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心中未尝没有遗憾。
黄勃报考电影学院一方面是锻炼演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父母安心。
当然,因为是名人,他走在学校里难免被关注,经常有人和他打招呼。
只不过从电影学院走出去的明星多了去了,大家只是好奇,过段时间就好了,现在的黄勃还没到葛尤那种地步。
在电影学院食堂三楼的一角,聚着几个人。
“那就是黄勃,演的片子还成,片酬都要上百万了,还跑来咱们这儿上学,倒真是稀奇。”有人指着黄勃,不解道。
电影学院的食堂有三层,一层是打饭的窗口,刷卡消费,二层和三层有小炒和包间,档次略高,可以付现金。
一年级的新生一般在一层吃饭,老生往往选择吃小炒,特别是三四年纪的老生,能赚钱了,不在乎这点花销。
今天黄勃请宿舍的人吃饭,选在了食堂三楼。
说话的几个人是图片摄影专业的一个小团体,这种抱团儿的方式在电影学院很常见,志同道合就聚在一起。
“这说明咱们学校的牌子硬,科班出身以后容易混。”另一个人接茬道。
“人家已经混开了好吧,那可是好梦公司的演员,看看人家合作的对象,都是大牌明星,还拿了奖呢。”有人不同意道,“对了,皓子,你不是想拍电影么?我看好梦公司的那个青年导演扶助基金就不错,要不咱们找这个黄勃问问路子?”
“不合适吧,我把剧本投过去试试,成不成的再说,咱们可是师兄,不说罩着师弟,反而求人帮忙,这面子上过不去啊。”一直低头吃菜的青年听到这话,摇头道,“而且,咱们和他不熟,不知道深浅。”
这人叫宁皓,是这个小团体的核心。
他是晋省人,初中毕业考上一所中专艺术学校,学习海报绘画。
毕业后被分配到当地的话剧团,由于话剧行业不景气,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水擦地,偶尔抄抄单位的板报。
九七年,宁皓带着两千块钱来到京城,成为北漂一族。
随后他考上京城师范大学艺术系的成人教育班,学习影视节目制作。
为了交学费和生活,他在王府井摆摊给人画画,当过娱乐记者和摄影师,替歌星和艺人拍写真,就这么混成了mv导演。
一首mv的制作费用大概是十万块,他能从中赚一万。
一个月拍四五首歌曲的mv,一年就有几十万的收入,不用为生活发愁了。
到了二零零一年,宁皓考上了京城电影学院摄影系的图片摄影专业。
他是有拍电影的打算,也有了一个本子,讲的是一个和尚四处筹款修庙,却处处碰壁,虽然最后庙修好了,却等来了政府的拆迁通知。
他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能反映当今社会的一些现状。
宁皓明白如今文艺片的市场行情不好,可他还是想拍文艺片,科班出身的人大多都有一颗文艺的心。
就算没有人投资,他自己投钱来拍,有个十几万就行了。
他想过好梦公司的青年导演扶助基金,不过那个名额太少了,每年只能投资五六部影片,轮到他的几率不大。
林晓玲同样是电影学院毕业,对电影学院肯定会有照顾,但他属于摄影系,不是导演系,很难照顾到他头上。
他暂时不打算找关系,看看再说。
吃完饭,宁皓一帮人离开,从黄勃身边走过。
黄勃看了看宁皓,没太在意,他也不认识,接着和同宿舍的舍友边吃边聊,话题除了军训,还有班里的女同学。
刘奕菲成为这一届表演系的焦点人物。
同一时刻,沪城戏剧学院。
林晓玲作为客座教授来到戏剧学院给学生们上课,她的课程是选修课,每月两节课,内容是电影导演的艺术实践。
她和沪城戏剧学院达成了协议,将选择优秀的学生加入她的剧组。
这相当于为戏剧学院培养人才,加入林晓玲的剧组,和好梦公司的制作团队一起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帮助很大。
仅仅在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不够,还要实践才行,电影制作不是纸上谈兵。
林晓玲的课程颇受欢迎,除了导演系的学生,还有其他专业的同学。
她讲的第一课是怎么样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演,什么是合格的导演,是自由的表达艺术观点的导演,还是替投资人赚钱的导演。
胡戈和袁鸿报名参加了这门选修课,在台下安静的听着。
………………………………
第七百九十九章 经验之谈
林晓玲讲课的内容并不是依靠书本,她主要讲的是自己的经验。
这不是说她的经验已经超过了那些电影大师,而是更为适合当下华国的青年导演,尤其是在主管了好梦公司的青年导演扶助基金后,她接触了很多青年导演,碰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在帮助这些导演拍摄第一部影片的过程中,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林晓玲要把这些经验告诉台下的学生们,让他们了解如今的电影市场,少走弯路,既不盲目悲观,也不太过高看自己。
市场非常残酷,淘汰率很高。
每一届导演系的学生能坚持下去的不到一半,坚持做电影的不到四分之一,取得成功的少之又少。
怎么样快速的适应市场,找准定位,拉到投资,这是学生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先就业,再择业。
先要保证在这个圈子里混下去,有了点小名气,才能争取自己想拍的电影,等到功成名就不差钱了,就有了挥霍的资本。
说起来很现实,实际上就是这样。
林晓玲讲的是就业的方面,也就是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导演。
她举了一些遇到的例子,总有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如果把他的剧本拍成电影,一定会在国际上拿大奖,票房大卖,震惊全世界。
可惜没有人愿意投资,华国电影就因为如此才没有出路。
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少,台下的学生里肯定就有这样的人。
“有梦想是好事,我也有梦想,但不能自大。”林晓玲沉声道,“李桉当年大学毕业,毕业作品拿了奖,准备在好莱坞干一番事业,随后他为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写了十年剧本,几十个故事,一遍遍的修改,最后都被刷掉了,你们不能期望一出校门就能获得成功,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
一名合格的导演不仅要懂得导戏,还要了解市场运作,更要耐得住寂寞。
林晓玲讲了自己在青年导演扶助基金的工作。
她挑选投资项目,剧本和导演缺一不可,剧本是基础,导演的心态很关键,关系到电影的成败。
有的导演拍片不顺利,压力太大,心理容易崩溃。
“导演这个职业不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反而更为艰难坎坷。”林晓玲总结道,“我会从你们当中选出五位同学协助我拍摄新片,拍摄地点就在沪城,有意向的同学可以把个人资料发到我的邮箱。”
协助拍摄相当于导演助理,还不是副导演,就是在片场干杂活的。
即便如此,对这些学生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林晓玲的第一堂课就这么结束了。
她没有太多时间放在课堂上,还是以拍片为主,前段时间忙于《舌尖上的华国》的制作和宣传,如今终于要筹备新片了。
她的新片是都市题材,或者说她擅长都市题材。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这和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张亿谋最好的电影大多是农村题材,冯晓刚的京味喜剧能逗人开怀大笑,贾章柯善于把握小县城的人生百态。
他们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显得真实,有味道。
林晓玲的电影聚焦的是都市生活,都市中家庭的繁琐故事和男女感情等等。
她生活在都市之中,熟悉那种节奏,如果让她拍农村题材,未必拍得好。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就算没有亲身经历,也可以去体验,演员要演绎各色人生,不需要亲身经历,靠的是体验。
林晓玲离开沪城戏剧学院,回到入住的宾馆。
宾馆里还住着剧组的一众主创,他们过来看外景,做前期的筹备工作,正式拍摄要到十二月份,估计需要大半年时间。
林晓玲匆匆吃过饭,和主创人员开会,讨论拍摄计划。
“张哥,这两天还习惯吧,需要了解什么你尽管说。”林晓玲关心道。
“挺好的,我在哪儿都一样。”张嘉绎回应道,“我演过一些角色,政府官员还是第一次,也没个参照,不好把握,再说这个人物的感情比较复杂,掺杂着权利和欲望,层次不一样了。”
“要不和监狱方面联系,让您和贪官谈谈心?”林晓玲提议道。
“我觉得可行,看新闻最多是模仿他们在正式场合的做派,主要还是私下里的生活和心态上的转变。”张嘉绎点头道。
张嘉绎是国内一线的男演员,出演了多部电视剧。
这次和林晓玲合作拍摄电影,饰演一位城府颇深,贪污腐化的市长秘书。
这部戏是好梦公司和沪城电影集团合资制作,投资三千万人民币,主要拍摄地点放在沪城这座国际大都市。
故事以沪城房价飙升为背景,讲述了现代都市中的各种社会热点。
包括了房奴、小三和贪腐等等,这是华国社会当下面临的问题。
百姓的工资永远跟不上房价上涨的脚步,总想着再等一等,等到房价降下来,可惜只能成为一种奢望。
同时,社会的道德水准下降,拜金主义流行,官员贪腐严重。
《蜗居》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两姐妹在沪城生活,姐姐一心想在大城市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为此四处筹钱买房。
妹妹大学毕业,涉世未深,和有妇之夫的市长秘书暗中交往。
她们代表着生活在大都市的男男女女,为了生存,为了梦想,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
林晓玲不再把目光局限在像是老年人或者囚犯这种边缘人群身上,她想观察社会的整体面貌,老百姓关心的事件。
她拍过文艺片,也尝试过商业片,在她眼里,两者的分界线并不明显。
好的电影总是时代的反映,或者说是时代的产物,就算有隐喻和讽刺,也是和时代息息相关,导演很难超越自己的时代。
林晓玲并不认为自己能成为超越时代的导演,那样的导演世界上没有几个。
她首先想做的是一个合格的导演,拍一些反映这个时代的片子。
这是她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
………………………………
第八百章 布局
《蜗居》中一些情节颇为敏感,反映的是当下社会的时事热点,正因为如此,才可能引起观众的共鸣,造成轰动效应。
林子轩在投资这部电影的时候考虑到了各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这部戏的时代感强,容易形成话题热度,媒体会主动宣传,面向的观众群体以都市白领和青年为主。
按照市场调查,目前国内电影市场的主流人群正是都市青年。
他们的工资不低,舍得花钱,尤其是在谈恋爱期间。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题材的片子没有市场,城市边缘人的影片也得不到认可,只有拍这群都市青年自己的生活,才有吸引力。
这群人在大城市打拼、奋斗、迷茫、落寞,这是属于他们的故事。
好梦公司的市场部门认为如果操作得当,《蜗居》有可能在社会上掀起一股舆论热潮,票房值得期待。
当然,这需要适当的宣传和引导,把话题炒起来。
另一方面由于题材敏感,不容易通过广电总局的审查。
林子轩对此抱着乐观态度,这不是电视剧。
一部电影只有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在故事情节上不可能表现的那么细致,为创作留有余地,不用直接描述。
有时,留白更有想象的空间。
电视剧往往有几十集,人物背景和各方面的关系都要交待清楚,情节越是具体和详细越能找出来问题。
《蜗居》的剧本获得了审批,拿到了摄制许可证,否则林晓玲不会筹建剧组。
这不是说拍成电影就没事了,还要有一次审查,有了发行放映许可证才行。
实际上,这两年广电总局对于影视剧的审查宽松不少。
以贪腐为例,《生死抉择》能够上映就很能说明问题。
这个时期的反腐剧尺度都很大,重要的是遵循一条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