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途-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
    小姨子说:“你听听,什么话?越来越流氓了。”
    李向东说:“你也差不多。”
    小姨子说:“都是你教的!”
    李向东手下就用劲了,小姨子尖叫起来,问,你真要那么做呀!李向东这才放柔了手。小姨子问,黄刚才说的是真的吗?李向东说,你心动了?真想要呀?他真要送,我们也不能要。如果,他是自己送的,那礼也太大了。如果,动用公款就是更不能用了。小姨子说,我也这么想。
    隔了一会,小姨子又说,装修的事,你不能再不管。李向东问,我怎么管?她说,你打个电话给那个经理,就说是你亲戚的,他那态度就不一样了。多派几个人来,一个星期就装好了。李向东说,你一定就要那么急吗?她说,不是我要急,是这么拖着,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
    李向东想了想,就打电话给小刘。他想,让他来处理这事,一则觉得今天在办公室那么对他,自己也觉得不安。一则小刘是聪明人,知道要他处理这私事,便知道他李向东的态度了,不用费太多嘴舌说这说那。
    小刘显然很意外,忙说:“你放心,我一定办好。”
    李向东说:“你说话婉转一点,别让他知道是我的。”
    小刘说:“不会的,不会的。”
    李向东说:“今天的事,明天回去再商量商量。”
    小刘忙道歉,忙说今天自己很不应该,说黄已经狠狠批评他了,说他以后一定注意。李向东说,这事以后不要提了。好好考虑怎么完成市长的指示吧!
    绮红冲了凉,轮到小姨子去冲凉了。李向东就说要帮绮红捏,说他要一碗水端平了,不能只给小姨子捏,不给绮红捏。绮红就要他在床上给她捏。她要他给她捏肩。她是趴在床上的,开始,李向东还坐在床上给她捏,捏着捏着觉得那姿势别扭,就坐在她身上了,坐在她肥的臀上。她说,你好重。他说,不会吧?现在你才知道我重?绮红脸红了,说,以前没感觉到。以前心思没有放在那上面。他说,你这话太诱惑了。她说,诱惑也不准你乱来。他说,我不乱来。就很认真地给他捏。问她手劲重不重,问她手劲是不是轻了。她说,怎么都舒服,只要是你捏就舒服。
    李向东说:“有时候,我真有一点自卑。在你们两个女人面前,好多不是男人做的事都要做。”
    绮红问:“什么不是男人做的事?”
    李向东说:“比如,这捏腿捏背的,就是不男人做的事。我不仅做了,还要做了这个做那个。”
    绮红说:“你当然要付出代价,谁叫你色呀贪呀?”
    李向东说:“比如,我一不小心,对这个好一点了,又怕另一个不高兴,又要对另一个也要好。”
    绮红问:“你是不是后悔了?”
    李向东说:“没有后悔,一点这种意思也没有,只是发发牢骚。”
    绮红笑了,屁股就在李向东身上颤动。
    她说:“发牢骚有两种,一种是真发牢骚,一种是故意发牢骚,是用发牢骚显示自己,很得意让自己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李向东说:“是的,是的。我就是后一种。”
    绮红说:“我也感觉出来了。你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你总还小心翼翼的,现在,好像有点不那样了,有点不怕别人知道的感觉了。”
    李向东说:“不会吧?”
    绮红说:“那新房装修得就有点儿放肆,稍稍有那么一点疑心的人看了,就会肯定你与两个女人都有关系。”
    她说,开始,我自己也跟小姨子一样,跟你一样有些得意,但越装修,越觉得不应该。
    她说,你想想,那新房是小姨子购买的,房契写的是她的名字,但在那新房里,好像却没有她的位置。她住那?硬要说她住在楼下的客房里,怎么也说不通。如果,说她和你有关系,和你住楼上,那我又算是什么?
    她说,所以,这事儿,我们要重新考虑,不能让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
    李向东说:“是有点疏忽了。”
    绮红说:“你的手别停呀!”
    说着捏着,小姨子便从冲凉房里出来了。她问,你们在干什么?绮红说,他在给我捏肩呀!小姨子问,有这么捏的吗?绮红说,我们又没干什么。李向东说,我们只是正规按摩。小姨子说,这也叫正规呀?就走过来看李向东坐着绮红的地方。她问李向东,你会没感觉吗?她又问绮红,你会感觉不到吗?她贴着李向东的耳朵说,她没有穿裤子。李向东撩起绮红的睡裙,果然,就一览无遗。
    绮红问,你们在干什么呢?话音未落,李向东便进入了,就听见小姨子在一边“咯咯”笑了。绮红说李向东,你这是***。说小姨子,你这是教唆犯。小姨子说,谁要你这么要他按的?你要他按,就要付出代价。绮红说,你没让他按吗?没让她捏吗?小姨子说,我只是让他按腿,又没让他坐在屁股上。
    绮红对李向东说:“你不能只欺负我。”
    小姨子说:“这是欺负你吗?这是对你好。”
    绮红又说:“你不能只对我好,也要对她好。”
    李向东就笑了,就把小姨子也揽到床上了。小姨子真正加入时,三个人都脱得一丝不挂了。
    
    第二零六章双管模式
    
    李向东要召开两个座谈会。一是企业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一是部门单位各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这两个会都属摸底性质。
    每年,企业有那么事需要政府部门帮助?每年年审办证,需要跑那些部门单位,有那些麻烦,有什么怨言?
    他对小刘提出要求,要求来参加座谈会的企业代表要有各层次的人。
    既要有老板,也要有具体办事的人。老板与具体办事人的体会是不一样的。老板出面办事,总有人给面子,不敢怠慢,具体办事人,就不一样了,可以一点面子也不给,就连在“窗口”写单开收据的办事员也敢出言不逊,也会故意刁难,最能体会到机关大老爷的人情冷暖。
    既要有大企业的代表,也要有中小企业代表。大企业是纳税大户,财大气粗,那气势,有时也能吓吓人,但小企业,谁都看不上眼,想找个帮忙的人说几句好话,走走人情,也未必找得到,因此,他们受的苦应该是最多,且有苦无处诉。
    他要求小刘组织开会的人不能太多。人多容易乱,一人说话百人议,有些事就说不透。人一多,可能就没时间,真要说话的人可能就轮不到。他要求,每人要有十分钟的说话时间,只说一两件事,把事说深说透。
    小刘本来就是做事认真的人,这次显得更认真,毕竟,这事是为“一条龙”办证大楼做的,这办证大楼是自己的构思自己的主意,也可以说,是自己的事,李向东在为自己办事。
    他很认真地选择参加会议的人选,注意其代表性广泛性,也考虑到了特殊性。他精心组织安排各个代表的发言,避免其雷同,而且,还做了会议录音,会后进行整理,并做了综合分析,然后,把自己分析的结果交给李向东。
    李向东当然知道,企业是渴望办这么个办证大楼的,说的都是支持的话,说的多是部门单位存在的不足。他要小刘呈送一份给市长。小刘这才小心翼翼地按李向东的指示去办。
    第二天一上班,小刘就来反馈市长那边的消息。李向东问,市长的态度怎么样?小刘说,看样子很重视。他说,本来,他在开会,但他却要我等他开完会再送过去。他说,当时,自己有有点奇怪,平时,送资料文件给市长,市长不在办公室的话,就放在他桌面,重要的话,打个电话说一说,这次,却当面送给他。
    小刘说:“我原是想向你汇报这情况的,但看看快下班了,就没打扰你下班。”
    李向东知道,小刘经过了上一次事件,有点惊弓之鸟,就说,这点小事,你自己办就行了。以后,也不要太紧张,不要事事都向我汇报。”
    小刘说:“市长要我当面送给他,其实,还想向我了解整事件的进展情况,问我们都干了什么,还要干什么?问这个办证大楼什么时候能启动。他说,启动的时候,要搞得轰轰烈烈。”
    李向东就问:“部门单位的座谈会什么时候召开?”
    小刘说:“都准备好了,通知也发下去了,明天下午召开。”
    李向东拿起话筒拨打市长的手机,说希望市长能抽时间来主持这个座谈会。市长似乎还有别的事,没有马上答应,李向东就说,你怎么可以不参加这个会?大家都看着你的态度呢!你就是没时间,也要过来坐一坐,就是不主持,也要过来说几句,让大家知道你的态度,知道你的决心,为我压压阵。市长只好答应了。
    他对小刘说,重新发通知,就说市长也参加。
    他说,通知所有有关的部门单位都参加,人越多越好,小会议室坐不下,就改大会议室。要求每人都要发言,每人二到三分钟的发言,不说其他,就只是表态,同意还是不同意,同意的就讲两个字,不同意的要说服力的理由。
    市长虽说忙,开始还不答应李向东开这个座谈会,但还是由始至终地参加了。
    李向东强调,这是一项改革,是一项创新。
    他说,市长非常重视这项改革和创新,在百忙之中,也抽出时间来征求大家的意见。
    他说,这次会议,不听好话,不听费话,就只听不好听的,就只听反对意见。
    会场鸦雀无声,好一会都没人说话。
    市长笑了,对李向东说:“大家好像没意见!”
    他又转向大家说,如果没意见,我们就节省时间宣布散会。会后,以市政府的名义发一个通报,通报这次会议的情况,然后,发一个文,立即开展工作。
    他这话一出,会场就炸开了,纷纷议论起来。
    李向东说:“大家静一静。不说谁都不说,一说,谁都说,说些什么都听不见了。大家一个一个来。”
    他点名要国土局局长先说。那局长曾是他的手下,他再难,也不会驳他的面子。
    他胆颤颤地说,这事呢,我是支持的,只是,只是……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土局去年才争取上级支持,把那办证窗口装修了一遍,现在是全地级市国土系统最好的窗口,现在,现在……感觉太浪费了。
    有人说,我们也有这种情况。
    有人说,真要我们办进那个办证大楼,真不知怎么向上面交代。
    李向东说:“这样很好嘛,有意见就提。你们不提出,我们怎么知道你们的困难。”
    有人就说,好像我们这样的单位,企业进来的时候,只办一次证,以后就不用每年都办了,这种情况,也要我们搬进办证大楼,有没有那必要?再说,我们都搬进去了,有没有那么大的地方?
    李向东笑了,说:“地方有得是,这个你不用担心。”
    ……
    好多部门单位渐渐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提出是否根据他们的实际不进入办证大楼。
    李向东笑着说:“我听出来了,大家都支持办证大楼这个作法,但是,都希望自己单位不要进这办证大楼。”
    大家便“轰”一声笑起来。
    李向东说:“我有一个办法,如果想进办证大楼的,我们给予奖励,免收一切费用,如果不想进的,每年向办证大楼交缴三十万。”
    大家就说,李市助,你这是拦路打劫!
    大家就说,我们一年收的费也没有三十万呀!
    李向东进一步明确了,主要还是钱的问题,利益的问题他们担心进了办证大楼,那办证的收费就被统起来了,不能由自己支配了。
    他没再说什么,他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大家放心,他们才能进入办证大楼。当然还有许多细节也要考虑,那种一次性办证的单位,如国土局、水利局,企业进来时,把证办了,以后就不用年年办了,应该不应该也搬进办证大楼?各部门单位的“窗口”搬进来后,是否还归属原单位?
    李向东冒了一个想法。
    这办证大楼,是不是也像商业大楼那样搞租赁制?大楼搞起来了,由各有关部门单位租赁,进来的“窗口”编制还属原单位,收取的费用还归原单位安排处理,只是“窗口”这部分又划归大楼统一管理。
    这种双管模式能不能行得通?
    
    第二零七章调整新房
    
    李向东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小刘,要他重新制定一个实施方案。
    那些“窗口”应该进办证大楼,还些“窗口”不应该进?
    怎么在保证原单位的利益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又能保证办证大楼统一管理的权威。
    他认为,他已找到了理想化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那个点,这种双管模式,就是那个点。
    改革不可能是一种全盘否定后的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