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5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两日过去。

    这几日里,先前有病症的流民身体渐好,船上未曾发现瘟疫状况,这让船长和张和,都不由松了一口气。

    这一天,张和刚刚睡醒走上甲板,一个小旗就来到面前,提醒的说着:“大人,再过半日就到安口港了。”

    “到了金陵地界了么?”张和连忙回过神来,此刻这十艘船,已到了金陵境内。

    金陵不缺人口,但是按照规矩,必须在安口港停靠三日,清点人。户籍,并且向户部报告,获得了户部的户籍后,才可转去交州的珠口港。

    安口港不仅没有一处海关,更有着重兵护卫,到了这里,张和的任务基本就算完成了,到交州去,自然有别的官员陪同。

    “清理人口,准备上船!”张和沉声说着。

    虽到了金陵地界,但要负起的责任,却不能轻率视之,到了这里,小心一些总没有大错,别在最后关头弄出差错来。

    这时,水师发出号令,舰队的速度,立刻放缓了下来。

    看了一眼远处渐渐清晰可见的港口,张和心中略感欣慰。

    长途跋涉这么久,终走到了目的地。

    只要将流民送上岸,与当地官员做好交接,自己算是可以交差了。

    船只继续前行着,这时,前方行来一艘小船。

    船上士兵离的很远,就遥遥喊话,询问身份,而船上自不敢怠慢,让声音洪亮的人,远远对答,这也是由于天sè渐暗,要不就是旗语了。

    片刻,这船返回港口。

    随后是大船库来近前查看。

    确认了他们身份后,舰队才缓缓行近港口。

    一到港口,再次遇到盘查,完全靠了岸,就已是黄昏,这时天sè晦暗,随风开始下着细雨。

    不过靠上后,就见到户部的官员在等候着,张和连忙上去行礼。

    这户部官员一见面,就问着:“情况怎么样?”

    张和将手指向甲板上,十条船上,自己的船上最先动员,大批安安静静等着上岸的流民都在上面:“大人,人都已准备好了,一个不少,没有病死!”

    户部官员环视了四同,很满意,喊着下吏说着:“清点下!”

    又对着张和说着:“不错,你把文书拿来。”

    等清点完毕,的确一个不少,这人满意的在文书上的数字圈了圈,又写了个优字。

    这就是交接了,下面又是一番忙碌。

    按楚王旨意,凡送至交州珠口港的流民,必须在金陵的户部,获得户籍,并且清点人口,发给地契。

    不过,这和张和无关,得了这文书,就已是无事一身轻。

    作为十三司一个总旗,张和清楚自己的职责。

    冲锋陷阵,斩杀敌将,这是军队要做的事,而自己的职责所在,就是探查情报,做着暗地里的事。

    前段时日,一些同僚仗着十三司的特权,滥用职权,结果被处以重罚,这事到现在张和还记忆犹新。

    天子手中暗剑,并不是好当。

    深深吸了一口气,张和将自己心中的渴望压了下来,跳上码头,向着里面行去。

    这港处于入海口,出产并不算丰富,但是这时,新城周长五里,里面划分着街道和仓库,已建满了,虽空气带着几分咸腥,但的确繁华异常。

    随着海关的开办,鼓励着海运,大量棉布、粮食、武器、珠宝、香材,都在迅速交流着,特别是交州的珠口港开放,远洋贸易还没有见到多少,交州的木材、香材,珍珠,象牙,特别是沉香,到了金陵都能卖上高价……

    前朝香料、盐、铁,都是禁榷,但是现在,只要被海关抽二税,就可,因此街道密密麻麻,都是客商。

    见这一年前,还是普通的沿海县城,现在却发展繁荣景象,张和在心里,对楚王越发的佩服起来。

    南朝能有如此发展,靠的还不是因为楚王的英明决策?

    这一次的决策,不仅可在百姓之中有着名声,更能让自己的境内人口充沛,果然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想必楚王必可混元宇宙,统一天下,自己能立得战功,就可以衣锦还乡了。

    十三司虽亲近王上,可只是一把暗剑,无法摆于明面上。

╔♀┅♀┅♀┅♀┅♀┅ǎА w w。55x 。c n
  百︴︴︴︴︴︴︴︴︴︴
  ︴   ︴︴小︴︴︴︴︴
  度︴︴︴︴︴说︴︴︴︴
  ︴︴︴无︴︴︴︴网︴。
  一︴︴︴限︴︴︴︴︴︴て︴
  下︴︴︴︴︴︴︴︴︴︴∩︴
  ╚♂┅♂┅♂┅♂┅♂┅╝




    有着大志,又岂能一直在此地磋砣?

    以现在胡人局面,必会与楚军正面交锋,只要入得军中,上阵杀敌,才是大丈夫!

    不过,十三司进难,但出去更难。

    当然,幸亏的还是自己只是总旗,要是当上百户的话,基本上就没有出十三司的希望了,想了想十三司中,自己亲近的余可近。

    还有已经当上了卫将的郑达成,张和走在了街道上,心中横下一条,心。

    自己按照规矩,能在金陵修整五天,这五天内,必须走通门路,只要能去军队或者地方,哪怕是现在总旗变成火长,也足够了。

    自己这些年来,赚的所有钱,都可以全部洒下去,如果不够,就向熟悉的朋友借贷些,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张和想到这里,猛握住了拳。@。

第八卷 胡风起北运 第二百四十八章 召集(上)

    海关,总衙门。

    宋涵端坐衙门大厅中,面前的案几上,摆着一叠帐册。

    这些帐册之上记录是九月五个海关的税金账目。

    海关几个主官,此刻坐在宋涵的下面。

    “九月份,五个海关总有二十五万七千两?”看着这些帐册之记录的五个海关一个月的总共数量,宋涵不禁略有些吃惊。

    要知,这时南方所有田税,一年也只有二百万两,每月也没有着这些数量。

    这五个海关不过才开了数月,税金是这样可观,就算宋家是大商人,也不由吃惊,难怪王上执意要建海关

    单是一个月,五个海关就能向国库交纳二十五万两纹银,这长久下去,国库岂会因动兵而空虚?

    哪怕连年战事,也不会太紧张。

    虽楚军在这两年来半定了许多地方,实际上也没有把新征服的各郡县仓库搬空。

    将仓库搬空的话,各郡县元气大伤,而且搬空各郡县的粮钱,对王上名声无益。

    这些郡县,以后都是王上的领地,自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渣。

    可是战事所耗何处?

    这的确是令人头痛。

    现在,有着海关的收入做着后盾,想必王上会轻松许多。

    想到这里,宋涵露出微笑。

    “诸位辛苦了,九月账目整理出来,就将数目报送去金陵吧。”

    “还有,虽九月成绩不错,却不可因此怠慢,以后尽心才是。”宋涵向着几个主官说着:“这时你们万不可糊涂了。,

    虽这几人中,大部分是朝廷派来,不是自己心腹,但他们办事效率不错,宋涵是惜才之人,自是一番勉励和警告。

    开国时分,到处用钱,关系命脉,这时伸手,王上绝对不会吝啬杀戮。

    “下官明白!不会辜负大人期望!”听宋涵一说,几个海关主官连忙应声说着。

    “入夜了,回家休息吧!”宋涵见几人都面带疲倦,于是开口说着。

    众人应诺离开。

    宋涵思索了一会,提笔写了一份记录。

    次日一早,就在流民的事情被送报去金陵的同时,这份海关的记录被交了上去。

    十三司衙门

    这处衙门不在皇城内,在别处,这是一个五进衙门。

    此刻到了十月,万木萧森,墙上密不透风的长青藤的叶片凋零。

    不知为什么,总感觉这衙门笼着瞑暗之色,门前一块空地,没有一个闲杂,显得空旷开阔,两个番子垂手侍立在门前,自然有着肃杀之气。

    蒋孝方进门,就见得甭道处,有着番子,个个公服肃立,手按佩刀。

    只听脚下靴声回音,更增寂静。

    到了里面,进了正厅,蒋孝方进了去,这时里面十个百户,都双手按膝而坐等候,一见到进来,立刻“啪”的站起来行礼。

    “罢了!”蒋孝方说着,上了去端座,扫过众人。

    十三司作王上暗谍,出手时必会锋利。

    不过这一次任务大规模调拨,还是少见

    十三司衙门内的百户是正九品,官不高,权力很大。

    咳嗽了一下,蒋孝方说着:“这次任务你们都知道了,王上下旨,让我这个千户,专门调度这事,协助秘书阁的姚同姚大人召集南方僧正和道长,云集金陵。,

    “这些人的名单,经过一周,列出来了,你们就要领着名单,一一去邀请过来。,这话说的淡淡,扫过众人。

    实际上并非每个百户都清楚,不过按照纪律,自不会乱问,这时都应着:“是!”

    只见蒋孝方一身七品官服,却有着十三司标记,年三十,果是英姿清爽,这时说着:“尚小染,你就跟着我,负贵这金陵九郡吧!”

    “是!”这个百户很年轻,二十岁左右,尚小染,千户蒋孝方向来器重,因此就管理本省,也是当然。

    尚小染,现在已经是官身,正九品的百户,年纪轻轻,以后少不得有大把前途,在十三习百户里,算是新锐了。

    话后,十人接了名单,都依次鱼贯而出。

    出了门,尚小染跟着千户后面,一直思索着这件事,被风“呼”一吹,凉得一缩,才意识到天又阴了,略定定神,就有着番子迎了上来:“百户大人!”

    “跟我走!”尚小染说着,翻身上了马,立刻雷厉风行。

    金陵的情况,身为十三司在总衙门供职的百户,尚小染自十分清楚。

    修行门派在其中所起作用,尚小染有所耳闻。

    为保道统、顺应天命,修行人不论亲疏,只看气运。

    这无可厚非,以着修行人之观点,一切凡尘富贵过眼云烟,朝代更替更人力难以阻挡,因此应天顺命,求取气运。

    但为求取气运,必要介入红尘,修行人不能直接干预,扶持势力、渗入道观寺院却是常有之事。

    世间皇权,本就与修行不合,再为利盖,必定会有所冲突。

    哪怕是依附于的门派,在太平时,因土地、赋税,渐渐离心离德。

    想到这里,尚小染不禁想到了自己家乡祭祀繁盛的情景,不禁摇摇头,暗叹:“难啊!”

    和他并排而行的是此次同来的是副百户许彪,身材魁梧彪悍。

    许彪和尚小染平日里关系不错,行这一路,见尚小染神情凝重,在想事情,许彪不禁将马又带近几分,低声问:“尚大人,在想些啥子呢?”

    尚小染听到有人说话,抬头一看,是许彪,一笑:“在想这次任务。,

    就见许彪面现憨厚之笑,说:“此事我有些诧异,往常出去,都是事先能知晓内情,这次却是糊里糊涂。蒋大人不曾与你说起?”

    这里只有百户才知道,副百户就不知道了。

    尚小染心下冷笑,却说着:“许大哥太看的起我了,有些事我也不清楚!”

    却没有直言到底是有说过,还是没有说起过。

    许彪闻言,知道套不出话来,不再多问。

    尚小染十几岁时入了军队,两年就立了功,被路过的蒋孝方看中,吸收进了十三司,跟着还是百户的蒋孝方做事,并且的确有手段有才能,在蒋孝方的面前有些面子,也立过不少功劳。

    在蒋孝方晋为千户后,他一同晋了百户。

    现在是正经九品官员了,自是今非昔比。

    不到二十就是正九品,行事越发谨慎小心,让人叹息。

    在两位百户各怀心思时,前面有一骑匆匆过来。

    “尚百户,许百户,蒋大人让你二人过去。,尚小染和许彪一听,自不敢耽榈,忙到了前面。

    千户蒋孝方在,陪着一辆马车,前后有着几个亲兵保护着,马车内坐着,正是这次主要负责此事的官员,来自秘书阁的正八品文官姚同。

    蒋孝方正七品官员,姚同正八品,但秘文阁向来特殊,即是姚同官阶低些,负责这事上,却是主事。

    身为协从官员,蒋孝方屈于副手,他向来为人谨慎,又对王上很熟悉,自是不会因此有什么不满。

    筹措此事,到弄出名单,蒋孝方十分配合,并未闹出不合。

    尚小染和许彪到面前时,蒋孝方正与姚同在说话。

    见此情景,二人放缓了马速,翻身下马,等着蒋孝方与姚大人说完话,二人见有4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