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玩唐-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个走到屋外,相视了一眼,握了握拳头。

  王画见过礼。递上来稿子。有画稿、诗稿还有书法与文章的稿子,棋局要到下的时候才通过挂在遮壁上的一块大板向外界公布。这一点也是征求王画的想法。

  两个人在下棋,就这点大地方,这么多人要看,怎能满足。因此王画提议了,在四周遮壁上挂上几幅大板,上面钉上黑白子,每走一步,或钉或拿相对的棋子。以便让更多观众揣摩。这就是后来的挂盘了。

  还有琴,也要到比决的时候,才能向一些人散发琴谱,不可能人手一本的。现在的印刷成本多贵了?

  然而几十个评判却没有动弹。

  虽然大家都来了,七姓的弟子还一个也没有看到。

  今天不是昨天了,尽管武则天下诏,让他们在广场上决出第一。可这些才子文士也不是笨。明显是王画以一人之力单挑七姓,如果是前三天,还可以象张九龄那样,上去亮亮自己的才学。现在不同了,是正式比赛。没有必要掺和进去。

  还有一点,这也看到了,皇上是在暗中支持王画,进一步打压世家。自己掺杂进去,弄不好让皇上以为自己是在帮腔世家与她作对。反而不美。

  因此世家一个人没有来,也没有一个人将稿子交给评比的博士手里,进行比拼。

  不过都有人想在出了结果后,顺便将自己作品挂在他们后面。

  王画只好等了。

  武则天也只好等了。

  以前她也等过,不过那一次在白马寺等的是王画。现在角色正好反转过来。

  太阳越升越高了,人群中开始传出嘈杂的议论声。

  李红在王画耳边低低地说道:“二郎,他们不是怕了你吧?”

  说完后吃吃笑了起来。但也知道自己这是一句玩笑话。七姓十家,多少优秀的弟子,怎能怕二郎一个人呢?

  可现在的局面,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二郎竟然能将七姓逼得如此不堪的地步。

  可王画一点骄傲的感觉也没有。实情远不是这样的。乍看来,自己与七姓之间,是一个小绵羊与一头老虎比拼。但骨子里不是!这头小绵羊是开了无数的金手指,七姓在这些金手指面前,连头绵羊都不是。

  这才是一场真正不公平的比拼。

  王画也不引以为荣。

  太阳又高了一成。

  忽然人群中一阵骚动,终于看到几个人,在一群青年中,如同众星拱月一样,走了过来。他们来到场子中,先行礼,甚至连看到王画,都分别与王画温和地打了招呼。

  一个个脸上带着春风般的微笑,态度温润。

  没有比拼,这几人的风采同样让众人赞羡,果然是世家弟子,气度不同凡响。

  人来齐了,比拼开始吧。

  苏祭酒说道:“还是按照王二郎君的规矩吧,第一场比诗。”

  说着将他们双方的诗张贴在遮壁上。但这一回不同了,与王画反过来的是,苏祭酒首先张贴的是崔家弟子写的诗作。

  这是一个风向!

  写着诗的纸贴好了,苏祭酒让开身体,让众人观看。

  众人响起一阵泼天般的叫好声。连王画都鼓了一下掌,好诗!

  但正是这首诗的出现,让大家对接下来的拼斗更是充满了希待。

  PS:真的很纠葛,这个月票榜。虽然我最恨骂人与粗野,可还是忍不住说声,TMD。这一章硬是坐在电脑前…钟才想开了一点码字,其实我很努力,可各位兄弟同样也很努力。有的书友居然为投一张月票订阅才子,甚至看都没有看,纯是为了一张月票产生出来。相信有许多读者手里月票都让我三番五次地求完了。有你们这些书友,我还抱怨什么。算了,我不看TMD见鬼的榜单。继续码字,再争取早日大爆。

  第三卷 傲放(状元之路) 第四十二章 风云之战(战之酣)

  第四十二章 风云之战(战之酣)

  虽然知道这首诗不是眼前这个少年所作。真正的作者是现在的洛阳留守,朝中重臣李峤。

  自己是来挑战七姓所有的才子文人的,李峤也许这首诗刚刚写出来,还没问世。现在拿出来作为比拼的作品,并不过份。

  前世就对这首诗十分地喜欢,最让他不平的是这首诗在许多唐诗选集里都没有选入。而那些选集里的许多诗则远在此诗之下。如果《落shen赋》还因为内容流于艳情,没有入选《古文观止》,还可以解说。

  但这首诗内容却十分地优雅轻快。或者人品的问题?可李峤的人品虽然有些争议,至少比宋之问与高骈好得多吧。

  很不明白。

  当然他也不可能为了此事,特地去编撰一本新的唐诗选集。

  不过为什么要交给崔家的人。想了一下明白了一起原因。这是交情,只有这样相互地交往,感情才会加深,抱成一团。

  老武坐在远处,本来想等王画的诗出来,一道过来看看。现在看到连王画都轻击了几下掌,表示对这首诗的欣赏。她终于从椅子上站起来,走了过来。

  看着遮壁上: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果然是首好诗。

  果然是七姓!

  虽然王画才气咄咄逼人,但七姓同样也是人才辈出。

  看罢了这首诗,大家看着王画。这时候太子监的博士再次将王画的卷轴打开。众人看了又是一片叫好声。这首诗正是崔灏的《黄鹤楼》。

  若是一般人看到后,一定会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可这几个七姓弟子,站在哪里,如果一根根标枪,动都不动一下。脸上更是带着自始至终的笑容,仿佛这几个人不是人,而是一块块美玉,屹立在阳光下,闪着湿润的光泽。

  这样的俊逸风采,同样也使围观的许多少女感到心折。许多人都在心中感叹,难怪世人想疯了,都想与这七姓十家姻亲,这样的人才,那一个不喜爱。

  至于王画,没有人去想,反正将他当作了一个高峰了,非人的一种。现在如果不是老武赐婚,如果不是一些高官看中,王画再不开口,都没有人主动到王家上门提亲,将女儿嫁给王画。

  两首诗出来了,今天与三天前不同,必须决出胜负。

  国子监的博士往两边一站,走出来一个老者。王画看了一笑,正是国子监中学问最好的孔博士,同时他还是出身于山东孔府。这有可能是中国历史真正的一个世家。但不是贵族,因为他们很少进入权利的核心。

  孔博士出来点评,这是一个很公正的人选。大家都点头,表示默可。

  孔博士将两首诗看了看,说道:“这首小诗使某‘看’到了风,某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才情,才能将这首诗写得如此形象生动雅致。”

  说完感慨地摇头着头。这也是一个很公正的评价,王画暗自点头。

  又转向了王画这首诗,说道:“某看到了这首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想立即乘一匹快马,到武昌去看看这座黄鹤楼,顺便吊古怀乡一番。”

  说完了捶胸顿足,说:“可恨啊可恨!”

  众人被他弄得一头雾水,愕然不解。老先生这是发的那门子病?

  但下一句话大家明白他为什么要发神经了,他又说道:“可恨为期只有一月时间,如果这样的盛会经年累月,每隔几日就让老朽看到这样美妙的佳作,那该多好啊。”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乐了起来,这样的诗,能亲眼看上一两首就是很幸运的了。还要经年累月,当真是萝卜青菜,可以量贩卖?老头子学问虽好,这话也太逗人了。

  老夫子只是站在遮壁看着这两首诗摇头晃脑地欣赏。苏祭酒一看,这样可不行,在一旁悄悄地拽了一下他的衣袖,老先生,你别摇头了,还是先评定一下吧。

  老夫子这才做起正事,他说道:“王二郎君,虽然你写的诗在外面传扬得不多,可某怎么说呢,某现在怀疑,你长大后,学问进一步精深,会写出什么样的诗作?”

  如果这些诗真是王画作所,确实是有这么一回事,有可能王画再大以后,写出的文字已经不属于人间的了。

  又说道:“这首诗景色开阔优美,感情奔放真挚,夹杂着一点淡淡的乡愁,这样悠远缈茫的诗作,某今天得偿一见,当喝酒一碗,以浮一大白。”

  一看又来了,苏祭酒立即将他的衣服又拽了一下。

  老夫子这才转向这首《风》,说道:“好简单的语言!可就是这简单的语言,却展现了秋风吹来,萧瑟凄凉的景象。春风吹来,大地充满生机的景象。看到了大风吹起江面,波浪汹涌澎湃的景象,看到了千万根翠竹叠起碧浪的景象!雅正啊,《风》!依某看,这两首诗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达到了文字让人难以想像超越的巅峰,因此,某判决两首诗平局!”

  众人听了,都是点头,欣然应允。

  连王画都没有异议,如果老夫子这句话放在三十年后说,会估计让这几万百姓用板砖拍死。现在不行,现在的诗风主流还是依六朝的绮丽诗风为主流,豪放诗出现了,清新诗也出现了。可不能真正将这种绮丽的诗体取代,人们的欣赏观念也并没有改变起来。

  老夫子这个评价很中肯,并没有相帮七姓。

  第一局既然平局,第二局再次开始!

  第一篇文章贴了出来。

  王画看了看,好文章,通体对偶,文字更是华丽到了极点,这使他想起了另两篇同样华的文章。《落shen赋》与《腾王阁序》。然而让王画感到可惜的是,与前者相比,后者略显空洞,有了堆砌的感觉。

  然而这篇文章,让众人看到后,再次响起好声。

  王画心中不赞成,可无奈,这时候欣赏的主题就是这样的,喇叭裤穿在身上不一定很好看,可现在都认为好看,怎么办?他也击了几下掌。表示好。

  再贴出王画的文章,众人再一次看去:

  辛丑之秋,七月既望,画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王画去年是在大约七月时间;泛舟赤壁过。还有一点;王画不是没有考虑过现在人的欣赏观念。这篇散文应当属于‘古文‘类,然而里面同样充斥了让现在人喜欢运用的对偶句子。

  可就是这样,评定的结果还是让王画啼笑皆非。

  走过来评定的是国子监的另一位大儒,王画认识,还向他请教过。可人家没有因私而废公,实话实说,将心中的感想说出:“如果论文字的能力,后者远在前者之上,特别这篇文章中让某感到羽化登仙,飘然世外,充满了一种仙气。从第一句起,到最后一句,几乎一气呵成,舒卷自如。可是王二郎君,这篇文章有欣然恢复古文杂谩之意,某也不敢断定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再看前面的文章,虽在文字上比后面略有不足,可体态方正典雅,气度俨然。因此某断定,还是平局。”

  就因为王画这篇文章有发动恢复古文体运动的嫌疑,再次成了平手。

  王画听了心中再次苦笑了一下。心想,幸好没有将其他文章拿出来,不然这位老夫子都有可能评定自己是失败的一方。但这也无妨!后面的字与琴画就是评定新意的。看到时候他们怎么评决。

  第三幅卷轴贴了上去,不过这一幅卷轴是为了评比书法的,正好前两者展现了楷书隶书,后面是为了展现草书的。

  还是七姓的卷轴先挂上去,这是一幅草书。选用崔融的诗:

  洛渚问吴潮,吴门想洛桥。夕烟杨柳岸,春水木兰桡。

  城邑高楼近,星辰北斗遥。无因生羽翼,轻举托还飙。

  书法却来自王羲之的章草,但少了王羲之那种放逸,却多了王体中的那种娇媚,虽然是章草,给人的感觉十分地方正。也算是一种新体吧。并且这种章草将王体书法中那种唯美的特征表达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是达到了婉约派章草的巅峰。

  诗可以抄袭,书法可以临摹。关健你得临摹出来那种味道。

  现在的条件还欠缺了一点,如果放在王画前世,如果没有天份苦练,资讯多么地发达。如果临摹就临摹得唯妙唯肖,还不知道得出多少书法家。

  非但如此,就是其他两幅诗文上的字迹,不但不在王画之下,也因为王画不熟悉字体,而要强行临摹这种新体的真意,都在王画略上。当真七姓没有人才了。

  看着上面了字迹,武则天有些担心地看着国子监博士手里拿着这幅卷轴。

  如果王画在草书这一关,不创造出一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