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而这一天,是两人大婚的日子。
百子帐内的独孤雁,身着红绿相间的衣裙,晶莹的肌肤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她低垂螓首,面上带着羞涩,苗条的身子微微颤抖着,听到小童的话,她伸出了芊芊玉指,捡起一半瓠瓜,轻轻抿了一口。
这时,杨侑也已经拾起瓠瓜,喝了一口,他看着青梅竹马的独孤雁,心中也是怦怦直跳。独孤雁抬起头,水汪汪的大眼睛眼波流露,看着杨侑,爱意无限。
这时,杨侑也对视着她,她心中一慌,手中瓠瓜差点摔倒,杨侑急忙握住她的手。
两人交换了手中的瓠瓜,将酒一口喝尽,放回了小童的盘子中。小童低声说道:“吉时已到,请殿下娘娘坐床。”
第168章 大婚〔下〕
听到小童的话,独孤雁的脸色更红了。
杨侑站起来,走到独孤雁身边,伸出有力的双手,将她扶了起来。独孤雁满脸羞红,任由着杨侑扶起,靠在他健壮的身躯上,两人走到内帐,一对新人坐在了百子帐内,相视而望。
杨侑握住了独孤雁冰冷的手,他温暖的大手让独孤雁逐渐安静了下来,这时,她在回想着那些女官教导她的礼仪,还有新婚之夜,要做些什么。
这时,小童放下了百子帐帘,他走出内帐,又将外帐给扣好,吹灭了蜡烛,走出了内室。
他走出门外,高声道:“殿下娘娘已坐床!”
随着声音,韦娟带着宫女走了进来,她们将花果金钱洒在百子帐上,这是汉朝末年,因为胡风渐染,固有此俗,到了隋唐,颇为兴盛。韦娟心中开心,脸上流出了泪水。
一名年轻的宫女道:“娘娘,殿下大婚,乃是好事,为何哭泣?”
另一个年纪教长的宫女笑道:“娘娘这是开心。”
韦娟擦了擦泪水,走上前,洒着金钱,道:“今日吉辰,杨氏男与独孤氏女天造地和,结成良缘。愿自此以后,相亲相爱,百子千孙,保大隋江山,千秋万代!”
独孤雁听着,脸上更是红晕一片,幸好烛光已经被吹灭,她脸上无限羞意隐藏在夜色中。
韦娟念完,一摆手,所有宫女宦官全部退了出去,一名宦官和陪嫁的丫鬟留在内室,在偏厅内休息,随时伺候着。
那名宦官,除了伺候新人,还要记录杨侑的行为,因此才留在了内室里。
百子帐内,杨侑有些心绪不宁,他心中忍不住暗骂一声,这是要上演给宦官看吗?借着淡淡的月光,杨侑仍然能够看清独孤雁脸上的娇羞。
独孤雁在依偎在他的怀中,有些不安,有些紧张。杨侑瞧了出来,咳嗽一声,道:“你离远一些!”
宦官露出为难之色,他想了一想,走进了另一间偏厅。要不是职责所在,他才不愿意呆在这里。
这一下,正室里只剩下了两人,再无他人打扰。感到杨侑伸出的手,独孤雁顿时紧张了起来,呼吸也变得急促。杨侑替她除掉了头上的凤冠,黑黑的头发如同瀑布一样披在肩头。
杨侑将她搂在怀里,亲了亲她光滑的脸蛋。独孤雁猛然想起什么似得,她拼命用手抵住了杨侑的胸膛,喘息着,声音有着无限春意:“今日之后,已为君妇,自当白头偕老,不可负我。”
杨侑看着她黑亮的眸子,郑重的点点头,道:“他日,孤称霸天下,终此一世,卿自为后宫之主。永不负卿!”
独孤雁收回了手臂,杨侑再无阻碍,他低下头,吻着独孤雁的香唇,伸出手去,慢慢解开了她的衣裳。独孤雁的身子微微颤抖着,一双大手划过娇躯,轻轻的搂住了她。
洞房花烛,苦短,两个青梅竹马的年轻男女,心灵与融合,自此永不分开。
次日,卯时初,杨侑就已经起来了。
一旁,独孤雁正在沉睡,新婚燕尔,那一对年轻男女不是如胶如漆?但杨侑不能,他披上衣裳,看着已经成为他妻子的青梅竹马,她微微的皱着眉头,雪白的肌肤露了出来,他为她盖上,滑下了软榻。
宦官听到声音过来,替杨侑更衣。杨侑穿好衣裳,洗漱完毕,看着依旧在沉睡的妻子,低下头,吻了吻她的额头,转身走了出去。
其实这几日的政事已经交给了萧瑀、窦热耍钯Р还抢星魄疲幌胍蛭禄槎笫路畔隆T谑榉坷锎袅艘桓鍪背剑牧俗嗾郏搜倮钤ㄓ执蛄似鹄矗诘矫挥惺裁词虑榉⑸�
不一会,天气渐渐热了,已是辰时,杨侑回到内室,便看见妻子已经起来,宫女正在为她画眉。
杨侑走进屋子,瞧着妻子。独孤雁还是那个女子,可是一夜之间,却似乎变得更加妩媚了许多,看见杨侑进来,独孤雁皱眉,道:“起来也不叫我。”
杨侑走过去,从宫女手中接过画笔,宫女知趣地退到一旁。杨侑仔细为妻子画着眉,道:“看你睡得香甜,就不忍心叫你起来。”
独孤雁脸色一红,她一摆手,打了杨侑一拳,道:“还不是你,昨夜那么凶。”
杨侑反应极快,将画笔移开,吃了妻子一记粉拳,不痛不痒。他脸上带着笑意,道:“还疼吗?”
“你!”独孤雁怒了,低下头,不再去看杨侑。杨侑握住她的手,道:“做好了,替你画好了眉,去见见娘亲。”
独孤雁“嗯”了一声,抬起头来,杨侑笑着为她画眉,画好了眉,拉着她的手,站了起来,带着几名宦官宫女,朝着韦娟的寝宫走去。
“你这孩子,来这做什么,不好好陪陪妻子?”韦娟接到消息,忍不住埋怨。
杨侑和独孤雁跪在地上,施礼请安,小桂子手中托着盘子,里面是有着两杯褐黄色水的被子。
杨侑和独孤雁取过,杨侑举在身前,道:“娘,请饮茶!”
“这是茶?”韦娟心中一愣,她到了巴蜀之后,知道这边百姓喜欢喝茶,她也喝过,味道不是很好,在她看来不如酪浆。
不过她没有多想,接过茶水,轻轻抿了一口,眼睛亮了亮,味道居然不错,这是她喝过的最好茶水。她又接过独孤雁手中的茶水喝了。伸出手,先将独孤雁拉了起来,递过去一个红包。
看着独孤雁微微红着的脸蛋,她不由笑了,道:“好孩子,你可要加把劲,娘还想赶紧抱个孙子呢!”
独孤雁羞红了脸,低下头。
韦娟又拉起了儿子,道:“这几日,你就安心在宫里陪着雁儿,别的都不准想!”
“是,娘!”杨侑回答着。
独孤雁却笑了笑,道:“娘,代王……夫君他有大事要做,怎能天天陪儿媳呢。”
韦娟正色道:“生儿育女也是大事!大郎,你听见了吗?一年之内,娘要抱孙子。”
杨侑忍不住擦了一把汗,点着头,道:“是,孩儿一定努力!”
独孤雁脸色更红了,她想起了羞人的事情。这时,宫女端来了早餐,是一些点心、瓜果。韦娟左右手各自拉着一人,到了软榻上坐下,道:“先吃点早餐,再回去吧。”
两人点点头,吃着早餐。独孤雁扭动着身子,有些不自在。这其实是心中有了为妙的变化,以前她在韦娟面前无话不说,此时由于身份的变化,反而不自在了。
吃过早餐,杨侑带着独孤雁走出韦娟寝宫,他一双打手拉着独孤雁,在宫里慢慢走着。这个寝宫是以前大隋蜀王的寝宫,装饰得倒也华丽,里面有假山,有湖水,还有几片竹林。
两人在竹林里漫步,此时太阳已经高升,烈日照耀下来,倒有些热。两人就在竹林边上坐下,宫女宦官在一旁伺候着。
这时,远处一人正瞧着这一幕。杨侑大婚,嫣然很清楚,但杨侑没有请她,不知道为什么,这让她心中有着愤然,其实这是一种比较的心里,她自认为貌美,身份也不低,可是为什么,杨侑竟然瞧不上她?就算说要娶她,也不过是因为政治原因,而非其他,这就造成了心中的失落。
她一直在竹林边上一处两层楼的楼房里居住,今日觉得无聊,这才出来转转,想不到看见了新婚的杨侑。
看到这一幕,她笑了,她虽然长的绝美,看起来也是大家闺秀,可是在她的脑子里,绝对有着很多的坏点子。而此时,她想到了一个点子。她不相信他的母亲可以容忍她是妓女,她的妻子也会容忍她是。
她走了上去,盈盈一拜,道:“贱妾嫣然见过殿下!”
独孤雁看见这个极为美貌而有气质的女子走过来的时候,已经呆住了,她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美貌的女子,而当她说出话来,她立刻明白了这个女子,就是前些日子的那个美貌女子。
杨侑微微点着头,看着嫣然,道:“嫣然姑娘,住的可好?”
嫣然摇摇头,道:“不好!”说着她不等杨侑回答,用极为幽怨的眼神看着杨侑,悠悠地道:“殿下,你好狠心,有了新人便将旧人忘记了。”
杨侑目视着她,微微不悦。他虽然将这个女子囚禁,但事实上从未虐待过她,对于这种敌国的公主,杨侑自觉已经仁至义尽。但此女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他的极限,这让杨侑有些忍无可忍。
杨侑正要开口,独孤雁却站起身来,道:“这位姐姐好漂亮,以后你可要好好照顾夫君,为夫君多生子嗣!”
杨侑愣了,嫣然也愣了。两人愣愣的看着独孤雁,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男人是自私的,他们希望拥有的女人是完完整整属于自己的,同样,女人也希望心爱的男人只爱她一个。独孤伽罗就是一个例子。
嫣然以为,这个女子就算不是独孤伽罗,但这个只有十五六岁模样的女孩子,至少也会和正常女子一样,耍耍女孩子的脾气,闹上一闹,可是她失望了,这个女子竟然这么大度?
杨侑却是抓住了独孤雁的玉手,道:“嫣然姑娘,你听见了吗?”
嫣然一愣之后,便笑着道:“殿下新婚燕尔,妾身就不打扰了!”说着,款款离去。
杨侑默默的看着她远去的背影,眯起了眼睛,这个女子,要么就杀,要么就将她吃了。独孤雁却抓了了他的手臂,轻声道:“夫君,不管你有多少个女子,只要还记得我,心中就已经很满足了。”
杨侑将她搂在怀里,笑道:“昨夜说的话,句句真心。若有……”他正要说,嘴唇却被堵住了。
几名宫女低下了头。
第169章 危机再来
甜蜜的日子只过了三天,杨侑这个甩手掌柜又开始处理政事。
好在此时巴蜀已经稳定下来,事情不算多,杨侑此时唯一需要关注的,便是关中的战事。为此,杨侑召见了杜如晦和李靖,商议着出兵关中。
在杨侑看来,夺取关中此时便是最佳时机,这个境地,就宛如当初杨侑在关中的时候,腹背受敌,难以支撑。趁着薛举、李渊在浅水原对峙的机会,杨侑只需要兵分两路,屯兵蓝田县、扶风郡,就有收复长安的希望。
巴蜀的蛮兵目前虽然不可用,但早在杨侑入汉中的时候,就在汉中招募了两万大军,此时已经大半年,经过与食人魔朱粲以及其他盘踞在各地山头的盗匪作战,也逐渐有了一定的战斗力。
汉中由于他的重要地位,杨侑屯兵足有五万,其中两万是关中禁军,三万是汉中本地兵马,而汉中兵马中,又有两万是新兵。这个结构组成,杨侑还算满意。
而在巴蜀,则有近四万的关中禁军,与新募士兵数量大致接近,而其他各郡的蛮兵数量则少了一些,与各郡郡兵呈现一比二的比例,汉兵占优。
这是因为后期杨侑控制了蛮兵的数量,杨侑虽然想到了对付蛮兵的办法,可是这事儿,得一步一步来,慢慢得消化蛮兵,操之过急,可能会适得其反。
自从妻儿回到李靖身边,他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也没有太多的桎梏。他看着书桌上关中的奏报,朗声道:“殿下,依微臣看来,关中的战局定然短期内不会有结果。”
“为何?”杨侑问道。历史上的浅水原之战他是知道的,可是如今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翟让没死,杨广没死,李渊也没有称帝,洛阳的杨侗也没有称帝,而巴蜀则牢牢的掌控在大隋的手上,就算是浅水原之战,在时间上,也有着些微的变化,这使得杨侑不太确定未来的方向会怎么走。
李靖道:“李渊虽然兵力不足,但有关拢世家支持,胜负犹未可知啊!如今薛举都是骑兵,从安定杀来,需要翻越陇山,粮食运输不便,而对于李渊来说,以守代攻,消耗薛举粮食才是良策。”
杨侑点点头,历史上薛仁果被击败,除了内部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粮食短缺。杨侑思考了片刻之后,问道:“那依爱卿之见,何时出兵,才是良策?”
李靖道:“微臣估计,这一战应该会持续两月之上,那时,汉中粮食差不多该收获了,届时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