在东突厥强盛,就是不强盛,穷兵黜武也不是办法。但不能一味地防。疆域那么大,怎么防?因此要打,但有一个打法。现在硬撼东突厥,有点不可能了。唯今之计,只有从内部瓦解敌。突厥人大多好财,东突厥那么大地方,大大小小的势力,不可能全部齐心协力的。因此可用大量钱物,使他们从内部闹矛盾。这个不难,想一想一年派往各地的驻军军费多少?每年被东突厥虏掠的百姓多少?然后乘机一击。可这也得注意了。首先要精兵,勇将。比如李靖带着三千人,就横扫突厥。

  一步步地论证下去。

  这篇策子已经远远超过了考试的价值,可以当作国策来用了。

  监考官狐疑地看着王画。

  这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他在心中念叨了两次。难怪皇上那么看重,那怪国老收他做学生。现在这篇策子不是文才了,是武才了。

  他又想到了刚才王画落笔时,阳光正好打在他脸上,外面寺庙钟声齐鸣。

  他颤着声说道:“天意啊!”

  将这群考生吓了一大跳。咱们这位监考官,在干嘛呢?难道因为我们屡教不改,将他气疯了?

  PS:看到很多读者对我关心,很感谢。但相信一点,我现在手里有一章存稿,或者不是从昨天下午两点多码字到现在没有合眼,天打五雷轰。

  拼命,回报大家一,争月票二。三各位支持,我自己儿如果不站起来,对不住大家。用更新感谢感动各位哥们姐们!

  再求月票。顺便看一下,今天能不能多出来一更,有可能是八爆,但更出来再说。

  第三卷 傲放(状元之路) 第五十五章 状元(下)

  第五十五章 状元(下)(第六大爆,跪求月票)

  王画也让他弄得莫明其妙。

  员外郎知道失态。咳嗽一声,说道:“看什么看,考试!”

  一声低喝,不敢吱声了,再次趴在桌子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