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老夫人离开后,皇后就使人传信,请刘恒晚上来坤宁宫一趟。
所以晚上从正清殿走出来,刘恒便先去了坤宁宫。
他知道皇后的意思,也知道今天承恩公夫人递了牌子,但是他并不准备让皇后如愿。王和君做的事太过恶劣了,并且也有很多不良前科,若是这次放过他,在朝野内外的影响会更坏,以后会有更多这样的事例发生。
而且他最近正是要找机会狠狠的打击一下皇亲贵胄子弟的气焰,除了权贵子弟尸位素餐,为官不作为之外,像王和君这样鱼肉百姓的也不少。这些人仗着出身和父辈的荫蔽,就无视国家法纪,造成相当不良的影响。
刘恒准备先拿王和君开刀,肃清法纪,维护刑律严明。
进了皇后殿中,刘恒发现竟然大公主刘绫也在,有些诧异。
“绫儿也是许久没有见到陛下了,以前在潜邸时这孩子经常等着和陛下一起用晚饭,至今还时常和臣妾叨念。”
看着刘恒一愣,皇后赶紧解释道,并且不着痕迹的推了刘绫一把,让她和刘恒亲近些。
“绫儿如今是大姑娘了。”
刘恒笑着摸了摸刘绫的脑袋,看着女儿越发清秀出众,有点感慨。
“是啊,女儿如今学了很多东西呢。”
刘绫笑容明亮,坐在刘恒下首,略有些骄傲的说着。
皇后也见机的插进来,与刘恒和刘绫亲热的聊起来,三人气氛和谐宁馨,周嬷嬷在一边偷偷地擦了下眼角。
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多年没有再见到了。当初贵妃没有进王府时,皇后和皇上关系多好啊。
“父皇,昨天女儿画的雪兔清女官也夸呢。”
说起自己的学业,刘绫双眼发亮,仰起头神采飞扬的。不同于皇子,公主的师傅是专门找了才学过人的女官贴身教导的。
“是么,使人拿过来父皇也看看。”
刘恒对自己的孩子一向疼爱,看着刘绫这么有兴致,也不想拂她的意,便顺着说道。
“好啊!”
吩咐人拿过来画像后,刘绫看着刘恒心情甚好,便与皇后对视一眼,开口道:
“父皇,这雪兔还是几年前二舅舅送来的呢。二舅舅对我们兄妹一向关照,以前还在潜邸时,就是寻了什么稀奇的东西就往我和太子哥哥这里送。”
提到王和君,刘绫的眼圈略微有点红,她对这个舅舅是很有感情的,确实王和君也经常给她和刘康送东西,以前她喜欢吃樱桃,王和君在京郊给她圈了一个农庄,专门给她种樱桃,如今还是每年都会往宫里送樱桃。
自从知道二舅舅被关到牢里,说不定连命都会没了,她就很难过,特意和皇后提出要帮舅舅说几句话。
听到刘绫说到王和君,刘恒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往皇后那里看去。
她竟然让个孩子出面给王和君求情,也不怕王和君做的那些亏心事污了刘绫的耳朵么。刘恒对于皇后的做法十分不满,因此看着皇后的目光也严厉起来。
其实这次刘恒是真的冤枉了皇后,并不是她让刘绫这么做的,是刘绫自己听到风声主动提的,而且她具体也不知道王和君做了些什么,只知道死了一个守城门的小兵。
“父皇,不是母后让女儿这么做的,是女儿自己想的,就请父皇看在女儿和太子哥哥的面上,饶了舅舅这一次吧。”
看着父皇在瞪皇后,刘绫怕他误会母亲,赶紧起身跪下,含泪仰着头,继续哀求道。
刘恒将跪着的刘绫拉起来,为她擦掉脸上的泪,却沉吟良久没有说话。
皇后心底涌起淡淡的期待,说不定刘恒会看在女儿的份上,放过王和君一次。这也是她当初答应刘绫时想到的,或许对刘恒来说,自己没什么分量,刘绫却不一样。
刘恒对于刘绫一直很宠,几乎有求必应。这事刘绫出面,可能比自己求情更加管用。
“绫儿先回去吧,这是大人的事。”
瞥了一眼皇后,刘恒温声把刘绫劝回去。刘绫心底却有点忐忑,但是看着父皇并没有生气,脸色还好,就看了母亲一样,自己回去了。
“陛下,二弟的生死无关轻重,可是他到底是孩子们的舅舅,看在绫儿和康儿的份上,您就饶他一命吧。臣妾保证,等二弟回府后,一定将他拘起来,再也不会让他出门。”
刘绫走后,皇后望着上首正端着茶杯的刘恒,咬了咬牙,仍然继续求情道。
王和君再混账也是她的弟弟,她这个做姐姐的,怎么能看着他死在牢里。
“你这个宝贝弟弟都做过什么,你清楚么?若是清楚了,怎么还能说出这话来。王和君无关轻重,被他害死的人就更是无足挂齿了,皇后是这个意思么?”
砰的一声放下茶杯,刘恒神情冰冷的看着皇后。除了张虎这件事,王和君手里欠下的人命可不止一两条。
强买人家的土地,不仅自己仗势欺人,还纵容手下违法乱纪,并且王和君玩死的戏子,也有好几个了。这些事都已经查出来了,刘恒现在对于王和君,只有痛恨。
“陛下……”
皇后原本还想分辨一二的,她没有刘恒话里说的那个意思。但是看到了刘恒眼中的冷意,皇后也不敢多言了,只是心中叫苦,怕是刘恒一点也不会留情了。
向皇后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后,刘恒再也不愿意多看皇后一眼,当即拂袖而去。
皇后竟然为了给王和君求情,还把刘绫牵扯上了,为了这么一个禽兽不如的人,影响到他们父女的感情,这是让刘恒最生气的。
可是随后不久,听说了王和君要被问罪的消息,刘康也坐不住了,下了朝,便去御书房请见刘恒。
“求父皇法外容情,留舅舅一命吧。”
刘康跪在刘恒眼前,也苦苦哀求道。
虽然皇后和他说过,这事他不光不能参与求情,还要撇清和自己的关系,不能让舅舅影响他的声誉。
但是看着母后和刘绫伤心的表情,他怎么能不在意。况且王和君对他也一直很好,刘封去世前他最喜欢养狗了,王和君就到处搜罗名犬送给他。至今有什么稀罕的东西,王和君都会送到东宫去。
虽然他什么都不缺,那些东西也不都是值钱的,可是舅舅的心意弥足珍贵。
尽管王和君现在是人人唾弃的罪人,但是在刘康看来,他还是那个温和亲近,真心疼爱他们的舅舅。
“王和君做了些什么你不知道吗?怎好如此是非不分!”
刘恒看着跪在一旁的刘康,气的胸口直抽。皇后和刘绫求情,他可以不在意,总归是妇人之见,感情用事。
然而刘康知道王和君目无法纪,影响恶劣,竟然还敢来求情,这让他十分失望。
作为当朝的太子,未来的储君,刘康如此目光短浅,为了亲戚间的情意是非法纪全然不顾,纵容舅家作恶。
“康儿,你真是太让朕失望了。”
刘恒深呼了一口气,把一脸不安表情的刘康喊起来,让他走了。
从小倾注了最大的期望,最多的心血,儿子越长大越和他的期待相去甚远,刘恒想起刘康,就觉得满心疲惫。
王和君按罪问斩后,刘恒命人详细补充了本朝律法,并且取消了沿用一百多年的下告上滚钉板制度,在奉天府外设立了一个巨大的黄钟,凡是百姓被权贵欺压,有冤屈无处说理的,都可以敲钟明鸣冤。
除了制度上的完善外,还加大了对官吏的检查力度,专门设立了纠察司,考核官员的声誉以及日常的举动有没有违法乱纪现象。
经过这些措施,一时间大秦官员作风有了转变,世家权贵也收敛了很多,不再仗着身份横行。
另外,刘全安还上奏请求对张虎之妻林氏进行表彰。
在王和君问斩后,林氏终于为夫君伸冤成功,将幼子托付给公婆,便自己一头碰死在张虎的墓碑上。
刘恒也钦佩她的节烈,特意赏了“贞烈夫人”的名号与她,将林氏与张虎风光合葬,树碑纪念。
自从王和君问罪后,宁妃对于林喻乔更加忌惮了。
刘恒连皇后和太子的面子也没有顾及,说明他们在刘恒心里也不过如此,宁妃有预感,刘康的太子之位,估计要坐不住了。但是刘康垮下来,却仍然轮不到刘彦出头。
她等了这么多年,怎么甘心让林氏摘取最后的果子呢。
☆、第3章 。22发|表
宁妃看着刘彦的眼睛,认真地问,“彦儿你觉得太子的弱点是什么?”
刘彦本来正在喝茶,闻言一愣,良久才犹豫的说,“他没有能力?承恩公府也靠不大住。”
听了儿子的话,宁妃一叹,她就知道,刘彦还没有看清楚。
“你觉得你比太子好在哪里?”
刘彦听着母亲的话,心里开始忐忑起来。他知道,母妃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不是无的之矢。
“我比大哥聪明,又有能力,更讨父皇喜欢,母妃比皇后也更加有能耐。”
说到最后,刘彦还小小的吹捧了下宁妃。说完后,他就不解的看着母亲。
“你错了,母妃并没有比皇后更有能耐。相反,皇后永远是皇后,只要她还在一天,我就永远要她面前低头。你也是,不管你比你大哥聪明还是有能力,只要你大哥在一天,你就永远要对他低头。”
宁妃微微一笑,对刘彦说道。
以前刘彦从来没有听宁妃这么直接的说过话,他心中也充满了不服气。刘彦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辛苦努力到这一天了,母妃却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母妃,总有一天,儿子会让你不用对任何人低头,儿子,也不会向大哥低头。这个太子之位,他不配!”
刘彦铿锵有力的扔下话,宁妃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兀自对着窗外发呆。
过了半晌,宁妃才看着满脸不服气的刘彦说道,“彦儿,你太让我失望了。你总以为自己聪明,实际上最是愚钝不过了。”
“母妃!”
宁妃的话让刘彦十分不快,他开始回想,自己最近也没做什么事惹她不快啊。
“怎么,你不服气?”
瞥了一眼确实真的不服气的刘彦,宁妃继续自顾自的说着。
“不管是嘴里说的,还是心里想的,你以为自己想要,所以就能得到所有的东西?山就是山,不会因为你刘彦而变成水。若是你没有自己必然会失败的觉悟,太子之位便不是刘康坐,也轮不到你头上。”
刘彦确实还不懂宁妃的意思,也不知道宁妃为什么要和他说这个,但是他有预感,现在正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刻,母妃说的任何话都是有意味的。
“为什么要做好必然失败的觉悟?努力,不就是为了成功么?”
“是为了成功。但是你要做的,是全天下最危险的事。你觉得自己比你父皇还厉害么?便是你父皇当年夺嫡时,也是几次险象环生,当初他在陈留遇刺的事你忘了么?没有做好面临失败的准备,就凭你现在这样,怎么可能登上顶峰?”
宁妃有些疲惫的揉了揉额头,现在的进度比她预想的快很多。按照她原先的计划,刘彦至少还有十年的成长空间,才会做好各种准备,最终一举打败刘康上位。毕竟,忍耐和蛰伏,才是她的智慧。
但是如今形势远不如她想的那么好,再不改变计划,他们就永远没有实施计划的机会了。她必须要开始行动了,趁着三皇子和林氏羽翼未丰时,将他们这块挡路石移开。
若是她继续忍耐下去,他们的势力就会逐渐增长,三皇子在刘恒心里的分量会更加重要,到时候刘康一倒,三皇子刘阳就顺势接上了,哪里还有刘彦的机会。
尽管也很疼爱儿子,但是宁妃一向实事求是,她觉得刘彦其实天分并不如刘阳的。外人不知道的,都说刘彦从小天纵英才,其实刘彦的努力都在暗地里,所以只有风光,不见汗水。
而宁妃一直暗中关注着刘阳,他的各项表现和成长她都清楚。在宁妃眼里,贵妃并不是个有什么能耐的,对刘阳也没有用心教导,刘阳有如今,全靠着自己的天赋和自律。
对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来说,这样的心性和天赋,绝对是万中无一的。刘阳再继续成长下去,会越来越惹眼,以后刘恒眼里哪里还能承得下刘彦。
这样的情形下,刘彦不能再这样懵懂下去了,他必须做好准备,特别是心理上的准备。只有刘彦自己下定了决心,接下去才会有所表现。
“彦儿,太子的唯一弱点,就是不够狠。他从小就是嫡长子,在潜邸时是世子,进宫后是太子,在他看来,他所得到的一切都该是自己的。就像皇后一样,她认为后院所有的人都要理所应当的低头俯首。”
“他不够狠,所以在东宫里他让侍妾先于太子妃怀了身孕。虽然侍妾的孩子已经打掉了,但是陛下最是讲究规矩的了,必然会心中不快。太子不够狠,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