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就是昌东县。吉之洲的发言用满了五分钟,没有被打断。汇报结束以后,********杜高立还特意询问了流动人口调查、全城卫生大扫除以及公共区域的做法。由于有城关镇实实在在工作为基础,吉之洲发言就有了底气,特别是大屏幕显示了十张相片,生动形象地显示了落实五项工作的具体情况。
汇报结束后,杜高立道:“大家都是内行人,听了汇报,工作是不是做实了就一目了……我在今天不追究大家的责任,但是从今天开始,大家要将所有工作转到抗击非典之上……谁敢耍花枪,就是对人民不负责任,对市委不负责……”
********讲完,就由邓建国来布置具体工作。
邓建国在开会前看了昌东县的相片,相片中工作景象是真实的,可靠的。如果细看,可以在红旗里、标语里、袖笼子里发现城关镇的字样。邓建国曾经听过王桥的建言,心如明镜一般,这是王桥采取的积极行动。当然,城关镇是昌东县委领导下的城关镇,吉之洲的汇报也就是合理的。
当杜高立讲完,邓建国清了清嗓子,开始布置具体工作:
一是启动市长预备基金,对非典患者及其家属和有过密切接触的人,进行精心治疗和严格隔离观察;
二是成立静州市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
三是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强化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市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五是控制和减少全市性大型会议和活动,减少人群聚集;
六是加强与省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疫情,请示工作,取得帮助和支持
……
会议在三点结束。
四点钟,昌东县委扩大会召开。
六点,城关镇党委扩大会召开。
王桥在城关镇强力推动防非工作以来,班子成员们都还是支持,但是从内心深处还是觉得非典离城关镇很遥远,王桥的作法有点大题小作。当听到传说中非典出现在省城时,他们才发现这个年轻的老大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策。此举,赢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佩服。
城关镇在继续推动流动人口调动工作以及卫生死角消除工作以外,开始着重抓群防群治工作。
抗非工作正式在昌东县城关镇拉开大幕。
山南从发现第一起非典以来,到了4月15日,第二例案例又出现在山南,尽管没有波及到静州,但是随着全国形势的紧张,静州抗非形势亦越显严峻。
城关镇彻底地动员起来,做到了一切围绕抗非,利用群防群治体系,布置了一张天罗地网。王桥在全镇干部大会上提出了两个强化:
一是强化责任。从镇到村、组,层层建立非典防治工作机构,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党员、计生专干包户责任制,统一制定镇、村、组非典防治工作流程,明确了排查、隔离、救治、防控、消杀、宣传、信息报告等各项工作制度,对卡点设置、隔离标准、留验站和发热门诊建设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责任一览表将镇、村、组三级责任人捆在一起,相互监督,责任共担;
二是强化排查。在广泛深入宣传疫病防治政策、防治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严把“五个关口”。把好入境关口,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起,组织人员在交通要道设点,昼夜检查过境或入境车辆及人员,对可疑人员留验观察;把好入镇关口,在重要路口设立监测点,对外地返乡人员认真登记,严密监控;把好入村关口。各村、各组在各行政村、自然村路口设立卡点,检查人员流动情况;把好入户排查关口。依托计生网络排查,镇、村、组三级排查,举报排查三种方式,逐户逐人登记,分类造册;把好流动人口排查关口。还要和公安、工商、市场管理等部门配合,对宾馆、市场、饭店的流动人员进行排查。通过上述层层关卡,要全面掌握了所有外出人员、已返乡人员、准备返乡人员的情况。
令王桥感动的是检查组人员虽然都害怕“非典”,却没有退缩,都坚持战斗在第一线。
在王桥最初的想法中,镇、村、社干部加上卫生院医生、护士,动员了四百多人组成二十多个检查组,肯定会遇到因为害怕而退缩的人。为了稳定全局,王桥已经作好了“杀一儆百”的思想准备,只要有被抽调到的干部临阵脱逃,立刻按照县里要求进行组织和纪律处理。
在会上,王桥非常严肃地宣布了这条纪律。
宣布完纪律后,会场格外安静,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事后,按照镇长黎陵秋的话来说:“王书记,你宣布这条纪律时杀气腾腾,把大家都吓住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城关镇群防群治队伍保持了良好工作状态,没有发生临阵脱逃的事情。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4月20日,这一天,应该写进历史,标志性的事情包括:(1)北京非典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例,较之前一天成倍增加。(2)党中央、******明确提出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决不允许缓报、漏报和瞒报。卫生部决定,原来5天公布一次疫情,改为每天公布。(3)非典被列入我国法定传染病。(4)由于防治非典不力,卫生部长、首市委副书记被免职。
特别是免职之事,让所有人都意识到非典工作的严峻形势。
吉之洲在办公室坐不住了,天天都跑基层。4月21日下午,吉之洲、宫方平和卫生局赵芳局长一起来到了城关镇。
赵芳人到中年,原本保养得挺不错。这一段时间明显憔悴,她的脸上皱纹便突破了妆容,暴露出本来的年龄。
在小会议室坐下来后,赵芳道:“王书记,按照上级要求,各地都要设置非典隔离观察场,非典隔离观察场有可能使用,也有可能一次都不使用,但是必须要有所准备。经过防非领导小组办公室同志反复比较,昌东县的隔离观察场选在城关镇的镇建筑队队部,那里与居民区相对较运,隔离条件比较好,交通条件也还可以。”
非典隔离观察场是一个敏感的地方,设在哪个地方都会给当地增加麻烦。防非领导小组办公室选了五个点,吉之洲看过五个点后,当场拍板把隔离场所放在城关镇。如今在他的心目中,最敢负责、最能负责的党委书记非王桥莫属,将隔离场所放在这里,就算遇到情况,相信王桥也应该能够处理好。
拍板以后,为了将事情落到实处,吉之洲来到城关镇,一是把这一件重要事情亲自交待给王桥,二是听一听城关镇的工作。
王桥对赵芳道:“建筑队队部一直空着,基本不用改造就可以使用,既然领导小组已经定下来,城关镇肯定配合做好工作。”他又对吉之洲道:“吉书记,我只有一个请求,隔离场所非常特殊,如果遇到有村民阻拦,劝说不听的情况下,我希望县里能采取断然措施。”
吉之洲点了点头,道:“防非工作是当前压倒一切的大事,任何破坏行为都要受到严肃处理,县里对这事是旗帜鲜明的。”
4月21日,非典疫情严峻,首都最高一天新增病例达150多人。******宣布:为防止人员大面积流动造成传染,取消今年五一长假;卫生部宣布:自今日起,向国际卫生部组织汇报国内非典疫情,由原来5日一次,改为每日一次;民航总局规定,自4月21日起,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必须填写《健康申报表》方可办理登记手续。
4月21日下午,昌东县非典隔离观察场正式设置在城关镇建筑队队部,进驻当天,有十几个村民来反对,经镇村干部做工作,村民们离开,离开前,有村民放了话:“医生住在这里可以,如果敢把得了传染病的人放在这里,我们坚决不同意,到时别怪我们烧房子。”
(第四百二十二章)
第四百二十三章身先士卒
建筑队队部久未使用,这次被辟为隔离场,就有一队人入场进行清理和维修,同时,以最快速度安装了监控器。
王桥看过现场后,仍然不放心,把负责组织工作的李绍杰叫到了办公室,道:“村民说要烧房子,你怎么看?”
李绍杰道:“我估计就是吹牛说大话,真敢烧房子,是要触犯刑法的。”
王桥摇头道:“你熟悉法律,才是这种看法。村民们没有法律意识,眼光不宽,还有些人有点自私,还真有可能去烧隔离场所。如果当真发生隔离场点被村民放火烧掉,那绝对就是全国笑话,大家都丢不起这个人,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李绍杰脸有难色道:“王书记,说实话,你让我来组织人,我是有点怯场的。”
在城关镇有三个挂职干部,分别来自于省、市和县三级,省里来的是晏琳,市里来的是李宁咏,县里来的是李绍杰。
李宁咏对王桥彻底死心以后,不再出现在城关镇办公楼。她和江老坎关系处理相当不错,经常是星期一从静州开车到青桥村,与江老坎吃一顿饭,有需要办的事情就帮着办,没有事情就直接回家。这种做法,还让江老坎赞不绝口。
晏琳则是天天在城关镇上班,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李绍杰和前两位不同。他平身就是昌东县的,从检察院到城关镇挂职仍然属于县委管理的干部,因此,身分不同,基本上就把城关镇当成自己的工作单位。正因为此,他也就成为了王桥比较倚重的干部,经常让其挑起急难险重的事情。这一次,管理隔离场点的重任就落在了李绍杰头上。
王桥道:“遇到这种事,不怯场是假话,但是再怯场也得上。”
“王书记,我有难处。”李绍杰坐在了王桥对面,扔了一枝烟给王桥,自顾自点起了另一枝烟。
王桥知道管理隔离点肯定是一件难事,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这是保证全县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再难也得上。壮士断腕,总得有人去做那只“要被断掉的腕”。王桥平时已经渐渐开始戒烟,这时却陪着李绍杰抽了起来,平静地问道:“有什么难处?”
李绍杰道:“非典是烈性传染病,干部们都怕管理隔离场,不愿意去。隔离场如果真要使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被隔离人员只是普通病,这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被隔离人员确实得了传染病,就算隔离措施再好,也有可能染病。每个人都怕死,我也怕死,所以我狠不下心直接调人。”
王桥道:“狠不下心,就完不成任务。完不成任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旦出现符合隔离条件的人,到时会没有隔离场所。这不是城关镇的问题,而是能否有效控制疫情的问题,是涉及静州、山南甚至是全国的大事。”
李绍杰面色凝重地道:“道理我都懂,可是,这毕竟是人命关天的事情。”
王桥神情严肃地道:“你去制定一个值班组,从今天开始轮流到隔离场值班。把所有机关干部和医护人员全部编入值班组,每组有两个镇领导带班。你在隔离场给我找一个房间,我每天晚上都睡在隔离场。”
李绍杰道:“王书记,你就编入值班组,用不着每天都住在隔离场。”
王桥道:“以前我们的部队打仗时,军官在危急关头说的是——跟我上,当年我们的对手为什么在战场上会失败,他们军官在危急关头说的是——给我上。一字之差,意义完全不一样。我作为书记,在这种大事大非面前只能身先士卒。你不必劝了,就这样办。”
李绍杰明白如果按照这个方案办,确实就能将工作推动。他如今忘记了王桥的年龄,发自内心把王桥当成了城关镇的主心骨。
李绍杰道:“那我就去制定方案。希望这个隔离场永远都不要启用。”
王桥道:“方案要快,制定出来以后开个党政办公会,办公会通过以后,直接发文件。”
当李绍杰走到门口时,王桥叫住他,安百道:“李书记,建筑队办公室外面是不是有个篮球场,篮板差不多坏完了,你赶紧找人买一个篮板,把场地平整一下,好打篮球。还有,把洗澡堂弄好一些,让大家生活尽量舒服。我住在隔离场,表面上是身先士卒,其实是忙里偷闲,天天可以在下午时间到建筑队打篮球,与同志们一起免费吃公家食堂,日子赛过神仙。”
李绍杰知道王桥这是宽慰自己,答应了一声,走到门口时,眼睛居然有些湿润了。
送走了李绍杰,王桥想起自己极有可能与患了非典的隔离人员住在一起,也还是有些紧张。紧张之时,他就想起还在广南的父母,拨通了父亲的手机。
父亲王永德一直不喜用手机。
这一次父母在春节时再次前往广南与叔父王振华见面,王晓在临行前就给父母买了一部手机。她说明父亲的理由很强大:“在外面没有手机不好联系,如果长期打叔父的座机电话,用了电话费不说,还总给别人添麻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