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听是林如海说过的话,略放下心来,叹道:“姑老爷疼你,我心里自是安慰,只是抱上了外孙子才能放心。如今你们年轻也还罢了,将年年纪大了,还没有孩子,岂不是都是你的罪过?因此我才忧心此事。”
贾敏眼圈儿一红,道:“女儿不孝,劳母亲如此担心。”
贾母嗔道:“我是你妈,我不担心你,还担心别人不成?你是有福的,公婆都是慈善和气的人,女婿又有本事,只等着明年高中,将来给你挣个诰命。”
贾敏方欲说话,忽听人道:“太太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刚发现我把贾敏和林如海守贾代善的孝期给忘记了,果然是不吃饭导致的后果咩?脑子里一片混沌,马上去修改一下,贾敏出嫁之女,为父母守孝一年,齐衰不杖期,女婿缌麻三个月,最小的那种,果然是重男轻女咩?
☆、第020章:
贾敏止住话语,忙站起身,果然见到丫鬟打起帘笼,一群丫头仆妇簇拥着王夫人进来。
王夫人本穿着孝服,梳着丧髻,待客时方换了素服,如今又换了一件衣服,颜色既素且暗,愈发显得端庄沉稳,倒生生减了几分颜色。
王夫人只比贾敏大几岁,倒显得老了十多岁一般。
贾母被她打断与女儿的梯己话,心中略有不悦,向贾敏道:“你嫂子来回话,你且坐下。”
贾敏初至贾母院中时便已见过王夫人了,本就没什么投机之语,再次相见,亦无话可说,故只站着,闻得贾母此语,方告罪一声,复又坐回贾母身边。
贾母转头看着王夫人,问道:“有什么要紧事,这会子进来?”
王夫人见贾母对贾敏和颜悦色,转脸便对自己严苛,心中不觉生了两分不忿之意,忙道:“该摆饭了,来请问老太太摆在何处。”
贾母不悦地道:“还用问?姑太太的饭自然在我这里用,外面他们爷们自用。”
说着,对贾敏笑道:“前些日子就拟定了单子,皆是你素日所喜之物,过了这么些年,你又住在江南,不知道你是不是仍旧爱吃那些。”
贾敏听了,自是感动,笑道:“母亲记挂着女儿,一件衣裳一顿饭都想着,偏女儿未能尽孝于父母跟前,心中实是愧甚。咱们家虽在京城,吃的却多是南菜,倒没什么改的。但毕竟从小在京城里长大,我倒是想着京城的东西吃呢。”
贾母笑道:“我记得你最爱吃糖蒸酥酪,已经叫人做了,咱们一起吃。”
贾敏笑容满面地点头称是。
王夫人退出安排摆饭,只贾母、已醒来过来吃饭的元春并贾敏在座,王夫人在一旁给贾母捧饭进羹,又如此给贾敏布菜上汤,掩下心事不提,倒也进退有度。
贾敏瞧着桌上鱼肉罗列,见众人皆是习以为常,心中不觉一怔。
抵达京城的当日她叫来留于京城的下人婆子询问,得知了不少关于荣国府的流言蜚语,她不知道这是林如海特地嘱咐过的,唯知贾代善去世后,贾家一干人等虽身有孝服,却并未尽孝心,依旧锦衣玉食,尤以贾赦为最,不仅酒肉不忌,竟还买了两个标致丫头。他们行事虽然隐秘,但下人嘴碎,哪里瞒得过外人,只是外人畏惧贾家之势,不敢弹劾罢了。
贾敏忧心不已,并不以娘家权势为荣,此时娘家风光无限,却无人想到日后败落之际,众人落井下石,如今的所作所为都将成为罪名。
心中长叹一声,贾敏吩咐晴空道:“跟老爷说,回去还得读书,不许吃酒。”
贾母笑道:“姑老爷的才学那样好,还在意一日半日的工夫不成?好容易回来一趟,和你两个哥哥该亲香亲香才是,你倒好,一点子酒都不叫吃不成?就说我的话,尽着你们老爷吃,送两坛惠泉酒过去。”最后一句话是跟晴空说的。
晴空听了贾母的话,抿嘴一笑,看着贾敏,不知如何是好。
贾敏笑道:“母亲体恤老爷,固然是好,只是如今两位哥哥都在孝中,我们老爷吃得一身酒气回去,不免让人浮想联翩,以为大哥哥和二哥哥孝中宴乐,传出去倒不好。”
贾母悚然一惊,沉默半晌,道:“你说得是。”
晴空便依贾敏所言去传话。
荣禧堂中贾政除了贾赦之外,还有初为人父的贾珍慕名而至,此时贾敬已出了家,官倒让贾珍袭了,原是浮夸子弟,一味奢靡享乐,哪肯读书,纵然此时贾敬的夫人尚在,唯知三从四德,管束不了贾珍,只好任他胡为罢了。
听了晴空传来的话,贾珍是晚辈不好开口,贾政秉性正直,认为读书要紧,贾赦却不在意,笑道:“妹妹管得也太多了些,好容易见面,吃几口酒又如何?”
林如海知晓贾敏的心思,淡然一笑,道:“也是一片体贴二位舅兄之意。”
贾赦摆了摆手,道:“妹妹说她的,咱们只管乐咱们的。”
林如海闻言,叹了一口气,果然是朽木不可雕也,目光一转,看到贾琏脸上满是不赞同的神色,贾珠亦然,只是两人都畏惧父亲之威,不敢言语。林如海暗暗点头,心想李家只教导贾琏二年而已,竟这般懂事知礼了。
贾琏道:“姑父,外公说姑父的才学最好,侄儿日后有不懂的能不能去请教姑父?”
贾珠脸上也流露出一丝渴望,却不如贾琏这般敢于开口。
林如海笑道:“当然可以,我如今也在读书。”
贾琏听他答应,顿时眉开眼笑,随即疑惑道:“姑父怎么也在读书?”他想说的是贾政只比林如海大两岁而已,早就不读四书五经了,只和门下清客谈论字画,他也没见过自己的父亲拿起书本子,怎么林如海却依旧攻读诗书?
林如海哈哈一笑,道:“学无止境,何况我还年轻,自以读书为要。你此时年纪小,不懂何谓科举,明儿大了,到我这样的年纪,说不定也在家中苦读。”
贾琏听得似懂非懂。
贾珠却因此时年过七岁,本性聪颖,背负贾政之殷切期盼,欲以科甲出身,故明林如海话中之意,抬头看贾政,见贾政点头,目露赞许,他便起身道谢,道:“到时侄儿和琏儿有不懂的,就劳姑父多多指点才是。”
林如海点了点头,含笑答允。
贾赦和贾政虽然都没什么本事,两个孩子倒都是极好的,若贾珠不早亡,贾琏长进,说不定真能担起贾家门楣,或者虽不能力挽狂澜,但他们明理知事,也会减少许多罪孽。
饭后闲话时,林如海指点了两个孩子的功课,至傍晚方告辞,打发人告诉贾敏。
贾敏听了,忙拜别贾母。
贾母红了眼圈,道:“如今都在京城里,常来瞧瞧我。”
贾敏安慰了一番,笑道:“母亲放心,待我们老爷考完试,我来打搅母亲,母亲可别嫌我贪吃,尽想着母亲这里的好饭食了。”
贾母扑哧一笑,烦心稍解,命王夫人送贾敏出去。
王夫人答应了一声,身后仍跟着一群丫头仆妇,浩浩荡荡,倒显得贾敏只跟两个大丫头和几个仆妇十分寒酸,竟不如在闺阁时那种金尊玉贵的排场。
林家已无爵可袭,许多规制都比不上荣国府,出嫁从夫,贾敏如今倒真不如做荣国公嫡女的气派,王夫人心中暗暗称愿,笑道:“我只比姑太太大两岁,偏生因有了珠儿和元春以后,记性不如从前了,今日行事若有不周之处,请姑太太千万谅解。”
话里虽满是歉意,话外却尽是得意,贾敏听她说话刺心,不禁侧头看了她一眼。
贾敏素知王夫人乃是天真烂漫之人,只在贾母跟前藏愚守拙,木雕的菩萨一般,在别人跟前说话却十分凌厉,毫不掩饰心中喜恶,自己今日刚回京,她便如此言语,无非是炫耀她自己有儿有女,自己尚无子嗣傍身罢了,遂淡淡地道:“二嫂儿女双全,恰凑个好字,是二嫂的福分,纵是记性不如从前,看到这双孩子,心里也觉得安慰好些,况且二嫂今日处事周全,并无丝毫疏漏,我颇有宾至如归之感,心里感激二嫂还不及,哪会怪责二嫂?”
话到这里,她微微一笑,目光流转之间尽是万千风情,道:“我比不得二嫂贤惠,也比不得二嫂的福分,只好守着老爷清清静静地过日子罢了。”
说罢,一笑而去。
王夫人有儿有女又如何?可比得自己能得丈夫的一心一意?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贾政是什么样的性子贾敏深知,他不会像林如海这般对待王夫人。林如海是一言九鼎之人,他既说不纳姬妾,便会守诺,何况自己还年轻,总会有孩子的,不过在于早晚罢了。她单是守孝便是六年,王夫人早生了贾珠和元春,有什么好得意的。
回到家中,贾敏便向林如海抱怨道:“二嫂也真是的,好容易回娘家一趟,她偏就用那些话来刺人心,幸而母亲还在,不然,早已疏远了。”
林如海脸上闪过一丝冷意,笑道:“咱们过自己的日子,若在乎人言,也不会清静如此。”
他不会忘记王夫人是如何对待黛玉的,他还记得黛玉死后,雪雁守灵,在灵前絮絮叨叨说着往事,他才知道黛玉初进京城时,好似王夫人给了一个下马威,只是黛玉从不跟自己提及在荣国府所受的委屈,是故他竟不知。
王夫人对待小小的幼女尚且如此,何况早有嫌隙的贾敏。
贾敏点头道:“等老爷考完试,日后除了去探望母亲,我少去荣国府就是,如今母亲虽在,但府里都是二嫂当家,指不定还会出什么幺蛾子。”
林如海听了,十分赞同。
夫妇二人依次拜见了各家各户,林如海也向那位世交提了郭拂仙一事,轻轻几句话,郭拂仙便复了官职,虽不是主事之衔,但也是六品职缺。
郭拂仙知晓后,忙经由沈雪过来道谢。
林如海本不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见解非同一般,两人相见,倒是一见如故。
林如海自负甚高,有了上辈子的积累,如今并不如何苦读,反常去各处走动,或与世交故旧联络,或与学子们结交,谈诗论画,竟是神仙一般自在。
贾敏也开始与各家女眷来往,除了两家世交故旧外,另有闺阁时的手帕交,她们都已经儿女成群了,只有贾敏膝下无子,聚在一处,虽有林如海一心相待,不急不躁,贾敏到底觉得有几分伤感,幸而有林如海常常开解,方才略好些。
王夫人得知后,心里越发得意了。
贾母倒是甚为担忧,忙下了帖子请太医诊脉,林如海无职,请不到太医亲来,当贾敏得知贾敏身体无恙后,又送许多补品,给她做调理之用。
贾敏仍是半点消息都无,不知不觉,就到了殿试之期。
☆、第021章:
殿试之前须复试,复试毕,方于四月二十一日应殿试。
天尚未亮,贾敏便早早起来,服侍林如海洗漱换衣裳,吃些细点,方亲自送他出了二门,由下人们簇拥着出门,又勒令定要将林如海安安稳稳地送到宫门前。
晴空见贾敏一脸担忧,劝道:“太太放宽心,以咱们老爷的才学,定然是金榜题名。”
贾敏今日特地穿了一袭红衣,三元织金图样,髻上也插以金花,又命人取了两匹大红尺头给贴身服侍的下人裁衣,便是为了好彩头,听了晴空的话,笑道:“老爷的才学我从不怀疑,只是这一去就是一日,从早到晚,日暮方能交卷,到底心里惦记着。”
晴空笑道:“天还没亮呢,太太回去歇息一忽儿罢,晚上老爷回来,有太太忙活的呢。”
贾敏想了想,扶着她的手回去。
却说林如海早已经历过一回了,此时相较于他人的忐忑,脸上的神色十分平静。
四月的天已微有热意,但比之二月春闱温暖,较五月炎夏凉快,春闱着单衫不知冻杀了多少人,如今林如海一袭淡青色单衫正是合适,俊逸风流,在一群年龄至少在三十岁以上最大已有五六十岁的学子之中,唯有他的年纪在三十岁之下,越发显得鹤立鸡群。
点名、散卷的官员不由自主地看了林如海一眼,暗暗一叹,真是年轻啊。
待赞拜、行礼毕,方有官员颁发策题,殿试由圣人出题,但圣人不必出面,当然,若圣人起意,也会过来巡视,林如海上辈子参加三年后的殿试时便没见到圣人的踪影。
接到策题,林如海并未直接下笔,而是细细看着题目,果然还是上辈子的题目,早已练手无数次了,他又是为官多年的人,历经世事,更加务实,他也知道当今宣康帝喜好务实之语华丽之词,也就是说文章必要言之有物,但措辞须得华丽非凡,林如海遂沉吟片刻,重新下笔破题,虽是早知的题目,却写新篇。
上辈子中的是探花,这辈子他希望更进一步。
不过,钦点一甲皆看圣人之意,未必以文好为尊,他只能尽力。
别人尚在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