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没有心思去细细的判断这种显而易见的情绪表达代表着什么。一个怀孕的妻子,留下一条短信之后离家一个月,再回来?这样的故事从一开头就注定了,不管是怎么样的结局,都必然是一出悲剧。他们无非是想到,婚外情,婚外恋,孩子父亲不是陈云,爱上了初恋,或者纠结于某几段感情无法选择。哪一种会有好下场?哪一种会有好结果?没有,陈云一个人坐在家中的沙发上的时候,他还在想,是不是孩子已经没有了?为什么?当初这个孩子不是自己和艾嘉都商量好了之后才要的吗?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难道是她改变了主意,又不想被自己阻挠,于是找到一个地方,在一两个朋友的照料下,将孩子打掉了?算算时间,术后恢复等等,一个月,也整好不错。陈云越想越困惑,心中极为焦急。不管是打掉孩子的决定,还是是否要孩子的决定,还是术后的照顾等等,她为什么都没有考虑过和我一起处理?难道作为她的丈夫,自己还没有权利和义务去承担和分享?困惑,满脑子里都是问号,陈云想要拨通艾嘉的电话,但是时间已经很晚,他想到她说过晚上会早点休息,就不好再打搅她了,再说孩子也需要休息……
他不得不站在窗台边,大口大口的喝着听装啤酒。
艾嘉这边。她才租下的房子只能退给房东,多发了半个月的薪水,打发了才工作没多久的保姆,收拾好所有的行囊,能扔的扔,能丢的丢,挺着肚子的艾嘉,背着一个大旅行包,穿着大学生的活力四射的运动服,踏上了返乡的旅程。
一路上她没有停止思考。她一直想在车上睡一会的,毕竟路途太遥远,而坐车又是那么的让人疲倦。但是她即便是那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也不可得,整个脑子里充盈着各种事件和思考。如何面对陈云?如何应付张超的三天期限?不同号码发过来陈云的偷情照片视频,却被张超声称是他的那个人,到底是谁?是夏欣吗?如果是这样,是否证明夏欣和张超已经联合起来?要如何向陈云坦白自己的过去?实在是开不了口。艾嘉的眼泪,在脸庞上画出了两条晶莹剔透的泪腺,不管手指怎么抹,都无法抹去那苦涩的味道。车窗外的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她不禁抬起头,看着远方,那山,那树,那云,那雨……
……
艾嘉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作为地地道道的郊县农民,能够在5岁的时候就上小学,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更何况她是女生。她懂事得可能比中国绝大多数的
农村女孩子要早得多,没有幼儿园,没有学前班,她的童年是在收拾猪草和家务,以及各种农活下手中度过的。到他上学的年纪,她还有了一个弟弟。唯独只有学校和知识,才能让她坚持到底,无论如何,这可不是什么六七十年代的戏码,虽然被妈妈一再阻止,爸爸依旧决定让她提前入学,他的解释很实在,却荒谬得让人心寒:早点读书,早点嫁出去,给家里挣点聘礼,成年了更懂事,也更会照顾弟弟妹妹。
山里的小学极其简陋,她能够学的就只有识字和算数,其他课程,都很马虎,毕竟是很多老师的兼职工作。
学校也是那么的平常,但是至少可以让她躲过繁杂的家务劳动,她可以堂而皇之的用做作业的理由搪塞妈妈的各种要求,不过她作为一个女人,始终都是无法避免自己的母性气质的散发的,因为她一旦有时间,都会好好的照顾自己的小弟弟,她对他也有着同样荒谬且幼稚得可笑:弟弟长大之后就是男子汉,就可以保护自己,不被班上的那些捣蛋鬼欺负,也能带自己到更多的地方去玩。
清苦,平淡的童年,就这样一丝一缕的流逝,是那么的匆忙,却又那么的无奈。那些美好的岁月,那些应该被父母深深的爱着,享受着疯狂吸取知识的喜怒哀乐的小学时代,就这样飞一般,却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成为了记忆。艾嘉没有机会,也没有任何能力和条件,可以让自己的幼年时光更加美好灿烂。
只有学校这片圣地,知识这扇窗口,可以让她不至于将那些幼年时代的过往算作是完完全全的黑暗时代。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能改变未来。她比任何一个玩泥巴,捉泥鳅,掏鸟窝和玩水弄丢自己小命的同学更加懂得这个道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她就已经渐渐的在心中树立起了一个伟大而必须完成的目标。那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来到大城市里,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梦想的光辉褪去的时候,我们只能够看到现实残酷的景象,这一点对于艾嘉来说,也没有任何例外。她的成绩不管有多好,也抵不过父母虚弱的身体,也抵不过照顾弟弟的重任,也抵不过几千年来这个男权社会对于女性压迫和歧视的定位。当她在老师的极力争取和推荐之下得到了父母那皇恩浩荡的上技校的恩准之后,在十五岁不到的艾嘉的心里,所有流淌着亲情的血管,便已枯萎,然后腐烂成了毒药,让她的身体和灵魂,长年承受着它的侵蚀之苦。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阻止我实现梦想。艾嘉不露声色,悄悄的完成自己计划中的人生。某个角度上来说,艾嘉算是天才,天才就是一种天生的,具备一般人不具备的能力的一种人,而艾嘉提前拥有了一些人要好几年,甚至十年之后才能慢慢萌芽的能力。每当李狗蛋送她鸟蛋,张二娃送她青蛙,以及隔壁班的王老三请自己吃辣条的时候,艾嘉就更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是有着与众不同的能力的。姑且不管那是什么。道理总归是很简单的,十岁的时候有十岁的男孩子给,二十岁的时候就一定有二十岁的男孩子给。
那时候她没有想多远,所以走到路上的时候,总是看不到尽头。
同龄的雄性人类在十二三岁的艾嘉眼里,简直就是野狗一般的低劣和龌蹉。他们欲求的眼神,冲动粗鲁的举动,不计后果的兴奋和莫名其妙的械斗,在艾嘉这里看来,简直就只能用当时最流行的一个词来形容:弱爆了。
而她却又不得不感谢他们。要不是他们,艾嘉真的不能够更透彻的理解李狗蛋,张二娃和隔壁班什么老三当时为何会有这样令人费解的行动。也多亏了他们,艾嘉才能在自己的学习上不仅一刻不曾放松,而且更加积极努力。紧张的学习之余,她用一个眼神就让班里的两只猩猩互殴一顿来决定谁有权利和自己午饭,也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消遣。
这是她仅有的避风港了。做出这种过分的事情,是不是可以被理解呢?
他的弟弟剥脱她的一切。每一分,每一秒,她都要学会不自觉的放弃,因为她的东西全部会被他抢走,渐渐的,经年累月之中,小艾嘉变得冷漠了,弟弟是一个爱的黑洞,无论自己投入了多少的关爱呵护,他都会因为一只一毛钱的棒棒糖而扇自己耳光。他会抢走她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玩具,书籍,铅笔,文具,甚至衣服,食物,所有的一切,他被纵容着,她于是筑起属于自己的城墙和甲胄。渐渐的变得不在期望……
若是不曾得到,便不会失去……
……
旅程漫长,回忆是痛苦的,更痛苦的是,回忆却又是无法阻止的……
初中毕业的那一天,是艾嘉有生以来最不甘心的一天。或者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可能,但是人们总会清楚的记得第一次。
周围都很嘈杂,但是她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身边围着全年级所有的男生。他们站在这里的时候,饱经战乱和创伤之苦。艾嘉苦涩的笑着,这和动物世界有什么区别?她麻木的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扔在了桌子上:
“电话写上边吧……”
然后推开那些散发着热腾腾的睪丸酮的公猩猩们,独自到教室外去,呼吸一点新鲜空气。这是另一片热腾腾的天气,不过不是睪丸酮,而是阳光,雨露,还有午后的彩虹和微风。
再见了,我的童年。再见了,洁白如雪。再见了,没有朋友的日子。再见了,本想做姐妹,却不能的那些女生。再见了,真心不错的猩猩们。她的愤慨和不甘,在四下无人的时候,是那么肆无忌惮的猖狂的写在她的脸上。她不能上高中,没有大学,没有另外几年的无忧无虑,却足够编织美好回忆的时间。懂得珍惜它们的只有我,可是我却不能拥有。
技校?职高?无所谓。艾嘉甚至记不起它的名字。由于必须将所有的资金都准备给弟弟用度,艾嘉能够在家中得到经济支持的时间只有最后的两年了。而且在这两年中,她都经常遭受到各类盘剥。现在终于理解了那些明清小说中描写的剧情,真实贴切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万水千山纵横,面前是矗立着的,是一栋崭新的女生公寓。或者说,艾嘉那边所谓的,宿舍。
唯一的好处,提前几年来到了大城市。
无所谓,一技傍身也是好的,再不济,还有另外一条腿,绝对不会断的……
编制口袋里边装的是很老土的棉被和锅碗瓢盆,再重的它们,也压不低艾嘉挺拔的身板和傲娇的骨气。
☆、孤云
漫漫的小雨,在长途大巴车的窗户上,渐渐凝结成了一颗颗的水珠,从一种奇怪的角度,反射着灰暗天空的沉闷颜色。远处的风景,一阵阵,一阵阵,忽隐忽现,在山峦丘陵的起伏和时浓时淡的雾气中,对着任何想要一窥究竟的人儿,犹抱琵笆半遮面。
然后又是慢慢的,随着震动和风,一颗颗的小水珠,聚集成了为了大水珠,汇聚成河,开始在玻璃上歪歪倒倒的,向下流着。
这是一所在庆渝市郊职业院校,艾嘉忘记了它的名字。实际上她从来没有把它的名字记清楚过。众所周知,学校的教学能力和知名度,都是和学校的名字成反比的。最少,得有四个字,最长,那就不知道能有多长了。所以,单单从艾嘉记不住学校的名字这个角度出发看看,就知道这所学校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到底有什么意义。
从这个到庆渝市,最繁荣,最核心的两江区,在不堵车的情况下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时间过得很快,别说青春年少,仅仅是光怪陆离,就够这些二八屁孩儿们好好消受了。而她却不是到这里来和这些与自己一样穷逼的天残们浪费生命的。从跨入校门的那一天起,豪气吞天的艾嘉,便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非常实际的计划,她似乎常常可以在看看这个计划之后发出会心一笑。并且因为这一步步的毫无滞延执行感到由衷的欣慰。
要很快的和班上的同学把关系处理好,是简单得不能更简单的事情了。在那之后,艾嘉不时的在想起这些同学的情况下,会有那么些小小的失落。因为经过自己筛选,能够成为自己通天大道上的帮手的人,实在是少得可怜。她才没有时间和那些如同出笼野狗一般的,忙活着谈恋爱,玩游戏,烂酒醉街的在灵魂和骨子里都深深刻画着“LOSER”的同学们共朽。只有各方面都被认为具备潜力的,或者说有着突出优点的人,才能够成为艾嘉的朋友和同学。
整整两年,在职高学习的整整两年里,她都在不停的,看似机械实则非常考究的,完成着这样的事情。
至少要建立一个成功者的朋友圈。
那种暴发户但是蠢到花钱让自己的孩子到这种学校来读“大学”,而孩子们除了在校园里寻找性交对象和想办法帮他们父母把多余的钱给花出去的人家的熊孩子,最让艾嘉脑袋疼。
每次遭遇到这些土豪孩子的追求的时候,艾嘉便只好将自己一头给扎进学习里。她的学习有些退步了,如果说初中时代的那种劲头能够保证自己上重点大学的话,而现在的状态则只能保证自己考上一部分重点大学。但是艾嘉丝毫却没有为此气馁或者烦恼。因为她具备的超能力让她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只是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和维护更为重要的使命。
因为在车上实在是太过无聊,又睡不着,艾嘉便拿出了一本书来。本来她是很少看书的,觉得这很浪费时间,就算实在是闲得无聊,她也只会看看网络小说。不过怀上孩子之后,陈云便多次和她交流,让她如果有时间,就看看书,不要看那些动不动就一两千万字的超长篇女王传,看看科普,看看社会,看看自然类的书籍,母婴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因此家里的这方面的书籍一瞬间又多了起来。本来按照艾嘉自己的想法,整个孕期她也至多能看几本母婴知识方面的书籍。没曾想到,四下安静的时候,她是万万看不进去母婴的。所以手里这本《海洋世界》科普,以及包里边的好几本科普书籍,反倒成为了她的最爱。
职高的时候她的课外书籍是清一色的财经,金融,市场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