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今日被其击败,陆压又怎会轻易放下呢?
“这等道法,前期自然实力进步快,不过过于弄险,心灵有所缺陷,容易走火入魔,被天魔所趁。而且达到太乙之后,想要在近一点便千难万难了,这一点倒是和阐教的道法截然相反。”
“原来如此。”陆压恍然大悟道。
阐教功法,属于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前期打根基进展相对截教的来说有些缓慢。不过到了后期,却可厚积薄发,进展自然喜人。
“至于赵公明的法宝,那宝名为定海珠,珠有二十四粒,你曾经遇见过。”逍遥子突然一笑。
“见过?”陆压有点摸不着头脑,“这等奇宝我要是见过,又怎会没印象?”
“紫霄宫中殿顶的照亮之物。”逍遥子努努嘴,“通天道人也是够可以的,将自己师尊宫殿里面的装饰物也不放过。”
咳咳咳,陆压呛了一下。逍遥子可以没有任何顾忌地挪揄一位圣人,他现在可没有这个胆子。
不过脑中回溯有关紫霄宫的记忆,陆压发现逍遥说的是实话,那二十四粒宝珠,的确是当时紫霄宫中的照明神物。
“这二十四粒定海神珠,是上品先天灵宝中的精品,很适合做证道之宝。以此观之,通天教主对这个徒弟还是很上心的。”逍遥子说道。
“小弟明白。”陆压一脸无奈道。
强调两三次,逍遥子就是怕陆压一时想不通用钉头七箭书这恐怖的诅咒手段对付赵公明。这个时候可不比封神劫难,有阐教帮他兜着。如果赵公明横死,圣人又岂会算不出。
逍遥只是伏昊的分身,做到自保没问题,但想要从通天手中保住陆压就很难了。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耐心等待吧,自然有你报仇的时候。”逍遥子劝慰道。
虽然对自己本尊算计玄门的计划不是完全清楚,但逍遥子也是可以猜个四五分的。十多万年后,本尊退位,到时将一个烂摊子留给昊天。同时玄门想要完全占据天庭气运,那么天庭中的神官人员玄门就要占据大部分。如此一来,封神就不可避免了。
大劫一起,玄门不可避免的分裂,那么就是陆压浑水摸鱼,正大光明地报仇时间了。
“大哥……”陆压有点不明白逍遥的意思。
逍遥子摇头笑而不语,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自己懂了就懂了,不懂就不懂,岂能明说而泄露天机呢?
霞光万道,金莲坠地,整个洪荒突然变得欢快起来。
苍穹变得粉红,周天星辰猝然发亮,即使是大白天,可日光也难以掩盖这些璀璨的星光。
日月争辉,诸星齐亮,而这些星辰光芒却没有一点灼热感,反倒是温柔柔和,亿万光线都充斥着灵动和喜悦。
“天降异象?”陆压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是有人成圣了!?”
这满天星辰一同闪亮的上古情景,陆压可好久没有见过了,而仓颉也是第一次见到,更是滋滋称奇,想要将这画面记录下来。
“不是有人成圣。”逍遥子摇头道。
“没有人成圣吗?”陆压疑惑道。
这天地异象可不比那几个圣人成功证道时所弄出来的动静小,如果不是成圣的话,那陆压还真想不出了。
见逍遥满脸微笑,仓颉和陆压都望着这个明白人,希望他可以为他们两人解惑。
逍遥见此,也就不在故作清高,反正又不是机密要事,而是一件喜事。
“非是圣人证道,而是圣子降生。”逍遥一脸微笑道,“这可是天大笑喜事。”
“圣子降生?!”
第612章 明道
圣子自然是圣人才能诞生。
经过万年的孕育,女娲终于功德圆满在今日产子。
对于女娲的生产日期,伏昊自然推算了无数遍,不可能有丝毫错误。孩子的诞生日出来了,生育的地点也要细细选择。
考虑良久,伏昊和女娲两人最终选择在他们两开辟的易元世界降生,而不是盘古开辟的盘古世界。
虽然易元世界和盘古世界构成如今新的洪荒宇宙,可两方世界可是两套班子,两个不同的世界情况。
伏昊和女娲是易元宇宙的开辟者,所以在此方世界,必然是气运所钟,风雨汇聚之人。而他们两人的结晶,自然会被这方世界所喜爱,在易元世界中诞生,他们两人的孩子所得到天地祝福和气运,要远远强于盘古世界。
所以为了孩子着想,伏昊和女娲自然要为其选择最好的。
盘古主世界的异象持续一会儿便消失了,而易元世界却仍在坚持。
此方世界中,除了盘古世界中的各种异象外,更是多出了几种,而且日月二星的本源星光更是直接透过圣皇天,进入圣皇宫中,射入刚刚诞生孩子的体内。
“日月齐具,阴阳平衡,太极涌动。”伏昊笑呵呵地对女娲道,“这小子一出生便有这么大的阵仗,可比我们强多了。”
“只希望他日后平平安安就好。”女娲的手指捋了捋汗水浸湿的发髻,眼中充满慈爱道。
“天地所汇,世界所钟,他想要平凡也不可能啊。”伏昊看着汇聚在孩子身上的天地气运,悠悠道。
“灵力暴动,果然。”伏昊察觉到此子体内沸腾的元气波动,了然道。
双手显出一太极八卦符文,然后被伏昊打入孩子体内,有了这八卦封印的镇压,让整个圣皇天的元气仙气都受到影响牵连的核心位置就此平息下来。
“本源雄厚,身上的先天灵力就堪比大罗仙神了,可境界却只是尊神之境,至于道行……”伏昊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以桶为喻,法力先天灵力就是注入此桶的水,而境界则是实力等级的划分,这桶的最大容积,境界越高的仙神,那么他本身容纳法力的就越多,不过到了一定境界后,单纯的法力积累并不可取,除了数量的需求外,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
而道行则是一个仙神对自己法力的各种运用,对天地大道的领悟,一种知识的表现,对规则的运用。道行高的仙神,往往只需要用一滴水大小的法力,便可用出低境界一万立方米法力才能表现的效果,甚至某些仙神全力以赴也达不到。
一个刚刚出生,对一切都懵懂的婴儿又怎可能有什么知识和道行呢?伏昊和女娲的孩儿可不是什么大能转世,可没有什么先天宿慧,也不是像轩辕等人生而知之。
或许自己的孩子天分极高,拥有一点就通的顶级悟性,可伏昊夫妻两还什么都没有教,他现在又懂得什么呢?
因为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危险地很。谁能想象地球出现一位可以天生控制所有核弹的婴儿后,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不懂得深浅,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也没有足够的理解,在他自己不自知的时候触动了核弹爆炸的能力,恐怕整个世界都要与其一起埋葬。
女娲伏昊他们两个孩儿现在的情况便是如此,虽然不是完全一样,但极为类似,有他和女娲看着还好。如果没有人可以看着,能平安地活下来便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
知识的传承有时候就是这么重要,如果依靠某些群体自己去探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代价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若是有知识传承就不一样了,只需少量的时间去学习便可远超先辈前人,这便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优势。
“辛苦你了娲儿。”伏昊深情地对女娲说道。
诞出圣子,女娲的本源又岂会不受损。也正是因为拥有圣人本源,所以孩子刚刚诞生,先天就超越了一般的先天神圣,他的可比洪荒任何仙神都高,包括女娲和伏昊。
“没事,这点损失还没有伤及根本。”躺在玉床上的女娲摇摇头,一脸慈爱地望着小云床中的孩儿。
虽然说没事,但伏昊明白这点缺漏还是需要数十万年的苦修才能弥补回来的。到了混元境,即使是受伤,除了圣人自己修补自己外,洪荒的一般先天灵物效果对他们来说都没有什么作用了。
“孩子的名字你想好了吗?”女娲转头问道。
“就叫明道。”伏昊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自己准备的名字。
明道,日月之道,阴阳之道,明悟自己的大道,而非在世间懵懂无知,也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别人。
“明道,明道……”
女娲低声喃呢了几句,然后扑哧一笑:“以后就叫他道儿了。”
“道儿这个小名也不错。”伏昊笑着说道。
逗弄了道儿一会儿,让他安然入睡,刚刚出生的孩儿还是很需要休息的。
“这颗丹药你且吃了吧。”伏昊笑着将一枚混沌色的丹丸送入女娲嘴里。
孩子是事情告于段落,自己的妻子可不能置之不理,如果冷落夫人,那才是大罪过。
炼制这枚圣丹可花费了伏昊无数精力,而天庭中的许多库存灵物灵根也被伏昊收罗一空。即使以伏昊的能力和财物也只能炼制出这一枚而已,可以恢复圣人本源伤势的又岂会那么容易炼制而成。
“嗯!”
女娲将其吞入肚内,然后迅速地将药力炼化补全自身。
虽然这一颗丹药无法将女娲的损失完全补全,可也能够加速女娲伤势的恢复,如果调养地好,或许一元会的时间便可恢复到受孕前。
女娲炼化药力,不需要打扰,明道则在酣睡,更不需要干扰。闲来无事的伏昊则是走出宫殿外,静静地看着易元世界的发展。
“看来让道儿在此方世界诞生是一个英明的选择。”伏昊眯着眼,看着下方一个个受到此异象法则而获得不菲好处的生灵而感到高兴。
而易元世界的发展不止如此,经过了多年的孕育,受此方气运汇聚的各路生灵都会诞生。
人族、先天灵族、兽类水族、草木精灵,都会借此机会蓬勃发展,易元世界也将要迎来他自己的大争之世!
第613章 禅让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
帝尧在位六千余年,修仙了道,达到了地仙的极致。但在位之时,他却并没有修炼成仙,以真正的仙神状态统御人族。
虞舜,本名姚重华,号有虞氏,母曰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目重瞳子,故名重华。龙颜大口,黑色,身长六尺一寸。舜父母憎舜,使其涂廪,自下焚之,舜服鸟工衣服飞去。又使浚井,自上填之以石,舜服龙工衣自傍而出。耕于历,梦眉长与发等,遂登庸。
帝尧闻舜贤明,命娥皇女英二女嫔于舜,提拔舜于荒野,让其辅佐管理朝政,并赐封地虞,而帝尧则一心修道,以求突破天人界限,成为天仙。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因为帝尧晚年疏于管理朝政,对国家天下的掌控力下降,使得他的女婿舜因为长时间的摄行政务,而获得了唐国实际上的权利。
同时,在某些玄门修士的唆使下,掌握帝国大权多年的舜便将苦修求突破的帝尧囚禁了起来,使其内外隔绝,使尧和朱丹父子不想见。
最后出现禅让,由尧将帝位禅让给舜,舜继位后改国号为虞,治都蒲阪,称帝舜。
不过帝尧却没有死,虽然失去帝位,但不仅是实力还是以往的功绩都让帝舜忌惮,而伏羲不忍人族的这位圣王死于非命,所以便将其纳入火云洞中,“白日飞升”。而帝尧也因祸得福,证全人王道果,借助人道气运的灌输,修成不休金仙。
九为极数,有人娲皇娘娘之后,帝舜便是是三皇五帝之中最后一位圣帝,虽然这位圣王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道德圣人,甚至登基的手段让某些人诟病。
但帝王不讲私德,只要他能够让治下的平民百姓各个阶层生活幸福,让国力强盛,人族进步。那么他的统治便稳固无比,获得人民的拥戴,便是人族的英雄,人族的圣王。
帝舜在位亦有五千来年,在继任初期,其治下的中洲虞国国力强大,选贤任能,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凶”。巡狩四方,整顿礼制,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
不过在继位后期,整个中洲大地却出现了水患。
洪水虽然是天灾,但也是人祸。人族要铸就三皇五帝,可每一位帝王都有着自己的劫难,而且因为帝舜很有可能便是最后一位圣王,所以上天便降下洪水劫难以示磨炼。
同时,人族经过数万年的发展,对中洲各地的山川水泽开垦过多,破坏了大地的地貌和地理,使得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出现了大量的水土流失,虽然说是天灾,但人祸因素却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