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出路是收集证据,但破开高手之间的联系信息很难。达米安和丹尼尔都是加密软件的爱好者,聊天记录均加密过,打上去的信息到双方的终端才会被各自的软件还原。互联网上的加密信息满天飞,没有哪个势力包括花旗国能做到无缝监控,即使再添十倍的设备和人员都做不到。电话更不行,那个丹尼尔从不和达米安在电话上谈生意,很诡异,似乎精研过通讯领域,而且习惯值得商榷。此外,达米安家世清白,威尔逊计算机安全管家也没有任何违规的地方,收集证据的路暂时被堵死了,只好直接上门。在相关部门的书面保证下,达米安才透露软件作者是李庄,就是那个只有名字没有姓的丹尼尔,当然他没想过会有移民局的朋友过去。
这些是李庄暂时不知道的,一路绞尽脑汁琢磨,琢磨得烦了,端起红酒喝了一通,然后沉沉睡去。
……
珀斯起飞的航班经香港中转到沪上国际机场时,已近中午十二点。望着在澳洲购买的大包小包,李庄欲哭无泪,早知道在珀斯海关申请退税了,现在又得交一次。忙忙碌碌一个小时下来,总算搞定,出了通道,夏元德正翘首相望。看到他出来,忙上前帮忙,两人在机场搬运工的帮助下将行礼搬到叉五上。
“我要的考拉帮我带回来没有?”刚坐下,夏元德便迫不及待地发问。
李庄翻了个白眼,“哥们你好歹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考拉能买到吗,你咋不把大熊猫带到国外去?”
夏元德傻笑一阵。说来说去都怪李庄当时显摆,用手机拍了一张考拉站在肩膀上的照片,发给夏元德,然后帅哥就发疯了。
两人出了机场,找了家餐馆吃饭,然后直接返回杭城。到家时,李想和勇子夫妻正等着。众人一起动手,将行李搬进屋。
“开始分赃啦!”夏元德说完便挪开客厅的桌椅,在地上铺了桌布,将大大小小的行李摊开。
李庄哭笑不得,路上他简单地介绍了一遍带回来的东西,阿德说见面分一半,没想到不是玩笑话。懒得跟他计较,一起忙活。
这次带回来的东西确实很多,都是澳洲特色的。澳毛毛线、皮袄和皮夹克十来件,羊毛毯和羊毛被各两套;袋鼠皮和鳄鱼皮手袋、皮包、皮鞋、皮带,甚至有另类的土著木刻。
大头是各色澳洲宝石,近三十件,可惜没有驰名世界的西澳阿基勒粉红石,买不到;珍珠项链三件。
李庄没有买工艺品,鉴赏能力不够,不知道买什么好,连丽莎推荐的也放弃了。至于特色吃食,除了袋鼠肉,其他的如皇帝蟹、牡蛎之类的都不方便携带。
看着地板上充满异国风情的物品,大家都瞪大了眼,闹着要先挑,辛辛苦苦带回这些东西的李庄被丢到一边。最后还是夏元德出的主意,三家猜拳,谁赢谁先挑一件,然后依次轮流来。
“一个大老爷们也不知道让着我点,不知羞。”李想说。
夏元德做了个鬼脸,“我家里还有一个老婆两个娃,我又不是替自己挑。”
猜拳结果是夏元德第一,李想第二,勇子第三。夏元德得意洋洋地上前,挑了条鳄鱼皮带。
李想讽刺道:“还说不是替你自己挑,你老婆还是你儿子用这个?”
帅哥无动于衷,李想有些沮丧,上前挑了个卖相很好的白色宝石,说是给柳静留着。
李庄暗赞:“丫头居然懂这个,蛋白石可是这些宝石里最珍贵的。”
李想退下,勇子老婆上前给勇子挑了双鳄鱼皮鞋。三下两下,东西就挑了一大半,然后大家自觉,不再选了。
夏元德给自己整了皮鞋皮带,皮夹克和皮衣给老丈人丈母娘留着,又给老婆挑了一条珍珠项链,给两个儿子各挑了土著木刻和一对很纯净的蓝色宝石,其他有趣的和可以用的东西他也丝毫不客气地拿走。
相比之下,勇子一家没什么讲究,也许跟家境和习惯有关。勇子对稀奇古怪的玩意不感兴趣,而勇子老婆不喜奢华,即使现在有钱了仍穿得很普通,连用的化妆品都是大路货。
“袋鼠肉还能吃?”夏元德看到袋鼠肉干的包装,拿起来撕开塞了一块到嘴里,“呸呸,难吃死了,真粗,味道好重。”
“袋鼠这么可爱的动物怎么还有人吃?”李想问。
“呵呵,袋鼠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可爱。”李庄想起在一号公路上的经历,有次一只大袋鼠差点把越野车撞翻,“它们在有些地区泛滥成灾,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它们。”
勇子夫妻先告辞离去,夏元德整理一番也要走,李庄忙叫住他,“把羊毛毯和羊毛被带一套走,给你老丈人的。”
夏元德嬉笑一声,“我就知道你是准备给他的,所以想都没想。”
李庄无语中,勇子和阿德都是精明人,擅长察言观色。懒得跟他磨叽,拎起羊毛毯和羊毛被送到叉五上。
众人离去后,李想开始收拾房间,李庄进了工作室,将数码照片都拷进电脑。要说这次最大的收获,还是照片和视频。他对吃穿住用都不讲究,澳洲的好东西虽多,但真正喜欢的可不多。
……
晚餐后,李庄处理积累起来的信息,李想则翻着他在旅游过程中拍的照片。工作室里很安静,没人说话。
手机铃声响起,李庄一瞅,是杨老头的,按下接听键。
“小李啊,我收到你带回来的东西了,这次我不客气,以后不要这么破费了。”
李庄忙客气,“杨董,我还得谢谢您多年的照顾,那点东西不算什么。”
挂了电话,李想问:“谁?”
李庄说:“你德哥的老丈人,我的前老板。”
工作室重新陷入沉寂,只有电脑风扇在响。
“哇,这女老外是谁,看你们靠得这么近,哥你该不会跑到澳洲去泡了一个小姑娘吧?”李想嚷嚷。
李庄有些不悦,“瞎说什么,朋友的女儿,她比我小十一岁呢。”
李想哼了一声,“比你小十一岁?不可能!还有,你看她的动作和眼神,哥,我能肯定她喜欢你。”
李庄的心不知怎的猛地跳了一下。李想又说:“想不到我老哥喜欢老牛吃嫩草啊,原来是个怪叔叔。”
李庄哭笑不得,刚想辩解,李想正色道:“哥,如果你真的接受不了大龄女生,想找小一点的,我不反对,你现在条件不错,但娶一个洋婆子还不如娶静静呢,至少静静比她漂亮。”
李庄无语中。柳静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美女,但他真的只把她当妹妹看待,不是嘴上说说,看着长大的,对她的欣赏只是一种普通男人常见的习惯而已。
“怎么不说话?”李想问。
李庄摇头,“不说这个了,没意思,还有,你老哥的事轮不到你拿主意,我有重要更要的事跟你说。我拿了澳洲的绿卡。”
李想一惊,“啊,哥你变外国人了?”
李庄有些晕,忙解释澳洲绿卡的由来。拿了绿卡,国籍还是华夏,绿卡只是在澳洲有永久居住权而已,不过有效期只有三年或五年,需要续签。
李想哦了一声,刚想说话,李庄继续,“我这个有些特别,不需要续签,意味着我以后想去就去,想回就回。”
李想一片茫然,她还在读书,对移民一点概念都没有,想了想,“既然有这么多的好处,那绿卡拿着也好啊,多一条出路总没错,不过换国籍我接受不了。”
李庄习惯性地敲了敲妹妹的脑袋,“你别想那么多,我自有主意。”
李想嘟哝两声后不吭声,继续看照片和视频。李庄则点了一根烟,起身去客厅散步,走着走着,突然对着窗外苦笑。
这世上果然如此,知识越多,越那啥的。普通的小老百姓见识少,被忽悠得团团转,所幸有过社会阅历的聪明一点的,总是能比较清醒地判断有些东西。不过清醒了又能怎样,那些人的权力来自于无数支持他们的人,主动或被动,自觉或不自觉,清醒的人要么痛苦地活着,要么在一堆谩骂中逃走。发牢骚容易,YY一下容易,真想做出点成绩,总是缚手缚脚,没那么轻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只不过是一堆无聊的文人在发梦而已。
“算了,我算什么,现在做棋子的资格都不配,连自己都拯救不了,琢磨这些事纯属自寻烦恼。”
李庄挠挠脑袋,将负面情绪赶走,走进工作室和妹妹商量过年的事,“我打算今年去娟姐家过,你看怎样?”
李想嗯了一声,“行,你定时间,我去准备。”说完继续看视频。
今年得提前回去,要做的事情很多,兄妹二人忙活了两天,才将相关的物品备齐,出发前往S市。
第十八章 过年事情多
更新时间2011…7…1112:15:25字数:5904
勇子刚买了房子,准备在杭城过年,李庄的长途交通工具因此鸟枪换炮,从捷达升级为四个圈。
四个圈的3。0T很好很强大,空气悬挂很舒服,空间很大,开惯了捷达的邋遢鬼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兄妹二人一路聊天,轻松舒适。
“囡囡,柳静家现在怎么样?”李庄问。
李想皱了皱眉,“应该还可以的,前年五月柳哥买了一辆530,说明厂里生意很好。娟姐你也知道,医生工作很稳定,她医术不错,基本没出过医疗事故。至于柳静,呵呵,我可以讲讲,她大部分的事我都知道。”
妹妹笑得很诡异,李庄赶忙转移话题,问起琐事。聊了一阵,李想便觉得索然无味,开始玩手机。
李庄很郁闷,兄妹两人隔得多,他有时真不知道该怎么跟妹妹相处。这次回来,最重要的是看望娟姐一家,扫墓和处理户口问题在其次。娟姐和柳哥是他的大恩人,如果不是他们收留妹妹,他恐怕会焦头烂额。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现在有点出息,希望能在生意上助柳哥一臂之力。没想到妹妹居然一抹黑,过去后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娟姐是医生,一直在医院上班,收入稳定,十年来都没什么根本的变化。相比之下,柳哥的经历复杂多了,只知道他出道早,比娟姐大五岁,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直接上班,起先在一家国企做推销员,后来单干,五年前利用产业转移的机会和几个D省的老关系开了一家电池厂,不过占的股份不大。
李庄边开边琢磨,S市离杭城不算远,他开长途的精力极好,六点出发,加上休息,傍晚就进入市区,直奔目的地。
兄妹二人到时,一家三口都在小区门口迎接,寒暄一阵,然后一起去酒店吃饭。几年没见,陈淑娟还是保养得很好,额头没有一丝皱纹。柳帅雄却明显老了一些,帅气的脸上有一股沧桑感。柳静半年前去过杭城,变化不大。
刚坐下,柳帅雄便打趣,“小庄,两年不见,你发财了啊,奥迪都开上了,要不要看门的?”
李庄哈哈大笑,“柳哥看您说的,奥迪是朋友的,长途大车舒服,我借来开开,不过这两年确实赚了点。”
“现在给别人打工还是自己做老板?”陈淑娟问。
李庄说:“算自由职业者吧,老板勉强算得上。我打算过几年回老家这边投资办厂,到时要你们多多帮忙了。”
陈淑娟很高兴,“老在外也不是个办法,办厂的事让你柳哥帮你参考一下,他做业务多年,本市和老家那边上上下下的都熟。”
……
晚餐后直接回家,柳静拉着李想进了闺房,李庄则跟着柳帅雄夫妻在客厅闲聊。
柳帅雄问起李庄的打算,说到地方的情况,并不是非常乐观。S市虽然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但就是发展不快,官场混乱,大企业不多。城市这些年日新月异,配套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得不错,就是地价不便宜,而且很难拿到大块的土地。
“您现在生意怎么样?”李庄问。
柳帅雄欲言又止,陈淑娟推推他的胳膊,“小庄不是外人,他在外面那么多年,说出来让他帮忙分析一下。”
柳帅雄抓了抓头发,神情颓丧,“现在生意不好做啊,我和合作伙伴的理念有些差别,现在内部斗得厉害,他们觉得这里没我当初说的好,打算撤资,我现在都知道该怎么办。”
李庄大吃一惊,“到底是怎么回事?”
柳帅雄苦笑一声道出始末,李庄竖起耳朵听着。
柳帅雄头脑灵活,不过早年一直没踩准点,直到02年以后才慢慢有了起色。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市政府的熟人那里打听到了招商引资政策的变更,便与三个D省的老关系联系,在S市工业区找到一块好地,办起了S市炫明电池公司,生产锂电池。07年生意不错,经济危机爆发后,发展势头顿时一滞。接着国内市场好转,需求大增,几个股东大喜过望,大幅增加了投资。为避免自己的股权被稀释,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借钱增资。前年上半年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他便买了一辆530Li用来替换老掉牙的座驾。没想到下半年急转直下,出口受阻,S市权力阶层内斗频繁,炫明电池一下子陷入亏损状态。生意不好做了,三个D省的股东便想撤资走人,或者以撤资为借口来逼迫工业区让步。不管怎样,工业区管理层很恼火,开始频繁找他的麻烦。两边都是熟人,他夹在中间很难受。
李庄听完若有所思,他在D省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