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警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韩警官- 第7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掌握的线索不少,同样不是很多。

  指挥部通报嫌犯的手机号是用他人身份证办理的,为确保万无一失,暂时没通过其手机通话记录上的联系人调查其真正身份,不知道他姓甚名谁,没他的照片,不知道他的体貌特征。

  快递单上的发件人那一栏,只有手写的一个“霍先生”,不仅不知道其全名字,或许连姓姓都是假的。

  一下高速,行动小组兵分两路。

  杨洪亮副大队长和刑警小巫下车,乘坐在高速出口揽客的黑车前往指挥部给出的手机位置;老许钻进驾驶室,同刑警小宋一起开警车前往快递收件点,找收发快递的人员落实嫌疑人身份,至少要搞清是男是女,搞清其体貌特征。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上午10点41分,老许根据车载导航赶到指挥部提供的收件点。

  说是快件收发点,其实是一个卖女孩子用的各种小饰品的小商店。

  门口摆着一块“兴通快递”的小牌子,门边凌乱的摆着一堆没来得及送出去的快件,许多包裹就这么很随意的扔在地上。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儿,正坐在快递包裹堆里玩耍。

  吃一堑长一智,顾思成之所以能在昨晚的抓捕行动中脱逃,就是因为执行清查治安盲区任务的社区民警搞得太张扬。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刑警,老许绝不会犯同样错误。

  不仅没穿警服,而且把警车停的很远,和小宋一起穿过马路,沿左边的商铺步行来到饰品店门口,边走边观察附近有没有交通、治安及民用监控的摄像头。

  “有人吗,老板呢?”

  探头一看,店里一个顾客没有,也没看见老板。

  孩子在门边玩,街上车来车往,正想这家人太不负责任,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女人从理发店门口跑过来:“在呢,来了!”

  “你就是老板娘?”老许回头打量了一下,用东广话问。

  “什么老板娘,混口饭吃,”两个大男人显然不会来买小女生才感兴趣的饰品,年轻且有几分姿色的老板娘一把抱起孩子,朝地上的一堆包裹努努嘴:“老板,拿快递的吧,昨天的全在这儿,今天的还没到,您自己翻,别拿错就行。”

  生意难做,谁也不容易,何况她又不是犯罪嫌疑人。

  “这小家伙,真可爱,”老许先微笑着夸了一下她儿子,一边往里面走,一边若无其事地说:“老板娘,我们不是取快递的,麻烦您进来一下,我们进来说。”

  “什么事,推销吗?”

  小宋没跟进来,装着接电话的样子站在门口的树荫下。

  老许回头看看身后,掏出证件:“我是深正市公安刑侦局五大队民警许光明,我们要找你了解点情况。”

  老板娘大吃一惊,凑过来看看警察证,紧搂着扑闪着大眼睛的孩子茫然地问:“许警官,您找我了解什么情况,我就是一个开店的!”

  “别紧张,跟你关系不大。”老许指指门边的一堆快件,紧盯着她双眼:“你这个快递点是谁搞的,平时谁收快件,谁送快件?”

  “我老公,许警官,您也看见了,光靠卖这些饰品,连房租都赚不回来,只能干点别的。”年轻的老板娘再次搂搂孩子,苦着脸解释道:“没办法,只能买辆面包车送快递。他这会儿去公司取件了,上午取,下午送,不远的放店里打电话让人家来拿。”

  “收件呢,是他收还是你收?”

  “他收我也收,送的时候人家有快件要寄就带回来,附近的人要寄都送店里。”老板娘指指柜台上的一叠空白快递单和一卷装着塑料盒里的打包用的透明胶带,又忐忑不安地问:“许警官,是不是快递有问题,是不是有人利用我们,让我们帮他寄毒品?”

  你也知道怕?

  对于快递行业,邮政部门和公安部门有相关规定,要求发件人实名制,要求收件时检查要寄的是什么东西,但近年崛起的几家快递公司光顾着跑马圈地,在网点布设时要么承包、要么加盟,业务培训都不这么搞,更不用说落实规章制度。

  老许收起证件,问道:“你们收件时到底看不看要寄的是什么东西?”

  “……”显而易见,她平时不检查的,紧搂着孩子一声不吭。

  老许暗叹口气,掏出警务通手机,翻出指挥部发来的快递单底联照片,生怕她看不清楚又把图片局部放大了一下,“你再看看这个,对这个快件有没有印象?”

  “许警官,光看单子看不出来,我要看看记录。”

  “你有记录?”

  “有,什么时候收的,快递单号,收多少钱,我全记了。”

  “看吧,快点。”

  “哦。”

  年轻的老板娘急忙跑进柜台,把孩子放一边,让小家伙自己玩,取出一个账本似的记录簿,对着老许手机里的快递单查找起来。

  “有,是我们收的,”老板娘指着一条记录,:“店里收的,不是我老公收的。”

  “这么说是寄快件的是附近的人?”

  “应该是,我们搞快递没多长时间,现在干这个又多,不是附近的人不会往我这儿送,”老板娘回头看看孩子,又不无紧张地说:“其实我们收得少,送得多,一天收不了几个。”

  “既然不多就好好回忆回忆,这个霍先生到底是谁,你认不认识。”

  “让我想想。”

  老板娘再次拿起记录簿,紧皱着眉头自言自语:“这是吴姐的,这个是典尚美发店的,这个是……这个是居委会王主任的,姓霍的是谁,不会是他吧……”

  一天收不了几个快件,而且她平时不是很忙,四天前的事回忆起来应该不难。

  老许强按捺下激动,追问道:“哪个他?”

  “好像是新新网吧的网管,他是外地人,经常来这儿寄快递,到底姓不姓霍真不知道。”

  “多大年龄,长什么样,有什么特征?”

  “二十来岁,瘦瘦高高,戴个眼镜,网吧就在前面超市楼上,好像就两个网管,您上去一看就知道了。”

  “他平时住哪?”

  “这我不知道,反正不住网吧,他有辆电瓶车,经常从我门口过,”老板娘想想又说道:“房子肯定租在北边,每次都是往北去的。”

  技侦部门锁定的手机位置在以此往北大约两公里处,大概方向对了!

  老许掏出手机一边拨打杨洪亮电话,一边很认真很严肃地警告道:“从现在开始,你只能呆在店里,哪儿都不能去,我刚才问的事跟谁也不能说。保密懂不懂,如果保守不住秘密,我们就要谈谈问题快件是怎么从你这儿发出去了!”

  如果快件里是毒品,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公安肯定会找麻烦的。

  年轻的老板娘吓坏了,急忙点头:“许警官,我保证不乱说,跟我老公都不说,我哪儿都不去,就在店里带孩子。”

  “记住你的话。”

  这个镇不属于深正,但这里的人口一样严重倒挂,外地人比本地人多。

  杨洪亮明知道嫌犯就住在眼前这一片民房里,却不知道是哪一家哪一间,为确保万无一失,又不能请当地同行协助挨家挨户搜查,甚至不知道嫌疑人有没有办理过居住证。

  在电话里和老许商量了一下,决定来个守株待兔。

  让小巫继续呆这儿留意可疑人员,他先来镇上与老许小宋二人汇合,在网吧里蹲守。

  掏出身份证,换了两张上网卡,在靠吧台的位置找了两台电脑,表面上是在看电影,事实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留意着网吧里尤其吧台里的情况。

  他们在前线蹲守,韩博在指挥部等消息。

  等待真是一种煎熬,上千警力仍在扩大之后的包围圈内搜捕,十几个小时过去了一无所获。

  香港方面同样没什么进展,刑事情报科派出两组人盯陈安妮,直到现在都发现其有什么异常。

  至于顾思成留在快递单上的手机号码,一小时前确认不是假的,正是几叠号单里的其中一个,只是顾思成可能意识到收快件的位置暴露了,已经关机,无法锁定其位置。

  接下来就看其它号码的甄别进展,看剩下的三个号码他有没有启用。

  “韩局,去睡会儿吧,昨晚您就睡了四个小时。”

  韩博抬头看看同样熬得两眼全是血丝的冯锦辉:“我再盯会儿,你先睡。”

  


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坏消息好消息

  刑侦局三楼是搜捕行动指挥部所在地,而搜捕逃犯顾思成是刑侦局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没上专案的支队民警一般不会更不敢跑三楼来,连上楼经过三楼楼梯拐弯口时都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积案办”主任高学平一反常态地来到三楼,见小会议室门紧闭着,不敢轻易敲门,不敢大声喊报告,干脆走到大会议室门口,朝面对着门口的一个民警点点头,紧接着探进半个身体,抬起胳膊指指角落里的常彩燕。

  研判组民警小曲反应过来,快步走过去低语了几句。

  常彩燕回头看看,放下手中工作,跑到门口反带上门:“高队,什么事?”

  “韩局忙不忙?”

  “韩局几天几夜没睡过好觉,正在接待室休息,刚躺下没多大会儿。”

  “冯大呢?”

  “在小会议室。”

  “里面有别人吗?”

  “有,东萍市局的朱支,东萍市司法局的冯局,周处长也在。”

  高学平回头看看身后,追问道:“钱局在不在?”

  今天可能是搜捕行动展开以来最忙的一天,隆华区的拉网式搜捕仍在继续,刚发现的几条线索全要落实,连港澳联络科李科长都被抽调进指挥部,负责与香港警务处刑事情报科联络。

  再重要的事能有搜捕顾思成重要?

  与其说搜捕顾思成,不如说确保包括“高交会”在内的几个国际性会议的安全,常彩燕打心眼里认为他不该来添乱,但还是说道:“钱局在隆华区组织搜捕,投入上千警力,钱局是行动总指挥,这个节骨眼上能不找就别找他。”

  韩局曾下过死命令,“积案办”要抓捕嫌犯必须向局领导汇报。

  王东局长带队去印尼抓捕引渡电信网络诈骗的嫌犯,昨晚富田区发生一起命案,主持刑侦局工作的邱庆国副局长去了富田分局,钱大海副局长又上了专案,连政秘处周处长都在小会议室里面。费好大劲儿查到的嫌犯露头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必须立即组织抓捕,高学平却不知道该找谁报告。

  不能再拖,不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

  高学平咬咬牙,恳求道:“帮帮忙,帮我进去跟冯大说一声,‘黄毛’露头了。”

  “哪个黄毛?”常彩燕被搞得一头雾水。

  “我们‘积案办’要抓的一个嫌犯,也是逃犯,香港的逃犯。”

  不管是不是香港的,只要是抓逃犯就不是小事。

  常彩燕顾不上会不会打扰搜捕行动副总指挥,更不会考虑“命案办”和“积案办”的门户之见,扔下一句“等着”,便匆匆走到小会议室门口,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

  高学平在门口等了十几秒钟,名义上的部下、事实上的领导冯锦辉快步走了出来。

  “冯大,‘黄毛’露头了,宾馆旅社管理系统显示他二十分钟前在南国大酒店开了一个房间,徐大和老姜正在赶往南国大酒店的路上。”

  正在求香港同行帮忙,如果能成功抓获“黄毛”,相当于及时给人家送上一份“大礼”,还一点人情。

  冯锦辉岂能不重视,下意识问:“其他人呢?”

  “您知道的,追捕‘黄毛’追到这一步只能靠运气,只能等。老古他们在另外几起命案积案上,全出差了,一时半会赶不回来,现在就剩我、徐大和老姜。”

  谁知道‘黄毛’身边有没有狐朋狗友,谁知道他在南国大酒店开房做什么?

  冯锦辉不敢拿老兄弟的安危开玩笑,更不想让好不容易露头的“黄毛”跑了,转身道:“进来。”

  “是。”

  走进指挥部,冯锦辉顺手拿起手台:“秦支秦支,我指挥部,这里有一个临时行动,请第三反恐突击小组立即赶往南国大酒店,协助重案大队抓捕一个香港籍逃犯。”

  “特警支队收到,特警支队收到,请提供进一步情况。”

  “秦支秦支,重案大队民警徐爱国已赶赴现场,我把他的手机号发过去,请反恐突击小组直接联系徐爱国。”

  ……

  冯锦辉报的是编制所在单位,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积案办”,省得人家以为这是“干私活儿”。

  有特警协助已经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