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技巨头-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只有五栋集群大厦的单调布局而言,今天的总部已经焕然一新,也如同任鸿的心中勾勒出来的蓝图一样,整个集团公司总部以五栋集群大厦为主体向四周辐射。现在的总部,除了五栋摩天大楼,整个内部园区已经建立起了无数的新建筑,大型的储备仓库、新的生产基地、各类大小不一的实验室或研究所等等。

这里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公司从北京搬迁至这里开始,园区和基础设施的扩建从来没有停下过,这仿佛是一种另类的衬托,总部在不断的扩大,预示着矩阵科技同样也在不断的壮大,扩张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两者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许局长等人在公司招待人员领进贵宾室后,等待了片刻,任鸿很快来到了这里。

“很抱歉许先生,没能亲自去迎接你。”任鸿略感歉意的说道,能够看出来此刻他带着略微疲惫的困意。

“客气了,任先生。”许局长笑道,他看着任鸿的面色,补充道:“任先生看起来气色不佳,要不择日再谈?”

“实不相瞒,的确有点困。”任鸿一听说道:“昨天不是‘天擎一号’发射之日嘛,你应该也知道这个,为了这个家伙操心了一整晚,不看到它进入轨道难以入睡,也就因为它昨天没怎么休息好。”

“的确,哈哈,这件事情我知道,听说那玩意精贵的很。”许局长说了一句。

“那么咱们谈正事,达成初步意向让专业人士去搞定具体事项。”任鸿说道。

见状,许局长也不再墨迹,当下说道:“你送上中南海的建议书和策划我都看过了,而且批文已经下来了,也就说上面同意了你的建议,基本上没什么好谈的,我这次过来也就代表国家宇航局签个字儿,然后对外放个消息出来。”

“这么说已经同意了?”任鸿颇感意外的说道。

“总体来讲你的方案是最佳的了,没有比你提出的更好法子能够平衡两者间的权益,所以同意了。”许局长说道。

在任鸿的建议和策划书里,他提出了成立一家全新的子公司,名字都已经想好并在计划书中提出来,公司中文名字即为“中国矩阵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英文名字为“ChineseMatrixSpaceX”,简称“中国矩阵CMSX”。

这是一家联合创立的公司,“中国矩阵”顾名思义,前者代表国家宇航局,后者代表矩阵科技。在太空探索领域,“中国矩阵CMSX”公司由矩阵科技全额出资,简而言之由任鸿拿钱给这家公司烧,高尖技术都是要用钱来烧的,显然,国家宇航局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来烧,除了矩阵科技。

任鸿出钱,而国家宇航局方面要付出的代价则是对该公司共享已有的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确保资源不被重复使用。

既然是公司而不是机构,那么盈利肯定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中国矩阵CMSX”同样需要盈利,而其中的收益分配,任鸿放弃了其中的大头,矩阵科技占比43%的分享收益,但“中国矩阵CMSX”的运营权将由矩阵科技主导。一家子公司的收益,任鸿还真看不上,相比较对公司的运营主导,这点收益跟本算不了什么,高尖科技是一个烧钱的吞金巨兽,但烧出来了就是暴利中的暴利,而矩阵科技目前这么多高尖项目一个比一个赚钱,根本就不缺钱。

许局长也清楚任鸿在建议书中字里行间中的言下之意,一方面是商业运作不是国家的强项,公司的运营显然有矩阵科技方主导更加具备经验和优势,另一方面,任鸿提出不要国家航天局投入一分钱,烧钱的事情全部由矩阵科技承担。换句话说,与国家航天局联合成立“中国矩阵CMSX”,就差明着说今后国家航天局就由我任鸿养着了,就算国家不给航天局一分钱拨款,照样可以玩得转。

抛开紫源晶石这个得以促成合作的最关键的纽带不说,即便是这样,也是颇具吸引力的,随着“中国矩阵CMSX”的成立,任鸿把这家联合创办的公司其中大部分的收益划给国家航天局,按照矩阵科技其他子公司的敛财能力,还真有可能做到让国家航天局自给自足,在今后不需要国家为其拨款一分钱。

要知道,国家航天局一直在寻求商业化的道路,国家的预算经费从来都是不够用,而这个领域几乎都是烧钱大户,能够找到一条不错的商业化之路,无疑很重要。但毕竟这是带着政府性质的机构,商业运作始终是短板,矩阵科技无疑是最好的代言人和委托者,就像美国宇航局从传统的商业化上抽离出来,其商业运作交给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一样。

不过,矩阵科技和SpaceX公司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前者没有宇航局可以玩得转,后者或许可以玩的转但没有多少钱来烧,想要玩的转就得“卖手卖脚卖/肾”,乃至把自己全身都卖掉。

“我比较好奇的是,中国矩阵如何做到商业化?”许局长好奇的问道。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350章:发布会】

任鸿听到这个问题,沉默了片刻,道:“当然,成立中国矩阵的最大目的是火星上的矿石,在我的构想里,需要三大步骤才能做到最终把紫源晶石带回地球。在此期间的第一大步骤,即建造一座规模庞大的永久性空间站,既然是永久性的那么他的体积自然是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人在太空岛屿。除了主要的用途目的之外,商业化从这里即可展开。”

任鸿补充说道:“在未来,它可以面向全球的民众。太空旅游就让我们吃第一个螃蟹,严格的来说我们并不是第一个,有人不但已经吃了螃蟹,还吃了不少。”

“此话怎讲?”许局长带着疑惑的目光看着对方,他还真没有想到到底是谁,如果说有那就只有已经坠毁了的国际空间站了,但那还不能算是真正的螃蟹啊。

任鸿解释道:“在2015年1月的成立于美国旧金山的SpaceVR公司就是吃第一个螃蟹的人,当年这家公司通过SpaceX公司的火箭把具备VR摄像功能的卫星送到了国际空间站上,再通过空间站上的次一级发射器将其送入地球近地轨道上,能够拍摄到360度全景影像,以一个多小时的速度绕地球一圈飞行,把画面传回地球从而做到让地球上用户能够通过虚拟现实VR观看太空景色。”

就在这时,任鸿忽然笑道:“说起来,这家公司在当年还是由我们中国公司盛大领投的种子投资,现在看来陈天桥在这里狠赚了一笔。”

“不过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信号,在虚拟现实VR中观赏太空景色都这么火爆,这足以说明太空旅游的前景非常广阔。”任鸿说道:“在未来,我们可以把这座永久性的空间站向民众开放,从而实现太空旅游,具体项目比如体验太空行走、失重体验等等,除了太空旅游之外,这个空间站还可以对全球需要在外太空研究的科研机构或组织开放。”

“空间站的盈利项目还有很多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在我们需要运用到的时候可以关闭对外开放,不太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继续开发从事商业活动,把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找到后就可以了。”

“原来如此。”许局长一听默默的点头。

俗话说的好,术业有专攻,在商业运作上的确不是航天局的强项,任鸿这随口一说就能找到多个盈利点,把公司的运营交给矩阵科技显然对两者都有好处,矩阵科技和国家航天局双方同意需要一个平衡点。

国家航天局的人来到矩阵科技的第三天,集团公司便对外正式宣布一条最新的官方消息。

“中国矩阵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即“中国矩阵CMSX”由国家宇航局和矩阵科技双方联合发起创立,在矩阵科技公布这条消息后,国家宇航局在两小时后证实了事情的真实性。

一周之后,公司成立发布会在矩阵科技总部举行,在国内外的媒体记者关注下,任鸿与国家航天局的一把手许局长共同签下了合约。

“中国矩阵”正式成立。

“你好,我是来自《威锋科技》报道记者杨钰,请问许先生,国家航天局在‘中国矩阵CMSX’公司中是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坐在发布会台上的许局长轻咳一下,把传话器扳弯在嘴边,道:“国家宇航局一直在高尖技术转化生产力和商业化的道路上探索了很久,美国宇航局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NASA完美的从传统的太空商业化活动上抽离出来转向更专业更具体的高尖技术和太空探索上,美国的SpaceX公司就是典型的代表,如今SpaceX公司今天的巨大成功说明在技术转化生产力上,NASA的路子是正确的。”

许局长脸不红心不跳的,看向那位提问记者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实际上,早在多年前,国家航天局就在寻求一个可复制NASA模式的合作伙伴,但国内目前涉及该领域的公司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全部忽略,存在的公司规模不成形,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要人才没有人才,更重要的是其掌舵者多数缺乏长远的目光,公司做不大做不强,在这种烧钱领域,撑不了几个月就死了……”

许局长这一番话简直没有给业界从业者们一丝面子,甚至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不一会人,流露出无奈之色的许局长忽然转变了语气,道:“……直到我听说矩阵科技要涉足太空探索领域,我就断定我们的最佳合作伙伴已经诞生了。矩阵科技虽然在该领域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储备,可以说完全是一片空白,但我们都清楚这家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加之雄厚的资金,正因为矩阵科技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把钱烧在依旧出现的技术上显然不明智,合作自然而然的被促成了。”

“至于国家宇航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参考美国宇航局NASA。”

不一会儿,另一名被点名的记者说道:“我是来自《路透社》记者莫里斯。韦德。你好!Mr。任,请问‘中国矩阵CMSX’公司主要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是什么?听到刚刚许先生的回答,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矩阵CMSX’公司会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展开竞争?”

不愧是美国人,中国矩阵才刚刚成立,就开始为埃隆。马斯克担心了,或者说为美国的公司“操心”了。

任鸿回答道:“太空探索是一个比较模糊化的概念,它含盖的领域非常之广阔。目前世界上多数著名的科技巨头公司都已经涉足航空航天领域,太空探索的传统老牌巨头世界十大宇航公司如SS/L(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等,新兴如Alphabet(伞形公司)、Amazon(亚马逊)、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

“拉里。佩奇和杰夫。贝佐斯他们都已经早十多年前就加入这个豪华俱乐部,矩阵科技没有理由落下,我们虽然是后来者,但我们有国家宇航局把关,我相信矩阵科技不但要加入其中,还要成为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量级玩家。”

“至于你的问题。埃隆。马斯克说要把SpaceX公司打造成太阳系最受欢迎的空中运输公司,这是马斯克对SpaceX公司的定位。那么中国矩阵CMSX公司同样有自己的定位,我们成立这家公司旨在推动全人类在太空探索领域的进步,我们对中国矩阵的定位是意在开发整个太阳系。”

此话一出,顿时惹来全场的惊呼,这个野心可不是一般的大,他们没有想到任鸿竟然会把目光放眼到整个太阳系。但这可能吗?

任鸿见到与会者每一个人近乎相同的质疑目光,他笑道:“梦想总归是需要一点想象力,矩阵科技就是一家把想象力变为现实的公司,我们也确实把想象中的许多人为不可能实现的东西成为了现实。”说到这里,任鸿看向那名提问记者,回答道:“这就是中国矩阵的定位,会不会与SpaceX展开竞争?我也无法告诉你确切的答案,因为我们对这家公司的定位决定了他的发展方向,任何有关太空探索的领域我们都有可能会去涉及,只要我们觉得有需要,我们就会去涉及,我希望中国矩阵也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351章:埃隆。马斯克的紧张】

随着“中国矩阵CMSX”的成立标志着在太空探索领域又一重量级玩家的入场,相比较业界传统的老牌巨头和已经涉足该领域长达一二十年之久如Alphabet这样的科技巨头而言,矩阵科技是毋庸置疑的后来者,在太空领域的高尖科技建树上怎么看都是落后了别的公司数十年。

尽管如此,但没有人敢轻视这家公司,矩阵科技本身就是大鳄级别的超级巨头,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无与伦比的资金优势更是其他公司所无法比拟的,尽管有着数十年的技术差距,但随着国家宇航局的介入,这个差距瞬间被破除了。

有国家航天局沉积数十年的技术底蕴和矩阵科技雄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