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花聚顶-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虎头正在思乡的时候,李长安哪敢对虎头解释真意?

    “衣锦还乡,李兄弟,别逗我了。当年我们村子,几百人征去当兵,最后只我有大伯一人回来。而且回来之时,一支手都被砍断了。”

    说着说着,虎头眼角都湿润起来。

    “虎头兄弟,这打仗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看我一个读书之人,不也是来打仗了么?”

    “哈哈,是呀,李兄弟,你怎么跑来这了。你不知道,今天中午,没把我吓死。”

    想起中午那会,李长安的内心,微微温热。

    自己与虎头也只是认识了一两个多月,但他却能如此重情意。当然,就算虎头不去抓那支冷箭,李长安也不会有事。但这份情意,李长安哪能不感同身受。

    “这还要多谢虎头兄弟。”

    李长安抱抱拳,对虎头谢道。

    “哪里,哪里,李兄弟身手非凡,就算没有我,李兄弟也不会有啥事的。”

    想起中午李长安右手一抓,就将那羽箭折断,虎头是佩服的紧。

    “对了,虎头兄弟,我这有套粗浅的拳法,你若习完,在战场之中自保,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对于虎头这样的人,李长安自然是喜欢的。再加又对李长安算是有救命之恩,不免想助他一助。至少,在这乱军之中。学得一套拳脚功夫,总该是好的。如果只是一身蛮力,迟早都会死于非命。

    “啊……虎头我……真不知……”

    虎头不知说什么好,胀好着脸。

    “虎头兄弟,什么也不用说,李兄弟我懂的。”

    说着,李长安眼中闪现一道金光,印入于虎头的脑海之中。这道金光,是李长安施展的一门道家传功之法。比较简单,一学就会。

    “这套降龙伏虎拳,你好生练习。”

    “李兄弟,你是神仙么?”

    只一瞬间,李虎头的脑海里,就出现了一套拳法。这套拳法不仅有口诀,还有图形。就算常虎头看不懂字,按着上面的图形依法修炼,也是没得问题。

    “什么神仙呀,只是一点点小功法罢了。”

    “哦,这样呀。”

    李虎头显然比较好骗,李长安随便说说,虎头就信了。

    “对了,多谢李大哥!”

    虎头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李长安虽然只比他大一两岁左右。但入得世俗久了些,加之在御林军中呆了一段日子,看起来较为成熟。常虎头在李长安传授功法之后,一时不知如何报答。就将李长安当做大哥看待,若日后李长安有什么事要办,必当鞍前马后。

    “不客气,走吧,我们回去。”

    李长安拍拍虎头的肩膀,两人一道回到营中。

    望夏战役之后,军营在望夏休整了半月。之后,又传出命令。攻打“开合”城。如此又是几个月。前前后后,居然攻打下来了六座城池。

    幸好,这些城镇,都是小城,并未对军队造成多大的损失。而李长安,凭着过人的身手,在几个月当中,上升到了大都统的位置。也就是说,李长安可以统领一千余人。

    而就在李长安当上大都统的职位之后,他才知道。原来这只兵马,并不是为了攻打南昭国,而是为了练兵之用。

    “练兵。”

    不言而喻,自然是征对于朝庭。

    朝庭虽然没有任何动作,但莘正元这个“镇军大将军”岂是一般。从朝庭下的那道旨意当中,他就已然得知,朝庭恐怕是想对他动手了。

    如果从两方实力对比来看,自然是朝庭占优。只是莘正元暂时未反,天下还算安定。朝庭也不敢举全国之力,进而讨伐莘正元。所以,两方人马,此时都在准备,都在期望出现一个良好的时机。

    ……

    “王爷,此翻我军连占六座城池,想我堂堂军威,恐怕已传至了长安。”

    这个所谓的王爷,正是临川郡王“莘正元”。

    若不是“莘正元”生有反意,恐怕也是一个郭子仪一般的人物。当年莘正元只是郭子仪手下的一个小兵,而他就是从小兵开始。莘正元靠着自己的努力与无数的血汗,造就了郭子仪对他的另眼相看。

    只是,谁又曾想到。尽忠无私的郭子仪将大权放下之后,部分兵马,却留入到了莘正元手中。而莘正元靠着这些兵马,一路在边疆大杀四方。诸多小国,皆臣服于大楚国。那时的李玄一,直以为天下归心,放松了对莘正元的管制。而且,由于莘正元战功郝郝,并亲封他为“镇军大将军”,武将之中,只位于郭子仪之下。这还不止,又封他爵位,赐他属地。

    到了现在,当年封下的属地“临川”,现在变成了莘正元谋反的最大依仗。这次新募兵马,连连攻下六座城池,莘正元大是高兴,特地前来军营,视察一翻。

    “传得好,我看是还得多派一些人手,到长安城散发消息。”

    两军交锋,气势由其关键。军中打出了必胜的气势,就算是数倍于己的敌人,也能将其击败。而对手往往是闻风而逃,不敢恋战。

    “王爷高明。”

    这次统兵的将军,名叫董百川,是为莘正元的老部下。这次连连攻克六座城池,何只是练兵,而是以军之威,震住长安那边的朝庭。

    “董将军,还是你治军有方呀。”

    “哪里哪里,还是王爷雄才大略。”

    “请。”

    董百川笑意盈盈,然后说道,“王爷,这是几个月前新招募的兵马。如今连攻下六座城池,已将这些新兵,煅炼成了一支钢铁坚兵。不说朝庭兵马久年未曾征战,就算是多年打仗,又有何妨。”

    董百川面对着三军,详细的给莘正元介绍了起来。

    “不错,董将军这几个月辛苦了。”

    莘正元站于高处,俯视三军。其势一散,如君临天下。随着三军的一吼,更震其威。这哪是什么新兵,简直就是一支虎狼之师。

    莘正元满意的点点头,这次大举征兵,虽然劳民伤财。但能打造出一支虎狼之师,又算得了什么呢?朝局之中,任是你再高的官。若没有兵马在手,皇帝一声令下,脑袋就不得保住。莘正元以前哪一次不是战战兢兢,行事如履薄冰。

    这种朝生夕死的感觉,莘正元早已受够。于是,莘正元每一日不盼望着,手中拥有一只无敌之师。终于,几十年的征战,给他创造了一切。随着实力的膨胀,当年不想“受命于君”的“莘正元”早已改变。现在的他,只想自己是君,自己是天。

    外界有位士子,戏称莘正元,诗云,“拥兵几十万,坐守临川王。”

    莘正元听到后,大怒。当日就派出刺客,将那位士子杀死。从此以后,长安城,再也无人敢谈及临川郡王莘正元。

    “王爷,这次练兵之即,除了大展我军声威,我还在军中,发现了一位将才。不过,我观他入得军营并无多少时日,现在暂时只任他为大都统。待历炼个一两年后,恐又为王爷添一虎将呀。”

    莘正元除了有谋反之意以外,其他的,倒还是一个英明的统领。

    至少在用人方面,一直是人尽其才。所以这些年间,大都部下,都对莘正元忠忠心耿耿。就算莘正元生有反意,这些将领,也都誓死追随。

    “哦,此人是谁?”

    =============



第一卷:灵肉合一 第五十六章:纯阳之力

    “此人姓李,名青云,现任第十一军大都统。”

    “李青云。”

    莘正元念了一下,然后叹道:“青云直上,好名字。董将军,我倒想见一见此人。”

    “是王爷。”

    董百川听到莘正元的吩咐,连忙对手下说道:“传令李青云来此处。”

    “董将军,还是不要声张的好,带我过去吧。”

    莘正元并不想李青云进见,只想先从远处一观。以他征战几十年的目光,是龙是虫,只要一看,即已明白,哪用得着日夜观察。

    “那人就是李青云了。”

    董百川指着前方站于高处,身穿巨甲,指挥一千余人操练的青年统领,对莘正元说道。顺着董百川的目光,莘正元只一观,就已发现。

    “根骨不错。”

    从表面来看,这位李青云实乃是炼武的好材料。

    而就在莘正元一观之后,前方站于高处的那位青年统领,不知为何,回头朝这里看了一眼。随后,并没有任何表示,转过头去,继续操练起士兵来。好像这位青年统领的回头,并不是有意而为。

    “胸有激雷而脸如平湖,有大将之风。”

    莘正元一喜,想不到此人之能力,还在他预料之上。

    两人只是随便一观,这个叫做李青云的即已知晓。金风未动,蝉先知。这份直觉,若用到沙场之上,无不是战不胜,攻不克。这还只是其次,最为关键的是。在李青云回头一看两人之时,却只当做没看见。如此定力,又有几人比得过呢?

    “哈哈,想不到董将军除了治军有方之外,眼光也是独到的很呀。”

    莘正元所说的意思,正是夸董海川有伯乐之风,能慧眼识人。

    “比起王爷来,末将这点眼光,又算得了什么?”

    这并不是董海川有意奉承莘正元,而是莘正元这人,确实眼光独到,知人善用。

    “对了,董将军你这一推荐,倒让我起了爱才之心。不过,我得先考他一考……”

    ……

    站于高处的那位年轻统领,除了李长安,又还有谁呢?为了不引起别人注意,李长安只好改名,取了一个李青云的名字。

    “刚才那人,也不知是谁?”

    “世俗之间,果然藏龙卧虎。不说堂堂长安城,就连军营之中,也不知藏有多少豪杰。”回想起刚才那一瞬间,李长安差点有种被人看透的感觉袭来。

    是夜。

    将士们大都睡着,只有一些守夜的将士,还在重要的地方战岗。而李长安为了方便修炼,身先士卒,担当了守夜一职。

    这“炼脾”境界,还真是困难。

    五脏之中,脾为仓廪之官,主运化之道,是为五味化生之本源。有调节三焦气机,使五脏六腑各施其能之功。

    简单的说,脾脏属五脏之一,起到的作用,是为调理肉身所有内腑。若炼通脾脏,则五脏六腑,皆可相通。人之肉身,将进一步增强。还真诀说道,炼脾一境,至高深处,可以用自身之力,沟通天地,有莫大的威能。

    先是沟通自身,进而用肉体沟通天地,果然玄妙无比。炼肺一境如此困难,就不足不奇了。

    李长安放下着急之念,按步就班的,按着还真诀中的心法,煅炼起“脾脏”。

    “炼脾”一境的心法,说的是用脾之力,贯穿整个肉体,运行一大周天后,即可收功。而且,一天也只得运行一次。若强行练习,不但没有功效,反而损伤其他内脏。

    过犹不及,只能水滴石穿。

    一个大周天运行完毕,李长安开始温养起肉身之内丹。

    命功修炼之内丹,与道家修炼之金丹,平日都得用元气温养。只是道家中所述的温养内丹,却是为了化为元婴。而命功修炼之温养内丹,只是为了积累纯阳之气,至于后一步如何?李长安现在不得而知。

    “呼……吸……”

    这是李长安在吸收天地之元气,一呼一吸间,周边之间的天地元气,滚滚而来,全部进入于李长安肉身之中。随后,丹田之纯阳刚烈之气慢慢聚出,温养着体内之内丹。

    内丹在纯阳之气的温养下,一点一滴的吸收着纯阳刚烈之气,聚而在内丹之中,凝气成团。周而复始。就这样,慢慢的温养,李长安闭上了眼睛,进入了意静之中。

    “来者何人?”

    不知多久,意静之中的李长安突然感觉到了一股气息靠近自己,即而醒了过来。

    “想不到,你却能发现我的存在。”

    这时,黑夜之中,闪现出一个身影。

    “你是谁?”

    此人衣着长衫,面容威严,缓缓从黑夜中走了出来。

    “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

    来人没有回话,而是反问了李长安一句。

    “阁下如果不知我是谁,怎么会无缘故的接近在下。”

    李长安心中警惕,但脸色如常。

    “你不说么,那我就逼你说出。”

    长衫男子脸上一怒,哼了一句。周边气场一时如铜境破碎,每一次镜像的破碎,都有千军万马之力。

    就在发现长衫男子之时,李长安即已做好了迎战准备。

    “千手如来。”

    李长安双掌连拍,黑夜中出现了千百只掌影。每一掌,都拍在了破碎的元气之中。短短时间,又归于一片平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