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艺生活-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有两个人,在陌生的城市里,度过一段难得的悠闲假期。

    随即,林子轩想到了《没完没了》还在后期制作,《小城之春》还要审查,还要把《一声叹息》的剧本写完,交给张国粒。

    《卧虎藏龙》和《小雪的大冒险》的稿子也要交了,还有出版社要洽谈出版事宜。

    慕姗姗还要制作节目,离开之后,公司怎们办?女儿怎么办?

    林子轩想起了一句话,有时间的时候没钱,有钱的时候没时间。

    这或许就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当然,真想走的话也可以,要先把工作安排好才行,他现在是老板了,能够自己做主。

    或许应该来一个组团旅游,把冯晓刚和葛尤这帮人都拉去,大家一起放松放松,所有费用公司报销,算作是公司福利。

    好梦公司成立快三年了,也应该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福利,给他们一些鼓励。

    林子轩不由得露出苦笑,原本是他和慕姗姗度假的,一不小心想到了公司上面,习惯了。

    这次就算了,还是两个人度假好了,把公司的事情先放到一边。

    晚上,慕姗姗把小雪哄睡,回到房间,坐在镜子前面取下头上的发带。

    “咱们抽个时间去国外旅游怎么样?”林子轩商量道。

    “是晓玲和你说的吧?她也和我说了,她是想让你给她们一伙人出路费呢,你不会当真了吧?”慕姗姗好笑道。

    “这样啊,我说她怎么那么积极呢。”林子轩恍然道。

    “用不了多少钱,让她们去玩好了,参加一次电影节不容易。”慕姗姗随意道。

    “我知道了。”林子轩回应道,“要不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好了,好长时间没出国了。”

    “你说真的?咱们有时间么?”慕姗姗疑问道。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林子轩认真道,“稍微安排一下就行了,半个月的时间不难吧。”

    虽然被妹妹给忽悠了,但林子轩还是想把这个旅游计划进行下去。

    婚姻需要经营,生活需要惊喜,女人是要哄的。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工业和艺术

    《小城之春》的剧本通过了总局的审查,拿到了拍摄许可证,可以筹拍了。

    这部片子最好是在明年的二三月份拍摄,正值春寒料峭的时节,和剧中人物的心境暗合。

    而且,要在江南一带取景,寻找斑驳的旧城墙和园林式的老宅。

    整部片子的场景简单,正因为如此,才要更加注重细节,房间里的家具要找老物件,摆放的位置要恰当,尽可能的还原当年的生活面貌。

    虽然影片的投资不高,但也要精益求精,用心拍一部精致的文艺片。

    至于导演,林子轩早有打算。

    他觉得应该找那种有一定生活阅历的,对南方的生活和文化有所了解的导演来拍摄,才能把握住其中温润如水的味道。

    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教授郑洞添就比较合适。

    郑洞添五十多岁,出生于山城,自幼在沪城念书长大,自电影学院毕业后还在沪城电影制片厂工作过一段时间,对江南的人文风物较为了解。

    他是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拍片的风格被称为“纪实美学”。

    在电影领域,郑洞添不仅是一位导演,还是一位电影理论家,他积极探索华国电影的新方向,不排斥娱乐片,观念开放。

    他还是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委员之一,在华国电影圈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属于老前辈。

    林子轩请郑洞添执导《小城之春》,一个是觉得郑洞添合适,这种片子还是请老一辈的导演执导更为稳妥,他们有那种沉稳闲适的心境。

    中青年导演总是心怀抱负,沉不下心来。

    此外,林子轩有点私心。

    他想把林晓玲安插到剧组里,做个副导演,跟着郑洞添好好的学习学习。

    《我们俩》只能说是一部生活化的小众文艺片,以情动人,林晓玲能拍出这部片子,说明她可以从电影学院毕业了。

    《小城之春》才是真正考验导演艺术功底的影片,林晓玲跟着学学一定会受益匪浅。

    不过郑洞添身兼数职,工作很忙,林子轩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这才等到剧本通过审查后再出面邀请,顺便说说东京电影节的事情。

    林子轩打算出路费让《我们俩》剧组的成员和演员前往东京参加电影节。

    那些剧组成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拍片子没有工资拿,白干了一年,虽说是毕业作品,大家心甘情愿,可总要有所表示。

    再说了,这帮人和林晓玲配合的不错,就算以后毕业了也可能会继续合作。

    还有演员,徐晶蕾不用说,就说金亚琴,人家当初降低了片酬参与拍摄,在拍摄期间极为配合,任劳任怨,展现了一位老演员的职业素养,贡献了一次精彩的表演。

    那么请大家到东京转一转,玩一玩也在情理之中。

    这部片子说起来和林子轩的关系不大,但很多事情不能这么算,就当是结个情分。

    “这是好事,你既然愿意破费,让他们见识见识也好。”郑洞添赞同道。

    “那拍《小城之春》的事……”林子轩询问道。

    “这个本子我的确喜欢,就怕事情太多,心思太杂,拍不出感觉来。”郑洞添犹豫道,“拍这部片子要真正沉下心来才行,我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呢。”

    郑洞添说的是国内电影行业的一场针锋相对的争论。

    进入九六年,引进好莱坞大片成为常态,大家习以为常,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热情逐渐降温,不再那么追捧了,但在电影圈子里却展开了一场“电影是什么”的争论。

    一方认为,电影先是一门艺术,其次才是一种工业。

    另一方觉得电影先是工业,其次才是艺术。

    国内引进的好莱坞大片主要以动作和科幻为主,国内的电影人发现好莱坞电影的工业化程度远超世界各国,用碾压来形容也不为过。

    影视产业的工业化是指要把影片作为一种产品来看待,这个过程包括产品的开发、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业体系。

    好莱坞工业化的特点是:明星制、专业化、后产品营销、跨行业渗透、全球化。

    他们提倡的是合作共赢,每个人在这个工业体系内各司其职。

    相对应的,在国内的电影行业,“圈子化”严重,大家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不相往来,根本没办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郑洞添支持电影先是工业产品,其次才是艺术。

    既然电影是工业产品,就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服从商业原则,按照市场规则办事,在这种情况下再讲究电影的艺术性。

    另一方坚持电影是一门艺术,一种美学,是用光与影、声与像来表达对世界的感悟,是人文关怀和美学理想。

    电影只有具有了艺术性才是电影,作为商品进行销售只是附带的作用。

    别看只是次序之争,说到底还是商业和艺术之争。

    其中还有一点就是国内影视圈长期实行的“导演中心制”,这让导演在电影拍摄中具有极大的话语权,能够随心所欲的进行创作。

    一旦承认电影首先是一种工业,那导演的地位就会急剧下降。

    导演不能随便拍片子,要考虑到观众和市场,会有一个职位来限制导演的权利。

    在好莱坞,这是监制的权利,而且,好莱坞绝大部分导演都没有最终剪辑权,导演在电影的生产过程中,和演员一样,都是一个打工者。

    这次讨论之所以颇为激烈,和这一点有关。

    国内的导演在剧组里习惯了掌控一切,谁也不愿意受到制约,这种情况在国内还行,要是和好莱坞电影公司合作,人家可不会惯着你。

    电影产业要不要工业化,是华国电影行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如果说以前大家还能躲在国内自欺欺人的话,那么随着好莱坞电影的引进,看到了差距,想要装聋作哑也不行了。

    艺术化的路子走不通,再走下去就会把国内的票房让给好莱坞电影,不变不行了。

    这场争论既是一场理念之争,也是一个导火索。
………………………………

第三百三十五章 从小公司到大企业

    作为影视圈的一员,林子轩自然清楚这场争论。

    从电影产业发展的角度讲,肯定要进行工业化,把国内的市场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完善的制作发行体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盘散沙。

    不过这里面牵涉到太多的利益纠葛。

    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上面不放权,相关利益方不让步,下面的人反对,各人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现在大家还抱有侥幸心理,总觉得国产电影还有希望,好莱坞大片在经过最初的疯狂后,国内的观众冷静下来,不再盲目追捧了。

    目前,好莱坞电影在国内的票房基本上在四五千万左右,也有一些烂片票房低于两千万。

    与此同时,国产电影有一两部票房不错,超过了那些好莱坞烂片。

    于是,媒体就乐观的认为国产电影的票房超过了好莱坞大片。

    这是具有华国特色的对比方式,你拿自己最好的电影和对方最烂的电影比较,然后就觉得好莱坞大片不过如此,生活在幻想之中。

    这种乐观的思想在影视圈里很有市场。

    演员片酬上涨,电影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让圈内人看到了一种虚假的繁荣,觉得国产电影还不错,我们和好莱坞的差距并不大。

    还有人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只要我过得好,有钱拿,有戏演,其他的和我没关系。

    国内的电影行业基本上就是这种状况。

    只有彻底打破这种幻想,认清楚现实,高层的领导和下层的电影从业人员才会被迫改变。

    林子轩知道自己不是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英雄人物,也不想在这场争论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还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说。

    他现在既不是电影圈的新人,也不是带头大哥,认识了一些人,能说上几句话。

    但还是不够分量,地位这种东西不是争吵出来的,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眼下的争论还是理论之争,这是像郑洞添这种电影理论家的舞台,他就不掺和了。

    “这部片子投资三百万,预备明年二月底开机,三个月的拍摄周期,具体的工作不用您费心,公司里来完成,演员都是国内最好的,您看能不能抽时间执导。”林子轩介绍道。

    “先放在这儿,我看看安排吧。”郑洞添回应道。

    郑洞添不光是京城青年制片厂的厂长和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系主任,还负责总局的电影审查工作,行政工作占据了他一部分时间。

    如果由他执导《小城之春》,拍完后在审查上更容易过关。

    这是林子轩的小算盘,反正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倒是不用那么着急。

    接下来,他开始处理各种工作,为下个月的出国旅游做准备。

    慕姗姗本来觉得没有必要,两人周末在京城转悠一圈也挺好,不过看到林子轩下定了决心,也就随他折腾了,难得这么主动一回。

    只是,这么一来,工作计划就要被打乱了。

    慕姗姗的公司目前有十几名员工,除了记者和摄像师,还有几名文字编辑,负责写稿子。

    她手头上的工作有《姗姗访谈录》,半个月一期,紧跟社会上发生的热点。

    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期,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各种法规条例不断的出炉,影响着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她的访谈不缺少素材。

    经过这一年多的播出,节目在老百姓心目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初步具有了品牌效应。

    不过节目陷入模式化,创新不足,也是存在的问题。

    每档综艺节目都会有一个生命周期,有的节目持续十几年,有的节目一两年就被淘汰了。

    决定权掌握在观众手里,只有创新才能让节目持续下去。

    另一档节目《美丽华国》在凤凰卫视播出,反响还不错,慕姗姗策划了两个制作方向,一个是江河万里行,一个是长城内外。

    这是华国标志性的地理风貌,沿着长江、黄河和长城,寻访历史古迹,品味地方美食。

    湘南电视台的欧阳林没有放弃,还和慕姗姗保持着联络。

    他们确定要在明年元旦的时候上星,欧阳林传过来几份综艺娱乐节目的策划方案,还邀请慕姗姗主持湘南卫视年底的春节联欢晚会。

    和慕姗姗相比,林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