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生与夫人还真是恩爱。”目送先生进入主屋,已来到院中那小童颇为感慨说着。

    “啪”先前那老者手指敲他额头:“你这厮倒懂的不少。”

    “书里看到的嘛。”小童吐吐舌,跑开了。

    “不过,柳三郎说的没错,先生与夫人,的确是一对佳偶,只是二人脾气……不对不对,身为孟家家仆,怎可背地里非议主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想……”摇着头,老头一脸纠结的走开了。

    主屋内,有仆妇上茶,随后退下,房间内,只剩下一对夫妻,沉默无语。

    “夫人……”

    “夫君,这是文阳府将军府差人送与你的信笺,你未归,妾身便替你收下了。便是这封,给你。”

    青年男子对面坐这的年轻妇人,姿色中等,只身上书卷气,令其人显得格外淑婉,略浓秀眉,却又将淡淡英气锁于眸上。

    这二人,正是孟筑及其妻韩氏。

    孟筑父亲曾经担任陵台令,素有名声,孟筑是其独子,也是有名望的人。

    大多数人皆不知,前些人成名的孟筑,会在父母双亡后,携家眷,来至沙川县定居,过起田园隐逸生活来。

    此人家族不多,平日里言行散漫,倒真有几分乡野隐士之感。

    韩氏却了解他,知道自家夫君,只是未遇到合适出仕时机,不肯轻易将自己交付与庸俗权贵罢了。

    “呵呵,文阳府吗?应是他来的信吧?”自言自语一句,孟筑将信接过来。

    这期间,韩氏只是沉默着。

    “是虞兄写于我的信函……他欲让我出仕。”拆开信,展开看一遍后,孟筑散漫表情依旧,只一双半眯眼眸,却睁开少许。

    他看向韩氏:“我父,以及恩师岳丈皆交代过,若非良主,宁在此隐居一世,亦不可助纣为虐。夫人,你对王公有何看法?”

    “妾身乃一妇人,只说下浅薄自论,此人,非庸才。”只一句,韩氏便止了口。

    “对此人,我倒听闻许多,本就有意投奔于他,却一直寻不到机会……”说到这里,孟筑冲夫人抱歉一笑:“夫人,本打算在此地,与你过上几年平静生活的,只是……”

    “夫君,这等事情,你做决定便好,无论你去何地,去做何事,妾身随你左右,永不相弃。”韩氏温和的说着。

    她不仅是孟筑夫人,之前更是其师妹,是孟筑师父爱女,二人感情,自是非同寻常。在双方父母亡故后,二人本相约,在这乡野之间隐居,不理世事,如今看来,却是不能了。

    不过夫君本就身具才华,岂能在此地埋没?

    想到此,韩氏决心已下,无论夫君去做何事,投奔何人,只要夫君下定决心,她皆不会阻拦。

    见夫人并不阻拦,孟筑眼睛发涩,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微笑说着:“多谢夫人谅解。”

    却见夫人起身,愕然说着:“夫人,你这是……”

    “我去灶上一趟,让他们给你多炒上几样菜,温些酒水。”韩氏说着。

    “平日夫人不是不许我饮酒……”

    韩氏眸底闪过笑意:“这是因你身体缘故,但偶尔一饮,却无大碍。”

    说着,步出房间。

    见此,孟筑摇头而笑。

    同一时间,另一处地方,另一人,亦接到一封来自文阳府信函。

    “张攸之?”名唤卢培的健壮青年拆开信,仔细看着,眉头一会展开,一会皱起。

    许久,方将信仔细看过,一张尚算俊朗面容上,竟现出少许不敢置信神情来。

    “张兄竟欲推荐我出仕?这等机会,竟这般现于面前?”突然到来的好消息,一时让他有些消化不掉。

    再次看一遍信,卢培脸上疑惑渐退,换之是兴奋之色。信上笔迹无错,来信之人,定是张攸之,想必信上所说不会有假。

    再看了一遍,呼吸甚至有些粗重起来,看的出,这消息令他很是开怀。

    “王公其人,倒是有所耳闻,听说是一明主,此人倒的确值得投奔。只是只单身前往,怕会令其小视,这等机会实在难得,绝不能浪费。”

    想至此,卢培走出所在院落,登高望远,在距离此宅不算远地方,是一条大河。

    河上停泊着大小船只许多,望着这些船只,卢培脸上现出笑意来。

    “若取几条船只作为礼物,想必,王公定会对某家有所重视吧?”

    越想越是这般道理,卢培当机立断,唤来一仆人,在其耳边耳语几句,这名仆人先是一呆,领命下去。

第三卷 龙门高千尺 第七十八章 就仕(下)

    第七十八章 就仕(下)

    “啪”,又落下一子,声音清脆。

    窗外蝉鸣再次响起,在这七月初鸣唱歌曲,房间内,棋盘上,胜负已分。

    “主公,您输了。”虞良博微微抬头,看着对面男子,提醒着。

    在他对面,坐着冥思苦想的王弘毅,盯着面前棋盘,好一会,王弘毅郁闷的吐一口气,说着:“我知晓了。”

    说着,将一个五两银元宝,推到虞良博面前:“这是输与你的银子。”

    “多谢主公赏赐,臣便收下了。”虞良博眯眯眼眸,半点不客气便将银锭收起。

    见此,王弘毅忍了又忍,终是忍不住,挑挑眉头,开口说着:“有件事,我一直想问你。我与你博弈已有数十次,这没彩头时,每次博弈,你都是输与我,可一有彩头可取,你与我博弈起来,每次皆能赢,这做的实是太过明显了。”

    “主公,您有所不知,臣很穷啊”虞良博已将银锭收好,听主公这般说着,很是应景的叹口气,回着。

    “现在你是正九品,薪水的确薄了些,不过你不是才兼了城社令吗,有双份薪水。”听到这话,王弘毅有些讶然。

    城社令,在府级单位是正九品,在县级单位是令吏,负责巡查整个城市的整净和卫生,是王弘毅弄出的新官职,事实上,建公共厕所,收集粪便脏水等等,也是其职权范围内的事。

    九品的官位不小了,慎重其事的建立这个衙门,使不少人反对,但是王弘毅坚决推行了,其理由有二个。

    首先就是古代城市,且街道坑洼不平,常年积水或泥泞,大量马桶就直接倒在了路上,导致污浊不堪,非常易于疾病的流行,无论是欧洲的黑死病,还是中国的瘟疫,都和这有关,因此必须对王弘毅来说,这风必须坚决清除。

    其次就是逼着城市人口在指定公共厕所上厕所,或者把家里的马桶倒在里面,这有利收集粪便,制成化肥。

    还可以罚款,不多不少,还真是一笔钱

    “主公,每日所需花销,公事内都有些紧张,尚需钱款,各坊建公共厕所,城南有路需修补……城北老神庙坍塌……”一笔笔钱款用项,虞良博掰着手指算来。

    王弘毅有些明白,这家伙为何突然跑来找他下棋了。

    虽知对方只是调侃,也只得甘拜下风,说着:“好了,这些款项,我立刻令人拨给你便是了。”

    “多谢主公。”虞良博得逞一笑。

    又过一会,见对方有事未说,王弘毅再次叹口气,说:“说吧,磨蹭半晌,总不至于只为了这点小款,还有何事一并说来。”

    “臣还有一事要报与主公知晓”虞良博换上认真表情:“臣曾给孟筑去过一封信函,现在臣已接到回信,孟筑同意出仕,已于前几日出发,目前应在赶往文阳府城的路上。不知,主公欲如何安置于他?还有臣之前未曾说明,此人于行事上,有些异于常人,若到时有所唐突,还请主公宽恕。”

    名士怪癖?

    王弘毅对这等事情,较为宽容。

    “此人真如你之前所说,给一县令其治理可行。”王弘毅笑看虞良博一眼:“你是否在担心,我会以貌取人,看不惯其言行?”

    “主公您自是不会如此,只是……”虞良博欲言又止。

    看的出,虞良博确是有些担忧。

    “孟筑其人,我虽不甚了解,既是你推荐,定是有些本事,这点我毫不怀疑。凡做大事者,小节偶可忽略。便是他有些名士怪癖,我亦可容忍,你不必担心。”王弘毅安抚性说着。

    虞良博闻此,欣然拱手,说着:“主公如此待人,定会有更多英才来投,实是文阳长定两郡之幸也。”

    王弘毅只是笑笑。

    难道要他说,这些其实是他前世惨痛教训得来成果?

    人无完人,他早不是前世那个只求尽善尽美之人,只要有可用之处,其他陋习,他皆可无视。

    三日后,孟筑如期来至文阳府城。

    王弘毅正与虞良博、张攸之二人商谈事情,听闻此事,当即召见此人,于将军府正厅,王弘毅初见孟筑。

    见之前,他曾想过,此人是怎么样一副名士气度,当这道身影步入厅中后,王弘毅顿时讶然起来。

    步入正厅,身上衣裳普通、容貌普通、气度普通,怎么看都是常人模样。

    身上散漫气息,又令其形象再次下跌几点。

    王弘毅在见到此人后,却还是相当热情,露出了笑容。

    面前的这人,在王弘毅前世时,只有名士的名声,却并无出仕的记录,就是此人形象不甚入眼的缘故吧

    此时观察对方,却发现对方顶上并无多少气运,这是很自然的事,只是淡黄色的本命气,使王弘毅收获一些惊喜。

    “从本命上看,此人担任一县绰绰有余,若给予时机,此人定能有所发展,到时候担任一郡之太守也可行”王弘毅暗暗想着。

    “孟筑见过定远将军。”王弘毅观察对方同时,孟筑也在观察面前这人,只见王弘毅端坐,隐隐透着威仪。

    “果然不凡。”初次见面,孟筑对王弘毅印象不错,不过,他也只是草草拱手作礼,身上悠散依旧未曾收敛。

    古代重视礼节,这种情况就是怠慢失礼了,几乎所有人都会给个恶评,前世这人没有出仕的记录,和这不无关系。

    再说自己是千金买骨,只要对方真正进了官场,尝到了权力的滋味,这种名士的作派就会自动消去。

    想至此,王弘毅不再关注对方举止,只是询问一些治理上问题。

    真谈了几句,王弘毅还是有些满意。

    此人的确有些本事,在农桑和水利,都能提出些许建议,并且绝非书生之谈,而是经过实践得来,此人并非如外表看起来这般不理世事,算得上是个人才,若是任由其在乡野间埋没下去,的确可惜。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虽然王弘毅气数已经很宏大,这样一个人才就仕投靠,顶上气数已经显不出变化,但是能增一分,就多一分。

    孟筑在蜀地很高名望,得了他,这千金买骨的目的就达到了。

    “孟先生,若你愿意,请助王某一臂之力。”谈过后,站起身,王弘毅很是诚恳的朝对方一拱。

    王弘毅这一举动,令虞良博微微一笑,心中松了口气。

    “看来,主公还算满意,此人有些本事。”张攸之在旁边听了半晌,见此,以只二人可闻声音,轻声说着。

    “恩,这是自然,孟筑其人,至少有一县之才。”虞良博看着那边,说着。

    此时孟筑站起身,向王弘毅回礼:“孟筑荣幸之至。”

    抬起头时,孟筑一双眼眸,愈发明亮。

    适才一番交谈,满意的不仅王弘毅,孟筑也很满意,这使他心情暗暗爽快。

    “文阳长定两郡,都属我管辖,顺义县县令一位尚缺,只是先生初来,便孟先生来担任县丞,代理县令,孟先生可愿意?”王弘毅站在对面,说着。

    一上来就是县丞,虽然知道是恰巧遇到了千金买骨的时间,孟筑还是惊喜,当下跪下,行拜见主公的大礼,口称:“主公,臣愿意。”

    话音方落,一股气由王弘毅头顶分出,注入孟筑,原本微微的一小团气,顿时饱满了起来。

    七月十一,孟筑正式走马上任,成为顺义县代理县令,立刻,这消息被人放出去。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蜀地引起不小轰动。

    孟筑是谁?

    在蜀地,名望着实不低。

    只是此人性情洒脱,举止怪异,虽有才能名望,但真正邀请的人并不多,现在王弘毅招揽了,蜀地众人,对王弘毅议论纷纷。

    七月十五,另一人前来投奔,是张攸之推荐的卢培。

    虽然卢培出身低微,可王弘毅并非只看出身之人,当卢培来至文阳府后,王弘毅召见于他。

    这人三十岁左右,穿着件青袍,黑红脸上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人一过来,就拜见磕头:“谢大帅赐见,如此大恩,小人无以为报,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