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5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军大都督陈顿的眼睛,几乎要瞪裂出血,极快间,大火就从船头到船尾到处燃起,当下高声号令,呵斥着灭火。

    就在这时,又一个陶雷落了下来,这个陶雷猛的“轰”的巨响,火光浓烟弥漫,待这些稍微消散后,只见甲板上一个坑,周围满是碎肢。

    当然,作为旗舰,不可能没有反抗的力量,吴军大都督陈顿一声号令,掀开了用油布盖着的区域。

    下面顿时(露)出了一批床弩,上面已经上了上百根利箭!

    “放!”吴军座舰高大,并且这时,两船间短的不能再短,这一声号令,利箭几乎在弓弦被放开的同时,就射了出去。

    几乎是同一时间,在蜀舰甲板上,想进攻的蜀兵,顿时和稻草一样倒了一大片,惨叫声此起彼伏。

    床弩巨大的穿透力,使身上的纸甲甚至盔甲,都无法阻挡。

    “滑过去!”吕肃海几乎都中了一箭,不由冷汗,立刻命令的说着。

    战舰顺着风,迅速滑过,紧接着后面,就是下一批蜀舰的进攻。”

    “手火雷!”

    “轰轰!”这时,敌舰到处是火,只要丢上手火雷,就算熄灭了,也会被火一烧而爆炸,一时间,船上浓烟滚滚,烈火随之熊熊而起,无数吴兵嘶哑着惨叫,在甲板上变成火球一样滚来滚去。

    “火铳兵,射!”床弩就算宁可冒着雨中损坏的危险上弓弦,也不是一时间的事,这时,新围上的蜀舰,已经发出了号令。

    雨棚中,火铳兵点燃了火绳,“啪啪”连声,火铳冒出火光与烟雾,一齐开火。

    火光与烟雾中,甲板上奔跑呼唤敌兵踉跄摔倒出去。

    “射!”

    惨叫声未停,接着又是震耳(欲)聋的火统声,第二排第三排火统兵又是一齐射击,连射后,甲板上大部分吴兵,都被打翻在地。

    面对这情况,吴军都督陈顿顿时脸上再无半点血色,突然之间狞笑着,拔出了剑:“靠上去,儿郎们,随我杀敌去!”

    不得不说,就算在这时,还有号召力,一听号召,上百个吴兵将士,立刻响应,跟着奔下了船楼,就要接舷死战!

    “预备,放!”

    “啪啪啪!”火铳冒出火光与烟雾,一齐开火,火光与烟雾中,只见甲板上新奔下来的吴兵,踉跄摔倒出去。

    陈顿却没有倒下,他怒目而睁,身中数弹,一时还不死,破口大骂:“敌贼,老子死了变成厉鬼,再来取你们的狗命。”

    语音刚落,就听见有人笑着:“哈哈,不想大都督还有这想法,天下之争,各凭人事,只依天命,都有龙气天命护身,还想鬼魂索命?”

    随着这声音望去,只见蜀军旗舰已经转过来,说话的正是吕肃海,这时,从刚才弩弓射击中,已经回过气来,甲板上雨棚中,一排火铳已经瞄准。

    陈顿“呸”的一声,才吐了一口血水,只听“啪啪啪!”,这排火铳冒出火光与烟雾,一齐开火,火光与烟雾中,全部打在了他的身上,顿时身上多了十几处模糊的血洞。

    烟雾消去,这人挺立着不倒,却顿时气绝。

    “万胜!”看着气绝陈顿,以及这艘渐渐倾倒沉没的旗舰,蜀舰上的人欢呼着,战争已经没有悬念了。

    天上乌云密布,宛然黄昏,江河上烈火熊熊,就在水寨高台上,王弘毅不由一怔。

    只见突然之间,鼎中紫气大盛,原本没有转化的青色气运,几乎在瞬间,都变成了淡色的紫气,弥漫在鼎中。

    更上,代表着己方的赤色龙气,瞬间变大,盘旋而上,永不休止,直冲天空。

第三卷 龙门高千尺 第一百八十二章 王气消长(下)

    第一百八十二章 王气消长(下)

    垂正十六年九月二十九日,江陵水战

    蜀舰和吴楚联军水战,杀得江面云水翻腾,血染江面,杀到中午,天降大雨,蜀军大都督吕肃海不但不退,亲率舰队出击。

    吴军都督陈顿被围攻,死战不退,被击毙在船舷上,旗舰沉没。

    楚军大都督赵景见大势已去,急忙后退,杀出一条血路,联军大败,遗弃的旗鼓器仗,浮蔽湖面。

    数日后,陆地十万蜀军,直逼江陵城下。

    经此一战,在整个荆州,王弘毅的真正威震四方,蜀军的这次胜利,让荆州几个没有归顺蜀军的郡府慌乱起来。

    如不是吴军还在江陵抵抗,恐怕整个荆南早已内乱,有大批人挑旗投降了。

    这情况,早在王弘毅预料内!

    事实上郑平原虽挂着楚侯之名,号称荆州之主,却只是一个虚名罢了。

    荆州本就分崩离析,郑平原在荆南的根基,并没有稳固到没有反对声,只不过之前郑平原与吴王合作,又有大军在手,无人敢冒犯。

    现在一战,吴楚联军大败,损失惨重,顿时就算是后方的荆南,也暗流涌动,处于(暴)乱边缘。

    水战胜利后,王弘毅立刻下令,将吴楚两军大败的消息,以最快速度散播出去。

    其中赶往荆南策反的细作,更多达上百人,都是十三司的人,甚至有些荆州大族的子弟参与,这些人扎根在荆州,在荆南也有些门路,让他们去荆南,王弘毅就不信,吴楚联盟能继续保持下去。

    不足两日,蜀军大败吴楚联军的消息,就传遍了荆州各处。

    荆南局势,开始朝着不可控的方向行去。

    “传我军令,各郡立刻戒严,大军随时出动镇压!还有,速速派人赶赴江陵,将荆南的情况,速速报给主公知晓!”

    “诺!”

    “诺!”

    荆南留守,也就是郑平原的叔父郑子义,发现情形不对,立刻派兵维持住荆南的局势,同时派人乘快马,火速将这消息报告给身在江陵的郑平原知晓。

    此刻,荆南大乱的消息,还没有传到郑平原,战事刚刚结束,郑平原也不可能这么快启程返回荆南。

    郑平原知道了荆南的情况,就不会继续留在江陵了。

    现在刚刚结束大水战,吴楚两军都伤亡惨重,现在王弘毅的蜀军又在不远处虎视眈眈,开始半包围着江陵。

    王弘毅现在就是要用荆南的乱局,将郑平原生生逼回去。

    楚军一退,吴军就守不住江陵。

    现在走,还可以保着主力不失,不走的话,江陵就包了饺子了。

    不过走容易,再回来,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王弘毅现在还没有实力可以将这两股势力同时吞掉,逼走他们,巩固现有领地,再一个接一个的蚕食,方是上策。

    王弘毅并不担心郑平原不走,有些担心吴王会狗急跳墙。

    但转念一想,魏越也是一方诸侯,又岂会不明白这情况?鱼死网破之事,吴王轻易是不会去做。

    此刻,是黄昏时分,几乎就是郑平原刚刚回到自己的营帐,躺下准备休息的时,大营外面一人一骑向着楚军临时大营这边飞奔而来。

    “来者何人?!”营寨外,负责巡逻的队正立刻警惕了起来,大声喝着。

    “我是荆南郑子义郑大人帐下,奉大人之命,求见侯爷!”来人翻身下马,面对着对面满是警惕之色的士兵,大声的说着。

    “可有信物?”巡逻士卒闻听此言,丝毫没有放松警惕,继续问着。

    “在这里。”风尘仆仆的青年人,将腰牌和文书递过去。

    检查过后,发现没有问题,巡逻队正说:“你在这里且先侯着,我去禀报侯爷。”

    说着,转身进了大营。

    时间慢慢过去,终于队正走出来:“随我进去吧。”

    “多谢。”

    二人进入大营,在楚侯营帐外,再次通禀,里面传来郑平原声音:“让他进来吧。”

    郑平原面色(阴)沉,周围亲兵和侍卫,大气也不敢出,垂手站在一边。

    吴楚两军的这次战败,让他所持被打击得粉碎。

    虽然实际上,清点后,水师只折损了五千,而吴水师几乎折了一半,并且蜀水师也损失五千左右。

    但是一直所持的精锐楚地水师,联合了吴水师,居然还被打败,这情形的出现,让他几天内,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他这时,正(阴)沉着和一人说话:“这火铳能仿制出来吗?”

    案上,就有着数个火铳。

    话说大军作战,彼此厮杀,各有胜负,不可能武器没有流失,这就是为什么王弘毅不造大炮的原因。

    这人恭谨的回答:“主公,这火器细致,但是只要给臣点时间,也可以仿制出来。”

    “加快时间。”郑平原说着。

    不但是自己,吴军肯定也弄到火铳,必须加紧仿制。

    听着这人应着,郑平原挥手让他退下,心里才安定点,就听到荆南派人过来求见自己,郑平原就心里格了一下,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片刻,在一个亲兵的引领下,一个青年人,出现在了郑平原面前。

    “标下拜见侯爷,侯爷,郑大人派标下过来,给您送来一封书信。现在荆南局势危急,各郡县大族频繁联系,大有祸乱之流,还请侯爷尽快带军返回,以安乱局!”这青年人到了郑平原跟前,立刻拜倒在地,飞快说着,高举信件。

    心下不安,郑平原示意旁边的人,将信取过来。

    立刻有人过去,接过这人手中的信,转交到郑平原的手中,郑平原打开一看,是叔父的手迹,说的也是这事,顿时脸色大变。

    “回去告诉叔父大人,让他这段时间稳住,本侯很快就会带着大军回去。好了,把他带下去吧!”

    郑平原说着,摆了摆手,吩咐营中的军士,将这人带下去。

    此刻,营帐内一片寂静,大家都是沉默不语。

    大军来到江陵,就败了一仗,虽说胜败是兵家常事,可也影响巨大,现在就是基本盘不稳了。

    当年可交出江陵,现在再失了荆南,却是真正是无路可走了。

    一连两日,江陵城一直沉浸在战后低迷中,根本没有再发动一次进攻。

    整个江陵城内,除了楚军大营里一片愁气,吴王魏越的帐下,也是难得安宁。

    江陵,吴王营寨内。

    魏越背着手,在大厅内来回的走动着。

    双眼望着厅外的方向,眼睛里带着血丝之色。

    “士气低迷么?”魏越皱着眉头,心里虽堵的慌,可却一点想要认输的想法也没有。

    魏越自然知道,胜败无常的道理,这一次虽败了,可吸取教训,未必不能将局势再次扳回来!

    “传本王命令下去,犒劳三军,准备接下来的大战……”魏越吩咐着,顿了一顿,又令:“令工匠快速仿制,迅拿出成果,不然,孤必抽杀之。”

    江陵郡城外,河道上。

    旗帜招展,大船已在河道上,准备就绪。

    无数的楚军水师,此刻正在向船上搬运着东西,郑平原望着这些正在忙碌的士卒,脸色很是凝重。

    郑平原的身后,站着几员将领,都是这次随他到江陵这边的水师大将。

    其中身形高大,面目威武,正是荆州水军大都督赵景。

    此时赵景脸色,也是凝重铁青。

    “赵卿!”

    “唔?”赵景浑身一颤,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主公有何吩咐?”

    郑平原脸色(阴)沉语气沉重,问着:“我军撤退后,吴军必不能守,可现在情况,我军不得不后退,不然后方就要着火——你说,撤退后,你能守住江面吗?”

    郑平原在离开荆南前,做过一些部署,留在荆南的军队也不少,可即便如此,在遇到这些大变后,还是显得留守的士卒太少了。

    眼前的这些,才是荆南的精锐之师,郑平原为了这次能击退王弘毅,可谓是将精锐之师全部带了出来,结果造成了后方空虚。

    荆南的各大世家也是个大问题,当初郑平原退守到荆南,就是因为自己是荆州大族子弟,又有着名正言顺管辖之名,而即便他后来当上了楚侯,荆南地方的世家,还是难以掌控。

    自收到荆南的消息,郑平原紧急召集了众将,在商量过后,大家一致决定,离开江陵,返回荆南!

    虽已经打算离开江陵,但这次出来,不仅什么都没有得到,还损兵折将狼狈而归,此刻的郑平原,不(禁)有些无奈。

    相比起自己来,吴王魏越显处境更加不妙。

    这一次失败撤回吴越,只怕刚刚平定下来还未稳定的吴越,就要再起波澜了。

    而且自己撤退,吴王魏越会不会怀恨在心呢?

    事到临头,心中自然还有忐忑。

    “主公,蜀军之胜,在于火器,这次大战,蜀军水师也折损不小,我军回去后,只要也装备上火器,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