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号密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叁号密卷-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跪在那扇玉门之前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念叨什么。
  然后山太爷从地上站起,高挥双臂大吼了一声。那些山爷爷们突然间全部双腿弯曲跪倒在地,身体伸得很直,两条长臂直直的搭在了地上,头也是紧紧的压住地面。整个身体已经完全趴在了地上。看起来就像再行一种礼数。随后他们嘴里又开始“念念有词”了。就连我们身边的小呆呆兽也跟着那样做,还不断扯我的衣服,意思大概是让我们也跟着他一起跪下。我是极不情愿的,从小我奶奶就教育我“男儿膝下有黄金”,怎么能说跪就跪呢。夕羽惠这时已经趴在了地上,然后抬头朝我使了一个眼色,示意我快点跪下。风干鸡这时也急忙从玉梯上下来,“啪”的一下就跪倒在我和夕羽惠的身边,跪的那叫一个实在!都跪的掷地有声。我一见连一向骨子硬的风干鸡都跪了,小爷就忍了吧。然后磨磨蹭蹭的跪下了。夕羽惠和风干鸡都是学着那些山爷爷的样子,脸贴着地面跪倒在地。我只是双腿跪下,身体半弯曲而已。
  这时那个山太爷突然一下就窜到了我的跟前。两手抓住我的胳膊,向前一拉,我整个人身体受力不稳,就觉的像被什么东西拖住一样,重重的摔在了地上,脸上这些“龙玉”隔到,疼的我嗷嗷直叫。
  夕羽惠看着,趴在地下乐的直哆嗦。我狠狠的瞪了她一样,她笑的更欢了,我也就不再搭理她。
  我问道风干鸡:“小哥你刚才上去干什么了?是不是发现什么东西了?我怎么觉的这里可能和巫羯有关呢。这里一共11个错层,而且最后一个就是特别的明显。这样不就和你说的那个什么十一掌司一样了,而且那个巫羯不就是第十一司吗?”
  风干鸡稍微把脸抬了一点,容得下侧脸说道:“刚才我就是去看这些玉梯错层处的变化。从第一层开始,每一个错层处都雕刻有一个极其精美而且逼真的玉画。描绘的就是地府中的各个大殿之中的炼狱场景。从第一阶到第十阶依次描绘的是:寒冰狱、黑绳狱、血池狱、唤狱、枉死城、血怨狱、真火狱、阿鼻狱、转生狱。所描绘的这十个狱环环相扣,上面的玉画延续到下面,下面的玉画承接上面。好像就在讲述一个灵魂经历十般地狱的锤行,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的这样的过程。”
  “那第十一层呢?十一层画的是什么东西?小哥你说话别大喘气。”我着急的问道。
  他淡淡的回答道:“在第十一层的错层上什么都没有。但是后来那些玉梯上好像被什么东西严重的刮过。但是刮磨的十分平整,整个那一层统统的磨平了。如果不仔细看,完全看不出。看来是有人不想让其他人知道那最后一截玉梯上所留下的秘密。”
  “什么意思?就是说那些玉画都被刮没了?这是谁干的啊?”我说完,想到这些“龙玉”刚刚风干鸡用古刀使劲的刮都没有半点“伤痕”。这里的这些玉画到底是经过怎样的方式才雕刻在其中,而且还能栩栩如生,这非常使我好奇。
  风干鸡轻轻的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然后说道:“至于那些刮痕其实我说的不准确。那些痕迹更像是被抹掉的,就像拿什么东西将第十一层的玉画全部整齐的擦掉一样。我刚刚说那些是刮痕,是因为我看到那里有一些玉屑,但玉石表面十分的平滑,肯本摸不到任何因工具造成的痕迹。对比上面的十副玉画,第十一层的玉画明显已经消失有了一些年岁了。那里龙玉的色泽要暗淡许多,而且你们注意到那一层是没有水的。”
  经他这么一说,我和夕羽惠都是马上回头,看着那最后一段错层。果然如风干鸡所说,那里的玉石表面呈现的是一种深绿色,和周围的那般晶莹剔透饱满欲滴的青色显的格格不入。只是刚刚我们被这些山爷爷们所带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他们所做的那种“仪式”了。
  “咦,那些玉好像真的身上一滴水都没有哦。太奇怪了。”夕羽惠惊讶的说道。
  我对她说:“有什么好奇怪的,没水才正常,从刚刚他们开始折腾,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那些水要么顺着那些光滑的玉璧流下来,要么早该被蒸发了。是那些龙玉不正常。”
  “小爷你说话动动脑子好不好,这第十一阶在这个潭底处,水从刚刚消失,说什么也不会蒸发的这么快,再说你也说了,上面的水随着玉璧流到潭底,那么那里或多或少都应该被一些水滴滴到吧?但是你好好看看,那里是不是有些‘干净’的过分呢?”
  我无言以对,其实正如夕羽惠所说,那第十一阶的确有点“干净”的太过分了。于是我问道:“这里的水都去哪了?这里除了水潭也没有别的什么了,如果真有机关,咱们也应该发现了。还有我亲眼看到那几具尸体被从水潭旁边扔了下来,那么巨大的东西怎么会不见了踪影呢?”
  风干鸡自从刚才说完之后,就一直趴在地上,闭着眼睛好像在思考。夕羽惠则对我说道:“其实这个机关刚刚你也接触到了。至于那些尸体我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接触到了?怎么可能,刚刚我除了从玉梯上下来别的什么也没碰到了。”说到这我停了一下,惊讶地问道:“你说的机关是玉梯?!”
  她微笑的朝我点了点头,说道:“估计这个玉梯的下面,可能有一个重力机关,当这些枭阳踏上玉梯时,这个机关就已经开始启动了,只是启动的很缓慢。然后越来越多的枭阳走上玉梯,使玉梯的受力不断的加大,底下的重力机关被完全的启动,带动了这里的某个排水口的活动,使这里的水可以顺利排出。排水口就在我们的脚下。”
  脚下?脚下除了这些“龙玉”没有别的了。于是我说:“这里脚下除了这一块大龙玉之外,没有别的了。根本看不到任何的机关。你刚刚所说的重力机关,有一个地方是矛盾的,如果它是受力从而启动了机关,那么现在玉梯上没有人,重力机关解除,水应该会倒灌回来,但是现在却是半点水都没有。”
  “因为那第十一阶!”风干鸡这时还是保持这刚刚那个闭眼的动作。他又接着说道:“那第十一层没有水,是因为刚刚它并没有在水里!机关启动之后,那第十一层会在压力之下,慢慢地上升从而和前面的十阶相连。而排水口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块龙玉。刚刚的那些玉屑应该是这十一层,冲破顶层的那道‘玉顶’所致,用玉顶封玉可以完整的保持玉身的洁净和光滑,这种保存方式在后来也十分流行过。这些龙玉都挂着水滴,很可能这些水可以透过龙玉,从而进入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些龙玉在这水潭里的水纷纷退去之后,看起来却是异常的饱满,而且水滴总是挂在龙玉之上。或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些水就在龙玉之中。”
  这时,就在我们说话之际,突然一阵巨大的拖动声响起,不远处的那扇玉门打开了……
  
  第六十八章 另一条玉道(一)
  
  我们三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风干鸡更是把在嘴边的话硬是吞了回去。周围的山爷爷们微微抬起头,但整个身子还是那样伏在地上。他们发出了一阵长啸,声音很凄厉。
  山太爷这时“咚咚”几步就来到了我们面前,轻轻的将我们一个个的扶起,最后把小呆呆兽也扶了起来。然后挥挥手,示意我们跟着他。那些山爷爷们没有一个乱动的,几乎是像一座座的塑像一样,定在了原地。
  我看看夕羽惠,她朝我先是点点头,然后摆了摆手示意跟上山太爷。风干鸡这时已经在山太爷的身后了。小家伙还是牵着夕羽惠的手,慢慢悠悠的走在我们身边。
  山太爷带着我们走到了玉门前面,然后双膝弯曲跪在地上朝着玉门行礼,然后又是嘴里叽里呱啦的嘟囔着什么。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我们几个也马上照着他的样子做了起来。
  我用眼的余光向正前方的玉门瞥了瞥,这次离得很近,所以大体样子我也看的清楚。这扇门大概也都是用“龙玉”制成,在被潭底水浸泡后,颜色显得格外的光亮。玉石也变的异常的饱满,从门上不断的有水珠缓缓的滚下,滴滴答答的作响。
  看来风干鸡说的是对的,这种“龙玉”果然可以使水进出自如。这种刀枪不如的玉石居然可以容得下涓涓水流在其中流淌,真是让人万分惊讶。我知道硬玉,质地细密坚韧,硬度相当大。如果把金刚石硬度定为10度,那么最硬的玉石则能达到8度、9度的程度。只有金刚砂和金刚钻粉工具,才能磨制硬玉,普通的钢刀之类都是无济于事。风干鸡的古刀的威力在人面树时,我就见识过了。说它削石如泥也一点都不为过,这种古刀都能不损“龙玉”丝毫,看见龙玉的硬度绝对远远的超出了普通的玉。
  玉门上透过水珠看得出一些斑驳有明显的纤维交织的纹路。延绵不断的布满了整个门。使玉门看起来格外的精致。加上门本身高度就不低,这样仰视而看,更觉得宏伟精致。要说我国现存的大型精致玉器还是不少的,现存在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的一只大玉瓮——渎山大玉海,好似一只大浴缸,乃是元朝忽必烈大宴群臣时的盛洒器,可盛酒3000多公升。玉瓮重达3吨半,最大周围长493厘米,高70厘米,瓮膛深55厘米。玉瓮呈椭圆形,四周刻有云涛、蚊龙、海马等,造型精美,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传世玉器。还有,北京故宫珍宝馆内陈列着一件十八世纪清朝乾隆时期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玉山。它是以宋人所画的《大禹治水图》为蓝本雕琢而成的,这座玉雕高达2。4米,宽约1米,据史料记载,这块大玉产自中国新疆和田地区,重达5吨多,经三年时间,行程4000多公里才运到北京的。后又经多年才雕琢成这件希世国宝。
  同时从玉门中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气,吸入鼻中让人精神都有点松弛。门上刻有一些玉画,但是因为我在最外面的一层,自己的眼睛实在是不给力。这种距离还是看的不清。
  山太爷这时大叫了一声,刚刚一直沉寂在玉门所散发的香气之中,他突然的一声,吓了我一跳。然后山太爷慢慢地站了起来,回头不知道和我们在嘟囔什么,一边说还一边比划。说完就向门内走去。
  我们几个也赶紧起身跟了上去。一进门,里面又是一条较长的玉道。这虵王还真是拿美玉当板砖使啊。风干鸡所说的“玉龙脉”是有多大?经得起虵王这样的折腾。采玉也是一个绝对的技术活,中国古代采玉,听说都是人骑着耗牛,翻山越岭到山上找玉,靠着牲口的四蹄,把露头或半露头的玉石踏采出来。有的玉石顺山水、冰川冲到下游,途中便被人捞走了。据记载,古时在新疆和田采玉,曾以女人裸体入水捞取。相传古人认为玉为阳精,须用阴气相召,玉石才不致流失,否则难以得到美玉。后来,玉石越来越少,才开始凿山开矿,攻山采玉。在当时采到一块好玉是极不容易。
  俗语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或谓玉石“价值连城”。据说秦昭王曾以15座城去换一块珍贵的和氏壁。他是没遇到虵王,要不俩人肯定能做一大买卖。一块和氏璧估计虵王连看都不看。当时虵王有这样一个玉脉那相当于一个有一个挖不尽的大金库。
  我轻感慨了一声“这么多龙玉,真是瞎了,让虵王瞎猫碰上很会死的耗子了。”
  夕羽惠听到后,小声的对我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没听说过有龙或者是凤栖息过的地方都有美玉吗?这里是什么地方小爷您该不是又忘了吧?”说着夕羽惠还用手做出了一个龙游动的姿势,趁我分心“游”到我胸前打了我一下。然后乐呵呵的继续说道:“古代人将美玉比喻成,龙和凤的化身,相传古时每每遇到天灾,就会有龙凤下界调和,之后就会化作一块美玉落入尘间了。”
  玉璧所散发出的那种浅浅而又清亮的亮光,将玉道照的还算清楚。我心想:这虵国还真是一个科技国度,尼玛用这种龙玉做“照明”比用长明灯强多了。不仅环保,而且使用寿命更是长明灯无法比的。在中国的达官贵人古墓中常常都有传说放置长明灯的习惯,为的是让逝者在地下依然可以享受地上般的奢华。但是在民间也有这样的传说,说的是夕夜因诸仙上天,众鬼就出来觅找食物,特别是那些魑、魍、魉之类,这些平时过年过节未能得到奉敬的散鬼,更是求之不得的良同。如果鬼吹灯灭,没入黑天,它就会顺声抓人,特别是小孩半夜啼哭,老人咳嗽作声,就都会性命难保了。
  都知道玉是经过千万年才形成的,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